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安全帽佩戴检测时易受复杂背景干扰,解决YOLOv4网络检测速度慢、内存消耗大、计算复杂度高、对硬件性能要求较高等问题,引入改进YOLOv4算法优化安全帽佩戴检测方法。引入MobileNet网络轻量化YOLOv4、跨越模块特征融合,实现高层语义特征和低层语义特征有效融合。针对图像中小目标分辨率低,信息特征少,多尺度并存,导致在连续卷积过程中易丢失特征信息等问题,采用改进特征金字塔FPN和注意力机制等颈部优化策略聚焦目标信息,弱化安全帽检测时背景信息的干扰。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YOLOv4颈部优化网络安全帽佩戴检测算法在CPU平台下的检测速度为34.28 FPS,是基础YOLOv4网络的16倍,检测精度提升了4.21%,检测速度与检测精度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2.
提出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单次多框检测器(SSD)算法,对微精密玻璃封装电连接器的缺陷进行检测.针对SSD算法在背景复杂、噪声干扰多、目标特征微弱环境下,特征提取能力弱、检测精度低的问题,在主干网络加入深度残差结构,丰富细节信息;针对在卷积网络中关键信息逐步丢失问题,提出了自顶向下的多尺度特征融合方法将含有上下文信息的高语...  相似文献   

3.
针对深度学习中对任意形状文本检测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特征金字塔网络(feature pyramid network,FPN)和内核尺度扩展算法的文本检测网络模型.特征金字塔网络能够提取卷积层中更加鲁棒的特征,融合后生成不同尺度的特征内核;内核尺度扩展算法将生成的最小特征内核逐渐扩展为包围完整文本实例的特征图...  相似文献   

4.
针对SSD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小目标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金字塔网络的SSD改进模型.特征金字塔网络可以将深层的携带有更抽象、更丰富的语义信息的卷积特征图与浅层的分辨率更高、更细节的卷积特征图进行融合.检测的过程是将原始SSD网络得到的多层特征图,经改进设计的横向连接层、上采样层、融合层和预测层处理后,再通过非极大值抑制得到最终的检测结果.采用PASCAL VOC 2007和2012(train+val)作为训练集,PASCAL VOC 2007(test)测试集的m AP达到了75. 8%,相比原SSD模型提高了1. 5%.其中,在盆栽植物类密集小目标检测上有9. 9%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针对复杂开放环境下人群密度估计中的多尺度目标和小目标感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图融合的多列卷积神经网络的人群密度估计算法.所提出的特征图融合方式,一方面综合利用高层语义特征与底层细节特征,实现了对小目标的感知;另一方面大幅提高基础网络集成数量以应对目标多尺度问题,最终提高了人群密度估计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有效提高了密集开放场景中人群计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SSD多尺度目标检测过程中存在的目标漏检和错检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入多维空洞卷积和多尺度特征融合的目标检测算法。在卷积神经网络输出的多尺度特征中,浅层具有更多的细节信息,深层具有更多的语义信息,根据这一特点,对浅层网络采用了3种多维空洞卷积的浅层特征增强模块,获得具有语义信息的特征图,将增强后的特征图进行下采样,融合不同层的特征;同时在深层网络引入通道注意力模块,对通道进行权重分配,抑制无用信息,提高目标的检测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在PASCAL VOC数据集上检测精度为79.7%,比SSD算法提高了2.4%;在KITTI数据集上检测精度为68.5%,比SSD算法提高了5.1%,检测速度达到了实时性的要求,有效地改善了目标的漏检和错检。  相似文献   

7.
