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Windows 8是具有革命性变化的操作系统.Windows 8 Style是windows 8应用的设计语言的代号.着重总结在Windows 8环境下数据集合的常用控件FlipView、ListView和GridView,以及这些控件的特点,何时选择使用相应的控件,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及编程技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在用VFOR6 .0开发信息管理系统中 ,如何利用视图来处理多表数据结果集 ,以完成复杂关系数据的操作处理 ;并用实例说明了如何建立视图 ,使用视图进行数据查询和修改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光谱图像分类已标记样本稀缺的问题,研究如何高效利用多视图选取更高质量的未标记样本.首先采用不同方向、尺度的3D-Gabor滤波器产生兼具空间?光谱信息的数据立方体;然后进行双层视图筛选:第1层筛选最具充分性的多视图,接着针对传统视图多样性筛选计算量大、耗时长的问题,提出在低维空间计算视图的多样性强度值DI,利用D...  相似文献   

4.
基于Google Earth的人机交互平台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Google Earth(GE)的基本概况和应用前景,研究如何在C++平台上对Google Earth客户端进行二次开发.通过软件编程,调用Windows API函数和GE COM API函数将GE视图嵌入到开发平台界面中,实现地图定位、实时坐标获取和地理位置搜索功能,并结合Windows Hook(钩子)机制,实现GE视图放大缩小和绘制轨迹的功能,达到人机交互的目的,满足应用基本需求.所设计的人机交互平台具有三维场景逼真、界面友好、功能丰富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视图技术被广泛应用于OLAP(联机分析处理)之中.由于不同类型的用户关心的商业信息内容有所不同,那么将用户关心的商业信息细节定义成视图,就能够方便地进行使用和联机分析处理.本文主要讨论在OLAP之中视图技术的应用及其在应用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在用VFOR6.0开发信息管理系统中,如何利用视图来处理多表数据结果表明,以完成复杂关系数据的操作处理,并用实例说明了如何建立视图,使用视图进行数据查询和修改。  相似文献   

7.
对有限穿越可视图进行改进,提出了概率穿越可视图.首先,将间接可视的节点之间的关联处理为穿越距离的函数,而且节点之间的关联随穿越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从而将无权图形式的时间序列网络推广到带权图;其次,采用复杂网络中的网络维数计算方法处理所得到的时间序列网络的分形维数,从而对其自相似特性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划分不同的时间粒度得到多个不同的时间序列网络,对应有多个不同的分形维数,进而分析了所得到的时间序列网络的多重分形特性.在与经典的可视图法、水平可视图法及有限穿越可视图法的对比中论证了所提出的概率穿越可视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Windows98已成为继DOS,Windows3.X.Windows95之后应用最为广泛的微机操作系统,了解如何熟练使用Windows98,如何进行系统维护及优化,升级和常见故障处理,对该系统的使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施工阶段工程变更与合同价款的合理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程变更的涵义、分类、办理变更签证、计价方法等方面探讨如何处理工程变更与合同价款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立体图像质量评价为3D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如何根据立体图像特点,构建更加符合立体视觉认知机制的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模型,已成为该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现有的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要么先分别处理左右视图,然后结合左右视图质量得到立体图像质量分数;要么先对左右视图进行融合得到融合视图,然后评价平面的融合视图得到立体图像质量分数.事实上,大脑对立体视觉信号的处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融合与处理的过程,并最终在视觉皮层完成对视觉信号的认知与判断.受大脑立体视觉认知机制的启发,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双目融合网络的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模型,实现了双目信息的多次融合与处理,模拟了大脑对双目信息进行处理和判决的视觉传导通路.所提出的双目融合网络包含左视图通道、右视图通道和融合通道,模拟立体视觉信息在视觉通路中的逐层并行处理过程;左右视图通道在网络中多次交互,模拟视觉通路中双目信息的多次融合与处理;网络末端的3个全连接层,模拟视觉信息经过视觉通路处理后复杂的质量判断过程.本文实验在两个公开立体图像库LIVE3D Phase Ⅰ和LIVE 3D Phase Ⅱ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对称与非对称失真立体图像上均能取得更好的结果,且较其他方法具有更强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