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PLC测定黄芪药渣中黄芪甲苷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内蒙产黄芪药材及药渣采用甲醇梯度洗脱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黄芪甲甙的质量分数.回归方程Y=1.608 4 X + 13.246 8,R = 0.999 7,在5.50~550.00 μg/mL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7%,重复性试验的RSD为0.59%( n=5)。 黄芪药材的加样回收率为96.62%、98.23%、97.46%,RSD(n=5)分别为2.6%、2.8%、3.4%;药渣的加样回收率为9843%、98.34%、99.65%,RSD(n=5)分别为2.3%、3.1%、2.9%。黄芪药渣中黄芪甲苷的提取量为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提取量的72.08%,表明黄芪药渣仍具有较大的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黄芪养生饮中总黄酮与黄芪甲苷的含量,以确定黄芪养生饮的药用价值。方法总黄酮的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样品,在波长510 nm处进行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采用薄层色谱-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422 nm。结果总黄酮的含量,回归方程为A=0.013 60 C-0.018 37,r=0.9995,芦丁在8.2~47.5 mg/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4%,RSD=0.41%。测得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5.17 mg/g。黄芪甲苷的含量,回归方程A=1.427 C+0.158,r=0.999 5,在60~230μg点样范围内,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7%,RSD=0.32%,测得黄芪甲苷的平均含量为4.36 mg/g。结论本实验所用的测定总黄酮与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简单、准确、可靠、实用性好、适用于黄芪养生饮工业化生产中产品质量控制检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对参芪颗粒中黄芪甲苷进行HPLC分析,色谱柱Agilent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2:68),流速0.8mL/min,柱温30℃,ELSD漂移管温度105℃,载气流速2.5 L/min。结果:黄芪甲苷在30.48μg/mL~304.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7.64%(,RSD=1.11%)。结论:HPLC-ELSD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可用于参芪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黄芪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HypersilODS柱(5μm×4.6×250 m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mL.min-1;柱温:30℃;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85℃;氮气压力:3.5 bar。结果:黄芪甲苷在0.5605~22.42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9.90%,RSD为1.23%(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黄芪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以控制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5.
薄层扫描法测定强骨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以氯仿—甲醇—水(13∶7∶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显色,在105℃烘约5 min,λS=530 nm,λR=700 nm条件下扫描,以测定强骨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结果表明:样品中黄芪甲苷分离完全,阴性供试品无干扰,黄芪甲苷在1.982~9.91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57,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2.1%,测得3批强骨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平均含量为0.0639 mg/g.  相似文献   

6.
建立强心胶囊中黄芪甲苷的质量比测定方法.色谱柱VP-ODS(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4∶66),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5℃;氮气流速为2.5 L/min,黄芪甲苷在2.6~13.0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83%,RSD=0.47%.本法方便准确,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强心胶囊中黄芪甲苷的质量比测定.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古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了蒙古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HPLC),色谱柱:C18(150×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1:2:0.1,流速为1.20mL/min,检测器:紫外检测波长200nm,结果表明此方法测定蒙古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中药方剂温脾养胃颗粒进行科学的质量控制,本研究建立了君药黄芪和白芍的主要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并应用于制剂的稳定性研究。分别建立适用于温脾养胃颗粒中黄芪甲苷和芍药苷含量测定的UHPLC-MS/MS和HPLC-UV方法,并以芍药苷含量为指标,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和经典恒温试验进行制剂稳定性研究,拟定贮藏条件,预测有效期。结果表明,黄芪甲苷和芍药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60μg/mL(r=0.999 8)、10~100μg/mL(r=0.999 6),颗粒剂中黄芪甲苷和芍药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26 mg/g、1.02 mg/g。颗粒剂的指标成分含量受温度及光照影响较小,但对环境湿度相对敏感,应密封置阴凉干燥处保存,有效期至少为1年。  相似文献   

9.
