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清代乾隆时期小说家作为封建末世士人,大多数人所走的仍然是科举道路.但在经过科举路上的挫折之后,他们开始对科举制度下士人窘迫、消极的生存状态进行反思,对科举制度造成的士人人格的蜕变提出质疑,并试图摆脱科举制度的束缚,探索积极合理的士人生活道路.  相似文献   

2.
科举制度对明代社会文化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作为士子人生穷达的关键转折,科举制度为传统观念下"学优则仕"的人生理想提供了相对客观有限的实现保障,士行文风为之转移。但其中各种各样的流弊、有限的录取名额又将相当多的士子拒之门外,因各种原因被迫放弃科举的失意文士以传统思路中的"无道而隐"应对进取受挫的精神压力,因个人际遇而形成了一代以"隐"为主导色彩的士人风流。  相似文献   

3.
科举制度对明代社会文化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作为士子人生穷达的关键转折,科举制度为传统观念下“学优则仕”的人生理想提供了相对客观有限的实现保障,士行文风为之转移。但其中各种各样的流弊、有限的录取名额又将相当多的士子拒之门外,因各种原因被迫放弃科举的失意文士以传统恩路中的“无道而隐”应对进取受挫的精神压力,因个人际遇而形成了一代以“隐”为主导色彩的士人风流。  相似文献   

4.
唐代“刘蕡不第”事件是中国科举制度史上唯一一件“登科”的举子自辞名、要让位给落第举子的事件。自此以后,为了科举功名,或皓首穷经,或降尊屈就,或丧失气节等等,“士道”开始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士人”作为一种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阶层的性质逐渐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
唐代安史之乱之际,元载执掌唐朝权力中枢十五年之久,为肃宗、代宗二朝对时局有较大影响的大臣,他协助代宗铲除阉宦、维系中央财政体系支持平叛,建策抵御吐蕃、启用科举寒士、加强中央政权权威,展示了中唐科举士人卓越的政治才华。元载的政治生涯中对科举士人的提携和对门阀士人的排斥,肇端了中晚唐政治党争。元载贪腐致罪是社会个体的闹剧,从更广阔的意义上来看,则是门阀士族围攻科举士人群体的悲剧。元载之死不但引发大历以后政局剧烈震荡,也引发了建中、贞元时期士人对此次重大政治事件的反思和文学摹写。元载本人的作品虽然泯没无闻,但其政治活动和人生经历深刻影响了大历以后的文学创作,元载、杨炎政治集团中的史学家、文学家沈既济的作品《任氏传》和《枕中记》即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科举制度在我国特定历史时期人才选拔的范围、程序与标准等方面,展现出了自身所具有的合理性,也对东亚地区、西方国家的人才选拔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为西方现代公务员体制的构建奠定了良好基础。当代,科举制度已渐进式地形成为科举学,并逐渐走入国际视野,成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方式,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互融互通。我国应构建跨学科、跨领域、跨国别的科举学学术共同体,拓展科举学交流路径,进一步提升科举学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唐代出现大量与科举直接相关的诗歌即科举诗,它是反映唐代科举活动及其在此活动中心理的诗歌,其中及第抒怀诗主要抒发了士人及第时的心理感受。士人由于性格、文化背景、人生境遇等差异,在及第时表现出种种不同的心态:春风得意、志得意满之情;心存感激、感恩报德之意;清醒认识、平静对待之心;业成身退、归隐山林之念。  相似文献   

8.
《聊斋志异》这部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中有20多篇作品涉及到了科举制度。作品中描绘了各具特色的“士子”形象,表达了作者蒲松龄对科举制度的态度。以蒲松龄为代表的士林阶层对科举入仕表现出的是一种爱恨交织的“痴怨”情结。  相似文献   

9.
科举与社会流动性--看王安石论宋人"自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人王安石看来,“自进”是“不得已”士人的合理选择,“自进”有“道”。同时,“自进”人存在身份和资格上的限制。首先,“自进”与庶民无关,平等有限;其次,它要限制“势家官户’’子弟,保护弱势地主子弟。所以,就王安石看来,北宋科举未能激起结构性的社会变动,科举“自进”只是一种必要但有限的士人流动方式。  相似文献   

