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松脂连续蒸馏塔上方连接-筛孔式蒸馏塔,对优油蒸气进行分馏,连续分离出工业蒎烯,蒎烯(包括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达94%以上。本装置设备简单、投资少、节能、操作简便。得出工业蒎烯或优油中三种单萜烯或蒎烯含量与其170℃前馏出液体积(%)的线性回归关联式,相关性好。  相似文献   

2.
控制α-蒎烯与苯炔的用量,可获得单烯反应产物和双烯反应产物。用UV、IR、H NMR和MS对单烯反应产物和双烯反应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西藏高山松松脂为白色半流体,含油率达20%左右,质量较好。松脂中含有46种以上的化学成分。它们主要由α-蒎烯,β-蒎烯,△^3蒈烯,山达海松酸,长叶松酸,左旋海松酸,枞酸,新枞酸和湿地松酸等组成。松脂中含有30.0%-33.0%的单萜,0.7%-1.4%的倍半萜和66.0%-68.0%的二萜。  相似文献   

4.
杉木根精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杉木根精油,用GC、IR、NMR、GC-MS等方法对该油进行了定性定理分析。在分出的112个色谱峰中共鉴定出52个化合物,占该精油总量的96.87%。其中含有α-蒎烯、柠檬烯、对伞花烃、α-松油醇、α-柏木烯、α-白草烯及β-榄香烯等,其主要尬发为柏木醇(39.48%)。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分析了矮杨梅(MyricananaCheval.)叶精油化学成分。从分离的54个峰中鉴定出40种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是β-石竹烯(14.58%)、大根香叶酮(12.55%)、α-蒎烯(8.36%)、烷(7.36%)、甲酸异丙酯(6.74%)、α-姜黄烯(5.65%)、2-丁酸香叶酯(4.55%)、α-古芸烯(3.78%)等。并与同属植物杨梅(M,rubraSied.elZucc.)叶精油成分、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SO4^2-/TiO2固体超强酸催化α-蒎烯酯化-皂化法合成冰片,冰片产率大于45%,正龙脑含量>97%,酯化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为α-蒎烯质量的1%,90-110℃,7h;皂化反应条件:80℃,3h。  相似文献   

7.
对α-蒎烯在硼酸类催化剂体系下与无水乙酸作用合成乙酸正龙脑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筛选出高选择性及高产率的合成条件,并通过与非催化实验结果比较,提出在HB类催化剂体系下,溶液形成酸性络合物HB(AcO4),在α-蒎烯与无水乙酸的亲电加成反应中,提供活性H+离子和B(AcO)4-络负离子,影响和制约着经典离子作用和非经典离子作用两种内在的反应机理,从而影响和制约着扩环与开环反应之间、酯化和异构化之间的竞争,使α-蒎烯与无水乙酸作用形成乙酸正龙脑酯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得到提高,并提出HB催化剂体系的络合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8.
该文报道了β-蒎烯与α-甲基丙烯酸甲酯在AlCl3催化下的反应,产物用IR,NMR,MS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AlEt_2Cl/t-BuCl引发体系的α-蒎烯阳离子聚合反应行为。结果表明,AIEt_2Cl单独不能引发α-蒎烯聚合,与t-BuCl复合后才具有引发活性,其引发活性随t-BuCl/AlEt_2Cl的不同而变化,质谱分析表明α-蒎烯聚合产物中存在t-BuCl残基(CH_3)_3C,证明t-BuCl参与了链的引发反应。进一步实验还表明,t-BuCl与AlEt_2Cl相互作用除生成活性物质BuAlEt_2Cl_2外,还有烷基化的产物AlEtCl_2,AlCl_3生成,聚合反应条件及引发剂加料方式对α-蒎烯转化率及聚合产物组成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A1Et2C1/t-BuC1引发体系的α-蒎烯阳离子聚合反应行为。结果表明,A1Et2C1单独不能引发α-蒎烯聚合,与t-BuC1复合后才具有引发活性。其引发活性随t-BuC1/A1Et2C1的不同而变化,质谱分析表明α-蒎烯聚合产物中存在t-BuC1和基(CH3)3C,证明t-BuC1参与了链的引发反应。进一步实验还有表明:t-BuC1与A1Et2C1相互作用除生成活性物质Bu^+AlEt  相似文献   