HPLC-ELSD法测定胃泰咀嚼片中黄芪甲苷质量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胃泰咀嚼片中黄芪甲苷的质量比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器定量分析黄芪甲苷的质量比,使用Alltima-C18(5μm,4.6 mm×2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8∶32),流速1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飘移管温度50℃,载气压力1.58 Bar,放大系数(Gain)为10;进样量为20μL.表明黄芪甲苷在0.95~22.8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0;加样回收率为98.97%,RSD为0.64%,在常温下8 h内稳定性较好.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作为胃泰咀嚼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HPLC法测定5年及6年生黄芪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冷浸、回流提取、超声提取法分别对山西浑源 5 a和6 a生黄芪中水溶物、槲皮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芒柄花素进行了提取分离,并进行了含量比较.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以甲醇-0.4%H3PO4(V:V=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在254 nm处同时测定了槲皮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 苷和芒柄花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槲皮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芒柄花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8 0 μg~0.350 0 μg,0.400 0 μg~30.000 0 μg,0.080 0 μg~ 0.600 0μg.回收率分别为:91.25%,111.02%,95.15%.RSD分别为:1.59%,4.28%,1.84%.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芪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1.
采用HPLC-ELSD法测定黄芪经不同益生菌株发酵前后的黄芪甲苷和黄芪皂苷Ⅱ的含量变化。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250 mm×4.6 mm,5 μm),采用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结果表明,黄芪对照中黄芪甲苷和皂苷Ⅱ的含量分别为0.476 2 mg/g和0.050 3 mg/g。用混合菌种发酵后黄芪甲苷和皂苷Ⅱ的含量分别为0.257 8 mg/g和0.109 4 mg/g。黄芪经益生菌发酵后黄芪甲苷含量降低而皂苷Ⅱ的含量升高,且不同菌种发酵后的黄芪甲苷和皂苷Ⅱ的含量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仙方玉容膏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仙方玉容膏中黄芪甲苷含量的高效薄层色谱测定方法。方法:以氯仿-甲醇-水(13∶6∶2)为展开剂,扫描波长λS=530nm,λR=700nm。结果:线性范围0 25~4ug,回收率97 6~103 4%,RSD2 84%(n=5)。结论:本法简便、灵敏、重线性好,可用于测定仙方玉容膏中黄芪甲苷含量和质量标准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建立RP-HPLC同时测定心肌安颗粒剂中含绿原酸、芍药苷两种有效成分的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2%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30 nm.绿原酸和芍药苷质量浓度分别在20~120μg/mL(r=0.999 9)和30~180μg/mL(r=0.999 8)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绿原酸和芍药苷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38%(RSD=0.96%)和99.91%(RSD=0.82%).三批制剂测定结果显示,含绿原酸量为10.36 mg/g(RSD=0.73%),含芍药苷量为8.18 mg/g(RSD=0.58%).本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心肌安颗粒剂中绿原酸和含芍药苷的量.  相似文献   

14.
