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在她的词中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塑造了一些鲜明而又丰富的意象,其中"舟"的意象的特点就是形态各异、不断发展变化的。通过对李清照词的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词人笔下"舟"的意象从前期"舟"最突出的"轻快"到中期"孤独"再到后期"载愁、漂泊"特点的变化,可以感受到她作为一个女性细腻复杂的情感体验,可以体会到她欢乐和凄婉的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2.
比较和分析两宋时期楼意象词的两类词人及作品,认为“闺音原唱”(作者为女词人自身)楼意象词内容丰富,情感真挚而深刻:闺中思妇的孤寂、愁苦、怨艾、无奈,亡国宫女及被掠民女的思君爱国、慷慨贞烈,底层歌妓的爱情追求、辛酸绝望;而“男子作闺音”楼意象词内容单一,情感看似浓烈实则肤浅:楼中女子的浓情蜜意;独守闺房的思妇情怀;盼望与失望的情感交织。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创构了以情感为主导、以原型意象为主体的同场共振结构,体现了当下意象和回忆意象、写实意象和象征意象有机结合,表现了词人国破夫亡,自身憔悴的深哀巨痛,感情极其浓厚又极其悲凉。  相似文献   

4.
"梅花如雪悟香禅"是清代女词人吴藻对于自我形象、身世命运和精神世界完美结合的追求.吴藻词集中有39首与梅花有关的作品,寄予其高洁品格与人生体验.从绰约形态、高洁品格、纠结思念、超然胸襟等四个方面来探讨吴藻词中梅花意象所包含的丰富内蕴,并追溯其渊源.  相似文献   

5.
明清之际被陈维崧称为"南宋后闺秀第一"的女词人徐灿,在其<拙政园诗余>的99首作品中.有48首以"雨"牵"愁"的词作,足见徐灿对其钟爱有加.从徐灿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来分析此类作品的创作缘由,并进一步将其雨愁作品进行分类,做更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成英丽 《科技资讯》2010,(29):212-212,214
月亮引发了诗人对宇宙与人生的思考,对瞬间与永恒、生命与死亡等对立哲学观念的思索。宋代词人常用月意象来传达对人生、生命的思考和喟叹,给月意象赋予了深刻的悲剧色彩,写出了对生命的哲学思考,把对岁月的流逝,世事无常的无可奈何的心情细腻地歌吟出来。  相似文献   

7.
从先秦"雨雪霏霏"的大雨到明清"风雨潇潇"的浓雨上下历经两千余年,"雨"意象的描述无不浸透着诗人的浓情意绪。至唐宋"雨"意象的挖掘可谓到了登峰造极之地步,然明清"雨"意象的多姿多态,却也让人吟咏不尽。明清作家往往用点滴之笔墨绘出"雨"之无限情思,让它们在古典诗词的舞台上尽情发挥其艺术作用。  相似文献   

8.
舒婷的诗,非常注重意象的选择,由意象来表达思想情感,由意象来表现人生追求,由意象来彰显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9.
辛弃疾创作的"梅"作既有对前人写作经验的继承,又借花抒怀,赋予"梅"作独特的文化内涵——生不逢时,仕途坎坷之感;忠贞孤傲,自信豪迈之气."梅"意象的文化意蕴通过辛弃疾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娴熟的艺术技巧表现得越发丰富多彩."梅"作是辛弃疾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是词人独特人格、多舛命运的反映,具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量.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舟意象紧紧伴随着文人士子的羁旅游宦生涯,具有丰厚的情感内涵。唐代文人笔下的舟意象作为他们频繁使用的意象,成为承担他们情感与理想的重要载体。本文试从游子、狂者、悲士笔下的舟意象进行分析,透视唐代文人在游宦生涯中流露出的复杂丰富的人生理想及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1.
纵观历史上的文人墨客,每经有感必将言其心志,诉其衷肠。但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之下,情感的表达又是经由过滤之后的另一种外化。它体现着一定的法度,含有约束、节制的意味。因而,古代诗人在抒发个人情感时内敛含蓄十分重要,意象作为中国首创的一个美学范畴,恰可以作为这种含蓄表达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意象可以通过自然外物来传达个人独特性的情感,使得情感在有节制的同时又得以抒发。中国古典诗歌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许多内涵深刻的文学意象,杜甫诗中"舟船"这一意象传递出诗人的漂泊感和寻求自由感,揭示出诗人孤独的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12.
春夏秋冬的气候的变化,引起文人各自不同的反应。不同意象的选择受到作家情感、人生境遇的制约,也受到审美情感的和平与强烈所影响。当诗人的审美情感比较清和时,所选择的意象相对来说较温馨,而当诗人的审美情感比较强烈时,所选择的意象往往力度较强。杜甫的春秋咏时诗通过不同的意象,体现了他不同时期的不同感情。  相似文献   

