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结构面刚度对岩体弹性纵波传播特性的影响规律及机理不明的问题,基于3DEC软件及自编程序,以含单个水平、光滑结构面的岩体为研究对象,分析结构面法向刚度、切向刚度对岩体弹性纵波传播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初至纵波振幅和纵波波速仅与结构面法向刚度kn有关,而与切向刚度ks无关;初至纵波振幅和纵波波速皆随法向刚度kn的增加而增加,增长速率逐渐减小. 考虑结构面间距S和岩块杨氏模量E的影响,引入E/(S·kn)作为综合影响参量,固定kn/ks为2.5时,初至纵波振幅和纵波波速都随着(S·kn)的增加而减小,以E/(S·kn)=0.1、1、10为界,衰减速率经历极慢-变快-变慢-极慢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使用不等式的某些技巧,获得了如下具强迫项的中立型差分方程Δ(yn+yn-τ)+QnG(yn-σ)=fnnN的所有解振动或当n→∞时趋于零的充分条件.还获得了如下的中立型差分方程Δ(yn-yn-τ)+QnG(yn-σ)=0 nN的所有解振动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氮(N)、磷(P)水平对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植物营养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以亚热带大型海藻细基江蓠为原材料,研究不同N、P浓度条件下细基江蓠的生长,净化吸收N、P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细基江蓠的相对生长速率随着N、P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藻体增重幅度跟营养盐浓度不成正比,在N和P初始浓度分别为160 μmol·L-1和10 μmol·L-1时增幅最大,N、P水平和N/P明显影响细基江蓠的生长。在低N、P浓度条件下细基江蓠对N、P的去除率更高,P4组(N=64 μmol·L-1、P=4 μmol·L-1)对PO43--P去除率高达96.8%,对NH4+-N和NO3--N的去除率也表现出类似特征。细基江蓠在高N/P组对P的去除率高,在低N/P组对N的去除率高,N、P胁迫对细基江蓠的营养盐去除率有明显影响。各实验组中细基江蓠对PO43--P、NO3--N和NH4+-N的吸收速率随着初始营养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分别在PO43--P初始浓度为25 μmol·L-1,无机氮(NO3--N:NH4+-N浓度比为1:1)初始浓度为200 μmol·L-1时吸收速率最大。适应富营养环境的细基江蓠倾向于按Redfield比吸收N、P,偏离Redfield比则对细基江蓠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效应。细基江蓠对N、P高去除率的特性使其成为富营养化水质修复的潜在优良种类。  相似文献   

4.
图分解问题已在很多邻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P5表示5个顶点的路,C5表示5个顶点的圈,本研究讨论了完全图Kn分解成5个顶点的路P5和圈C5的存在性,给出完全图Kn存在{P5,C5}-强制分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n≥7(n≠8),以及完全图Kn存在{P5,C5}-分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n≥5(n≠6)。  相似文献   

5.
秦惠珍  邹蓉  韦霄  柴胜丰  唐凤鸾 《广西科学》2023,30(6):1171-1179
为探明最适宜栽培白花兜兰(Paphiopedilum emersoniii)的光强,采用人工遮阴方法研究不同光强处理(RI 10、RI 30和RI 50)对其叶片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叶绿素含量,以及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强对白花兜兰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thetic rate,Pn)日变化影响基本一致,Pn均随着时间递进而降低,白花兜兰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主要集中在12:00之前,不同光强处理下白花兜兰叶片Pn的降低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导致的,气孔因素对RI 10光强处理下白花兜兰叶片Pn影响较大。RI 30光强处理下白花兜兰叶片Pn日均值最大且具有最大净光合速率 (Pmax)、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nt,LSP)和表观量子效率(Apparent Quantum Efficiency,AQE),显著高于其他光强处理,是白花兜兰生长的最适光强。白花兜兰为阴生植物,RI 50光强处理下白花兜兰叶片叶绿素易受损。经过2个月遮阴处理后,白花兜兰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在RI 30光强处理下最大。因此,人工栽培白花兜兰时应进行适当遮阴处理,其最适宜栽培的光强为750 μmol·m-2·s-1,约为自然光强(2 500 μmol·m-2·s-1)的30%。  相似文献   

6.
设自然数n≥3,OInk是有限链[n]上的双边k型-保序严格部分一一变换半群.对任意的1≤kn-1,0≤rn-1,记OIn,rk={αOInk:|im(α)|≤r}为半群OInk的双边理想.通过对秩为r的元素和格林关系的分析,分别获得了半群OOIn,rk的极小生成集和秩.进一步确定了当0≤lr时,半群OIn,rk关于其理想OIn,lk的相关秩.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几类图的连通包数,确定了友谊图、风车图及联图PmKnCmKn的连通包数,其中Pm是具有m个顶点的路,Cm是长度为m的圈,且Kn是完全图Kn的补图。  相似文献   