《贵州科学》2021,39(5)
目的:通过研究建立一种检测方法,可同时测定柴石退热颗粒中八种化合物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C_(18)(5μm,4.6×2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0.12%甲酸乙腈溶液-0.12%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1.0 mL/min的流速,270 nm的检测波长。结果:黄芩苷等八种化合物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2336~105.84μg/mL、0.4992~12.48μg/mL、1.4496~36.24μg/mL、3.1548~78.96μg/mL、1.146~28.64μg/mL、0.2760~6.900μg/mL、1.8425~30.87μg/mL、0.5624~2.6875μg/mL(r≥0.9973),检测限分别为0.501、0.321、0.285、0.369、0.247、0.268、0.432、0.36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3%~101.18%(RSD=1.14%,n=6),95.29%~100.24%(RSD=1.86%,n=6),96.85%~100.64%(RSD=1.32%,n=6),95.90%~103.06%(RSD=2.83%,n=6),97.81%~100.85%(RSD=1.35%,n=6),97.01%~101.27%(RSD=1.52%,n=6),95.20%~101.77%(RSD=2.70%,n=6),97.16%~102.94%(RSD=2.34%,n=6)。结论:该方法通过方法学验证,结果可靠,可用于同时测定柴石退热颗粒中8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刘红燕 《山东科学》2014,27(2):44-46
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小花鬼针草中芦丁、金丝桃苷和槲皮苷含量的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表明,芦丁、金丝桃苷和槲皮苷在0.50~12.50μg/mL(r=0.999 9)、0.49~12.35μg/mL(r=0.999 8)、0.42~10.55μg/mL(r=0.999 5)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37%(RSD=0.56%)、99.35%(RSD=0.57%)、99.68%(RSD=0.56%)。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鬼针草中3种黄酮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茯苓和黄芪最佳精制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均匀设计,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采用壳聚糖精制.以样品出膏率及测定多糖、黄芪甲苷含量为指标.最佳精制工艺为每100 mL药液加入1%的壳聚糖溶液25 mL.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黄芪药材质量与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实验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测定了不同道地产区黄芪土壤样品的红外光谱,阐明了黄芪土壤的红外光谱特点。并以不同道地产区黄芪土壤的红外指纹图谱为标准,利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2个指标,计算出16个样品之间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按照共有峰率大小进行排序,建立了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同时结合聚类分析法,研究了不同道地产区黄芪土壤的异同。并以黄芪甲苷含量作为衡量黄芪药材质量的标准,根据相应产区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结果,找到黄芪甲苷含量最高的黄芪种植土壤,分析其成分与其他土壤的异同,从而为黄芪土壤改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建立变波长HPLC法测定线叶菊药材中圣草酚和芹菜素的含量。采用超声法以甲醇提取药材,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圣草酚和芹菜素的含量。色谱柱为AlltimaTM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以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变波长检测(0-58 min为290 nm,检测圣草酚; 58-100 min为340 nm,检测芹菜素),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圣草酚和芹菜素的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90~0.540μg(r=0.999 8)和0.046~0.276μg(r=0.999 9);检测限分别为0.12μg/mL和0.35μg/mL,定量限分别为0.36μg/mL和1.13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67%~102.95%(RSD=2.40%,n=6)和96.73%~99.36%(RSD=1.00%,n=6)。该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线叶菊中圣草酚和芹菜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纤毛婆婆纳中梓醇、梓苷、胡黄连苷Ⅱ和6-O-藜芦酰梓苷4种主要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采用Waters ACOUITY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柱温为40℃;流动相为乙腈-水(0.1%甲酸+2.5 mmol甲酸铵);流速为0.4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表明梓醇、梓苷、胡黄连苷Ⅱ和6-O-藜芦酰梓苷4种主要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梓醇、梓苷、胡黄连苷Ⅱ和6-O-藜芦酰梓苷分别在1.562~50μg/mL(R~2=0.9987)、1.562~50μg/mL(R~2=0.9989)、4.689~143μg/mL(R~2=0.9996)、1.562~50μg/mL(R~2=0.9998)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1%(RSD=1.3%)、99.43%(RSD=1.8%)、100.6%(RSD=2.5%)、102.7%(RSD=0.65%).该方法简便、灵敏、经济、可靠,可用于纤毛婆婆纳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木犀草苷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建立了一种黄芫花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并对黄芫花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木犀草苷在质量浓度为4.1μg/mL~20.3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曲线方程为A=48.967 C-0.010 8,R=0.999 9(n=5),且重复性(RSD=0.29%,n=6)和精密性(RSD=0.33%,n=6)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86%(RSD=2.08%,n=9)。L9(34)正交试验优化黄芫花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显示,超声提取法提取黄芫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时间0.5 h、提取功率160 W、料液比1∶20(g/mL)。最后对5个不同产地黄芫花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山西绛县黄芫花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2.81 mg/g,来自山东舜王城的黄芫花总黄酮含量最低为18.08 mg/g。以上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黄芫花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和提取工艺流程,操作简捷易行,提取效率高,稳定性好,适合于黄芫花总黄酮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