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硝普钠复合异氟醚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窥镜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将Ⅱ型Ⅱ期-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人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全麻控制性降压组(B组),每组25例,两组病人均为ASAⅠ-Ⅱ级,控制性降压组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下以硝普钠1ug/(kg.min)微量泵泵入及1.5~2%异氟醚持续吸入控制性降压,对照组采用局麻下手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输液量、手术时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输液量、手术时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硝普钠复合异氟醚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无单用硝普钠降压的副作用,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硝普钠复合异氟醚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窥镜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将Ⅱ型Ⅱ期-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人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全麻控制性降压组(B组),每组25例,两组病人均为ASAⅠ-Ⅱ级,控制性降压组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下以硝普钠1ug/(kg.min)微量泵泵入及1.5~2%异氟醚持续吸入控制性降压,对照组采用局麻下手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输液量、手术时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输液量、手术时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硝普钠复合异氟醚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无单用硝普钠降压的副作用,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3.
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采用钻孔碎吸引流、开颅血肿清除术,血肿破入脑室者行脑室外引流,在围手术期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并严格落实,预防早期并发症.结果:手术后存活77例,成活率为90%.对77例存活者术后1个月行所疗效评定,其中临床基本治愈21例,显著进步34例,进步12例,无进步10例.结论: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在围手术期严密监测,加强护理,预防和及时发现并发症,对患者预后起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妇科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分析29例糖尿病患者择期施行中型或大型妇科手术,术前、术中、术后利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输入适量的葡萄糖,减少蛋白质分解。结果 伤口Ⅰ期愈合28例,Ⅰ期愈合率96.55%;Ⅰ/期愈合1例,Ⅱ期愈合率3.45%。所有病人均安渡围手术期,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糖尿病患者行妇科择期手术,正确使用胰岛素,保持围手术期血糖浓度相对稳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叶红芳 《汉中科技》2013,(5):61-62,5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胆囊癌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46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因肝功衰竭死亡1例;有轻度胆漏2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胆囊联合肝叶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癌中占重要地位,围术期的诊断与正确护理。加强并发症的先兆观察,做到预防在先,是保证胆囊癌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以下简称风心病)合并妊娠剖宫产的麻醉处理及围术期的综合治疗。方法:对33例妊娠合并风心病剖宫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8例产妇选用腰麻-硬脊膜外联合麻醉(简称硬脊麻),2例选用硬膜外麻醉(简称硬外麻),1例因术前出现严重心衰及2例需同时行瓣膜置换+取栓术而行全身麻醉(全麻)。术前、术中积极防治心衰,对已行换瓣术后的产妇围术期合理应用抗凝剂。结果:麻醉过程多数平稳,新生儿除全麻的2例病例Apgar评分在2—3分外,其余均在8分以上,母婴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1例死亡。仅一例因宫腔出现活动性出血,止血效果差而行全宫切除术,余病例无出现围术期大出血危情。结论:硬脊麻用于风心病合并妊娠剖宫产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术前、术中积极正确地防治心衰、改善心功能等综合治疗及围术期合理应用抗凝剂,可降低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B超监测下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时对手术时间、术中液体吸收量、出血量、复发官腔粘连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70例宫腔粘连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官腔镜联合B超监测85例(联合组)及单用宫腔镜85例(单用组)治疗官腔粘连。结果手术时间:联合组(32.74±3.77)min,单用组为(34.81±5.62)min,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术中液体吸收量、出血量:联合组分别为(267.28±9.05)ml、(36.69±6.38)4、单用组分别为(349.98±64.74)ml、(44.78±10.90)ml、两组亦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复发宫腔粘连率分别为14.1%(11/85)、16.5%(14/85),联合组低于单用组。结论B超监测下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手术时间缩短,术中液体吸收量、出血量减少,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对25例大型垂体腺瘤采用经颅、经眶(经筛)及经蝶扩大切除骨瓣入路的新显微手术方法.结果:肿瘤全切者16例(64.0%),次全切者7例(28%),部分切除者2例(8%).本组病例术后常规给予放射治疗,临床症状与内分泌功能于术后复查均恢复至正常范围或明显改善,经过1~5.5年追踪尚未见复发者.