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汽车排气消声器的实验与改进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消声器的插入损失实验,分析了微型车消声器消声后的声音频谱特征,识别出未被消声器抑制的有害噪声源。建立了该消声器的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分析软件,对消声器的声结构进行了声场分析,获得了该消声器的消声频谱特征。基于实验和数值分析结果,并根据抗性消声理论改进了该消声器的结构参数及布置形式,设计出一种新型抗性消声器。对新设计的消声器的消声性能进行台架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消声器消声量提高3-5dB。  相似文献   

2.
文章建立了排气消声器与发动机的耦合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排气消声器的传声损失进行了计算,分析发动机的排气噪声。根据这种方法,对原消声器的设计进行了改进,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消声器消声效果优于原消声器,对排气消声器的研制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492Q汽油发动机排气消声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492Q汽油发动机配套的排气消声器的新研制的消声器在台架上的对比试验结果,结合两种消声器的具体结构,分析了原消声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消声器插入损失和发动机动力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492Q汽油发动机配套的排气消声器与新研制的消声器在台架上的对比试验结果.结合两种消声器的具体结构,分析了原消声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消声器插入损失和发动机动力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消声器中的高次波及其对消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推导了扩张室消声器内可能存在的高次波.为考察消声器的性能,先用三维有限元法求出消声器两端的四端子参数,然后再根据四端子参数求出消声器的传递损失.利用这种方法计算出了消声器内部声压的分布,讨论了消声器内高次波对消声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改善消声器性能的方法.结果表明,由于高次波的存在,消声器内部不一定是平面波;高次波对消声器性能有一定影响,能使某些频段的消声量下降,甚至失效;适当选择进出口管位置能抑制某几次高次波的出现,扩展消声器的有效频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244S摩托车排气消声器,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该消声器的声场模型和流场模型,利用SYSNOISE软件对该消声器进行了三维声学仿真,在声场仿真基础上提出对原消声器的改进方案,优化了原消声器内部结构。通过对改进后的消声器进行仿真与台架试验对比,改进后的结构比原消声器在中、高频的消声能力有显著的改善,仿真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流场仿真结果显示,改进后消声器功率损失变化不大,表明对原消声器结构的改进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消声器作为摩托车的一部分,以DY90摩托车消声器为例,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消声器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消声器的前十阶固有频率和振动特征,比较了不同壁厚条件下消声器固有频率和变形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利用四端网络方法对穿孔管插入式的抗性消声器进行分析,建立了该消声器的声传递矩阵,编制了相应的计算软件,计算出消声器的消声频率特性,试验证明,消声器声传递矩阵和计算程序是可行的,可以较正确地分析消声器的频率特性的走向趋势。  相似文献   

9.
测量了某单缸发动机消声器的入口气流脉冲压力信号.依据消声器的实际物理结构,建立了发动机消声器的仿真模型.考虑单缸发动机的排气特性,提出了使用脉冲压力有效值设置边界条件的方法,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仿真计算了消声器内部压力损失的分布情况.根据仿真结果,分析得到消声器内部产生较大压力损失的环节,有针对性地对消声器内部结构进行了改进.在相同工况下,对改进后的消声器入口气流压力信号进行了测量,并再次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消声器压力损失明显降低,且在内部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0.
