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在人类进行不断交流的过程中,不同语言出现融合现象,并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而英汉语言的融合就是一个典型。通过对英汉语言融合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客观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了英汉外来语具备了时代性、便捷性、适应性、诠释误解的共同特征,借以引起人们对于汉语外来语的重视及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先导者,东西方文化的深入接触客观上也促进了汉英两种语言间的相互融合与渗透。今天,英语在借用和吸收大量汉语词汇的同时,其句法也深受汉语言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反之,现代汉语中同样增加了大量英语新词汇,在句法上也显现出部分现代英语的句法特征。该文对英语与汉语语言在文化交流中不断融合和渗透的方式、特点、途径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汉英两种语言相互融合和渗透给双方文化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使更多两种语言的学习者了解这种语言学现象和语言发展趋势,促进他们的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3.
张洁琼 《广东科技》2013,(18):187-188
近年来,随着英美国家社会经济与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在经济与交流全球化背景条件下的今天,英语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国际交流工具,而且已经走向全世界;在全球一体化发展模式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英语国际化俨然已经成为语言发展的重大趋势。英语作为当前世界各国通用的一种语言,在不同国家、地区的应用过程中,与本土语言相互碰撞、融合,在跨国文化交际过程中虽然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本土化现象的影响,但其作用却是显而易见、举足轻重的。将对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谈一下笔者的认识和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英语中的外来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语是外来语言被固有语言文化改造后的结果。英语中的外来语占其语言总词的汇半数以上。从吸收外来语的途径与影响外来语吸收的因素等角度出发,论述英语中的外来语的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印第安民族文化是美洲大陆的土著文化.作为印第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印第安语的不断变化、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美洲大陆的文化融合与进步.本文拟对北美印第安语言的种类、特点及发展变迁进行粗略的探讨,以期对英语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语言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不断地接收与扬弃。外来语,特别是英语外来语,直接对汉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回顾汉语语言的发展,运用大量的例证指出:英语外来语已经渗透到电信、网络、广告、商业、旅游、娱乐、音乐、体育等各个方面。洋泾浜英语、汉化英语、汉译西化、中式英语均说明英语外来语对汉语的渗透和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外来语融入汉语,不仅扩充了汉语词汇,而且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语言。  相似文献   

7.
从语言在不同文化语境功效 ,语言自身的发展变化和习语的翻译等方面探讨英语文化在翻译中的失落和不达。  相似文献   

8.
汉语外来语是两种语言文化的融合,具有语言的二重性,一方面保留着外来语言文化的某些特点,一方面又具有本民族语言的特点。这两种语言属性中汉化从总体上占着上风:而外来语身上的外来语言文化的特性也时时抬头,间或举起反汉化的大旗。本文着重分析汉语外来语在语音、语形、语义结构和构词方式四方面的反汉化表现,进而挖掘其反汉化的原因,阐释正是外来语反汉化的一面,使汉语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9.
语言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在此过程中,词汇也不断获得新义。英语颜色词汇也不例外。但是一些英语学习者却忽略了这些词语意义和用法的变化,以至于在学习和使用中出现失误。就这一问题,本文以四个常见的颜色词为例,从感情色彩和社会文化内涵两个方面讲述了英语颜色词汇新的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社会的载体,反映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语言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随着科技、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英语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反映特定时期新事物的新词,丰富了英语这一门国际性语言.本文罗列了一些新词,分析了出现这些新词的背景和构词法在新词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社会对语言有制约作用,语言对社会有绝对的依附性。在语言的三要素中,词汇更直接地接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新时期社会文化丰富,新事物、新概念大量涌现,相应的新词语也不断产生。  相似文献   

12.
贺鹏  严峻 《科技信息》2010,(26):162-162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历来是学者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语言是文化的支撑,文化需要语言来承载。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语言的教学是无法脱离文化因素而单独存在的,而文化因素也应融合在语言的教学过程中。本文着重分析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强调了文化因素的重要性,阐述了文化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文化因素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丁树亭 《科技信息》2009,(22):I0113-I0113
借用是任何语言得以发展的必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贸易等方面交往联系不断深入,各民族语言相互渗透,大量外来词涌入汉语中,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本文分析了汉语中外来词的定义、归类,对外来词进入汉语的历史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杨菁 《科技信息》2011,(18):144-145
一个国家的语言在其形成过程中兼具社会性和民族性,流入殖民地的语言更是有着多元文化的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巴西葡萄牙语的发展和外来语化,探讨近代殖民历史和现代全球化进程对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浅析大学英语四级翻译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作用相关内容做了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开始进入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的时代,而随着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合,世界各地之间的语言交流也在不断地显示着它的重要性,而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无不体现着掌握英语的重要性,所以英语四级作为大学生必备通过的考试,本文就对大学英语四级翻译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作用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6.
徐多毅  周国梁 《科技信息》2007,(21):204-204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与社会共变,而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既要从社会生活的变化来观摩语言的变化,也要从语言的变化去探索社会的变动。一定程度上新词的出现和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新词的出现丰富和发展着英语,反映着不断发展的社会心态和文化现实。  相似文献   

17.
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发展较为成熟的人类语言,各自从不同角度,层面承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英汉互译也不是单纯的不同语言形式之间的相互转换,而应该建立在了解原语和目的语文化语境的基础之上。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重视文化语境对语言的影响对于翻译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芦俊 《科技信息》2007,(29):252-252
由于语言不同,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译无不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这种差异体现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与接受、理解方式上。如果我们用本民族的社会背景知识来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必然会导致理解的偏差。为了更好的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以及学习积极性,学生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对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9.
英语外来词在译人语中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对于外来语的翻译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外来词借人的流向及其对当代中国人文化心理的影响.文化融合与交流在不断的扩大,大量的英语外来词汇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语言,但并不影响汉语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20.
英语外来词在译入语中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对于外来语的翻译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外来词借入的流向及其对当代中国人文化心理的影响。文化融合与交流在不断的扩大,大量的英语外来词汇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语言,但并不影响汉语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