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砖茶水高氟降除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中毒是由于摄入过量氟引起的.除发生在高氟水地区外,由于砖茶中的氟含量比较高,有饮用砖茶习惯的少数民族地区往往因饮茶过多出现氟中毒现象.通过对国内外饮用水及茶水降氟的技术、降氟机理、降氟影响因素的综述,对当前吸附法如蛇纹石、沸石、负载硅胶、石英砂、粘土等的除氟效果及机理做了深入探讨,对化学沉淀法的常规做法如铝盐、钙盐等除氟和最新尝试进行了比较,此外简述了电化学方法的应用,其目的是提出在不影响茶水质量和品位的情况下的砖茶水降氟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通过动物实验和人群观察结果证实,硼进入人体与氟结合形成氟硼酸根随尿排出,减轻氟负荷。通过体外实验,首次发现2.2mmol四硼酸钠在2-3h内可降低6.0mmol氟化钠暴露下的WISH人羊膜细胞和大鼠肾细胞内的氟含量,这可能是硼拮抗氟的细胞毒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不同情况下培养细胞内和培养液中氟含量的测定结果,推测硼可直接降低细胞膜对氟离子的通透性,从而减少完整细胞内的氟含量,增加机体的耐氟力,减轻氟毒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传统手工包装大块砖茶存在的效率低、卫生条件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大块砖茶自动包装生产线.首先,对手工包装流程和砖茶包装工艺要求进行了研究,根据该包装机的功能要求,对整机结构进行了设计.然后对砖茶包装机各部分机械结构进行了方案设计和虚拟设计.本文提出的砖茶包装机自动化生产线机械结构能满足砖茶包装的工艺规程,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砖茶尺寸误差,能满足大块砖茶的包装要求,有效提高了砖茶的包装效率,改善了生产卫生条件,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为砖茶企业实现规模化包装生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内蒙古草地上,四个地带性草地类型十个调查区域的154份优良牧草中,氟、硒的含量及分布调查分析表明:在草甸草原中氟、硒含量分别为0.02mg/kg、0.07mg/kg,在典型草原中氟硒含量分别为0.01mg/kg,0.14mg/kg,在荒漠化草原中氟硒含量分别为0.02mg/kg,0.09mg/kg,在草原化荒漠中氟硒含量分别为0.07mg/kg,0.10mg/kg.全区草地上生长的16种牧草中,两项元素均被检出,但含量都比较低,经数理统计,四个地带性草地类型中氟和硒含量差异都不明显.研究氟和硒在牧草中的含量,对于环境化学,地方病防治和我区富牧业生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用含氟320mg/kg饲料和含维生素C600mg/100ml刺梨汁饮水饲Wistar大鼠6个月,探讨刺梨汁对慢性氟中毒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发现刺梨汁具有以下作用;明显改善慢性氟中毒的一般状况,减少氟斑牙的形成,增加氟中毒大鼠的促进尿氟排泄,降低血清和骨氟含量,提高血清维生素C含量,保护胶原组织,使尿羟脯氨酸含量降低,通过提高血清维生素E和GSH含量,增强血GSH-PX和SOD活性而抑制氟中毒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以山尔省曹县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样品采集分析,对高氟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曹县浅层地下水中F-含量范围为0.2—3.2mg/L,超标高氟水呈片状广泛分布;大部分深层地下水F-含量也超出国家饮用水口生标准,需增设除氟设备降氟,才可作为供水水源.高氟的岩石和土壤是本区高氟水形成的物质基础,由于蒸发作用强烈,地形平坦低洼,地下水径流排泄不畅,加上适宜的水化学条件,造成了地下水中F-的累积和富集.此外,农业污染有可能是形成本区高氟地下水的人为原因.  相似文献   

7.
茯砖茶是古老茶类黑茶中的高档品种,"金花菌"是茯砖茶发花过程的主要微生物,通过它的代谢作用改善了茶叶的品质,并赋予了茯砖茶特有的保健功能.综述了茯砖茶中优势菌及其与茯砖茶品质之间的关系以及茯砖茶保健功能的研究概况,并对今后茯砖茶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硫酸镍生产工艺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硫酸镍工业生产中除钙、镁常用化学沉淀法,但同时带进氟离子.以硅酸凝胶法除钙、镁、氟,能达到电池用硫酸镍中钙、镁、氟含量的要求.本文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除氟条件为pH值为1,反应时间为1.5h,反应温度为90-95℃.  相似文献   

