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玉夏 《科技信息》2010,(25):I0243-I0244
系统功能语法对语法隐喻的研究始自韩礼德,但是韩礼德对语法隐喻的讨论主要限于概念和人际两方面,对语篇语法隐喻持保留的态度。本文以语法隐喻理论为框架,分析梳理语篇隐喻理论,聚焦英语主位同等结构等五种常见的语篇隐喻体现形式。研究发现,语篇隐喻存在的事实性和理据性足以使其和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共同成为语法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隐喻理论应该包括语篇隐喻。  相似文献   

2.
体验哲学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也就是人们通过对世界上各种事物的感知和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来描述语言。同时人们对于隐喻的研究也从传统的修辞学向认知学转化,把隐喻纳入了思想和认知的研究轨道。身体隐喻作为隐喻的一种形式,其构词理据是把人体器官隐喻化,通过基本词、修饰词、叠音词、同义、互反、习语等六种方式达到表达形象生动的效果,这是体验哲学运用到语言学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3.
隐喻式和一致式的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式和一致式是语法隐喻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法隐喻发生在语法层面,是表达相同意义的语法范畴发生了转换。从认知的角度看,语法隐喻反映了经验的重新建构,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机制。隐喻式有助于我们对语篇既定意义的有效识解,有利于认知效果的获得。许多隐喻式相当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中的"非范畴化"动词,而一致式则相当于原型的最佳代表。  相似文献   

4.
隐喻对语篇连贯的认知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贤  李家霞 《科技信息》2010,(3):I0243-I0244
连贯性是语篇生成和理解的基础,是语篇分析的关键所在(Cook,1994:25)。从认知角度对语篇连贯进行动态分析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隐喻作为一种基奉的认知方式,使我们可以通过相对具体的始源概念来理解相对抽象的目标概念,从而建立起不同概念系统之间的联系。隐喻所具有的普遍性、相似性、体验性和系统性等特性.对语篇连贯都有着重要的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委婉语研究将委婉语看作语言形式上的修辞,研究视域局限于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难以揭示委婉语的实质。认知语言学的迅速发展,为研究委婉语提供了新的视角。从隐喻与转喻认知模式以及认知语境等方面阐释委婉语的生成机制,可以促进人们对委婉语的进一步认知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语言学学派,它主张从人的认知的角度去观察和研究语言.其感兴趣的课题有概念隐喻,心理空间,意象图式,原型理论等.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用认知语言学的方法来研究分析文学语篇,为文学语篇的研究开拓了一片新的天空.本文拟从图形--背景,意象图式,概念隐喻三个角度来分析歌德的著名诗歌<夜思>.  相似文献   

7.
王海燕 《科技信息》2010,(36):168-168,170
隐喻不仅是写作中的一种修辞手段,也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来培养。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隐喻在英语材料中词汇和语篇中的体现和功能,探讨了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培养隐喻思维的重要性,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传统翻译理论对隐喻的研究多以修辞为取向,把隐喻的翻译视为修辞层面的语际转换。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这无疑给隐喻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分析隐喻认知的基础上,探讨英、汉隐喻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概念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拓宽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同时也为二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概念隐喻理论已运用于外语教学特别是词汇教学中。通过尝试性的实验研究,探究了概念隐喻理论对二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的有效性,证实了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指导大学英语课堂词汇教学能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0.
委婉语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许多委婉语是通过隐喻构成的。分析委婉语中的隐喻机制,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解释了委婉语的认知理据。隐喻把两个属于不同性质和范畴的事物或概念,通过联想的媒介加以类比和映射,即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概念隐喻具有突出一个概念的某个方面而同时掩盖其他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进路以及语料库,研究美国总统就职演讲中的隐喻。通过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讲中的隐喻进行识别、分类、识解和分析,探讨隐喻所起的不同作用。认为隐喻可以帮助实现语篇衔接和语篇连贯,还能帮助总统们达到政治意图。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既是语言的使用形式,也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由此,在认知观照下隐喻既是语言形式,也是思维方式;同时隐喻本身反映了文化,因而隐喻成为了语言、思维和文化统一的三维有机体。借助隐喻的三维关系图式来解读英汉隐喻的异同是一种可行的尝试。英汉隐喻的相似性表现于隐喻的产生机理和语言结构类同,英汉隐喻的差异性表现于英汉民族的文化迥异。  相似文献   

13.
以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为研究视角,探讨了概念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分别分析了实体隐喻、结构隐喻和空间隐喻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进一步提出在外语教学以及跨文化交际中要加强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和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言学,这就决定了认知语言学的基础具有模糊性。因为认知语言学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学科.是解释性而不是或对或错的那种传统的规则的描写。它认为界限是区间而不是边线。所有这些模糊思想也体现在认知语言学的一些主要基本观念上,如隐喻,转喻,范畴,基本范畴,原型,概念等。  相似文献   

15.
反义词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但对由两个意义相对或相反的词或语素构成的成对反义词的研究却不多。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对成对反义词整体意义构建过程中的认知机制进行尝试性的研究可以得出,构成词的原型语义是成对反义词意义构建的基础,而转喻和隐喻是成对反义词意义构建的两种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结合意象图式和隐喻理论,探究了介词"在"多义性产生的动因和机制,并指出其是以空间处所义为原型而形成的一种呈放射状的语义网络。  相似文献   

17.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阐述人类意象图式形成机制和种类。人类构建隐喻和识解隐喻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然而,意象图式一一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一一是人类构建隐喻和识解隐喻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王璇 《龙岩学院学报》2012,30(3):119-123
月意象经常在中英文传统诗歌中出现,为许多著名诗人采用,具有深刻的隐喻内涵。语言学的认知转向后,隐喻的意义已不限于修辞学范畴。莱可夫(Lakoff)等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的本质是以"此物理解和体验彼物",是人类根本的思维方式之一。在这个意义上,诗歌隐喻被认为是常规隐喻的延伸,二者无本质差别。对中英文传统诗歌中的月意象进行梳理之后,不难发现这些意象的隐喻内涵有着共同的认知基础,即"女神"的神话原型。通过平行分析,建立起从源域到目标域的跨域映射,以此说明"月亮是女神"(MOON IS GODDESS)是一个对月意象进行元认知的概念隐喻,是中英文传统诗歌中月意象塑造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9.
借助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转喻理论,研究了一个社会语言学关注的语言现象——汉语的认知称谓词。其中的结构隐喻以相似性为经验基础,对人认知的概念化过程遵循了存在之链中从低到高的顺序。空间隐喻则遵循了意象图式隐喻的内在逻辑,以经验共现为基础。此外,相当数量的包含转喻思维的认知称谓词证明了概念转喻对抽象思维所发挥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涉及理想认知模型整体与部分和部分与部分的转喻关系,事物之间的相邻性是转喻的基础。借人指人的汉语认知称谓词证明人名可以代表角色,这是Fauconnie否认人名代表角色的可能性的一个反证。  相似文献   

20.
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在变,人对世界的认知也是在不断深化;对语言研究从规范、描写发展到解释认知语言学在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提出了主客观相结合的体验主义认识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本文通过认知语言学理论阐述研究隐喻的理论基础,并解释隐喻与认知、隐喻与本义的关系,说明对隐喻的研究应注意解释的范围与意义,应从文化与思维入手,探讨语言的哲学实质,从而对语言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