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指出山越原是秦汉时代的于越人、东越人、干越人、越章人的后裔,后分布现今的闽浙赣皖苏等省的交界山区丛林中,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特有风俗文化习惯,到三国时,山越人受到东吴的征伐,其武装力量编入东吴军队,山越人大多数融入汉人中,一部分迁往别处。晋、隋、唐三代,汉族皇朝与山越仍有不同程度的矛盾斗争。  相似文献   

2.
汉末扬州的山越人主要是秦汉时期南方越人的后裔。孙权对之施以安抚为主、辅以武功的民族政策,先以守而安之为主,对降附的山民,强者补兵,羸者补户,政权强大后,对山越由守转攻。孙权的安抚政策是很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有关山越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中关于山越的渊源研究,学界一致认为"山越"之名见诸于史书,最早为《后汉书.灵帝纪》,嗣后关于山越的记载,史不绝书。对于山越分布及社会状况的研究,分歧不大,基本上是维持在今长江以南的闽、浙、赣、皖、苏等省交界地带。有关山越与孙吴关系的研究,研究者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对这些问题进行综合性地考察、概括和总结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长沙走马楼出土的吴简中有“户调分为九品收物”的内容。本认为此制并非东吴独创,而是借鉴并综合曹魏的户调制度与九品中正制度而来。东吴将户调发为九品,不仅开创了后代户调采取“九品相通”征收方法的新模式,而且也体现出东吴政权具有的大胆吸纳和勇于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汉末三国时期活跃在吴国境内的山越并不象一些学者所说的那样,已经不是作为一个民族而存在了,对此,笔者已有专文论证(参见拙作《山越非山民宗部解》载《民族研究》一九八四年第一期)。那么,既然山越还是作为一个民族存在、活动着,而且活动得很频繁,陈寿就曾说:“山越好为叛乱,难安易动,是以孙权不遑外御,卑词魏氏。”甚至都成了左右孙吴对外政策的因素。因此就有必要进一步对山越和汉民族的关系及其融合过程进行探讨,以  相似文献   

6.
中国最早的大学学报是苏州东吴大学的学术刊物《东吴月报》。该刊创办于1906年6月。创刊号名曰《学桴》,其封面上有一帆船行驶在波涛中,桅杆旗上标有《东吴月报》四个红色大字。创刊号发刊词曰:“东吴学堂成立者逾五年,西士谋刊行月报,以表学堂之内容,与当代学界交换知识。”  相似文献   

7.
《东吴月报》──中国最早的大学学报中国最早的大学学报,是苏州东吴大学于1906年6月创办的《东吴月报》。其创刊号名曰《学俘》,第2期即改名为《东吴月报》。《东吴月报》的内容初时分图画、论说、学科、时事、译丛和丛录六类。其中论说和学科二类刊登的是论文,...  相似文献   

8.
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角度论证陶渊明所属的溪族源于山越,部分演变成瑶族的茶山瑶支系,进而推论陶渊明是中国瑶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人。  相似文献   

9.
在古代岭南开发史上,东吴的开发与治理开创了岭南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岭南既是东吴财斌、兵源的重要供应地,也是东吴海外贸易的主要基地,它对东吴政权的稳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三国吴国内部的社会矛盾最复杂,概括起来有三种:一是地方宗部势力同官僚世家大族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主要集中在前期,表现为地方宗部势力对孙氏集团的抵制;二是山越等少数族同官僚世家大族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中期最突出,表现为山越等少数族对孙吴政权的反抗;三是农民同官僚世家大族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后期最明显,表现为农民针对孙吴地方政权乃至中央政权的大规模暴动。  相似文献   

11.
“福佬人”考略——广东汉族来源考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证了广东汉族的主要民系——福佬人的形成史实,秦汉前福佬人生存的粤东南部地区,因同是属闽越族人所踞,故民系都是沿中原徙民与闽越、山越、蜒人及其他族人杂处混合轨迹融合而成,对他们之具体出现,认为该民系是唐代产物,方言刚出现于唐代以前的六朝时代。  相似文献   

12.
从战国末期越败于楚到三国东吴开发江南,瓯人文化先后经历了越化和汉化的过程。越化使瓯人文化的原始性提升为政治性,其发展意识积淀了馈赠与窥占、合作与内斗等许多文化新特点;秦、汉、东吴对瓯越实施的削挤分化、军事干涉、移民充军等汉化政策,导致瓯人的生存危机和百越时期的结束。  相似文献   

13.
正蒋方良到了台湾,每逢思乡情切之际,常制作高丽菜卷,聊解乡愁。说到国际化与世界观,近代中国各个家族中,恐怕没有比蒋介石一家人更国际化的,蒋介石本人留学日本,夫人留学美国。两个儿子,蒋经国留俄多年,后来蒋介石与俄国人交涉,多半由蒋经国负责;蒋纬国生母是日本人,他东吴大学毕业后,曾经留学德国与美国,两种语言都通,直到晚年仍是风度翩翩,有德国  相似文献   

14.
百越是我国南方古代的少数民族,包括干越、于越、骆越、扬越、滇越、瓯越、闽越、山越等等许多支系,分布地域极为广泛,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都有(见《汉书·地理志下》)。今之浙江是古越族活动的中心(或说活动非常活跃的地区),春秋的于越,秦汉的东越(包括闽越与瓯越),三国的山越,均在浙江留下历史的痕迹。究其族源,确是源远流长。本文根据有关古文献与考古资料,对浙江古越族的历史活动、主要文化特征及其来源问题作粗浅的探讨,以求正于史学界专家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5.
1994年,江苏省东吴外国语师范学校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这是全省唯一的一所外语专业师范,在全国也仅有5所。  相似文献   

16.
六朝吴中顾陆朱张四姓,萌生于东汉,崛起于东吴,鼎盛于东晋,中衰于刘宋,又分化、中兴于齐梁,终衰于梁陈,三百年间,兴衰演变,即为当时的政治军事作出过杰出贡献,留下深沉的历史经验;又流播于艺苑文坛,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三国东吴时期交广分治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之名始于三国,但在三国东吴时期,交州、广州曾二次分治,其中第一次分治在吴黄武五年(226年),第二次分治在永安七年(264年),二次分治合计共约二十年,而东吴统治岭南各郡仅五十八年,所以番禺及其附近地区在东吴时期称交州的时间比称广州为久.  相似文献   

18.
东吴国家森林公园,地处苏州西部穹隆山,穹隆山又为吴中最高大的山,主峰“笠帽峰”,海拔341.7米,素有“吴中之巅”之称.  相似文献   

19.
《苏南科技开发》2006,(5):F0002-F0002
东吴国家森林公园,地处苏州西部穹隆山,穹隆山又为吴中最高最大的山。主峰“笠帽峰”,海拔341.7米,素有“吴中之巅”之称。  相似文献   

20.
林硕 《世界知识》2022,(14):66-68
<正>东汉末年,随着桓、灵二帝时期政局持续动荡,陆海两条丝绸之路均处于相对衰落期,不复东汉初期“三通西域”时的盛景。不过,这一时期的东吴政权是个特例,先后有来自大秦、扶南诸国的海外来客抵达江南,还派遣朱应、康泰下南洋,并在东南亚与天竺使者不期而遇,在第三国完成了“魏晋之世”中国与印度仅有的一次直接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