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葡萄胎吸宫术中的宫颈扩张和镇痛效果。方法将26例葡萄胎患者按观察组16例,口服米非司酮50 mg,1次/12h,共4次,总量200 mg后行吸宫术;对照组10例直接行吸宫术。结果观察组宫颈评分提高≥5分人数为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P〈0.05);观察组服药后宫口可容7-8号扩宫器人数为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P〈0.05);观察组吸宫术中术后疼痛评分≤2分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二次清宫术人数为31.25%,与对照组的3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葡萄胎术前应用能促进宫颈成熟,减少手术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在葡萄胎吸宫术中的宫颈扩张和镇痛效果.方法 将26例葡萄胎患者按观察组16例,口服米非司酮50 mg,1次/12h,共4次,总量200 mg后行吸宫术;对照组10例直接行吸官术.结果 观察组官颈评分提高≥5分人数为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P<0.05);观察组服药后宫口可容7-8号扩宫器人数为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P<0.05);观察组吸宫术中术后疼痛评分≤2分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二次清宫术人数为31.25%,与对照组的3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米非司酮葡萄胎术前应用能促进宫颈成熟,减少手术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无创性宫腔镜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观察组60例患者进行无创性宫腔镜检查,检查过程中不放置阴道窥器,不夹持宫颈,不扩张宫颈,闭合双侧小阴唇,低压膨宫;对照组60例行常规宫腔镜检查.分别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自觉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1%和91.7%,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缩短,自觉疼痛症状轻微.结论无创性宫腔镜检查可减少患者检查过程中不适感,无需麻醉,手术时间缩短,效果良好,是有效的宫腔镜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4.
赵璇 《科技信息》2010,(30):388-388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简便,痛苦小,不良反应少的终止早孕的人工流产方法。方法:将孕6-10周,年龄19-44岁,自愿要求终止早孕妇女2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0例,术中宫颈塞宫术宁胶棒及注射利多卡因;对照组100例,不用任何药物,用传统扩宫条扩宫法进行人工流产术。比较两组手术的镇痛效果、扩宫的难易程度、人流综合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镇痛效果好(P〈0.01),宫颈扩张效果良好,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发生人流综合症及其程度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人流术中应用宫术宁胶棒和利多卡因,可达到良好的镇痛和宫颈扩张效果,手术质量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前列腺素E1衍生物,可使胶原降解,软化、扩张宫颈。在人工流产术中可消除精神紧张、良好镇痛、软化宫颈以减轻机械扩宫刺激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赖海丽  黄贤梅  肖诚 《科技信息》2013,(23):471-471
目的:探讨MedGyn宫颈扩张棒用于宫腔镜手术前扩张宫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病例为宫腔占位病变、节育环崁顿、宫腔粘连等需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妇女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为术前3小时宫颈内口放置3号MedGyn宫颈扩张棒,对照组术前3小时于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0.4mg。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宫颈扩展程度及漏液情况、宫腔镜手术的镜下清晰度、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术后体温。结果:实验组9号宫颈扩展无阻力通过率、宫腔镜手术的镜下清晰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漏液情况、手术时间则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并发症、不良反应及术后体温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dGyn宫颈扩张棒用于宫腔镜手术前扩张宫颈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米索前列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改良阴式术对非脱垂子宫切除的优缺点,笔者选择了42例非脱垂子宫行改良阴式全宫切除术和42例同期患者行腹式全宫切除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无明显差异,而改良阴式组与腹式组在术后体温、肛门排气、下床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有明显差异(P<0.01).改良阴式全宫切除术,手术步骤简化,副反应少,术后效果明显优于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球形电极电熨术、环形电极电切术在治疗宫颈疾病中的临床分析.方法:对经妇科检查、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不同类型官颈疾病的门诊患者100例采用LEEP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组织或行宫颈锥切手术,标本均送病理学检查.结果LEEP手术治疗官颈疾病1次成功率97.0%(97/100),手术时间6~20min,平均8min,出血量10~20ml,无一例术中大出血,术后无感染发生.结论:LEEP治疗各类宫颈疾病操作简单、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对早期诊断宫颈癌具有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宫腔镜电切术与宫颈环形电切术在治疗宫颈病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宫颈病变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宫腔镜电切术(TCRC)治疗30例,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30例.结果 TCRC组治疗出血量明显少于LEEP组,TCRC术后出血及阴道排液时间少于LEEP组,两者手术时间及术后治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宫颈病变方面能够直视创面,定位准确,止血彻底,不损伤宫颈管黏膜,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尤其在宫颈深部病变和炎性增生组织的治疗优于宫颈环形电切,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宫腔镜宫颈电切术(TCR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并观察其远期疗效。方法:对121例术前经病理确诊为上皮内瘤变(CINI-III)的患者行宫腔镜宫颈锥形电切术,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术后随访1-5年,观察治疗结果。