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鼠阴道涂片三种染色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确定小鼠动情周期过程中,需对小鼠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通过观察细胞以确定小鼠的动情周期。对于细胞涂片的染色方面也各不相同,通过不同的染色方法确定出一种简单易行的染色方法,以便以后制作阴道涂片观察小鼠动情周期时节省工作量和节省时间。我们通过HE、瑞氏和巴氏三种染色方法对比后发现,瑞氏染色不仅省时、省力,可以使用瑞氏染色筛选处于动情期的雌鼠。  相似文献   

2.
目的准确确定豚鼠性周期各个阶段。方法利用阴道组织涂片法,对16只12周龄的雌性豚鼠连续20 d 进行阴道涂片。镜检,观察阴道涂片中细胞的变化以及豚鼠性周期各阶段的持续时间。结果在发情间期,阴道涂 片以白细胞为主;发情前期,以有核上皮细胞为主;在发情期,以角质化的上皮细胞为主;发情后期白细胞中混有部 分有核上皮细胞和少量角化上皮细胞。结论阴道组织涂片法是有效区分豚鼠性周期各个阶段的一种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求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一种有效的诊断访法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近几年我院收治106例宫颈CINⅢ及CINⅢ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宫颈脱落细胞筛查、在阴道镜下对可疑病变多点定位取材、锥切后病理检查-三阶梯技术应用;及宫颈锥切术尤其是LEEP的应用,使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诊断及治愈率高;满足部分患者生育需求。结论宫颈脱落细胞筛查、在阴道镜下对可疑病变多点定位取材、锥切后病理检查-三阶梯技术应用于宫颈CIN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高;宫颈锥切术尤其是LEEP的应用,具有治愈率高,且操作简单,价格便宜,并发症少,又可保留部分患者生育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结合宫颈细胞学ASCUS检查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门诊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者8500例。结果回报为ASCUS的640例患者行阴道镜检查,302例阴道镜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取活检并送病理,338例阴道镜检查为慢性炎症,给予阴道上药3个月,3个月后复查宫颈TCT,8例仍为ASCUS,在阴道镜下取活检送病理检查,剩余的330例复查阴性者定期复查。结果:310例取活检的患者,检出CINI-III级165例,宫颈癌5例,慢性炎症140例;330例随访3~24个月,复查宫颈细胞学无明显异常,减少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的损伤几率。结论:对于基层医院,阴道镜结合宫颈细胞学可有效地排除宫颈癌,减少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子午沙鼠各个发情周期,了解子午沙鼠的发情规律。方法每天间隔4 h连续20 d采集24只雌性子午沙鼠阴道上皮细胞涂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阴道脱落上皮细胞角化细胞形态及数量,确定子午沙鼠不同发情周期。结果子午沙鼠的发情周期可分为4个时期:发情前期(22. 0±12. 0) h,发情期(26. 8±8. 1) h,发情后期(18. 20±9. 10) h和发情间期(50. 0±38. 2) h,发情周期为(4. 7±1. 2) d。发情前期有核上皮细胞比例为(80. 20±1. 83)%;发情期角化细胞比例占(88. 00±1. 86)%;发情后期角化细胞比例(24. 80±1. 43)%、淋巴细胞比例(48. 20±2. 05)%和角化细胞比例(24. 80±1. 43)%三种细胞均存在;发情间期淋巴细胞比例为(91. 70±1. 66)%。结论雌性子午沙鼠的发情周期为(4. 7±1. 2) d,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发情间期分别占发情周期的19. 5%、23. 8%、16. 1%和44. 3%,各期上皮细胞角化细胞形态及数量的比例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索用液基细胞学检查、DNA定量分析对南疆宫颈癌高发区维吾尔族妇女进行普查,以提高宫颈癌普查的准确性,同时达到宫颈癌预防和早诊早治的目的。采取南疆喀什地区2572名维吾尔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液基薄层制片,分别进行巴氏染色和DNA染色,对巴氏染色片进行细胞学TBS分级、对DNA染色片进行全自动扫描诊断。对TBS分级ASC-H以上、DNA定量分析可见或可见大量DNA倍体异常细胞,建议进一步做宫颈活检。对C INⅡ及以上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液基细胞学检查为64.52%和97.30%;DNA定量分析为90.32%和93.24%;液基细胞学结合DNA定量分析为96.15%和94.91%。在有条件的情况下,DNA定量分析能够明显提高对宫颈癌普查的检出率,且筛查方法的联合运用优于单独方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小鼠的生殖特性及阴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耳科、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生殖医学中心及胚胎干细胞等医学科学研究中,常需要准确确定小鼠妊娠天数或获取适龄胎鼠,故选择适龄雌雄小鼠,鉴定动情期,恰当比例适时合笼,是确保小鼠受孕的关键;而识别阴栓是重中之重,这将直接影响实验进程和实验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现就小鼠的生殖特性及阴栓作一简介,供广大科研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先天性无阴道和人工阴道成形术也在不断改进。今年初我院为一名先天性无阴道患者成功地施行了“青蛙皮移植阴道成形术”。术后半月病人痊愈出院,术后3个月随访见人工阴道弹性好,颜色粉红、取放窥器顺利,阴道涂片见多数角化及角化前细胞,并受雌激素中度影响。该项手术在省内属首创,在国内亦居领先地位,具有独特的优点,因青蛙皮的平滑肌纹理向外旋,呈放射状,与人类阴道内壁肌纹理  相似文献   

9.