对BH175F柴油机消声器进行了声压实验和烟度分析,结果发现该消声器的排气声压值较高,且该柴油机的尾气烟度较大。为此,基于对消声器理论和实验研究经验,对原消声器进行结构改进,以得到一种既具有较好消声效果,又拥有良好尾气净化效果的新型消声器。再对新型消声器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消声器较原消声器的消声效果有所提高,排气尾气的烟度有所降低,达到了结构改进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大变形较准确的预测方法,在综合分析大变形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归纳出岩性条件、应力条件和围岩条件3个方面、8个指标作为影响大变形发生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类新的大变形综合分级预测方法。该方法较全面地考虑了大变形发生的多种影响因素,对各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了层次分析评价,避免单一判据所带来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项目中大型施工设备的资源分配,通过改进的双代号网络图对大型设备的分配与使用进行合理的规划,建立大型设备的网络计划分配流程,在对大型设备的多个任务顺行安排的基础上对网络计划进行优化,对工程中大型设备相关工序的进度跟踪与控制和大型设备的动态调度管理,同时探讨在多项目间进行大型设备的协调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250 多年的世界油气勘探表明,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主要富集在少数的大型油气田中。2010 年发现的Leviathan 和Franco 等一系列世界级大油气田,更是增强了勘探家对大油气田的勘探信心。研究新增大油气田的分布规律和成藏特征,对未来寻找大油气田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通过搜集2007-2012 年间新增的57 个大油气田资料,在对新增大油气田分布特征、成藏条件和富集规律的分析基础上,结合典型油气田实例分析,总结了新增大油气田成藏特征和对今后的勘探启示。新增大油气田主要分布在21 个盆地,上侏罗-下白垩统页岩是主要烃源岩,下白垩统是大油气田主力富集层位。海底扇和斜坡水道等浊积砂岩是大油气田的有利储集相带。泛特提斯域盆地的中生界和南大西洋两岸盐盆的下白垩统是未来寻找大型油气田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面向大规模数据的特征趋势推理算法. 首先, 采用Hash函数抽取大规模数据样本, 使用Pam聚类算法和并行K means聚类算法对大规模数据样本进行聚类, 获取最佳聚类结果后, 提取大规模数据聚类的动态特征; 其次, 采用基于特征趋势规则的推理算法, 构建大规模数据特征的趋势规则推理模型, 并通过累计趋势规则方法设计趋势规则算法, 推理大规模数据特征趋势, 解决了推理结果误差较大的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对大规模数据特征趋势推理的准确率均值为98.10%, 推理速度增长率为50%, 推理耗时最大均值仅为114.25 s, 能快速准确地完成数据特征趋势推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型仓储式购物中心不断涌现,对于这类建筑,其特征是空间高大、货架多、面积大,这使它的火灾特征具有易燃物多、人员复杂、火灾危险性大的特点,因此,消防水灭火系统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正交表的支持向量机并行学习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规模训练样本的支持向量机训练问题进行探索,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表的并行学习算法.这种方法通过求解一些相互独立的小的训练问题来求解大的训练问题,采用多处理机可求解大规模的训练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关于强大数定律的研究仍集中在概率测度(可加性测度)空间上。但是,概率测度的可加性条件太强,限制了强大数定律的研究范围。为了扩大其研究范围和应用领域,强大数定律将被推广到一种非可加测度空间——可信性空间上进行研究。可信性测度是一种比概率测度更广泛的、自对偶的测度,它的性质将得到更进一步的讨论。利用概率论中类似的方法,在可信性空间上给出依可信度1收敛的概念、重新提出基于模糊变量的强大数定律的定义;进而提出并证明强大数定律的相关引理;最后给出强大数定律的证明,从而获得了可信性空间上关于模糊变量的强大数定律。这一工作扩大了强大数定律的研究范围,达到了推广强大数定律应用领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地震发震大尺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次大地震发生前,地震活动在其未来震中区近处,常会表现平静。但着眼于全球大尺度规模,则可观测到颇具特色的地震活动性图像。较为普遍出现的图像是直线型与圆弧型,以及构成这些图像的主要地震事件的等间距性。本文认为大地震发震结构可以具有全球规模的大尺度,这些地震发震大尺度结构主控着大地震发震的短临进程,对认识地震成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文中还给出中国近年发生的数次大震(1976唐山M7.8;2001昆仑山口西M8.1;2008汶川M8.0)前呈现的地震发震大尺度结构,很明显它们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含大地形、摩擦、加热的准地转正压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包含大地形、摩擦及加热作用的正压模式方程组出发,通过尺度分析、小参数展开和线性化等方法,导出一个含大地形、摩擦及加热作用的准地转正压模式。该模式是我们今后研究青藏高原的基本出发方程。如果不考虑地形的动力作用、摩擦及加热作用,该模式就退化为通常的准地转正压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地震液化区分布范围对地面大位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稳态强度理论和动力有效应力分析方法,对液化后地面大位移进行数值计算,以研究液化区分布范围对地面大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液化区可动用的残余强度较大时,液化区范围变化对地面位移影响不大,亦即此时一般不发生地面大位移破坏。当液化区可动用的残余强度较小时,随液化区范围增大,地面位移增大呈现三个阶段:初始阶段(小位移阶段),随液化区厚度增加位移缓慢地增加,在几个cm量级内变化;过渡阶段,随液化区厚度增加位移急剧增加,从几个cm量级快速增至m量级;稳定阶段(大位移阶段),随液化区厚度增加位移缓慢增加。当土体发生局部液化时,也能产生地面大位移破坏,但当局部液化区处于地下土层一定埋深时,基于不产生地面大位移的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