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首先分析了汕头中心城区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的重要性,然后围绕如何开展好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从四个方面:关键是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积极举办各类青少年科普宣讲活动和科技教育培训;落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努力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努力建设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队伍等进行细致阐述。  相似文献   

2.
<正>为进一步落实《全面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9月11日上午,汕头市科技局到濠江区达濠街道达濠古城开展《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宣传活动,现场向群众发放《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农村民居抗震知识实用读本》《防震减灾知识读本》《"粤省事"汕头》宣传资料一批,解读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内容。活动由市科学技术局局主办,濠江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达濠街道办事  相似文献   

3.
<正>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有效地普及科普知识。由广东科学馆、市科技局、市科协主办,汕头科技馆、汕头市科普教育联盟承办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科技文化展览"在汕头市举办。该展览于3月31日至5月13日走进校园巡回展出,5月16日至5月31日在汕头科技馆展出,对公众免费开放,参观展览人数约2万余人次。本次展览以"弘扬千年传统科技文化精髓,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从科技文化的角度对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进行  相似文献   

4.
<正>为落实《汕头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一2015年)》,积极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和科普基础设施工程以及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在广东省科普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汕头市启动首批"科普漂流书屋"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科普基础设施,推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增强科普公众服务能力,推进实施科技特色学校"五个一"工程。2014年首批书屋建设工作先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市级科技特色学校赠建5座科  相似文献   

5.
吴顺鹏 《科技信息》2013,(15):427-427,432
<正>近10年来,全国的科普工作在发展中不断创新,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不懈努力。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公民科学素质被看作国家进步的基石。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迫在眉睫,党和国家对科普工作寄予厚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十二五"时期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超过5%,这给全国的科普工作带来巨大挑战,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任重道远。1流动科技馆发展的必要性1.1公众科普需求与日俱增在《科普法》、《科学素质纲要》的推动下,科普基础设施迎来大发  相似文献   

6.
正由广东科学馆、汕头市科学技术局、汕头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汕头科技馆、汕头市科学教育联盟承办的"人类文明的源与流"科普展览于1月18日至3月18日在汕头科技馆举行。该展览展期二个月,展览期间将流动进校园巡回展出。展览免费对公众开放。本次展览由171幅卷轴挂式图片与20个展柜及近60件珍贵文物组成,整套展览内容为中英文对照版,图文并茂,翔实丰富,分为《人类走出动物世界》、《人类先有"术"而后有"学"》、《近代科学诞生》、《步入现代社会》四个  相似文献   

7.
<正>《科普研究》(双月刊)是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专业学术期刊。它的刊文范围包括科技传播、科学教育、科普展教、科学与文化等领域。本刊从"促进科学技术普及理论的研究,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为办刊宗旨,以"百家争鸣、求是创新"为办刊方针,坚持聚焦中外科技传播前沿动态,促进科技的传播与发展,为广大科技传播和科普工作者搭建一个活跃学术思想、发表学术论文的平台,努力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促进科  相似文献   

8.
正2006年国务院制定并实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全面贯彻《科学素质纲要》,将促使科技馆不断完善科普设施,丰富科普展览资源,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培训与科普活动,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1我国全民科学素质亟需提升  相似文献   

9.
正为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进一步弘扬巾帼志愿精神,深化志愿服务,让科普走进乡村,提升公民科学素质。5月26日,凯里市科协的科普志愿者开着载满科技知识的大篷车,借助大风洞镇赶场的有利时机,现场为赶乡场的农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在活动现场,科普志愿者一边向过往群众发放《公民科学素质200问》《健康饮食法则》《防震减灾常识》《新型冠状病毒健康科普小知识》等科普书籍和科普宣传资料,一边对过往群众的咨询进  相似文献   

10.
科技动态     
2007年1月20日,由大众科技报社组织科技新闻界、科普界专家评选的2006年中国十大科普事件揭晓。这十大科普事件分别是:①全国科技大会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科普作品首次被纳入国家科技大奖的评选;②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③王选院士逝世,各地掀起学习王选自主创新精神热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科普理论在中国科普实践中历经磨练,科学发展,尤其在《科学技术普及法》和《科学素质纲要》的出台与实施中,取得丰硕成果,赢得辉煌佳绩,跨进国际科普理论研究主流行列,构建出引人注目的颇具中国特色科普理论体系。在新常态下,科普理论如何适应创新驱动发展,引领科学素质建设跨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科普支撑。文章提出动力转换的4项原则举措,助力中国特色科普理论的建构:一是树立科普理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理念,冲破科普创新的"孤岛现象";二是推动科普理论走下神坛覆盖基层,消除科普创新的"马太效应";三是强化科技普及和科技创新相长原则,集约抱团引领科普创新新常态;四是借助互联网思维,运用市场机制挑战跨越期,创新科普理论公共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以贯彻落实《科普法》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为框架,论述了传统科普工作模式及不足;结合“资源共建共享”新要求,提出了如何全方位整合科普资源,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一站式科普传播服务模式,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基础性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太原市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办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强对科普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科普组织体系建设,加快科普场馆建设,加大科普投入力度,组织开展以弘扬科学精神、宣传  相似文献   

14.
<正>科普讲堂进校园系列活动隆重启动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结合第45届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2006年3月21日颁布实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对我国全民科学素质提出了战略规划,《纲要》中多处提到了有关科普教育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本论述围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重点对加强科普教育工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李军 《天津科技》2014,(7):37-38
在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如何进一步认识、推动、强化科普教育,是当前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命题。就《纲要》的定义、理念,科普教育中科技实践活动的特点,必须把握的原则和科学评价,充分动员社会资源,明确教师责任以及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进行客观梳理和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实施性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和《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部署,为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的实现,2013年,中国科协启动组建科学传播专家团队。  相似文献   

18.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举行临沧市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暨2007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托开了我市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2007年全围科普目活动的序幕: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工作在科普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敬意!向参加今天活动的科技专家、科普志愿者、学生代表和社会各界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扩大科普作品的社会影响和传播范围,向社会推介一批科学健康、品味高雅的优秀科普图书、影视作品和期刊,中国科协科普部于2013年5月30日至12月31日组织开展"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推介活动。2013年5月30日至7月14日为作品推荐期。其后将经过作品评议、作品推介,于9月全国科普日期间公布优秀科普图书目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是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素质的关键措施。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为科普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与社会氛围。近年来,安徽省科普人员队伍不断壮大.科普经费投入持续增长.科普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加强,科普传播形式多样,科普活动内容丰富,公民科学素养逐步提高,全省科普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科普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