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网络德育是围绕现代德育目标和内容,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手段,围绕德育目标、内容,开展德育管理和一系列德育活动的过程。本文从提高网络教育者的素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开展丰富校园网络活动等几方面提出学校网络德育的措施,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2.
高丽 《科技信息》2012,(1):540-540,542
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者应以生活化为方向,努力开创学校道德教育的新局面。本文提出从学生学习的课程改革着手.建立起公共合理的德育制度体系,净化美化校园德育环境,从而达到推进学校道德教育生活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胡学元 《科技信息》2012,(36):367-367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知识及其能力的迁移,应在生活中得到实践锻炼。本文主要从德育教学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进行探索。让德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动力和风向标,同时让学生通过德育学习走进生活,在生活中体悟深味,成为终身的追求和永恒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罗芳 《奇闻怪事》2010,(9):22-23,46
生活与德育的关系问题,乃是生活德育论的核心问题。生活德育认为,德育与生活是统一的。因此,学校德育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乃是实现德育与生活视域的融合,克服道德教育与生活体验疏远之弊。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该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5.
梁修杰 《科技信息》2011,(23):I0174-I0175
高校德育应关注大学生的闲暇生活,休闲中渗透德育能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休闲中渗透德育的主要路径有:一是德高为师,以高校教师娴雅的生活之态感染学生;二是潜移默化,以高校校园景观布设写意娴德人生;三是寓教于乐,以娱乐承载德育信息;四是推心置腹,以生活聊天室搭建交流平台;五是直面社会,让假期充满灿烂的德育阳光。  相似文献   

6.
针对21世纪的特点,为了适应社会和德育本身发展的要求,很有必要给德育重新定位,21世纪的德育应该定位于生活,回归生活,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方面也要尽可能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7.
杜安立 《科技咨询导报》2007,(13):242-242,244
文章从学校德育条件的优化入手,探讨了如何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本文论述了学校德育条件的基本内涵、学校德育条件的作用机制、学校德育条件的优化途径。文章重点从注重生活教育和德育实践,使学生真正成为德育实践的主体;注重师生心灵沟通,建立心理相融的教育条件;树立教师威信,赢得学生信任与尊重;创造民主、平等的德育交流机制,培养学生的德育主体意识;强化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等方面论述了优化德育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实践不仅面临着时代及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挑战,还存在一些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未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缺乏应有的实效性,加上德育与智育相比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交革德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展德育研究性学习.是一条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道德源于人们日常的社会交往活动,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其价值体现于服务人们的基本生活。在知识中心主义影响下,教育者往往把德育等同于知识教育,采用灌输方式,把受教育者置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无视其主体性,无视其情感和生活要求,导致学生知行脱节。我们应抛弃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教育模式,使师生成为平等的道德教育的主体,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同时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社会交往,使德育向生活世界回归,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现行德育方法的现状,指出现代德育方法应该以学生心理为基础,加强对学生道德思维、道德情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与德育环境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育离不开社会大环境,从当前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来看,德育环境应该优化。必须从学校、家庭、大众传媒等方面优化德育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笪双寿 《镇江高专学报》2000,13(1):45-46,55
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德育。新中国成立后,“三好”、“四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也把“德”放在首位。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思想品德教育还不尽如人意,德育内容未完全确定,德育方法也较陈旧,德育途径尚缺乏系统等等。本文仅谈谈如何加强对电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一、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品德特点了解九十年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有何特点,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前提。笔者认为当代电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是:卜)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从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听到很多新鲜内容,思想也从僵化走向开放。在改革开放中成长的青…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我国的传统学科,主要教学的是我国的语言与文学。不仅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归纳和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还是开展德育教学的重要场所。因为语文学科有着特殊的属性,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我国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而其中德排在首位,所谓“先成人,后成才”。所以德育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语文因其特殊性就成为了开展德育的理想场所,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来探讨语文教学与德育教学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中德育因素的深入挖掘和教育契机的随时捕捉,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是一种教育的艺术。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德育活动,古板的说教式德育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德育与教学应该很好地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认为只有对原有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进行系统的整体改革,才能建立起适应时代要求的德育新格局。一是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实行三个转变:从单纯注意培养“合格学生”这一近期的学校目标向同时注意培养“合格公民”这一远期的社会目标转变;从单纯注意培养学生成为“道德完善的人”向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成为“个性完善的人”转变;从单纯注意“知识型道德人”的培养向更加重视‘能力型道德人”的培养转变。二是德育内容的改革必须注意突出发展性,突出个性发展需要,突出时代性和超前性。三是必须建立立体化的德育网络:建立多维德育协作网络;建立多渠道的德育渗透网络;建立校园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相结合的隐性德育课程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16.
德育应该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在目前中国的中学教育活动中,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规定: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按照新课标的规定,初中思想品德课既包含有狭义德育的比较完整的体系,又有广义德育的广泛覆盖面。狭义德育内容在规范体系上应该处理四个关系,涉及三个特殊领域。新课标基本框架的设计体现了这一思路。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德育途径二元分类方法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Matthew Sanger和Richard Osguthorpe提出了德育途径的创新分析框架,指出了德育途径的心理假设、道德假设、教育假设和附随因素,给德育途径提供了系统的、综合的分析方法.职业学校中职业道德教育是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笔者认为,在附随因素中还应该加入工作场所这一因素,从而有效地分析职业学校德育.通过框架的分析,职业学校德育应该真正做到从学生出发;正确看待学生的问题行为,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治;正确区分德育的层次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班级德育创新与文化教育的一个案例,介绍了一个班级初进校时的基本情况和通过四个阶段的精心教育,逐步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了学习积极性。特别是暑假通过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学习状态良好,由此感受到了德育与文化携手的新体念。  相似文献   

19.
顾丹 《科技资讯》2012,(19):189-189
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主渠道,但道德素质不是光靠课堂就能提高的,还需要学生在参与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在与他人合作和交往中提高,体验式德育教学应是高职德育的重要环节。高职教育大发展的趋势,对德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棵常青树,对青年学生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作为一个组织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社会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与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使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得以解放出来,拥有日益增多的闲暇时间,一个全新的闲暇社会正信步向我们走来。在闲暇社会中,现代德育出现闲不育德、德不体闲等新问题,由此,要求现代德育有必要做出相应调整,有效利用闲暇时间开展一系列反映青少年学生闲暇生活特点和要求的、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德育活动,即闲暇德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