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直销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直销企业至少应当按月支付直销员报酬。直销企业支付给直销员的报酬只能按照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的收入计算,报酬总额(包括佣金、奖金、各种形式的奖励以及其他经济利益等)不得超过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收入的30%。  相似文献   

2.
直销用什么制度操作最理想,说破了还是直销企业和直销员之间的利益搏弈。直销企业希望通过直销的营销模式达到利益聚集最快化和最大化,直销员则希望通过直销的经营获取事半功倍的利润。直销企业和直销员是一个利益整体,又是一个利益冲突体。直销企业需要通过直销员的辛勤劳动拓展市场为企业获取利益,直销员更需要直销企业具有人性化的奖励制度为自己赚取更多的财富。  相似文献   

3.
事件     
美国直销协会为赈灾救灾出力;举报非法传销案奖励200元;“校园直销员”冷静“下岗”。  相似文献   

4.
根据《直销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直销的定义,直销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这里的固定营业场所之外,其中就包括家庭在内,条例中也特别提出直销员进人顾客家庭推销的情形,说明国家对家庭式营销的直销模式是予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5.
当前开盘的直销公司,无论大小,至少95%采用的都是双向制。市场规律决定了现在还没有一种能比双向制让企业发展更快、让直销员获利更多的比较成熟的佣金制度。但许多传统公司的直销员总是攻击双向制,把它贬得像老鼠会一样恶劣。且不论争论的结果如何,笔者仅从攻击者的一个观点出发,就双向制的操作做一个演绎。  相似文献   

6.
中国《直销管理条例》的颁布已经过去一年有余了。其中有诸多条款都意在保护直销员的利益,然而,我们直销员是否意识到了,抑或是真的利用了法律给予的权利来维护自身权益呢?通过一年的观察,笔者发现仍然有列法律理解不透,运用不当的事情发生,尤其在与直销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方面,没有弄清楚状况就胡乱签署的,大有人在。  相似文献   

7.
背量资料:直销行业的系统概念源自于安利公司。狄维土和温安洛1959年带领5000名直销员创立安利公司时,公司的9个横排中有一个名叫威可多的直销员,他创立了大名鼎鼎的642.后来该系统派生出了耶格系统,而贝瑞辞系统则是从耶格系统中衔牛出米的。忙美国,耶格系统主张自用.贝瑞德系统则主张在自用的基础上增加零售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条例的八大亮点 1.界定了传销的定义 《直销管理条例》将直销定义为: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  相似文献   

9.
在直销培训方面独树一帜的安利公司,享有“直销黄埔军校”的美誉。近日,其中国培训中心院长刘明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一名合格的直销员,必须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但培训课程并不是可怕的“洗脑”,而是重视培训学员的理性,以提高直销员的实际能力。 但是,我们所了解的是,无论是公司层面的还是经销商自行组织的培训会议,都频频被普通人看做是在洗脑。但也有人为“洗脑”被妖魔化而忿忿不平。 洗脑,究竟是促使脱胎换骨的天使还是剥夺灵魂与思想的魔鬼,我们且听不同分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朋友小凤原本是一个比较务实和能干的女性,在单位工作有稳定的收入。自从有一天一名上门推销安利产品的直销员给她介绍了安利产品以后,小凤就从此走进了直销,开始了她的直销产品保健之旅……在这里,笔者借助小凤——一个非常大众化的直销员的亲身经历讲述对直销公司产品的体验。  相似文献   

11.
事件     
27家申牌企业网上“宣誓” 从7月6日开始,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陆续发布了27家内外资准直销企业的声明,承诺获得直销牌照后,公司将严格遵守《直销管理条例》要求从事直销运作,并对不从事传销、公开直销员计酬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承诺。此次在官方网站上的集体披露被认为是发放第二批直销牌照的先兆。而相关企业负责人均表示,声明是按商务部要求操作的,并不意味着公布了信息就一定能拿到直销睥螅。  相似文献   

