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面向我国严格土地管理、土地信息社会化服务的紧迫需求,突破网络化数字调查技术瓶颈,攻克中长基线网络差分快速解算技术,创新土地实时集群调查作业模式,研发多基准站GNSS网络实时差分系统、集群土地调查作业系统,建立起网络化数字调查技术体系,实现数字土地调查与监测的网络化,形成土地实时监测成套技术支撑架构。  相似文献   

2.
国家农情遥感监测与信息服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主持的国家863计划“国家农情遥感监测与信息服务系统”(2003AA131020)研究,旨在建立基于遥感技术的国家级农情业务化监测系统,实现全国范围主要农作物(冬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大豆)面积、长势、灾害、产量和草地资源等农情信息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3.
森林资源监测是林业管理和生态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多年来,我国在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研究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但是,我国现有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仍然沿用解放初期的技术思路,许多新技术和新方法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现有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严重影响了我国森林资源监测工作的喷量和水平,主要表现在:单项监测互相独立、监测技术相对落后,缺乏森林资源监测信息快速获取、高效管理和分析处理的通用平台。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07,(22):41-41
国家863计划“数字林业平台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2003AA209060),目的是结合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数字林业建设工程,尤其是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具体需要,通过吸收国内外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成果,重点研究解决数字林业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初步构建一个能够基本适应森林资源和生态工程管理应用需要的数字林业技术平台;并以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吉林省为示范,建成国家、示范省和示范县的林业基础信息数据库,建成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与管理应用系统,以及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系统和速生丰产林工程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在技术平台构建和应用研究的同时,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先进技术水平的标准、软件和产品。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3,(4):77-77
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最基本数量特征,是评价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国际上已将生物量作为主要的监测项目之一,被列入了《国际森林资源监测大纲》。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每两年公布一次各国的森林生物量数据。我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在2009年以前从未向FAO报告过国家生物量数字。  相似文献   

6.
本项目将植物营养生态学的理论知识与稳定同位素技术引入青藏高原退化草地的恢复与重建研究中,定量测定多种高寒牧草根系对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和无机氮的吸收程度和生态位分化的程度。根据种间分化程度越高、种间竞争越小的原则,筛选适于搭配的牧草组合和优化配置技术,进行小区混播种植示范。丰富和发展了退化草地恢复重建的指导理论,为退化草地的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是重庆市2004年第十四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课题目的是为了满足重庆林业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通过对3S技术在重庆林业中的应用研究,推动重庆林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发展。为提高重庆林业科学研究水平提供现代化的平台;为林业制图、调查、规划提供新的方法和工具;为林业资源管理与数据查询、林业重点工程管理与效益评价、重大森林灾害监测预警和灾后评估等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深海网箱养殖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先进海水养殖方式,得到了大力推广,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由于经常发生的突发性海洋污染(赤潮)和气候剧变,使养殖环境污染、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大量鱼类死亡。因此,养殖户急需有一种适合于渔业生产环境的无线远程监测设备,能够及时监测到养殖水域的水质情况。本项目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远程通信系统。设备采用各种数字传感器采集海洋环境数据和监测鱼群状况,先由各个网箱建立自组网络,再通过GPRS远程传输,并利用GPS技术对网箱进行定位,有利于对网箱的监测和灾害防范。项目已经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件(ZL200920138545.3;ZL201120382456).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07,(4):49-49
针对国家对水环境管理和监督监测的迫切需求,提升我国环境管理的水平,用适合中国环境条件的国产仪器代替价格昂贵的进口设备,为国民经济开拓市场,为环保事业作出贡献,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中“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关键技术及集成设备研制”的课题研究(编号:2002AA601330),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远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参加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华东师范大学;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广州怡文科技有限公司、吉林欧伊尔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捷安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与协作。课题负责人:杨秀荣。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13,(22):75-75
项目完成单位:重庆忠诚预应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项目完成人:王继成等 1主要技术内容 结构预应力、索力张拉施工控制及锚下预应力监测评估,是影响预应力施工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多年来国内外未能突破的技术难题。我们自1986年起针对此问题展开全面深入研究,先后获得重庆市立项资助,  相似文献   