了解莆田地区女性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型分布情况及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分型芯片(HybriMax)和液基薄层细胞学(LCT)技术对345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分型和细胞学检测;同时用基因序列测定检证HybrMax技术的可靠性;对LCT结果为HSIL及以上细胞学异常的患者161例在阴道镜下行组织病理学活检。结果表明,莆田地区女性患者感染HPV阳性率为40.6%,且HPV基因型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点;宫颈病变各组之间高危HPV感染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x^2=16.040,P=0.003〈0.01),且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对一只旅居美国的青年雌性大熊猫在休情期和发情期的阴道角化细胞变化作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休情期间低于35%。发情期间平均高于80%.当角化率上升到70%左右时.提示动物发情期开始;上升至90%左右,表明已进入发情高潮期,是配种良机.其结果与尿激素水平和行为表现相比较,三者具有高度一致性,证明阴道角化细胞变化监测对判定大熊猫的发情及配种时机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实验初步证明,妊娠D_1天的小鼠子宫ER。含量稍高(142.4±42.1 fmol mg蛋白)。D、降至117.7±45.4fmol/mg蛋白。D_3和D_4分别上升到158.9±40.3fmol/mg蛋白及162.1±34.8fmol/mg蛋白.D_5降为137.7±52.7fmol/mg蛋白(P<0.01)。D_6急增至182.4±44.9fmol/mg蛋白(P<0.01),达到妊娠D_1~D_6的峰值,在动情周期中,前期ER(?)含量为188.6±49.2fmol/mg蛋白,动情期则降至109.7±47.1fmol/mg蛋白(P<0.01)。后期较低(106.6±28.4fmol/mg蛋白),间期又回升到163.5±41.2fmol/mg蛋白,反映了ER_c的规律性变化是受内源性雌激素周期性地调控的,妊娠D_1的小鼠子宫湿重较高(126.7±56.8mg).此后D_2~D_4呈下降趋势。D_5极显著地上升至138.0±29.4mg。D_6又急下降(P<0.01)。在动情周期中,小鼠子宫湿重从前期的67.6±36.5mg上升至动情期的124.2±72.4mg。后期降为74.1±57.3mg。间期则降至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小鼠巨细胞病毒净化方法,以获得无MCMV感染的小鼠。方法 利用胚胎移植技术,通过使用不同激素、不同发情周期注射激素、受体鼠品系、不同的移植方法、不同时期胚胎移植,以及移植胚胎数量等对比试验,优化了净化条件。利用优化的胚胎移植净化方法,对供体鼠进行了净化。结果 SIGMA生产的激素,在10 IU剂量下超排得到的可用胚胎数量约为17枚/只;在小鼠发情间期超排得到的可用胚胎最多,超排的可用胚胎数约为23枚/只;选取C57雄性小鼠与ICR雌性小鼠交配的子一代作为受体鼠,产仔率达44.5%;输卵管移植较子宫移植效果好,产仔率为40.64%;移植2细胞胚胎的妊娠率为80%,明显优于单细胞和8细胞;受体鼠移植24枚胚胎时,产仔率达到了43.75%。利用优化的小鼠巨细胞病毒胚胎移植净化方法,净化得到了无MCMV感染的小鼠。结论 建立了小鼠巨细胞病毒净化方法,为获得无MCMV感染的小鼠种群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母犬发情周期及有关生殖生理研究文献,从繁育管理、发情周期特征、发情期最适交配时间测定、激素分泌异常测定、解剖结构异常、细菌及病毒感染等方面专题讨论了母犬生殖障碍病因及克服方法,提出了繁育管理是克服生殖障碍关键环节的论点。  相似文献   

14.