针对已有注视点预测模型存在特征细节缺失、尺度单一和背景信息干扰严重导致的注视点预测精度偏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复数小波和图像空域的卷积网络融合注视点预测算法.首先,针对细节特征丢失问题,使用超复数小波变换在频域中提取图像的细节特征,与卷积网络提取的空域特征进行融合.然后,通过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融合不同感受得到的特征图,有效解决了特征尺度单一的问题.最后,引入了残差卷积注意力模块,结合空间和通道的注意力机制,能够有效抑制背景信息的干扰,提高注视点预测精度.在SALICON数据集上,CC、sAUC和SIM评价指标下,该算法的性能达到0.884 7、0.769 3和0.778 0;在CAT2000数据集上,该算法在相应指标下的性能为0.735 5、0.870 1和0.664 5.主客观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注视点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皮肤病变区域尺度不同和形状不规则, 传统U-Net网络方法缺乏从不同尺度分析目标的鲁棒性, 并在提取图像高层语义特征时丢失部分空间上下文信息而影响后续分割精度等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U-Net多尺度和多维度特征融合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 首先, 用空洞卷积融合不同尺度的空间上下文信息; 其次, 用通道上下文信息融合模块提取特征图各通道间的权重信息; 最后, 将特征图中的多尺度和多维度信息进行融合, 以保留更多的空间上下文信息.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在皮肤病变数据集上对皮肤病变区域进行分割的分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针对复杂驾驶场景下的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卷积特征自适应融合的目标检测算法.采用单阶段目标检测网络RetinaNet作为基本框架,其包含卷积特征提取、多尺度特征融合以及目标分类与回归子网.为提高网络对多尺度特征的提取能力,设计了基于不同扩张率组合的残差卷积分支模块,以获取不同感受野下的目标特征图;然后,将不同尺度下的特征通过网络自适应学习的参数融合后输出,用于后续的目标预测;最后在大规模且多样化的复杂驾驶场景数据集BDD100K上进行实验.结果 表明,利用扩张残差卷积分支模块与特征自适应融合算法能够分别将网络的平均精度均值由0.330提升至0.338与0.344,并在采用扩张卷积特征自适应融合的情况下达到了0.349.所提算法能够有效提升目标检测算法在复杂驾驶场景下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基于多列卷积神经网络的人群计数方法存在的多尺度特征信息丢失、融合不佳以及密度图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编码-解码结构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人群计数方法。编码器采用多列卷积捕获多尺度特征,通过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扩大感受野并减少参数量,保留尺度特征和图像的上下文信息;解码器对编码器输出进行上采样,实现高层语义信息和编码器前端低层特征信息有效融合,从而提升了密度图的输出质量。为增强网络对计数的敏感性,在以往像素空间损失的基础上考虑了计数误差,提出了一种新型损失函数。采用Shanghai Tech、Mall以及自建数据集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之前最优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Shanghai Tech数据集Part_A部分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误差分别降低了8.3%和21.3%,Part_B部分分别降低了12.9%和12.0%,Mall数据集分别降低了15.1%和23.8%,自建数据集分别降低了13.5%和7.1%;在不同人群场景下,所提方法的人群计数准确性和鲁棒性均优于其他对比方法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已有路面裂缝检测算法对细小特征提取不够完善,并且未考虑到全局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全局信息的多尺度全卷积神经网络路面裂缝检测算法。该算法融合了3个具有不同空洞卷积率的单尺度空洞卷积,构成多尺度空洞卷积,在不丢失分辨率的情况下扩展感知范围,减少参数计算量。利用反卷积层融合深层信息与浅层信息来扩充图像细节。最后将网络与一个条件随机场实现端到端的连接以计算损失值,优化处理结果。算法可有效避免特征丢失,实现多尺度裂缝感知,并对全局像素信息进行传递。模型在8 048张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在200张测试集上取得的交并比为80.3%,平均准确度为96.9%,查准率为69.7%,召回率为91.7%,实验结果表明多尺度全卷积与条件随机场算法优于经典全卷积算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中舰船目标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层次特征增强网络的多尺度目标检测框架.利用Darknet53提取原始图像特征,自上而下建立四尺度特征金字塔;特别设计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融合结构,自下而上衔接相邻特征层,构建增强型特征金字塔;利用候选区域及其周边上下文信息为检测器计算分类置信度和目标分数提供更高质量的判定依据.所提算法在SSDD公开数据集和SAR-Ship自建数据集上的平均检测精度分别为94.43%和91.92%.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设定合理且检测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13.
随着卷积神经网络的发展,目标检测算法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深度学习的实时目标检测算法需要同时兼顾检测精度和检测速度两项指标.不基于先验框的实时目标检测算法CenterNet大幅提高了检测速度,但是由于其直接对低分辨率高层特征进行连续上采样,没有充分补充特征在下采样过程中丢失的空间细节信息,导致算法对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14.