11.
该项目受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2011GB23260004)、浙江科技重大专项“水稻秧苗机插技术研发应用及病虫害数字化监测研究(2010C12026)”等资助,针对我国稻作技术转型,及传统毯苗机插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水稻生产特点,发明了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新方法,创新了水稻机插新技术,建立了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项目主要创新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2.
“浙江海域地震监测台网组网技术和海啸数值模型研究”(2008C13043)是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优先主题)社会发展项目,2013年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相似文献   

13.
对输电线路进行有效的监测和维护是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本文分析和总结了对架空输电线路主要运行状态进行监测的相关技术,包括绝缘子污秽监测、环境气候监测、力学参数测量、导线和金具温度监测、弧垂测量、导线舞动监测和现场图像监测等在线监测技术,以及红外和紫外检测、超声波法检测、电场法检测等带电检测技术,对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应用给出了综合评价。建议采用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综合监测系统,对线路主要运行状态的监测、分析和综合评估,可实现覆冰监测、提高输电线路输送容量等应用,有效预防和减少线路事故,提高线路运行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08,(20):59-59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北方草原蝗虫气象监测预测服务系统推广应用”以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项目“草原蝗虫的气象遥感监测预测服务系统”的研究成果为主要核心技术。利用气象和天气学指标与RS和GPS定位技术,实现对草原蝗虫发生面积、有限区域内种群密度、最佳防治龄期和迁移趋向的多目标、多空间尺度、多时效的监测预测。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05,(4):18-21
国际标准化草地畜牧业建设 该项目根据贵州省内建设地区的实际情况,以草地建设及畜牧良种繁殖技术等配套技术为标准化建设内容,从而维护草地生态平衡,提高草地生产力,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07,(20):54-54
西安交通大学自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从事机械设备监测诊断的研究开发工作,与众多厂矿企业进行了长期、密切的技术协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攀登计划和厂校协作项目的支持下,研发了多项具有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多次受到嘉奖。技术成果已广泛应用于石化、电力、冶金、军工、矿山、机械、建材等厂矿企业,成为关键机械设备须臾不离的监测诊断支撑技术与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时期水利发展战略需求,提出数字流域基本概念,总结数字流域国内外研究进展,深入分析数字流域基础框架与技术标准、空天地协同流域综合监测体系、多源海量数据组织、处理与共享服务、多专业模型集成及应用等数字流域关键技术,详细介绍数字流域技术在三峡工程运行管理中的应用实践,最后进行应用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全面研究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理论和技术,监测区划分和监测点部署方法和手段,土地评价方法和模型的基础上,针对耕地质量突变区快速发现、监测区科学划分和监测点合理部署、指标数据在线采集、智能评价等方面的实际应用问题,构建研发具有耕地质量信息快速获取,耕地质量成果自动转换与更新,耕地质量变化快速评价与成果编制、检查、省级汇总及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耕地质量监测评价信息系统,首次实现了对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评价、年度变更与日常业务管理工作全面的数字化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07,(21):59-59
一、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与控制系统 2002年,北京理工先河科技发展公司承担了国家“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与控制系统产业化”项目。该项目形成的主要产品是金海豚“网络动态防护系统,这是一款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防护系统,它防护的对象是网络中的主机,可以是不同操作系统的服务器,也可以是网络中异常重要的单机PC。  相似文献   

20.
本课题的总体目标是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用核同位素监测水土流失空间分布的技术、水土流失及其环境效应评价关键问题、区域水土流失模型、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信息平台及水土流失宏观变化趋势,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监测与评价、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划及宏观战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和基础信息服务。截至2008年底,课题在以下5个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