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玉米制种技术规程和生产要求出发,着重研究分析了河西走廊中部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地条件,指出了玉米制种应注意的问题,认为河西中剖的光、热、水资源等条件比其他制种基地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德农制种玉米专用肥在不同地力条件下的适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制种玉米基施德农制种玉米专用肥后,制种玉米茎秆粗壮,穗粒数和千里数增加,产量增加,肥效显著,且在在地力较差条件下制种玉米长势旺盛,成熟期提前。在地力条件好的地块,推广施制种玉米专用肥50kg做基肥,在地力条件差的地块,推广施制种玉米专用肥60kg做基肥。  相似文献   

3.
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化优势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是我国玉米杂交种的最大生产基地,本研究分析了张掖市玉米制种的优势、现状和存在的矛盾,提出了发挥区域优势、联合开发育种、完善制种技术体系、提高种子的质量、降低成本、实施名牌战略和加强种子管理等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梁来银 《甘肃科技》2008,24(2):162-164
文章全面论述了武威市玉米制种产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玉米制种产业的行政和技术措施,对于河西走廊玉米制种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理州杂交玉米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玉米制种是目前为大田玉米生产提供种子的唯一途径。经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州已形成了一定的制种规模,常年制种面积在3万亩以上,2006年达43253亩,主要分布于宾川、弥渡、祥云、巍山、洱源、大理和漾濞等县(市)。杂交玉米制种为当地农户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我州已形成了一套对提高玉米制种质量、增加玉米制种产量行之有效的技术。种子管理体制改革以后,州、县种子管理站已退出种子生产经营.我州种子生产经营由民营种子企业承担,总结我州的杂交玉米制种技术,对促进全州杂交玉米种子生产,提高种子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农业的飞速发展,玉米单产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杂交玉米种植面积不断上升,玉米杂交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制种面积不断扩大。我国玉米制种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因自然灾害、环境条件及技术等造成的种子质量不合格、减产减收甚至绝收现象时有发生,给制种单位和制种农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大量的劣质种子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后果。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杂交玉米制种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杂交玉米种植面积不断上升,玉米杂交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制种面积不断扩大。我国玉米制种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因自然灾害、环境条件及技术等造成的种子质量不合格、减产减收甚至绝收现象时有发生,给制种单位和制种农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大量的劣质种子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后果。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杂交玉米制种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气候条件变化及播种时间上的差异都容易引起玉米父母本花期不遇,最终造成玉米制种失败,调整播种时间、间苗定苗调整、调整水肥用量、母本花期调整等方法都能有效的解决玉米制种过程中花期不遇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榆林北部风沙草滩区气温偏低,雨量较少,无霜期短,玉米制种授粉结早低,籽粒饱满度差,种子易受冻,芽率难保证。但土地广阔,水资源丰富,隔离条件好,是一块很有发展潜力的待改善玉米生产基地。为了全面掌握北部风沙草滩区玉米制种的关键措施,及时解决玉米制种基地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近几年本人通过自己实践工作体验和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以下几条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李有  董中强  王谦  沈连峰 《河南科学》2002,20(3):251-256
通过对豫西山区不同海拔高度的气候条件与玉米自交系的生育进程、植株形态和产量性状的观察 ,找出了适合于玉米制种的地带和适宜的玉米自交系。  相似文献   

11.
天然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对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中在一级评价项目和二级评价因子系统构成上对天然体育旅游资源的评价出现偏差,不能较好反映其主要价值及为开发提供导向.为此基于其特殊性,本文提出天然体育旅游资源的评价,应以体育活动的自然空间和条件为主要评价对象,以人与自然的体育关系为评价内容,按观摩与参与两大评价范围,突出环境价值及区分专业性与大众性的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天然体育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模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资源与发展的关系中界定资源的内涵 ,反映出传统的资源观是以自然资源界定其内涵 ,这种界定既不利用于解释资源与发展的关系 ,也无法体现资源的替代作用 ,因而需要建立包括自然与人文资源的“大资源观”。建立大资源观基础上的资源价值量化方法提供了各资源替代关系的比较尺度 ,并为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3.
科技创新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是提高自然资源有效产出的添加剂,而且是延展自然资源利用价值的有效催化剂,更是人类拓展自然资源勘探范围、不断开发利用新资源的导航仪以及人类利用人工合成资源替代自然稀缺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可称之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是自然条件方面的不利因素也不少.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贫困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而不利的自然条件却得以充分地表现,从而加剧了社会经济的落后程度.本文对我国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进而提出了贫困地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主要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自然旅游资源的化意蕴是旅游资源化的重要内容。珠江源头地区自然旅游资源奇特而丰富,且有着深厚的化意蕴,主要表现在自然景观命名的化意蕴、自然景观特色概括和提炼的化手段、自然景观科学内涵挖掘的化方法、自然景观价值确认的化意义等方面。挖掘和提升珠江源头地区自然旅游资源的化意蕴是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6.
依据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首次对海南自然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分类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海南自然旅游资源有4个主类,16个亚类和61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的100%,94.1%和85.9%.海南的自然旅游资源单体有335个,特品级旅游资源单体47个,占总数的14.0%,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225个,占67.2%,普通级旅游资源单体48个,占14.3%,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单体62个,占18.5%.  相似文献   

17.
试论贵池市农业自然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贵池市农业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并根据这一特点,针对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利用贵池市农业自然资源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试论攀西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攀西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区农业发展的3个主要特色。针对该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1)建立名优行新农产品生产基地,抓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2)调整资源开发结构,进行农业资源综合利用;(3)因地制宜建设生态农业,促进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农村发展与农业资源开发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阐述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意义及其理论的基础上,明确了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目标,并提出了实现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0.
莱芜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莱芜市自然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