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颖慧 《科技信息》2014,(9):116+154
演讲又称演说,指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辅以一定的体态语言,针对某个具体的问题,表达自己鲜明、完整的观点或主张,阐述事理、抒发感情。政治演讲特别是就职演说往往影响广泛、意义重大,因此备受人们关注。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为基本理论框架,以丘吉尔在二战期间就任首相后所作的演说《热血、汗水和眼泪》为语料,对其及物性特征、语气系统、情态系统以及主位模式进行分析,以揭示演说作为一种特殊体裁有别于其他体裁的功能特征。  相似文献   

2.
演讲语篇有区别于其他语篇的特征,即独特的现实性、艺术性和鼓励性。美国就职演说在美国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演说词不仅具有磅礴激昂的气势,而且常常令人热血沸腾并为之感动。本文以韩礼德的功能语法为出发点,用人际功能理论对乔治·W·布什的“就职演说”进行语篇分析,探讨该演说振奋人心、团结民心的缘由。  相似文献   

3.
总统就职演讲作为一种典型的政治演讲,旨在拉拢听众,进而使听众信服,最终达到说服听众甘愿接受自己领导的目的。本文从韩礼德的人际功能角度对杜鲁门总统就职演说作了初步分析,以期探讨出政治语篇成功的语言特点和独有韵味。  相似文献   

4.
总统就职演说是重要的语篇体裁,它旨在阐述新任总统的施政纲领。语料库语言学蓬勃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它通过对文本的取样、检索、统计和分析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使语言研究更具客观性、科学性。拟采用语料库分析软件如Wordsmith、Range、AntConC从单词、句子和语篇三个方面对奥巴马2009年就职演说文本进行文体分析,以揭示其特征和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5.
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分析奥巴马获胜与就职演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善华  李敦之 《科技信息》2009,(28):I0166-I0167
本文对奥巴马的演讲语篇进行功能体裁分析。文章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理论为理论框架,以奥巴马获胜与就职两篇演讲辞为语料对演讲语篇进行了及物性,语气,情态系统以及人称代词的运用等方面的分析,从而揭示语言是如何为意识形态所服务的以及演讲者如何通过语言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的。  相似文献   

6.
陈绍新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0):134-136
自韩礼德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系统功能语法以来,话语分析已经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利用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框架,对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的演讲名篇做语篇的纯理功能实例分析,验证了系统功能语法在演讲语篇分析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隐喻是人类认知的重要方式,也是组织人类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概念隐喻通过源域向目标域的结构映射可以构建认知框架,组织语篇结构,在语篇的连贯方面起重要的作用。文章以美国第四十四任总统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为具体语料,基于概念隐喻理论,探讨了隐喻在语篇连贯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隐喻以单个及多个结构映射的认知机制在属于政治语篇范畴的演讲辞中对语言连贯性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增强了说服力,实现了特定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8.
王艳 《科技信息》2009,(17):203-203
2008年11月4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在总统选举中获胜,当选为第56届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随即,奥巴马以其卓越的口才向美国民众发表了竞选胜利后的政治演讲。本文旨在通过运用语篇分析的衔接和连贯的手段对其演讲辞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包光霞 《科技信息》2012,(6):332-333
韩礼德语篇分析的理论框架为众多翻译研究者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他们将语篇分析模式引入翻译研究,取得了较大成果。个案分析显示,语篇翻译模式操作性强,对翻译过程和翻译批评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当然,这一理论也存在不足,需要完善,若能将语篇翻译的内部系统与更广阔的外部系统如政治、文化语境结合起来,它必将展示更旺盛的生命力。美国竞选总统的演说在美国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竞选词时常具有磅礴的气势,令人热血沸腾而为之感动。本文从翰礼德的功能语法出发,用人际功能的理论来对阿德莱·史蒂文森的“竞选总统演说”进行语篇分析。  相似文献   

10.
周娟  肖丹 《皖西学院学报》2015,(1):119-122,129
作为系统功能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位推进被广泛应用于语篇分析的多个领域。文章从主位推进模式这一视角对政府工作报告这种特殊体裁的语篇进行了研究。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笔者探讨了各种主位推进模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后者这一特殊体裁特征之间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1.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进路以及语料库,研究美国总统就职演讲中的隐喻。通过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讲中的隐喻进行识别、分类、识解和分析,探讨隐喻所起的不同作用。认为隐喻可以帮助实现语篇衔接和语篇连贯,还能帮助总统们达到政治意图。  相似文献   

12.
以美国历届总统就职演说为语料,根据Leech对礼貌原则的划分,将演说词中各种言语行为所体现的礼貌原则从词汇、句法以及语篇方面作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探究美国总统如何通过礼貌原则的运用实现劝诱民众拥护其统治的政治目的.以期对演讲者合理设计演说词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3.
杨挺  岳文华 《科技信息》2012,(23):162+216-162,216
批评性话语分析(CDA)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依据,是分析公众语篇常用的方法。通过对公众语篇的分析来揭示意识形态和权势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介绍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依据,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从情态、人称代词和修辞三个方面分析了佩琳竞选美国副总统的演讲,从而揭示政治语篇具有操控性和劝说性的特点,以及隐藏在政治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4.
基于林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理论,以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的首份国情咨文为语料,从语气系统中的三种主要语气-陈述语气、提问语气和祈使语气对其进行人际意义分析,进而摘示语言模式的选择与其所要表达的意义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组含在玫治演讲语篇中的深层含义,揭示其之所以振奋人心、团结大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关于《克林顿离职演讲》的人际意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波 《科技信息》2009,(30):127-127
本文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角度对克林顿的离职演讲语篇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揭示演讲文体的意义及其语言体现。通过克林顿离职演说的分析,它的人际意义侧重在语气、情态、人称等各种手段的体现。演讲语篇人际意义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理解克林顿离职演讲的内容和意义。本论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框架,系统地分析了英语公众演说中人际功能的实现和应用。本研究旨在通过总结人际功能元素的特点,提出一个在人际层面上增强演说力度和提高演说技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主要基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分析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关于本拉登之死所作的演说本文。并将话语与社会语境相结合,揭示了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与语篇的相互作用,体现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在大众语篇尤其是政论演说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王送军 《科技信息》2013,(19):245-246
Halliday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分析提供理论框架。本文拟从韩礼德的三大语言纯理功能入手,分析美国总统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以期证明系统功能语法在英文演说文体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及可应用性;同时本文讨论了系统功能语法在外语教学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黄芳 《科技信息》2010,(24):148-149
概念元功能是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三大元功能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本文运用概念功能中的及物性理论对国内某一具体新闻报道进行实例分析,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近一步了解它的语篇结构,准确判断其语篇体裁,探索其语篇类型与其意义表达之间的关联,并进一步验证及物性理论应用于新闻报道分析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陈玉 《长沙大学学报》2012,26(3):104-106
通过探讨了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框架,得出结论:系统功能语法是行之有效的语篇分析(包括批评语篇分析)理论,它为语篇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分析方法和步骤。并运用该理论对三篇语篇进行了实例分析,以理解和解释语篇的语义和文体特征,从而得到了不同的语篇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拒绝精英、反对腐败",特朗普当选新总统反映美国人民心声美国华盛顿当地时间2016年11月9日凌晨,美国总统选举初步结果揭晓,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获得超过270张选举人票,战胜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当选美国第五十八届总统。特朗普在胜选后的演讲中表示,将重建国家基础设施,并呼吁两党团结。相关资料显示,特朗普1946年6月出生于纽约,1968年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毕业。现年70岁,他以华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