13.
吴青蔓 《科技信息》2010,(23):131-131,250
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生活和写作均与酒有着密切的关系,她的词作中有关酒、醉、樽的词句多达二十二处,占她现存词作的百分之四十。不管是琥珀、绿蚁、还是玉樽、酒盏,还是残酒、淡酒,都反映着李清照人生的起起伏伏。自古以来,酒与文人似乎有着不解之缘。李清照虽为一介女子,她的词作中却有许多关于酒的佳句。"酒"是她词作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女词人借酒来倾诉自己的心声,展现自己的情感世界。本文结合其创作历程,对其词中"酒"的意象美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植物和雨都是自然界的外在表征。唐宋词中有丰富的“植物+雨”意象,它就是一个把自然界浓缩在文字中的生动图谱。当这些自然物因为作家主观情志的复杂经验,上升为意象后,便承载了丰富的文化精神意味,作为一种情感符号,它承载着作家的创作意图和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15.
高观国是南宋中期一位杰出的词人,有词集《竹屋痴语》存世。其现存词作的题材主要有恋情词、咏怀词、咏物词和贺寿词四大类型。这些词作有的抒发词人羁旅之思,感叹身世坎坷,有的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可谓内容异常广泛。高观国亦大量创作咏物词,一切细微之物似乎均能入词歌咏,他的咏物之作不仅数量多,且风格独具特色,自立面目,对咏物词的发展贡献颇著。从艺术风格层面看,竹屋词承传姜白石词风,甚至有意模仿其词的艺术风格,喜用"冷""寒""冰"等字,善于营造阴冷沉寂的意境;受"骚雅词派"的硬派,在创作中喜欢化用典故,且用典呈现重复性的特点;同时对景物刻画细致入微,善于将情感注入意象之中。高观国是姜夔所开创的"骚雅词派"的羽翼与重要代表词人,在对白石词承传与模仿的基础上,对艺术手法和风格进行了创新,是南宋词坛上的重要词人。  相似文献   

16.
鲍勃·迪伦用"风"之意象营构了情景交融而又意蕴无穷的审美空间。其笔下之风形态多样,包含悲情之风、抗议之风以及浪漫之风。丰富的风意象是迪伦不同时期反叛个性的展现以及内心情感的承载,亦是迪伦反抗社会反抗现实的强兵利器,借助风之意象,他奏出了一曲曲悲壮动人的时代强音。风之意象凝聚了迪伦深深的忧患意识,以及对时代、人生、生命、自我的质疑与反思,亦奠定了其沉郁悲情的歌曲主基调。  相似文献   

17.
二晏父子迥然不同的个性和遭遇导致他们词作中抒发的情感大相径庭。从二晏词作的字、句、篇三方面均可以看出,作为理性的诗人和人生的幸运儿,晏殊抒发的常常是带有人类普遍规律的闲愁;作为纯情的词人和人生的失败者,晏几道抒发的常常是一种不能自已的哀愁。  相似文献   

18.
秦观好作春词且长于春词。其词大多数以春天为背景,这些春词意象繁复,色调艳丽。在秦观人生的不同阶段,春天意象的情感内涵在发生着变化,表现出思念、落寞和伤感、绝望等种种情绪。秦观以丰富的意象群,细腻幽深的情感,赋予笔下的春天丰富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9.
在张炎的《山中白云词》中,梦意象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通过对丰富多彩的梦意象进行解读,体会到词人在梦中的喜乐和梦醒之后的悲苦.由梦这个意象揭示出词人具有惊弓之鸟般的惧怕、不可断绝的愁绪以及可怜人犹自怜的心态.  相似文献   

20.
泪具有深沉的情感包容性,泪表达的情感有悲、有怨、有愁、有喜。泪演绎的情感真挚而深沉,泪一旦被文人采撷于文学,成为意象,即具备了无声的动人魅力和情感渲染力,唐诗中的"泪"意象瑰丽奇异、多姿多彩,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研读唐诗,"泪"意象为数不少,有忧国泪、离别泪、相思泪,还有悲伤泪、喜极泪等,透过诗中的"泪"意象,可窥探出诗人爱国忧民、相思爱情、悲痛创伤等的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