8.
 去掉了已有文献中的条件:"对任意子列{xni} {xn},当‖Tnixni-xni0时就有‖Txni-xni0"后,研究了Banach空间中渐近拟非扩展型映象不动点的迭代逼近问题;所得结果推广和发展了已有文献中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设自然数n≥3,DOPDn是有限链[n]上的保序且保距部分一一奇异降序变换半群.对任意的r(0≤rn-1),记DOPDn,r)={αDOPDn:|Im(α)|≤r}为半群DOPDn的双边星理想.通过对秩为r的元素和星格林关系的分析,获得了半群DOPDn,r)的极小生成集和秩.确定了当0≤lr时,半群DOPDn,r)关于其星理想DOPDn,l)的相关秩.  相似文献   

10.
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是爆发有害藻华的常见藻种,也是危害海洋渔业的赤潮生物之一,广泛分布在全球近岸海域.随着大气CO2浓度升高、全球变暖及人类活动导致陆源营养盐入海通量的增加,在河口及近岸海域频发藻华.本研究通过调控营养盐浓度、CO2浓度和温度,探讨了当前气候变化趋势下赤潮异弯藻生长对营养盐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在所有CO2浓度和温度条件下,低磷组的赤潮异弯藻细胞密度和比生长速率均显著低于高磷组的;当CO2浓度升高时,赤潮异弯藻细胞最大密度和比生长速率均显著提高;当同时升高CO2浓度和温度时,其比生长速率再次显著增加;赤潮异弯藻的生长对不同CO2浓度和温度的响应在4种营养条件下类似.该研究表明,磷浓度是控制赤潮异弯藻生长的主要因子,在未来气候条件下赤潮异弯藻爆发藻华的强度和风险不断增加.控制营养盐的增加,特别是磷酸盐浓度,可能是防控赤潮异弯藻爆发的关键手段之一.该研究结果可为近岸水域的海洋生态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热法制备锰氧化物(MnOx),并与海藻酸钠(SA)相结合,成功制备了锰氧化物-海藻酸钠凝胶微球(MnOx@MABs)材料.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等一系列的表征手段,对所制备的凝胶微球的形貌结构、组成成分等进行分析.然后,根据过硫酸盐高级氧化的原理,利用凝胶微球活化过硫酸盐来降解偶氮染料废水的代表污染物日落黄.研究了MnOx@MABs材料的投加量、废水的pH值、废水温度、过一硫酸盐(PMS)的投加量和不同日落黄初始浓度对日落黄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nOx@MABs/PMS体系能在广泛的pH值范围内降解日落黄,当日落黄初始质量浓度为200 mg·L-1时,在0.5 mmol·L-1的PMS、30 g·L-1的MnOx@MABs以及体系反应温度为40℃条件下,60 min内对日落黄的降解率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图的能量定义为图的邻接矩阵的特征值的绝对值之和,是一类重要的图指标. 利用矩阵性质给出了一类联并图的谱刻划:正则图G1,G2,…,Gn的联并图GG1,G2,…,Gn]的谱是由正则图G1,G2,…,Gn的谱(去掉每个正则图的第一个最大特征值)和一个由图G决定的辅助矩阵的特征值组成. 这个刻划能够给出一个构造等能量图的方法. 作为方法的应用,给出一些等能量图的例子.  相似文献   

13.
线性交换子的加权估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多线性交换子Tb(f)(x)=∫Rni=1m(bi(x)-bi(y))k(x,y)f(y)dyLp(Rn)(1K是一个标准的Calderón-Zygmund核.主要研究交换子Mf(x)=supx∈QQ|f(y)|dy,其中fLloc(Rn),xRn,Q是任何包含x的方体,并用Sharp极大估计得到了该多线性交换子在Herz空间的一个加权有界性.  相似文献   

14.
 设{Xn,n≥1}为存在样本缺失的标准化强相依非平稳高斯序列,其相关系数rij=EXiXj.在rijln(j-i)→r∈(0,∞)的情况下,得到了完整样本的最大值与非完整样本的最大值的联合极限分布,并证明了其几乎处处收敛.  相似文献   