此术式将经颅与经蝶两种入路于鞍结节处融合成一个大术野,扩大了手术视野,缩短了手术入路,有利于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提高了全切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手术治疗Ⅱ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33例Ⅱ期宫颈癌患者术前进行超选择动脉化疗加栓塞治疗,10~14d后行宫颈癌根治术,分析淋巴结转移情况、术中出血量和疗效,并与31例单纯手术患者进行对照。结果联合动脉化疗栓塞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缓解率100%;术中平均出血量(348±28)ml,低于单纯手术组(560±45)神(P〈0.05);术前化疗栓塞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2.12%,低于单纯手术组19.35%(P〈0.05)。结论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手术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有效降低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减少术中出血,是治疗Ⅱ期宫颈癌的较佳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角膜裂伤缝合白内障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60例60眼角膜裂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的患行角膜裂伤缝合白内障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结果:术后随访3—48月,视力<0.312例占2%,0.3—0.425例占41.67%,≥0.523例占38.3%。结论:角膜裂伤缝合白内障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治疗角膜裂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持续输注用于静吸复合全麻下鼻内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50例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组)和B组(硝普钠组)行控制性降压,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控制性降压期间两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差别不大(P〉0.05),A组心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持续输注用于静吸复合全麻下鼻内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可达理想的降压效果,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行妇科手术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对27例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选择合理术式,术前术后使用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使血糖控制在9 mmol/L以内.结果:27例患者有24例切口Ⅰ期愈合,3例切口Ⅱ期愈合,6例手术前无念珠菌性阴道炎者术后发生念珠菌性阴道炎,4例术前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者经术前抗霉菌治疗术后未发生。结论: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病人合理选择麻醉方式,术前术后有效控制血糖能够显著改善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手术中出现脑膨出的45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开形成原因及易发征象,比较各种防治措施的疗效。结果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形成、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脑组织缺氧和低血压、长时间脑疝、严重脑挫裂伤等是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彻底清除颅内血肿、缓慢降低颅内压、术中过度通气、使用脱水剂、适当控制血压是防治术中脑膨出的有效措施。结论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可防治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王凯博 《科技信息》2012,(15):450-451,435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后应用自体引流血回输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本研究选取2010年3月~2010年6月择期初次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共50例.术前无贫血及长期使用抗凝药物史。人工关节为Zimmer或者Stryker公司产品。试验组25人.使用自体血液回输器为北京中科盛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自体血液回收器(型号规格是XH-1000型)或StrykerInstruments(美国)生产的自体血液回收器(型号规格是CBC).对照组使用负压引流盒。收集两组患者术前、输血前(未输血患者为术后4—6小时)和术后48小时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血沉、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术后引流血量、异体输血量等。术后两组患者根据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压、脉搏、尿量、口唇及眼睑粘膜颜色等情况决定是否输异体血,并对上述数据进行记录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异体输血为4例.试验组异体输血总量为18IU:对照组为11例.总量为34IU。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无统计学差异。分析两组问术后输血前(未输血患者术后4—6小时)和术后48小时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机、血小板、血沉、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术后引流血量、异体输血量等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目前临床用血与血源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自体引流血回输作为一种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的医疗技术.虽然无法完全替代异体输血.但可以保证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基本用血需求。其具有减少异体血输入量、减少异体输血并发症、操作简单方便、降低患者医疗费用等优点.使其在临床上得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关节初次行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自体引流血回输技术是安全的.