11.
蒎烷的合成     
用硼化镍催化剂常压催化氢化α-蒎烯,生成的蒎烷产率高达95%;顺式蒎烷的选择性为97%,α-蒎烯的转化率为100%。  相似文献   

12.
从生药路路通分离得到2个齐墩果烷骨架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通过^13C NMR,DEPT,^1H NMR,2D^1H-^13C COSY,2D^1H-^1H COSY,IR,MS和元素分析阐明了它们的结构。(1)为2α,3β-二羟基-23-去甲-齐墩果-4(24),12(13)-二烯-28-羧酸,(2)为2α,3β,23-三羟基齐墩果-12(13)-烯-28-羧酸,(1)未见献报道,(2)是首次从  相似文献   

13.
β-蒎烯与马来酸酐(MA)反应,主要产物有两个:一是烯反应产物,一是聚合物.该文报道了对β-蒎烯与MA的反应及聚合产物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佑成了N-萘基甲基丙烯酰胺(α-HMA)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本体共聚物。α-HMA的含量分别为3%、5%、8%、10%、15%、20%、25%。共聚体的硬度随着共聚体中α-HMA的含量增高而提高;但透光率却随着α-HMA含量增高而下降;软化温度变化不大。共聚体比聚甲基烯酸甲酯具有更好的耐溶剂性能。α-HMA-co-MMA共聚物较甲基丙烯酰胺(MAD)-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MMA)具有  相似文献   

15.
合成Nopol反应中主要副产物结构的分析与确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由β-蒎烯制备诺卜醇的反应中,有一种主要的副产物,通过300MHZHNMR,75MHZ^13CNMR〈IR与MS分析法对该化合物进行了结构分析,确认这一化合物为4-(1-甲基乙烯基)-1-环己烯-1-乙醇,讨论了β-蒎 烯与反应产生经合物的原因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氢化松节油的成分,色谱条件是:氢火焰检测器;BP*5(30mm*0.32mm*0.25μm)柱;柱温75-150℃。测得主要成分为顺 式蒎烷、反式藻烷、α-蒎烯、β-蒎烯等,分别采用面积归一法和内标法对各组分的含量进行分析,两种定量法的分析结果相近,主要成分蒎烷的顺反比误差小于3%,因此在工业上采用面积归一法就能达到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β-蒎烯与马来酸酐反应,主要产物有两个:一是烯反应产物,一是聚合物,该文报道了对β-蒎烯与MA的反应及聚合产物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草鱼同工酶的组织分布及遗传结构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状连续电泳的方法,对草鱼(Ctenopoharyngodonidelus)的脑(B)、晶体(E)、心脏(H)、肾脏(K)、肝脏(L)、肌肉(M)等六种组织进行了十一种同工酶(α-AMY,EST,GOT,G3PD,G6PD,IDH,LDH,MDH,ME,POX,SOD)的电泳研究,并对各种酶的同工酶位点及酶谱表型进行了分析,其中α-AMY和POX还未见报道。结果表明α-AMY,EST,G3PD,LDH,MDH,ME,POX,SOD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GOT和G6PD则无明显组织差异。对草鱼的α-AMY,G3PDY和POX的遗传基础、亚基组成及LDH特殊的酶谱表达模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从生药路路通分离得到2个齐墩果烷骨架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通过13CNMR,DEPT,1HNMR,2D1H-13CCOSY,2D1H-1HCOSY,IR,MS和元素分析阐明了它们的结构.(1)为2α,3β-二羟基-23-去甲-齐墩果-4(24),12(13)-二烯-28-羧酸,(2)为2α,3β,23-三羟基齐墩果-12(13)-烯-28-羧酸,(1)未见文献报道,(2)是首次从这一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湿地松针叶中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OV-101石英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首次对湿地松针叶中的挥发油化学组成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由湿地松针叶挥发油中共分出34个主要色谱峰,其中单萜18种,倍半萜15种。高含单萜主要是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和α-松油醇等,其中β-蒎烯占单萜总量50%以上。湿地松新叶和二年生针叶的挥发油组分基本相同,各组分相对含量也非常相近。一年中不同时期针叶中的单萜,倍半萜相对含量有变化,3月份针叶中单萜含量普遍高于5月份针叶。而倍半萜的相对含量则大多低于5月份针叶。3月份针叶单萜约占单萜、倍半萜总量的58.7%,而5月份的针叶中,单萜仅占有单萜、倍半萜总量的3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