运用Real-time Q-PCR方法分析了Frizzed1-10mRNA在小鼠动情周期卵巢中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发现10个Frizzed家族基因中,除Frizzed8外,其他均有不同水平的表达.其中Frizzed1和2在动情前期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个时期水平,约是间情期水平的4倍(P<0.05);动情前期和间情期的Frizzed3表达水平约是另2个时期的1.5倍(P<0.05);Frizzed4在动情期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个时期,约是间情期的3倍(P<0.05);间情期Frizzed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动情前期和动情期,约是动情期的5倍(P<0.05);Frizzed7表达类似于Frizzed5,间情期表达水平约是动情前期的4倍(P<0.05);Frizzed10的表达在动情前期表达水平约是动情期的3倍(P<0.05);Frizzed6和9在4个时期的表达无显著差别(P<0.05).以上结果表明:Frizzeds在4个动情时期卵巢中广泛而差异表达,并推测Frizzed1—4可能在动情周期卵泡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长期观察、试验和研究认为,性成熟的棕色田鼠与双亲或雌亲相处或与兄妹鼠相处都不能发情,从而体现亲缘关系对棕色田鼠发情所具有的明显抑制作用。同母喂养的非同胞异性鼠相处能够动情,说明遗传识别在棕色田鼠亲缘识别中起重要作用。非同母喂养的非同胞异性鼠和同母喂养的异性非同胞鼠中的雄性睾丸下降率显大于异性同胞鼠相处时的雄鼠,说明亲缘关系对雄性睾丸下降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4及BMP信号通路相关成员在发情周期小鼠子宫中的表达模式。创新要点: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系统地研究了Bmp2和Bmp4及其BMP信号通路相关成员在小鼠子宫中mRNA水平表达模式,同时运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BMP2蛋白在小鼠子宫中的定位模式。研究方法:重要结论:收集发情周期各个时期小鼠子宫,一侧子宫角贮存于液氮或-80℃冰箱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另一侧子宫角用40mg/ml多聚甲醛固定用于BMP2蛋白免疫组化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Bmp2的表达水平在发情前期显著高于发情期和发情后期(P〈0.05),Bmp4的表达水平呈现显著波动,但Bmp2与Bmp4差异不显著(P〉0.05)。Bmprla和Bmpr2的表达水平在整个发情周期无显著变化(P〉0.05)。然而,Bmprlb的mRNA水平在发情期显著下降(P〈0.05),在发情后期上升。此外,Bmprlb的mRNA水平显著低于相应时期Bmprla和Bmpr2的mRNA水平(P〈0.05)。三种R—Smads差异地表达于小鼠子宫,并且Smad1和Smad5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mad8(P〈0.05)。此外,Smad4的表达水平在整个发情周期无显著变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MP2蛋白在整个发情周期差异表达,并主要定位于子宫腔上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我们的结果提供了BMP2和BMP4及其BMP信号通路相关成员mRNA水平表达变化信息,这些数据为论证BMP在子宫内膜中的作用如子宫内膜的退化与重塑提供量化和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小鼠胚胎移植实验中除了胚胎的质量外,希望从受体状况及胚胎移植的技术和方法上摸索出最佳胚胎移植的条件,提高胚胎移植率,为临床胚胎移植提供实验和理论数据。方法从超数排卵或自然发情怀孕3.5 d的母鼠子宫内收集胚胎,在显微镜下观察,以最快的速度将发育与胚龄一致并且形态完好的胚胎捡出,并移植到自然发情2.5 d的小鼠子宫内。结果超数排卵的胚胎质量比自然发情的胚胎质量差,在12个自然发情的受体中有3个怀孕并产下12只仔鼠。结论小鼠胚胎移植与供受体的准备、小鼠的超数排卵、胚胎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胚胎移植的技术和方法对胚胎移植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雌性Wistar大鼠、NIH小鼠性周期血清激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Wistar大鼠和NIH小鼠性周期各期及超排后血清生殖激素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促卵泡生成激素(FSH)的含量,比较不同性周期实验动物的血清性激素水平,研究动物血清性激素随性周期变化的规律。方法用阴道涂片法判定动物的性周期阶段并进行分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动物血清E2、LH和FSH的含量,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Wistar大鼠和NIH小鼠E2各时期间无显著差异;LH以超排组最高,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FSH在动情后期最高,与各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雌性大、小鼠的血清生殖激素在性周期的不同阶段其含量呈规律性变化,超排后动物血清LH的分泌增加,以促进卵子的排出和黄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