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轿车行驶时不同开窗情况下整车的气动阻力.根据轿车不同的车窗开窗情况,将汽车开窗行驶分成9种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整车的气动阻力系数以及室内流场分布情况.通过流场的显示分析推测气动阻力增加的原因,评价了不同开窗情况下汽车驾驶室内的通风效果.根据汽车理论,分析了开窗行驶对汽车燃油消耗的影响,给出了汽车开窗行驶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低速(低于90 km/h)行驶时,开窗行驶增加的燃油消耗低于开空调增加的燃油消耗;汽车低速行驶开窗能够对驾驶室进行很好的通风降温,不会大幅提高燃油消耗.车速高于90 km/h时,汽车气动阻力明显增大,功率消耗也快速增加,高速行驶打开车窗,室内的噪声会突然增大.  相似文献   

2.
 针对汽车行驶中受侧风的影响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侧风作用下汽车的气动特性。利用三维软件UG 设定某实车模型参数,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实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侧风作用下车身外流场变化以及不同前车窗倾角对汽车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侧风中汽车外流场不对称,导致空气侧向力系数急剧增加达到0.927,空气阻力系数增加38.5%达到0.392,空气升力系数增加15.6%达到0.281;随着前车窗倾角的增大,车身底部气流在车尾的分离推迟,尾涡数量减少,车身表面正负压区域缩小,空气侧向力及空气升力系数变小,在前车窗倾角为35°时,汽车在侧风中的气动特性最优。  相似文献   

3.
以提高客车高速行驶时侧风安全性为目的,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建立类客车形体稳态侧风工况下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其在不同横摆角下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计算结果表明:气动升力系数和气动侧力系数随着横摆角的增加而增加,气动阻力系数对横摆角变化不敏感,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增加顶盖与侧围过渡圆角,增加侧围与后围过渡圆角,减小顶盖倾角都能不同程度地降低气动力系数,对改善客车高速行驶时侧风稳定性有较好的效果.模型的风洞试验数据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准确性,计算结果为客车造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前轮扰流板高度对复杂轿车风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较真实的复杂车体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旋转与静止工况下,前轮扰流板高度对整车气动阻力的影响进行了数值研究,计算采用定常雷诺时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针对数值计算结果,对静止与旋转车轮周围流场的流动情况、车身阻力积分曲线等数据的详细分析,得到结论:旋转与静止工况下,整车气动阻力系数均随车轮扰流板高度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前轮扰流板有利于整车气动性能和机舱散热性能的提高,但须对其高度进行优化,合适高度的前扰流板可使整车气动阻力系数较小且机舱进气量较大.  相似文献   

5.
用于汽车道路行驶排放测量的车载实验系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自行开发的单片机测量仪器以及笔记本电脑,一台车载容积式油耗仪和一台车载汽车排气分析仪构成了一套车载实时汽车道路排放测量系统,该系统可以每秒或半秒一次的速率采集记录下汽车的瞬时车速,油耗以及各排放气体浓度值(HC,CO,NO,O2和CO2),这些数据可用于计算分析汽车的道路行驶工况的特征,道路废气质量排放特性,汽车实际道路排放因子等。利用该系统初步在天津市典型道路上进行了试验,初步获得了华利牌微型车在天津市道路上行驶时的总体平均排放因子。  相似文献   

6.
针对纯电动汽车的电耗预测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环境温度、电池状态和车速等多因素影响的电耗计算模型.首先,基于自主研发的数据采集装置,采集不同城市的纯电动汽车长期行驶数据,作为模型构建的基础;其次,考虑纯电动汽车实际行驶过程中的温度、电池和车速等因素,结合《中国汽车行驶工况》(CATC-LT)道路行驶标准,提出纯电动汽车行驶百公里的电耗模型;最后,对实际复杂环境中的百公里电耗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多因素影响的行驶环境中,均方根误差在0.83~4.92区间,平均均方根误差为2.00,比传统算法的均方根误差减少了77.1%.  相似文献   

7.
为客观描述机动车在道路上的运行特征,针对传统城市道路标准行驶工况构建方法的弊端,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线性嵌入与K均值聚类(LLEKM)和马尔科夫链的汽车工况构建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应用准确性进行研究。首先,结合道路交通条件对实测样本数据进行除噪平滑处理,根据运动学片段定义将其划分为1 754个运动学片段,并选取16个运动学参数构建特征参数矩阵。其次,利用局部线性嵌入算法降维约简特征参数矩阵,解决了由数据压缩重构导致的线性结构丢失的问题;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计算不同类型数据集中各行驶状态时间占比的差异性,得到相应类型下城市道路汽车的行驶特点。然后,以每类中各相邻行驶状态的统计量确定状态转移概率矩阵,采用马尔科夫链方法从每类中选取特征参数误差最小的运动学片段,按照时间比例合成代表工况。最后,以厦门市3个月内同一辆轻型汽车的行驶数据为例展开实证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与样本数据和传统方法构建的工况相比,所提方法构建的轻型车行驶工况主要特征参数与样本数据吻合度更好,平均相对误差从9.69%降低到4.47%;提出方法的速度-加速度联合概率分布误差明显降低,行驶工况构建精度得到了提高;对比分析现行方法构建的标准工况,该方法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厦门市轻型车的实际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8.
活塞风是真空管道运输内流场的主要气动特征,掌握活塞风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是合理有效控制管道流场的基础.文中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结合动网格技术,分析、探讨了活塞风的产生机理,气动特性和真空度、阻塞比、行车速度等作用条件对活塞风的影响.研究发现管道中的空气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会被压缩、膨胀,产生压缩波和膨胀波并对车辆的行车阻力产生影响;通过不同真空度、阻塞比和行车速度的系列组合计算,发现车辆的行车阻力会随着阻塞比的增大、压强的上升、速度的提高而变大,当速度提高到一个阈值时,车辆行车阻力的上升开始变缓.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气动阻力,以尾部倾角为25°的Ahmed类车体模型为研究对象,提出在其尾部垂直面下边缘添加不同长度柔性飘带的控制方法,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流固耦合计算方法,探讨了柔性飘带长度对汽车气动阻力的影响。首先对汽车模型进行格子尺度优化,得到模型的空气阻力系数;然后研究了柔性飘带对汽车气动阻力的影响;最后对模型尾部流场、柔性飘带附近流场以及模型尾部表面压力系数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模型尾部添加适当长度的柔性飘带,改善了尾流结构,提升了尾部表面压力,减小了车体的压差阻力,减阻率最高为12.25%。  相似文献   