15.
李赵祥 《广西科学》2021,28(4):341-352
互连网络的容错能力是并行计算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而d进制n维方(超方的一般形式)在计算机的互连网络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考虑有节点故障的d进制n维方的容错性。Fd进制n维方Qnd) 中的错误点集(n≥3), 且|F|≤n-2,证明了Qnd)的每个无故障的边和无故障的点存在于长从4到dn-2|F|的无故障偶圈中。而且,当d是奇数时,Qnd)的每个无故障的边和无故障的点存在于长为dn-2|F|的无故障圈中。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极危植物贵州地宝兰(Geodorum eulophioides)对光照强度的适应性,以贵州地宝兰成年盆栽植株为材料,通过人工遮阴的方法设置不同光照强度处理(8%、20%、45%和100%自然光照),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贵州地宝兰的气体交换参数日变化、光合-光响应曲线、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对其叶片叶绿素含量及生长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 20%、45%和100%光照强度下贵州地宝兰的日均净光合速率(Pn)呈“双峰”型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而8%光照强度下的Pn呈“单峰”型曲线,20%光照强度下的日均Pn值最高,为(1.922±0.453) μmol·m-2·s-1;(2)贵州地宝兰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在20%光照强度下最高,在此光照强度下的光合能力最强;(3)叶绿素荧光参数FmFvFv/FmFv/F0在100%光照强度处理下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100%光照强度下贵州地宝兰遭受了严重的光抑制;(4)叶片叶绿素a (Chl a)、叶绿素b (Chl b)、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和叶绿素(a+b)[Chl (a+b)]含量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而Car/Chl (a+b)呈相反趋势;(5) 20%光照强度下贵州地宝兰的株高、基径、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均最大,8%光照强度下次之,100%光照强度下最低。研究表明,贵州地宝兰对不同光环境有一定程度的适应性,20%光照强度最适宜其生长;在迁地保护中,可选择相对开阔且具有一定遮阴效果的环境进行苗木种植;在种群恢复过程中,可适当间伐上层乔灌木,增加林下透光率,提高贵州地宝兰的生长速度,促进其自然更新。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路径直积图Pn×Pm的意大利控制数。结合计算机构造证明和数学推导证明,确定了Pn×P1Pn×P2Pn×P3的意大利控制数,并给出了Pn×Pm m4)意大利控制数的界。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南地区路面起伏大,对汽车实际行驶排放(real driving emission,RDE)有较大影响。为此,选择1辆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轻型汽油车在4条不同累计正海拔增量路线上进行RDE试验,分析了路段和窗口的累计正海拔增量、动力学参数v·apos[95]与污染物排放因子(CO、CO2、NOx、PN)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路段中,污染物排放与累计正海拔增量、v·apos[95]相关性不强。在窗口中,当v·apos[95]较大,CO排放与累计正海拔增量具有明显相关性;CO2排放随着累计正海拔增量增大而增大,受到v·apos[95]影响较小;NOx排放与累计正海拔增量、v·apos[95]明显不相关;当v·apos[95]较大,PN排放与累计正海拔增量具有明显相关性,当v·apos[95]较小,PN排放与累计正海拔增量明显不相关。建议对市区、市郊和高速路段的累计正海拔增量分段设限。 "  相似文献   

19.
.从胜利油田被原油污染的土壤中富集分离得到菌株O 2 2,经鉴定属于铜绿假单胞菌.菌株O 2 2在海水培养基中能生长良好且能分泌色素类代谢产物.细菌发酵液经氯仿萃取并通过硅胶色谱柱分离得到桔黄色和蓝色两种色素.抑藻实验结果表明:黄色色素在较低浓度下对赤潮异湾藻以及具齿原甲藻0201 01两种典型的赤潮生物的生长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2mg·L-1),而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非赤潮生物青岛大扁藻的生长影响不大.蓝色色素在低浓度下对藻细胞生长影响不明显(EC50>50mg·L-1),但在碱性条件下可经水解转变为黄色色素.可见,该细菌的色素代谢产物在赤潮治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进一步借助紫外以及GC MS测试手段对抑藻物质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色素为吩嗪类化合物,并认为黄色色素的抑藻作用是由于其中含有1 羟基吩嗪.  相似文献   

20.
利用低温下的水化学生长法合成了镍钴氧化物(NiCo2O4)纳米针,因其自组装而表现出立方晶相,再用二氧化钛/炭黑(TiO2/CB)对NiCo2O4表面进行了改性,合成了TiO2/CB-NiCo2O4复合纳米材料.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图谱对材料的形貌进行了表征,运用循环伏安法(CV)、时间-电流(i-t)曲线法考察了TiO2/CB-NiCo2O4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实验发现:TiO2/CB-NiCo2O4修饰电极对葡萄糖的氧化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其线性范围为0.001~1.780 mmol·L-1,检测限为0.53 μmol·L-1(信噪比S/N=3).将该法用于实际样品中葡萄糖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