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Si-Ca-Ba三元合金熔体热力学性质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Miedema二元合金生成热模型和Toop非对称几何模型,对1 873 K时Si-Ca-Ba三元合金熔体过剩自由能、生成热、过剩熵以及各组元间的活度交互作用系数等热力学性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1 873 K时Si-Ca-Ba合金熔体的过剩自由能、生成热和过剩熵均为负值.在富硅区域和硅含量较少的区域,各热力学性质的变化趋势较大.过剩自由能、生成热和过剩熵的最小值均出现在xSi=55%,xCa=45%,xBa=0成分处.Si-Ca-Ba合金中组元钡的加入,对合金的过剩自由能、生成热和过剩熵影响不大,随钡含量的增加,各热力学性质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
Al-Zr,Al-Y和Zr-Y二元合金熔体热力学性质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Miedema模型,利用热力学基本原理及元素的基本性质,计算Al-Zr,Al-Y和Zr-Y二元系统的混合焓、过剩熵、过剩吉布斯自由能以及各组元的活度.基于Al-Zr和Al-Y二元合金相图的数据,计算Al3Zr和Al3Y相析出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研究结果表明:Al-Zr和Al-Y二元合金熔体的混合焓、过剩熵和过剩吉布斯自由能都小于0J,各组元的活度相对于理想溶液发生了较大的负偏差,而Zr-Y二元合金熔体的混合焓、过剩熵和过剩吉布斯自由能大于0J,各组元的活度相对于理想溶液发生了较大的正偏差,说明Al与Zr和Y原子有较强的相互作用,而Zr和Y原子相互作用不大.2种相析出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都小于0J,且Al3Y相的吉布斯自由能更小,表明过渡族元素Zr和稀土元素Y同时加入到纯Al时,更容易生成Al3Y;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相吻合,证明Miedema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固态二元合金超额热力学函数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Miedema二元合金生成热模型,结合自由体积理论,充分考虑超额熵,针对实际固态二元合金熔体,提出全浓度范围内的超额热力学函数的计算方法,分别推导出对有序、无序固态二元合金的全摩尔超额函数、偏摩尔超额函数、组元活度计算式·分别计算了固态无序合金AgAu、有序合金CoPt在800K、1273K温度下的各种超额热力学函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Si-Ca,Si-Ba及Ca-Ba二元合金熔体组元活度的计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Miedema二元合金生成热模型,结合相关热力学数据,对硅钙钡系中的每个二元合金在1623K下的活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对Si Ca合金活度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Si Ca合金与Si Ba合金计算结果相对于理想熔体有较大负偏差,说明Ca及Ba原子与Si原子都有很强的相互作用,Ba Ca合金熔体在整个成分范围内较为接近理想熔体,Ca原子与Ba原子相互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5.
在评估现有文献实验相图数据的基础上,采用Calphad技术优化和计算了Be--Cr二元合金体系平衡相图.液相和端际固溶体相采用替换式溶体溶液模型,化学计量比中间化合物CrBe2和CrBe12采用Neumann--Kopp规则描述它们的热力学函数.利用优化所得的热力学参数计算相图,结果能很好地解释大部分实验数据.本工作还采用Miedema模型估算了中间化合物CrBe2和CrBe12的摩尔生成焓,并与热力学计算值比较,所得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6.
三元合金中组分活度系数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iedema二元系统生成热模型和Kohler模型,建立计算三元合金各组分的活度系数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计算三元液态体系Cu-Sb-Zn、Cu-Sn-Zn、Ag-Cu-Ge、Al-Fe-Si和三元固态体系C-Fe-Co及C-Fe-Ni等组分的活度或活度系数,同时与有关实验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组分活度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具有较好一致性.该模型仅依靠合金元素本身的物理参数,不仅适用于液态合金,对固态合金的组分活度也具有一定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运用扩展Miedema模型及Toop几何模型,计算了Zr-Al-Ni-Cu四元系中各三元合金及四元合金的形成焓与系统组成间的分布关系.利用对应三元合金焓值的加权计算,获得了Zr-Al-Ni-Cu四元合金的最佳非晶形成组分.与现有实验结果相对比,计算结果及机械合金化实验均表明,利用合金的形成焓值可以较好地预测系统的非晶形成范围.  相似文献   

