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中药材为研究对象,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视角下,采用门限面板回归方法探讨其种植规模问题.结果表明,广义的种植规模应当同时包含种植面积和产量两个层面.调查数据实证后显示,在黄芪种植中,种植面积对于产量具有负向作用,农用化肥施用量和黄芪种植从业人数对产量具有正向作用;在党参种植中,种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农用机械总动力和党参种植从业人数对产量均具有正向作用;在当归种植中,种植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和当归种植从业人数对产量具有正向作用,前1期销量的增加量对产量具有负向作用.从广义上看,3种中药材种植规模均可考虑继续扩大.  相似文献   

2.
随着甘肃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种植年限不断延长,受土地资源限制和农户追求高效益的影响,中药材连作障碍问题凸显,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连作障碍已成为制约甘肃中药材可持续健康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阐述甘肃中药材种植现状,分析形成中药材连作障碍问题凸显主要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甘肃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采用2.15米以上超宽膜一膜6-8行种植棉花,能更充分地利用地膜的增温、保墒、杀草效益,使棉花提早播种、出苗、发育增快,成熟早,产量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兰州市人工种植中药材进行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了解中药材产地硫磺熏蒸情况,提出控制的方法和建议。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对兰州市人工种植的107批中药材的二氧化硫残留量进行检测和分析。兰州地区种植药材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范围为0~1107 mg/kg,大部分种植品种结果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各品种项下标准规定,其中当归、党参、枸杞子、玫瑰花、羌活和伊贝母高于标准规定。中药材种植人员需要提高对硫磺熏蒸危害的认识,同时政府部门应加强中药材硫磺熏蒸的监管。  相似文献   

5.
渗水地膜具有调温、增温、加快作物发育进程 ,提高土壤湿度的作用。增加棉花单铃重 ,改善品质 ,提高棉花产量8.4 %,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当归出口量天下独步,占到全国的90%,年创外汇千万元;以岷归为主的中药材一半畅销国内市场。一半远销港澳台及东南亚、欧美:近千人常驻或往返于岷县至深圳、广州、河北、福建、四川等省市。牵线搭桥搞药材中介服务……从扩大种植规模到标准化建设,从抓市场流通到加工增值,从抓质量到打造名牌,被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的岷县,中药材产业龙头昂起,在国内外市场独领风骚,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从1995年的5万亩发展到目前的25万多亩,总产量年近5万吨,占总播种面积的40%,中药材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滨海县坎北乡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对地膜做到一膜三用,既增加了农作物产量,又大大降低了成本,取得了理想的经济效益。现将他们的地膜一膜三用技术介绍如下: 一、首先用于棉花营养体育苗。在棉花进行营养体育苗时,可将地膜平盖于钵面上,地膜上再覆盖一层薄膜,棉苗齐苗后即可抽出底层地膜。二、然后用于水稻肥床旱育秧。进行水稻旱育秧时,可将从棉花苗床上抽出来的地膜覆盖于秧板的板面上,一星期左右待秧苗齐苗  相似文献   