结果:共治疗12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其中CIN I 98例,CIN II 15例,CIN III 9例。109例一次手术治愈,一次治愈率95.61%;1例复发(CINII),二次手术治愈;4例患者TCRC术后行子宫切除;7例失访。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不影响生育及生理功能,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手术标本可行病理检查。应用宫腔电切镜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0~14周妊娠的终止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过去采用扩宫钳刮术,因胎儿肢体已形成,宫口紧闭,操作困难,手术时间长,出血多,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也高,易发生宫颈损伤。米非司酮可拮抗孕酮活性,使胚胎与宫腔分离,子宫肌处于兴奋状态,并刺激内源性前列腺素的释放,宫颈胶原分解加强,宫颈软化、扩张。而米索对各期妊娠子宫均有收缩作用,且随着剂量增加宫腔压力不断增加,胚胎即可排出。我们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共85例,取得良好效果。一、资料和方法1.对象选择:笔者进修单位——杭州红十会医院,199…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在行取环术和人工流产术时,关键的一步是要扩张宫颈,使器械能顺利进出宫腔。然而实际操作中常遇宫口过紧,宫颈疤痕质硬或宫颈管赘生物,造成进宫腔困难,强行扩张宫颈口,造成宫颈裂伤出血增加病人痛苦,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上述难题得到妥善解决。 资料与方法:对需取环、人流和诊刮的患者,无论年龄大小尤其绝经者,术前进宫腔困难者,暂缓操作,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50Hg,12小时后再次手术,宫颈柔软、宫口扩张,手术顺利出血少、病人痛苦小,即使宫颈未完全扩张,亦较前明显软化,宫颈柔韧性增加,减少宫颈裂伤和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吸宫术的作用。方法 :将受术者 2 0 0例随机分为两组 ,米索前列醇组 10 0例 ,于吸宫术前 3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 4 0 0 μg ;对照组 10 0例 ,不服用米前列醇。结果 :米索前列醇组宫颈充分软化 85例 (85 % ) ,部分软化 9例 (9.0 % ) ,软化不良 6例 (6 .0 % ) ;对照组软化不良 94例 (94 % ) ,部分软化 6例(6 .0 % ) (P <0 .0 0 1)。术中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米索前列醇组 (14 % )明显低于对照组 (6 3% ) ;手术时间 (min)米索前列醇组为 2 .39± 1.0 1,而对照组为 3.6 3± 0 .87;出血量 (mL)米索前列醇组 6 .2 6± 5 .14 ,对照组 8.15± 2 .19(P <0 .0 0 1)。结论 :吸宫术前 3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 ,能有效软化宫颈 ,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出血量 ,降低术中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快捷简便的治疗重度产后出血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2005年间采用宫颈钳钳夹宫颈术治疗产后出血量达到或超过1000ml或合并休克的15例病例临床资料.结果14例获得成功,有效率93.3%.结论应用宫颈钳钳夹宫颈术冶疗重度产后出血,具有成功率高、操练简便、手术时间短、并发征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快捷简便的治疗重度产后出血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2005年间采用宫颈钳钳夹宫颈术治疗产后出血量达到或超过1000ml或合并休克的15例病例临床资料.结果14例获得成功,有效率93.3%.结论应用宫颈钳钳夹宫颈术冶疗重度产后出血,具有成功率高、操练简便、手术时间短、并发征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快捷简便的治疗重度产后出血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2005年间采用宫颈钳钳夹宫颈术治疗产后出血量达到或超过1000m l或合并休克的15例病例临床资料。结果14例获得成功,有效率93.3%。结论应用宫颈钳钳夹宫颈术冶疗重度产后出血,具有成功率高、操练简便、手术时间短、并发征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探讨双氯芬酸钠栓(Ⅱ)联合2%利多卡因宫颈表面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选择要求人工流产的80例早孕健康妇女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术前2小时肛门内放置双氯芬酸钠栓(Ⅱ)2枚,术中宫颈4点及10点各推注2%利多卡因2.5 mL.对照组术中仅同法推注2%利多卡因.结果表明,实验组术中宫颈软化松弛程度、人流综合反应发生率、疼痛程度及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总之,双氯芬酸钠栓(Ⅱ)联合2%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中,宫颈软化松弛较好,从而减少了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明显减轻术中的疼痛,手术时间缩短,方法简单,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用于早孕人流术前宫颈扩张的疗效.方法将停经≤60 d要求手术终止妊娠的150名健康初孕妇女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在人工流产术前3 h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B组在人工流产术前3 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C组作为对照组术前未予任何药物,A,B组用药后3 h行人工流产术.记录观察对象用药后副反应、术中宫颈扩张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A,B组在用药后副反应比较,A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P<0.05),但术前阴道出血和下腹痛发生的比率B组高于A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A,B组在术中宫颈扩张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对照组(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前舌下含服或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均可有效扩张宫颈,阴道放药虽然胃肠道反应小一些,但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方法方便,更容易为广大孕妇接受.  相似文献   

19.
华心慧  王南 《科技信息》2012,(27):474-474
我站自2011年2月起到2012年12月在人工流产术中使用普瑞达一次性宫颈扩张棒对妊娠10周以内的368名病人进行宫颈扩张。与金属扩张器相比较,使用普瑞达一次性宫颈扩张棒能快速扩张宫颈、大幅降低人流综合症、减轻病人的痛苦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宫颈妊娠发病率低,易被临床医生忽略而误诊,本文就2病例进行分析以吸取教训。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32岁,吸宫史3次,剖宫产史1次。停经50d阴道淋漓流血15d。在当地卫生院以“难免流产”行清宫术,术中出血不止急送我院。查,BP:75/45mmtg,贫血貌,宫颈暗紫色,增粗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