10.
清末科举制度变革考别必亮1905年9月清政府颁布上谕“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①宣告起于隋代、风行中华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寿终正寝。科举制度的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早在明末清初对科举的批评就已不绝于耳,如顾炎武...  相似文献   

11.
翰林学士自唐朝产生之日起,就是以“天子私人”的面目出现的。其职能是草诏赦、备顾问,五代尤其后周时期不但翰林学士的选任更侧重于科举及第者,其职权也进一步调整扩大,比唐代有了明显的变化,不仅仅充当文学侍从之臣,而且越来越频繁地兼任实职,成为唐宋翰林学士演变的重要关节点。  相似文献   

12.
欧阳修对科举考选问题十分重视和关注,他曾对选拔的方法、录取的公正性、考试的公平性等问题提出过诸多主张和建议,为北宋科举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明代中后期,社会上布衣诗人大量涌现,在数量与成就上,几乎与仕籍文人形成分庭抗礼之势。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八股文取士的科举制度、立言不朽的价值观及诗文可以用作谋生工具等诸多因素关系密切。而“诗在布衣”的出现,不仅打破了士大夫长期主盟文坛的局面,也改变了诗文优劣的评判权力和文人地位高下的认同方式,对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废科举前后关于旧有举贡生员出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大量以科举为业的举贡生员面临着寻求出路的问题。清政府对此有长期的考虑,前后政策发生过较大的变化,使空大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得规范、具体。但实际执行中,除了学堂政策得到执行和取得效果外,其余政策起的作用甚微。随着封建王朝主导局面的被打破,举贡生员开始摆脱功名的限制,从事各种不同的职业,甚至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表明中国原有的社会阶层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社会进入到了新旧交替、充满矛盾与斗争的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15.
唐代有“献著赐官”的现象,时人将其诗歌、赋颂、文章等进献给皇帝,就可能直接获得官职.唐人献著,既有“投匦”的具体方式,又有“自举”的制度保障,且与科举中的“制科”相关.“献著赐官”既是一种补充科举的特殊选官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对推动唐代文学的繁荣有客观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金朝科举制度来源于辽宋,首科时间是天会二年,开科38次,文武举并行,取士范围扩大到全国各个地区,实行分级递进的考试方法,考场制度非常严密,进士科取士人数在5000-6000之间,平均每次150人左右。金朝科举取士,科目出身不同,则仕进前景不同。金朝科举选拔了大量人才,有利于提高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7.
金朝科举制度来源于辽宋,首科尉闭是天会二年,开科38次,文武举并行,取土范围扩大列全国各个地区,实行分级递进的考试方法,考场制度非常严密,进士科取士人数在5000—6000之间,平均每次150人左右。金朝科举取士,科目出身不同,则仕进前景不同。金朝科举选拔了大量人才,有利于提高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涉及科举制度的篇章将近百篇,占总篇数的近五分之一。这些篇章中的主人公大多出身寒门,很多文名出众之人都屡败于科场。在蒲松龄的笔下,科举成败有诸多影响因素,然不管如何都不由自己。蒲松龄将自己的科举遭遇融入笔下,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主人公形象。  相似文献   

19.
与科举关系最为密切的莫过于教育,科举选拔人才,教育培养人才。明清教育的兴盛相当程度上依赖于科举。人们的科举观念和态度,在教育中有着相应的反映,明清教育体系,从官学到私学,从教育体制到教育主体无不表现出以科举为核心的各种状态。学校、私塾、书院原本相互补充的教育体系,逐渐发展为秉持应考科举的同一理念,各级教育的体制与实行形成了巨大反差。  相似文献   

20.
清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四日(1905年9月2日)颁诏废除存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作为科举制主要内容的进士出身,是否也随科举制一同消逝了呢?对于这一问题,本文将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