8.
状态函数法是物理化学中计算热力学过程函数变的核心,状态一定,状态函数的值一定,其差值仅取决于过程的始末态,结合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如温度、压力、热容、标准生成焓、标准摩尔熵、摩尔熔化焓、摩尔蒸发焓等,热力学过程的函数变的计算是可以解决的。经过大量练习与研究以后,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也是容易发现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分析有利于合金非晶化的热力学因素,从非晶形成的热力学观点出发,综合应用Miedema理论和Toop模型,并考虑纯金属在不同温度下的自由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定量预测三元非晶合金形成范围的方法:通过比较晶态的自由能和相应非晶态的自由能来确定成分范围.用该方法计算Mg—Cu—La三元合金系的非晶形成范围,并与已有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二者符合得较好.该方法对于定量预测二元及三元甚至是多元合金系非晶形成范围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热镀锌液中适量添加过渡元素并通过镀后冷却条件控制,可在热镀钢板或钢构上直接获得具有特定色彩的镀锌层,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新工艺.从热力学角度理解热镀层呈色的机理与特点将有助于镀液组成的进一步优化.用Miedema模型、Tanaka关系式以及一些基本热力学关系研究了镀液中的主溶质元素或杂质对镀液各组元的过剩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镀件镀后呈色特点与镀液中的溶质活度直接相关.溶质浓度和浸镀温度对镀层呈色的影响主要归咎于其对呈色溶质元素活度的影响.镀液中的杂质如Al和Mg以及呈色元素Ti对呈色的影响还与其对溶剂活度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1.
调整了MAEAM模型中的电子密度参数比,并以相图为基础考虑每个成分比的相结构,应用改进分析型嵌人原子方法(MAEAM)计算了TiAI合金形成热.计算结果与Miedema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的变化趋势一致.为了说明计算方法的可靠性,用同样的方法计算了NiAl合金和FeAl合金形成热.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和第一性原理计算...  相似文献   

12.
构建了fcc金属Cu、Ag、Au、Ni、Pd、Pt的Long-range Finnis-Sinclair势,并利用晶格常数、体弹性模量和金属的内聚能的实验数据拟合了这几种金属的Long-range Finnis-Sinclair势参数;利用Miedema理论和所构建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计算了Cu,Ag,Au,Ni,Pd,Pt的二元合金的形成焓.对两种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并与已有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使用Long-range Finnis-Sinclair势计算合金的形成焓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化学成分对7050合金扁锭成型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用于生产航空材料受力厚板的7050合金扁锭的铸造工艺进行研究.由于7050合金的化学成分复杂,Cu、Zn元素含量高,Fe、Si杂质元素含量控制较低,同时扁锭的规格较大,宽厚比也较大,在铸造时具有极大的裂纹倾向,铸造成型性极差.通过对7050合金化学成分的优化,在生产允许条件下将Fe/Si比、Zn/Mg比提高到上限,Cu含量降低到下限,并且用块状Al-5Ti-1B和丝状Al-5Ti-1B进行联合晶粒细化,提高了合金的成型性,并铸造出成型的铸锭.  相似文献   

14.
在中世纪有5种重要的真理理论,分别是坎特伯里的安瑟尔谟的真理理论、彼得.阿伯拉尔的真理理论、托马斯.阿奎那的真理理论、基于指代思想的真理理论和14世纪的真理语义理论。"正直"这个概念刻画了安瑟尔谟的真理理论,"dicta"是阿伯拉尔真理理论中的真值承担者,托马斯.阿奎那维护根据理智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相等来获得真理的方法,基于指代思想的真理理论反对通过形而上学的方法获得真理,14世纪的真理理论认为通过语义方法获得真理,并且引入了对命题指代的量化。  相似文献   

15.
参考Miedema半经验理论 ,建立了Ti -Al系机械合金化 (MA)过程的热力学模型 ,计算了合金呈有序金属间化合物、无序固溶体和非晶态的形成自由能。对Ti50 Al50 不同球磨时间MA粉末的X射线衍射 (XRD)结果进行了分析 ,验证了该热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三元合金及金属间化合物中各组分活度系数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Kohler三元溶体模型和Miedema二元系统生成热模型,建立了计算三元合金及金属化合物中各组分活度系数的方程。计算了三元合金Ti-5Al-2.5Sn,Ti-6Al-4V及不同温度下金属间化合物TiAl,Ti3Al和Ti2AlNb中各组分的活度系数。并与有关实验值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此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解决了固态二元、三元合金及金属间化合物中各组分的活度系数的计算问题,Ti与A1活度系数均小于1,对Raoultl定律产生负偏差。根据所计算的活度系数和活度值,预测了SiC/TiAl,SiC/Ti3Al和SiC/Ti2AlNb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表明SiC/Ti3Al界面反应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引线框架用Cu-Ni-Si合金的发展历史,阐述了Cu-Ni-Si合金的强化机制,指出时效强化是该合金的主要强化方式,形变强化和固溶强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合金的性能.归纳总结了该合金性能与Ni、Si元素的质量比值、添加微量P、Fe、Mg、Zn、Cr等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微量P、Fe、Mg、Zn、Cr等元素对Cu-Ni-Si合金性能改善的机理.指出了Cu-Ni-Si合金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引线框架材料,其强度一般为600~860 MPa,导电率为30~60%IA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