8.
五年试验结果表明地膜复盖土壤增温保墒效果明显,但开花后逐渐消逝。在棉株生育前期土壤微生物数量、有机质,速效养分有增加的趋势。从而促进棉株生长发育。在开花前后(第一水前)揭膜有利精细管理,回收地膜,防止土壤污染。地膜棉苗,芮期氮素营养水平高,功能叶硝态氮含量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强:单株氮、磷、钾含量高,从土壤中吸收有效养分增加,因此总施肥量相应提高。地膜棉因栽培管理水平不同,出现正常型,早衰型、疯长型生长类型。地膜棉早衰现象一般出现在盛花期以后,表现主茎生长过早停止,叶色发黄,结铃早,芮铃脱落率高,产量品质下降。引起早衰的生理原因是因水肥不足,虫害导至叶片光合生产率降低,根系吸收功能减弱。防止早衰要采用优良品种头水前揭膜:加强肥水管理和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各地栽培的当归进行质量考察;重点了解甘肃省岷县露天与地膜两种栽培方式对品质的影响;比较归头、归身和归尾不同部位的质量。采用UV法测定多糖及HPLC法测定阿魏酸和藁本内酯含量;以及其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等检查。不同产地的当归以及当归药材不同部位中多糖、阿魏酸和藁本内酯有明显的差异:有机氯残留量符合有关规定。中国栽培当归质量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甘肃省岷县当归品质优良;当归中所含多糖、阿魏酸及藁本内酯与产地、栽培方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王海 《定西科技》2005,(2):33-33
2004年,定西市中药材种植面积7.33万hm^2。中药材总产量16.5万t,占全国中药材产量的20%,定西市发展中药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中药材种植面积已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是我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其中“岷县当归”、“渭源白条党参”、“陇西黄芪”已成为我国中药材的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11.
《石河子科技》2010,(5):67-67
种植布局。玉米与行距配置12cm×50cm,亩留苗6000株至6300株。套种,播幅为1.7m至2m,其中两行地膜玉米带宽0.5m,苜蓿带宽1.2米至1.5m。开春苜蓿头水后种地膜玉米,玉米株行距配置12cm×50cm,亩留苗6000株至6300株。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减轻烟农种植烤烟的劳动强度,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方法:通过对地膜标记等距移栽技术试验大田生长情况和烘烤烟叶质量的调查。结论:该技术实施,降低烟农劳动强度,烟叶产量较高,烟叶光照充足,烘烤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种植结构,提高中药材种植效益,我中心通过近三年的试验示范,逐步总结出了黄芪与油菜套种的成功栽培技术,该技术的好处有三点:一是油菜较黄芪出苗早,可以满足黄芪幼苗期喜潮湿凉爽的生长条件,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黄芪苗难全的问题;二是提高了黄芪的产量。实行套种的黄芪产量7279.5kg/hm2,校单种的增产2481kg/hm2;三是增加了一茬油菜收入,油菜产量2793kg/hm2,达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加之黄芪在国内外市场上走俏,此种模式可以推广,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选用良种 黄芪选用膜荚黄芪和内蒙古黄芪,因两个品种幼苗主根光洁,…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山西省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品质优良。以山西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对山西省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进行了战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山西省中药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棉苗病害严重影响棉花早、全、壮三苗和早熟高产。该病病原种类繁多,发生情况比较复杂。加之地膜植棉后,使棉田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致使棉苗病害相应发生变化。为了明确本垦区棉苗病害的病原种类与消长规律,以及地膜与非地膜棉苗病害的区别和变化情况,我们进行了棉苗病害的调查与病原分离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16.
对怀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脱毒苗与非脱毒苗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脱毒株系的株高、冠幅、分枝数、叶绿素含量、产量和有效药用成分含量均高于非脱毒苗,其中脱毒株系YD5J6最优,与非脱毒株系相比,产量增加25.17%,绿原酸、木樨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分别提高2.784%、19.374%和25.662%.脱除病毒可显著地改善怀菊花的生长发育,使其光合能力增强、产量提高、品质改善.筛选出的高产优质脱毒株系对怀菊花脱毒种苗的规模化生产及大面积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小麦是我县沿山冷凉灌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小麦全生育期覆膜穴播栽培技术是我县近年新引进的一项大幅度提高小麦产量的新技术。它具有明显的“三早”(早出苗、早发育、早成熟)、“两增”(增产、增效)、“两节”(节水、节种)效果,具有广泛的生态效益和普遍的推广价值,已引起各级领导及广大农户的普遍关注。l示范效果1993年我县首次在冷冻灌区的泅水乡和古浪镇试种地膜穴播小麦93亩,平均亩产475Kg,较露地小麦增产623Kg,增产131%;1995年在泅水乡示范种植地膜穴括小麦150亩,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地膜小麦平均亩产达到524.IK…  相似文献   

18.
中药材多种植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山区,其种植区域地形复杂,种植地块多呈不规则碎片状,采用传统调查方法难以准确地计算种植面积和估测产量.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在遥感影像中准确高效地提取农作物空间分布有着较好的实验效果.因此,将CNN的特征提取能力应用于中药材种植,通过...  相似文献   

19.
对玉米4种不同种植方式的模糊综合评判研究张军钱,林秀峰,景东田(平凉地区农技站744000)近年来我区先后引入示范、推广了玉米地膜覆盖、地膜撮种、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这些技术对玉米产量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为综合评价这4种种植方式的栽培效果、合理布局和...  相似文献   

20.
杜进琦 《甘肃科技》2012,28(15):161-162,158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黄土高原,陇南山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地理环境独特,藏中药用植物优势资源十分丰富.但长期以来对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未能引起高度重视,引种种植品种少,技术含量低,产量不高.宜引种栽培产量高的特色藏中药材,在林区、林缘退耕还林区实施林药间作,农区和半山地带种植牧草和农作物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的区域,因地制宜地发展藏中药材作为林区贫困农牧民增收的优势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