10.
道路曲率影响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以汽车弯道行驶燃油经济性为目标,提出了基于弯道曲率信息的经济性车速优化方法.通过建立BIT-TFCM瞬时燃油消耗模型和车辆动力学模型,得到单一曲率圆周道路下的稳态经济性车速.利用动态规划算法求得汽车驶入和驶离弯道两种工况下的经济性车速轨迹.Matlab/Simulink与CarSim联合仿真结果表明,与典型驾驶员弯道行驶模式相比,该算法可节油5.69%~15.91%.该技术可以明显提高传统汽车弯道行驶燃油经济性,也可为无人驾驶车辆弯道速度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复式断面明渠平面准二维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简化宽浅明渠二维水流运动方程,得到垂线平均流速在横在横向变化的微分方程式。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模拟复合断面明渠平面流场的准二维水流计算模型,通过实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对比,并分析了横向无量钢紊乱流粘性系数的取值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精度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於激光泰曼干涉仪,给出了等厚干涉场中某一点光强时间平均值遵循零阶贝塞尔函数变化规律,介绍了谐振微小振幅的测量原理。  相似文献   

13.
在一个具有过电压保护功能的张弛振荡电路系统中发现当一个控制参数连续变化时,系统可以展示同时从连续到不连续、保守向类耗散的过渡.在一定参数组合下,这种转变体现为一个保守的、稳定的、由界轨破裂形成的随机层融汇构成的肥分形随机网向一个类耗散导致成为瞬态的、由不连续边界象集构成的瞬态随机网的过渡.这种过渡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激变,因此可以用迭代在瞬态随机网中的平均生存时间随控制参数的幂函数改变规律来描述.  相似文献   

14.
采用MachZehnder干涉仪测量简谐振动.引入圆柱形透明介质对物光束调制,产生一组带有振动信息的散斑干涉条纹,由此确定振动参数,同时提高测量灵敏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超宽带(UWB)通信在多个比特数据传输中信道基本不变的特点,提出一种平均传输参考型UWB相关接收机.发送端的每一帧数据由头部几个参考信号和多个调制数据信号组成,接收机采用这几个参考信号接收波形的累加平均作为相关模板来解调随后的数据信号,由于提高了相关模板的信噪比,从而改善了接收机的误码率性能,同时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实现.理论分析和IEEE多径信道模型的仿真表明:该接收机的比特误码率明显优于传统自相关接收机,在10^-2误码率时约有2dB的信噪比增益.  相似文献   

16.
利用非谐振双光子激发方法, 研究硅聚合物的光反应 特性. 结果表明, 硅聚合物的双光子光反应具有与单光子光反应不同的反应特性, 利用双 光子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可方便地得到各种链长的硅聚合物.  相似文献   

17.
为简化电磁屏蔽边值问题的分析及计算 ,考虑到采用电磁场精确边界条件处理电磁屏蔽问题的复杂性 ,利用局部平面波近似法 ,导出了运动薄导体壳上电磁场的平均边界条件 ,给出了平均边界条件的一般矢量表达式。将 3个区域内的电磁场问题转化为二个区域内的电磁场问题。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了其有效应用范围。计算结果表明 ,用该边界条件完全可以取代电磁场的精确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8.
输煤巷道煤尘扩散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井下皮带输煤巷道中煤尘的扩散规律。提出煤尘扩散的数学模型,对空气流运动采用雷诺平均数值模拟,再与澳博利恩公式耦合模拟出巷道中煤尘的浓度分布。选取三种不同大小的煤尘分别进行模拟。选定五个观测点,分别绘出浓度在y向的变化曲线,揭示了煤尘的起尘规律以及煤尘的颗粒直径对起尘浓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颗粒的起尘浓度与颗粒直径成反比。巷道中的气粒两相流从非均质流向均质流演化,演化的速度与颗粒的直径成正比。呼吸性煤尘起尘浓度大,煤尘颗粒主要集中在输送带到其上方1 m处。  相似文献   

19.
心房晚电位的检测与分析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基于微机的心房晚电位的检测与分析系统,通过对R波触发和P波触发的信号平均心电图方法的讨论和比较,获得了一套实用可行的P波提取方法,标准P波宽度,空间向量的总P波宽度和最后30ms均方根电压是一些与房颤关联的诊断参数,详细的介绍了本系统获取这些参数的算法,并给出了一套辅助临床诊断的参考指标,初步使用的情况表明,这个系统的检测答方法是有效的,在临床上可以对房颤和房扑进行预测,目前国内对心房晚  相似文献   

20.
风速梯度对风力机设计影响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风速指数规律分布,采用三种计算过程,对风轮扫掠面积上的真实风功率做了定量计算.数值积分计算结果表明,在四类廓线指数、七种塔架高度情况下,风速梯度对气动设计影响甚微,采用风轮中心风速做为单一的设计风速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