12.
《当代地方科技》2006,(12):78-81
1 最忙碌的培训师:雅芳培训师 从理论上讲,2006年中国最忙碌的培训师一定出自雅芳公司。因为截至2006年6月30日,雅芳只有17名培训师,但是雅芳公司宣布已经招募有11.4万余正式直销员。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直销员必须通过培训持证上岗,而培训的内容也包括产品培训、销售技巧培训、法律法规培训、直销员道德规范培训、直销风险揭示培训等。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线直销员,对于《直销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法规他们有太多的言语要表达,而且在笔者看来他们是最具有发言权的一个群体,因为他们才是最终实践者。  相似文献   

14.
隆力奇进攻直销的领军大旗已经高挂,然而,群雄逐鹿,直销争霸,作为隆力奇这样一支新力大军,究竟能不能在直销领域中占据一方领土,分食一杯羹,不但取决于实力,也决胜于战术。传统直销已经跟不上现今经济市场的发展。求发展,就必须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5.
《当代地方科技》2009,(11):89-91
在中国的直销界,由于有了不同的大政策环境,不同规模的直销公司在中国选择的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由于受两部条例的影响,各直销公司在中国发展其直销业务的方式,有的是纯粹的直销员推销,也有的是店铺+直销的形式,甚至有仅以直销店铺为主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期盼已久的直销法终于在2005年的秋天大白天下了,我们欣喜,因为这天直销合法了,我们庆贺,因为这天直销市场正式开放了,这是个天大的喜讯。我们看到,法规明确了直销企业,直销员的资格条件;我们看到,法规解决了因买卖权双方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问题;我们看到,法规分肖了直销与传销概念;我们看到了,条例明确了有关机关的职权和责任……但是我们更应该在兴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更应该看到直销两部条例不完善的地方,有针对提出建议,为法规的完善,中国直销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为此,我们专门邀请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博士后常纪文对两部条例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7.
直销一路颠簸在中国走过十余年,直销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伴着泪水为市场经济也为直销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着经验和教训。“异地直销”便是其教训之一。异地直销是在中国直销业的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异地邀约据点式动作模式。作为中国直销的变异体,异地直销十多年来在中国生生不息,一直游走于政策边缘,一直困扰着中国直销业的良性发展,成为直销监管的难题之一。异地直销人员在中国有多少人?300万?500万?恐怕谁也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但其带来的社会问题等负面效应是我国政府无法回避的,也是整个直销业应该直面的,这些问题更是异地操作的团队精英们应该思考的当务之急。异地直销事关整个中国直销业的良性发展。作为引导华人直销第一传媒的《中国直销》杂志,今年把异地直销的项目纳入了本年度的研究重点,今天我们邀各位直销研究者和具有多年直销经历的实践者、管理者来谈论这个话题,是期望抛砖引玉,把“异地直销”辨析得更明白透彻,既为中国直销正本清源,也为中国直销的监管部门提供监管思路,从而让中国直销业回归主流,驶上正轨。  相似文献   

18.
女性直销员在展业时常常会遇到如商业陪伴、扮演角色、异性骚扰、猎头挖角、展业冲突等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孤立地看,可能都是些偶然发生的小事;但将其联系起来,系统地分析,我们发现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直销业务员的职业生涯。如何正确应对,是尤其是女性直销员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接近70%的被调查者把票投向了“改制保障的是公司利益”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个冠冕堂皇的话题:直销公司和直销员是利益共同体。果真如此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自1990年11月雅芳公司从广州登陆以来,直销在我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薪酬制度,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直销业务员的积极性,二是直销培训制度,它不断地育成直销业务员,以不断发展组员为前提确保各机构完成业绩任务。但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对直销业务员的评价直线下降,更有甚者,个别直销员为自身利益有意误导客户,一时间激起极大的民愤,大有发动一场讨伐战争之态势。前一阶段笔者参加了几次直销培训,感触颇多,其中最深的一点便是对国内直销培训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