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青岛南海岸海滨具有良好的环境地质条件和旅游发展潜力,稳定的构造是城市和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引人的地貌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根据美国土地管理系统的风景资源评价,该地区得分25分,属特异风景资源.  相似文献   

2.
在对泰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方法,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对旅游区内地貌景观资源、水文景观资源、生物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天象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以及旅游开发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其累计得分为43.02分,符合1级风景资源标准。  相似文献   

3.
庐山地区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综述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内涵、基本特征和庐山地区发展地质地貌旅游的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庐山地区地质历史并对地质地貌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探讨了庐山地区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优势和条件,提出了庐山地区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黄山地质旅游景观成因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山是世界著名风景名山,地质旅游景观类型多样,其形成以地质构造为基础.第四纪冰期时黄山为季风型冰缘环境,寒冻风化作用强烈,在流水、风力、生物等外营力作用下,形成了山峰林立,怪石嶙峋,千变万化的地貌旅游资源,以花岗岩山岳旅游地貌景观为特色.地质旅游景观的形成具有明显的边际效应和景观增值效应,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黄山风景地貌的成因分析,说明了新构造运动奠定了黄山风景地貌的基础,控制了黄山风景地貌的发育,并对黄山风景地貌成因中的岩性作了新意阐述,提出了新构造运动地学文化旅游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全面开发双龙风景区旅游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龙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重点名胜区,在分析了双龙风景名胜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合理开发双龙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喀斯特峡谷景观资源的旅游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喀斯特峡谷是一个物质能量作用的地貌系统 ,在 3种地质营力———侵蚀、溶蚀及崩塌联合作用下形成 ,由于其地表、地下形态结构复杂、类型多样 ,且在不同的演化阶段 ,有不同的地貌景观 ,并能集山、水、石、景于一处 ,构成高品位的旅游资源而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文章即从喀斯特峡谷形成发育入手 ,以我国南方典型喀斯特峡谷为例 ,评价了其风景资源特性及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8.
风景资源是一种既具有审美价值又具有经济利用价值的特殊资源。对旅游风景资源的开发如能以充分认识风景资源的审美价值和化内涵为前提,就能通过合理的景点组织、路线设计与建筑布置来充分展现自然风景的美感并影响游客的观光行为,陶冶其精神。本以九宫山风景旅游区为例,探讨了山地风景资源的一般美学特征及旅游开发的方向,并试图寻找一条关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科学选择旅游风景资源评价指标对研究旅游风景资源开发先后确定非常重要。作者在收集了大量影响旅游风景资源开发要素基础上,通过对相关专家、学者咨询,并参照他人研究成果,筛选出一套较为完整的系统化、定量化指标体系;并用此旅游风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值对江西45个旅游景区(点)(包括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名胜风帚区和国家自然保护区等)作了比较分析,同时比较了本套方法与国家标准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较真实地反应了由这套指标体系构建的资源综合值评价模型具有一定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南湾湖风景名胜区自然地理造景要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南湾湖风景名胜区的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质、地貌、气象与气候、水文、生物,及由这些要素组成的这一独特自然地域综合体。自然风景又是这一独特地域综合体景观形态的表现。自然环境制约人文景观,又是人们旅游活动的一个主要观览对象。它对于进一步开发这一地区旅游资源的种类,组织制定和实施开发旅游规划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三清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清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区域,对该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定量分析,认为三清山南清园游览区的旅游资源容量是三清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的“瓶颈”,并对扩大其旅游环境容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风景资源旅游经济价值评估的有关方法,并运用条件评价法,对南京市珍珠泉风景区风景资源的旅游经济价值进行尝试性估算。  相似文献   

13.
钟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整合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山风景名胜区是一个开发较早、知名度较高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近20年来,旅游发展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仍存在着诸如管理体制不完善、交通组织被动、面临城市化威胁、旅游发展规划滞后、景区功能定位不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要实现该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其在管理体制、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旅游地形象等层面上进行多元整合、提升,重组名牌,以塑造钟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新形象.  相似文献   

14.
北京是世界的名城,是风景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现就北京风景资源的观赏与开发,简单论述于下: 风景资源的种类及特征 1.自然风光及其形成基础北京地质地貌基础是西  相似文献   

15.
泰山风景区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泰山风景名胜区是以泰山为依托建立起来的。经过数亿年的漫长演化,泰山形成并保留了类型多样,内容丰富,价值极高的地质旅游资源。泰山又于2005年8月第四批列入国家地质公园。要借建立泰山国家地质目的契机,进一步加强泰山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研究。本文系统分析了泰山风景地质旅游资源特点、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游客消费后的在线评价是塑造和传播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因素。以生态旅游示范区卓尔山景区为例,依托游客游后评价、游记为样本,运用ROST CM6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游客对目的地感知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地理位置等方面,要素感知围绕卓尔山、风景等词汇展开;“卓尔山、丹霞、地貌”等词是整个网络图的中心节点,多数游客对祁连县卓尔山景区的形象感知较为满意;但游客对景区形象感知的负面要素也很多,主要围绕旅游设施、旅游管理、旅游环境、旅游活动等4个方面,其中景区门票性价比、摆渡车额外收费等因素是引起游客消极评价的主要因素。最后对游客需求与生态保护二者之间平衡性问题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7.
广西旅游地貌资源丰富多彩,种类齐全,其中以喀斯特旅游地貌最具优势,但大多数景区开发利用尚处在较低的水平。在开发利用旅游地貌资源时要加强规划、强调综合利用和逐步开发的原则,保证广西旅游业的稳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旅游形象建设是旅游开发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丹霞地貌作为独特的造景地貌资源。由于开发程度较低。旅游形象建设尤显重要.蓖山具有典型的丹霞峰林地貌景观,其旅游形象建设还比较薄弱.本文通过对蓖山文脉基础的分析,对其形象进行准确定位,并对其旅游形象的传播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对南海市西岸镇地质、地貌旅游资源进行了多年的实地考察,分析了该镇地质和地貌的分布,构造,以及旅游源的类型和特征,提出了开发与保护该镇旅游资源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钟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钟山风景名胜区自1982年建区以来,旅游发展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存在着诸如管理体制不完善、交通组织被动、面临城市化威胁、景区分割严重、旅游发展规划滞后、项目重复建设、景区功能定位不明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实现该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其在管理体制、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旅游地形象等层面上进行多元整合、提升,重组名牌,以塑造钟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新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