9.
茯砖茶属于黑茶中的珍贵品种,为后发酵茶,具有极特殊的发花工艺。其特别风味和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青睐。为茯砖茶得到更好地研究与开发,就茯砖茶所富含的茶多酚、茶多糖、氨基酸、咖啡碱等多种成分及其减肥降脂、降血糖、抗氧化等保健功效进行综述,同时探讨了目前茯砖茶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茯砖茶未来的发展前景,对茯砖茶的进一步加工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连铸保护渣中氟含量的测定,实验采用了选择性电极测量的方法,该法测量氟离子含量的准确性高,且操作简便.实验通过测量不同pH、温度和熔样熔剂条件下电极电势,讨论了三个单一变量对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佳的测量条件,进一步降低连铸保护渣中氟化物的测定误差,为选择性电极测量法在连铸保护渣中氟含量测定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不同茶园中茶叶的氟含量、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和土壤水溶性氟含量的调查 ,探讨影响茶叶中氟含量的几种主要因素 .结果表明 ,茶叶氟含量随叶龄的增加而增加 ;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并不显著 ,与土壤水溶性氟呈显著相关关系 .此外 ,土壤水溶性氟与土壤理化性质呈显著相关关系 .  相似文献   

12.
采用白叶单枞茶鲜叶为原料,按照常规加工工艺分别制成乌龙茶、红茶和黑茶3种不同发酵茶。对这3种茶的水提物,以麦芽糖为底物,采用比色法测定了其体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抑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红茶、黑茶、乌龙茶。采用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建立泡沫细胞模型,分别用3种茶水提物进行干预,酶法测定细胞内总胆固醇含量的变化,探讨了3种茶对细胞因过量摄取胆固醇而致泡沫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黑茶、红茶和乌龙茶对巨噬细胞泡沫化的抑制率分别为73.29%、62.31%和51.93%。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茶叶中茶多酚及维生素C含量与储存时间的变化情况及在营养学上的意义。方法: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开封后再密封保存的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储存6个月前后两次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C含量前后两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绿茶与红茶相比,茶多酚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绿茶高于红茶;维生素C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叶开封后再密封、避光保存,茶多酚的含量不易丧失,但维生素C容易氧化减少。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盐渍下植物体内有机物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外部NaCl浓度的增加,小麦幼苗地上部脯氨酸迅速积累,而根部积累很少。在300mMNaCl溶液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光照和黑暗中小麦幼苗地上部的脯氨酸含量均不断增加,48小时后,光照的幼苗积累较多的脯氨酸,而在暗中的积累较少。去胚乳的小麦幼苗,培养前期,光照和黑暗均积累脯氨酸,72小时后,不再积累,96小时后,很快下降。小志幼苗蔗糖的含量随外部NaCl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300mM NaCl营养液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体内蔗糖含量逐渐降低,但在NaCl营养液的,其含量降低的速度比无盐营养液的缓慢。  相似文献   

15.
夏秋名优茶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夏秋鲜叶为地象,研究了夏秋名优绿茶加工技术,结果表明:采取鲜叶—摊放—蒸青—脱水—整形—提香—干燥加工工艺生产的名优绿茶较传统工艺生产的绿茶颜色绿、滋味爽、叶绿素和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陕西省汉阴县茶园土壤硒含量及茶叶硒富集能力.分别采集了陕西省汉阴县典型茶园茶叶及对应土壤样品,并分别采集了茶树不同部位茶叶样品,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硒含量,研究茶叶硒富集能力及硒主要分布部位.结果表明,陕西省汉阴龙井长叶茶硒含量高于龙井43号茶,春茶略高于秋茶;茶叶硒富集能力强于其他农作物;硒含量在茶树的分布部位由高到低为毛尖、第一叶、老叶、第二叶、茎.  相似文献   

17.
湿地松与茶树间作生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本文对14~15年生湿地松与茶树间作茶园和单作茶园的研究表明:间作茶园光强减弱45.2~38.6%,气温低1~3 ℃,昼夜温差小,空气湿度夏季有明显提高;土壤养分含量,0~20cm土层内有降低趋势,20~60cm稍有提高;茶树叶片的净光合效率提高4%左右,蒸腾强度降低20.3~21.7%;叶片上表皮、栅状组织和全叶均较薄,叶质柔嫩,茶叶产量平均提高 8%左右;茶叶中的咖啡碱、氨基酸含量较高,酚、氨比值低,绿茶品质较好;林木蓄积量为3.3m~3/亩,综合经济效益可提高30%左右。  相似文献   

18.
金花茶茶花中茶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扶绥中东金花茶、毛瓣金花茶、普通金花茶茶花中茶多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毛瓣金花茶花中茶多酚的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8.96%、13.78%,均高于扶绥中东金花茶和普通金花茶,且在三种金花茶中毛瓣金花茶花中茶多酚含量与其他两种金花茶具有极显著差异,扶绥中东金花茶和普通金花茶差异不显著,总黄酮含量与其他两种金花茶具有极显著差异,扶绥中东金花茶和普通金花茶有显著差异,表明毛瓣金花茶的花具有更高的药用价值,扶绥中东金花茶的花次之;(2)金花茶花中茶多酚和总黄酮含量与叶中茶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有一定的差异,花中茶多酚含量比幼叶中的稍低但比成熟叶中的高,毛瓣金花茶花中总黄酮比叶高约10%,表明金花茶的花也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3)毛瓣金花茶花中茶多酚含量比其他两种金花茶接近于市售成品茶,表明毛瓣金花茶的花较适合制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