在小目标物体检测、多类别物体检测尤其是轻量化检测模型等关键技术研究方面仍面临较大的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轻量化自适应特征选择目标检测网络.该网络以特征金字塔为基础,提取多尺度图像特征并从空间维度上对特征图进行滤波,从通道维度上自适应地选择特征图中更重要的通道,降低多通道下噪声和干扰对目标特征的稀释作用,减少特征图在传递过程中的信息丢失.除此之外,构建深度可分离卷积的分类网络,降低后续处理的计算量,加快检测速度,实现网络的轻量化处理.在PASCAL VOC 2007数据集上的检测平均精度为77.7%,检测速度为14.3帧/s.在MS COCO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网络在精度损失小于5%的情况下,检测速度远超FPN,比Mask R-CNN可以更好地兼顾检测速度和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在车道线检测任务中,由于车道线的特点和获取更大范围感受野的需求,空洞卷积被广泛使用.然而,为了获取大范围信息,空洞卷积会造成卷积点附近信息的丢失.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复合卷积和图像分割融合的车道线检测算法.首先将不同尺寸的空洞卷积、全卷积和标准卷积结合以弥补空洞卷积造成的信息丢失;然后通过语义分割和实例分割融合的图像分割融合模块来增强实例分割网络对全局特征的关注;最后,设计一个加权交叉熵损失函数对网络进行训练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CULane数据集中的整体F1measure取得74.9%,整体性能优于比较算法,在多种挑战性环境中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6.
针对深度学习用于闭环检测中存在空间细节特征丢失的问题,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多层特征加权融合(CNN-F)的闭环检测算法.首先,采用预训练的CNN模型作为特征提取器,从网络中提取输入图像的浅层几何特征和深层语义特征;然后,调整特征图数据进行加权融合,将融合的特征图进行主成分分析(PCA)降维处理后,计算相似性得分用于闭环检测;最后,将算法在数据集New College和City Centre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CNN-F可以有效改善图像特征描述效果,相比于直接使用CNN的闭环检测算法,该算法有更好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改进YOLOv3的交通标志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交通标志检测小目标数量多、定位困难及检测精度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3的交通标志检测算法.首先,在网络结构中引入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对3个尺度的预测特征图进行分块池化操作,提取出相同维度的输出,解决多尺度预测中可能出现的信息丢失和尺度不统一问题;然后,加入FI模块对3个尺度特征图进行信息融合,将浅层大特征图中包含的小目标信息添加到深层小特征图中,从而提高小目标检测精度.针对交通标志数据集特点,使用基于GIoU改进的TIoU作为边界框损失函数替换MSE函数,使得边界框回归更加准确;最后,通过k-means++算法对TT100K交通标志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重新生成尺寸更小的候选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与原始YOLOv3算法相比mAP提升11.1%,且检测每张图片耗时仅增加6.6 ms,仍符合实时检测要求.与其他先进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具有更好的检测精度和检测速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图像显著性检测的准确性,从数学模型上探索显著性的多特征空间.利用多尺度特征提取算法获得低层视觉特征,对特征矩阵用低秩矩阵恢复理论提取显著图,并在自底向上模型基础上融合了高层视觉特征,由高层视觉特征构成一幅权重的显著图.提高了显著度和显著目标的检测性能.通过自适应阈值算法对视觉显著目标进行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比传统的模型提取的显著目标更完整、更准确.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用于航拍图像的目标检测算法DSB-YOLO(depthwise separable convolutional backbone and YOLO)。在YOLOv5s的基础上,首先从主干网提取特征图感受野的角度出发,通过改变卷积核的间隔采样,降低特征图的感受野以便更好地提取小目标的信息;其次,改进了网络Neck部分的特征金字塔模型(feature pyramid network, FPN)和路径聚合网络(path aggregation network, PAN)的特征融合路径,从而使网络浅层采样的特征图中大量位置信息能够与网络深层提取的特征图较好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提高了小目标的准确检出率;接着将C3Transformer模块加入到主干网络中,用来整合全图信息;然后,对网络进行了轻量化处理,把网络主干的部分卷积改为深度可分离卷积并集成了SE注意力机制,其目的是聚焦并选择对目标检测任务有用的信息,从而提升了模型的检测效率。利用VisDrone数据集进行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输入图像分辨率为1 280×1 280像素时,本文提出的DSB-YOLO算法测试平均精度指标mAP50、...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单步多框目标检测算法(SSD)中存在的误检、漏检以及检测精度不够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SD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空洞卷积替换conv4_3卷积层及之前的两次标准卷积,扩大感受野,使用反卷积对不同尺度的特征图进行融合,使融合形成的特征图具有丰富的上下文信息,最后为特征图添加注意力模型,有效提取感兴趣区域的特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VOC2007数据集上较原算法检测精度提升0.9%,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误检、漏检等问题,同时仍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