但可以明显减少异体输血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阴式子宫肌瘤核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对比,探讨二者在临床上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我院阴式子宫肌瘤核除术患者40例(治疗组)及同期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的患者4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治疗效果和术中情况、术后恢复状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体温情况,治疗组为(66±21)min、(336±73)ml、(37.8±0.5)℃;对照组为(62±24)min、(314±84)ml、(38.6±0.2)℃,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术后排气时间(18±8)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0.5)d ,平均住院费用(5200±315)元与对照组(32±6)h、(5.8±0.6)d、(6450±460)元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收集资料的患者均随访6~12个月,腹痛、不规则流血、腹胀等症状明显改善,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比较,两者均为微创手术,阴式手术更为广大患者所接受.结论:两种微创手术因阴式手术不开刀、无腹部瘢痕,恢复快,价位低,深受广大患者及医生的青睐,是微创手术中首选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第三代骨水泥技术在人工全髋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0年6月-2006年1月采用第三代骨水泥技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37例44髋,并分析其手术时间、总出血量、总输血量、术前与术后Harris评分及术周、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手术时间(84.5±6.3min),总出血量(558.4±46.5ml),平均输血量(332.5±21.5m1),术前Harris评分(37.2±12.5),术后Harris评分(90.5±11.5),术后与术前Harris评分比较t=16.541,P〈0.05。术后并发症,脱位1例,精神症状1例。本组病例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4~27.2月,平均12.6月,X线检查示假体位置良好。结论第三代骨水泥技术在人工全髋置换术中应用效果令人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猕猴应用遥测技术进行植入子在植入手术围手术期内遇到的各类状况以及处理措施。 方法 对 本机构 8 例猕猴的植入子植入手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和总结。 对出现的术前麻醉与备皮、给药困 难,术中出血量、麻醉程度,术后切口淤肿、动物自主破坏缝线或植入子导线等问题分析产生原因,提出预防或解决 方法并予以实施,通过手术前后体质量、体温、血常规、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确认无感染或炎症等不良预后,通过检 测术后心血管系统各指标并与猴白昼基础值进行比较确认术后生理状态良好。 结果 通过标准化的手术过程与 完善的应对异常的预案,成功实施了植入子植入手术,手术成功进行并且术后恢复良好,受术猴的体质量、血常规、 生化、心电、呼吸、血压、体温等指标显示手术前后基本无差别。 结论 通过猕猴遥测系统植入子植入手术实例,成 功实施猴应用遥测系统的手术流程,提高了遥测动物模型建模的成功率,对国内机构使用植入式遥测系统建立大 动物模型在安全药理学研究的应用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妇科腹腔镜手术7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在妇科疾病的应用。方法:回顾妇科腹腔镜手术76例临床资料,分析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76例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时间(42.25±18.23)min,术中平均出血(50±30.5)ml;术后5~7h即可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5.5±1)d,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病率低等优点,在妇科疾病治疗上有广泛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19.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预防应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分析某院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股沟斜疝修补术、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1年1~12月416例4种Ⅰ类切口手术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6例患者中,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达99.5%,其中术前0.5~2h应用的仅为60例(占14.4%),术前>2h的354例(占85.1%)。术后应用时间24~48h的18例(占4.3%),>48h的396例(占95.2%)。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频次前4位分别为氨曲南、头孢硫脒、头孢替安、头孢唑肟。结论某院4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重视,加强监督管理,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使用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的全麻患者焦虑情绪、术后疼痛以及对麻醉医生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麻插管下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100例,均分为两组:A组患者使用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进行术前访视、术中管理、术后随访;B组患者采取常规围术期访视、管理。两组患者于术前一天、术前10分钟、术后一天完成各类情绪量表的自评以及对麻醉医生满意度的评分。结果术前一天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10分钟、术后一天:A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且抑郁焦虑症状轻微或正常者构成比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对麻醉医生满意度评分更高,麻醉中生命体征更平稳,苏醒时间更短(P0.05)。结论合理使用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可缓解全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麻醉医生的满意度,是值得推广的一系统、全面的麻醉医生围术期访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