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助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Cd^2+(aq)与FeO^2-4(aq)的平衡浓度,计算出CdFeO4在298K时的K^osp常数和热力学函数△H^of,△G^of,S^0分别为9.16*10^-10,-596.81kJ.mol^-1,451.31kJ.mol^-1,15.62J.mol^-1.K^-1。  相似文献   

2.
在21500cm ̄(-1)~11500cm ̄(-1)区间内测量了红色荧光粉Gd_2O_2S:Eu的室温(300K)乃低温(77K)荧光光谱,认定了Gd_2O_2S:Eu ̄(3+)77K的122条谱线和300K的96条谱线的跃迁属性.利用 ̄7F_J的实验能级并考虑到中间耦合和J混杂效应,对Gd_2O_2S中Eu ̄(3+)的晶体场进行了计算。得到了77K及300K时的6个晶体场专数及晶体中的7个“自由离子能量”专数。拟合计算的均方差不大于11cm ̄(-1),初步指认了 ̄7F_J各斯塔克能级的对称属性。  相似文献   

3.
设G为n阶连通图,且对G中任一对距离为2的顶点u、v,有d(u)+d(v)≥n,则称G为OF图.本文讨论了OF图的泛连通性,主要得到下列结果:设G为n阶OF图,则G为下列三类图之一:(1)G是[5n]-泛连通图(2)H+;(3)Km#Kn-m+2及其部分支撑子图,其中3≤m≤n-1,|V(H)|=.  相似文献   

4.
纺锤型γ-FeOOH的合成及其热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空气氧化FeSO4与Na2CO3作用生成的Fe(CO3)x(OH)2(1-x)悬浮液体系,通过稀土离子Y3+的掺杂合成出均匀纺锤型铁黄γ-FeOOH微晶.由DTA-TG和XRD分析得出γ-FeOOH随温度升高,发生如下相变过程:γ-FeOOH→γ-Fe2O3→α-Fe2O3.本文还对γ-FeOOH的脱水过程机制和以γ-FeOOH为中间体经热处理制备的纺锤形γ-Fe2O3磁性能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添加Dy和Nb的纳米复合Pr2Fe14B/α-Fe永磁合金结构和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添加Dy和Nb对纳米复合Pr2Fe14B/α-Fe永磁合金形成,组织结构及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r9Fe85B6非晶带的晶化过程,在α-Fe相初始晶化之后,出现Pr2Fe23B3亚稳相,最终形成Pr2Fe14B+α-Fe两相组织.而添加Dy或同时添加Dy和Nb后晶化过程不出现亚稳相.添加Dy和Nb元素显著地提高了纳米复合永磁合金的磁性能。最终获得了磁性能为Hci=702.4kA/m,Br=1.03T,(BH)max=132.6kJ/m3的纳米晶复合Pr8Dy1Fe84Nb1B6永磁材料。  相似文献   

6.
利用液相化学合成技术,成功制备了六种含草酰胺桥的新型异双核配合物Cu(oxap)Ln(phen)2(ClO4)3(Ln:Y,Ce,Pr,Eu,Gd,Yb)。基于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ESR谱及变温磁化率等测试手段对这些异双核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Cu(oxap)Gd(phen)2(ClO4)3的变温磁 (4.2-300K),对由自旋Hamiltonian算符H=-2JS1.S2导出的磁方  相似文献   

7.
巨磁热效应材料Gd5SixGe4-x三元合金的制备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元合金Gd5SiGe4-x是一种具有巨磁热效应的材料。作者用熔炼法在氩气气氛中合成了四种Gd5SixGe4-x样品(其中x=4,3.2,2.16,2)。粉末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当4≥x〉2时Gd5SixGe4-x为正交晶体;当x=2时Gd5Si2Ge2畸变成单斜晶体。随着Ge量的增加,晶胞参数及单胞体积都随之增加。同时还测定了均质化处理对这些合金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纳米α—Fe金属磁粉制备及其磁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了一种新的纳米αFe 金属磁粉制备方法.在乳化剂PG参与下,从铁盐溶液中沉淀析出FeC2O4·2H2O作前驱体,经热分解、氢气还原和表面钝化处理,制备出轴比1~3(长短径比)、长径约50 nm 的椭球或短棒状αFe 金属磁粉.其主要磁性能,比饱和磁化强度σs 在137.3 A·m2·kg-1 ~157.5 A·m2·kg-1(emu·g-1)之间,矫顽力Hc 在31.8 kA·m -1~43.3 kA·m -1(400 Oe~544 Oe)之间.  相似文献   

9.
非晶晶化法制备纳米晶双相永磁合金的磁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快淬及退火工艺,通过非晶晶化制备了两种成分的纳米晶,即Nd2F314B/α-Fe永磁合金。研究了添加Dy+Ga和晶化工艺对合金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元Nd8.5Fe86B5.5合金晶化是由3个过程组成的,而添加Dy+Ga的Nd7.5Dy1Fe85Ga2合金化是由2个过程组成的,与三元合金相比,添加Dy+Ga可改变α-Fe和Nd2F14B相的形成温度及细化两相晶粒,可以显著提高合金的磁性  相似文献   

10.
图的第二个最小特征值的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G是n个顶点的简单图,λn-1(G)为G的第二个最小特征值。G的非孤立点形成的图记为G1,V(G1)=s,(3≤s≤n)。本文主要证明了:a.若G1不是完全偶图,则λn-1(G)≤λs-1(K2,s-2^-e),等式成立=G1≌K2,s-2^-^e。其中图K2,s-2^-^e为完全偶图K2,s-2去掉一边e而得到的图b.若G1既不是完全偶图,又不是K2,s-2^-e,则λn-1(G)<-√2/2  相似文献   

11.
对淬火及淬火后变形Fe-P-N合金在-50℃~350℃温度区的内耗进行了测量,并用TEM观察、分析了合金中的第二相.结果表明,在N的质量分数不超过0.003%和P的质量分数小于0.064%的实验条件下,合金的SKK峰与Snoek峰的峰高比(hSKK/hSs)和Cp-2/3呈线性关系;在Fe-P合金固溶体区中有FeP化合物存在.  相似文献   

12.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研究了单重态双自由基NH与O3反应的机理.在HF6-31G(d)水平上用梯度解析技术全参数优化上述反应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滤态和产物构型,MP26-31G(d)方法计算能量,给出了有关化合物的结构数据.结果表明:双自由基NH与O3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直接生成富能中间体HNO3,该步反应为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35292kJ·mol-1(MP26-31G(d)∥HF6-31G(d));第二步中间体经过渡态TS裂解生成HNO和O2,放出的热量为14865kJ·mol-1(MP26-31G(d)∥HF6-31G(d).总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01.57kJ·mol-1(MP26-31G(d)∥HF6-31G(d)).通过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获得了沿反应途径的势能剖面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Sr^2+与FeO^2-4(aq)的平衡浓度,计算出SrFeO4在298K时的K^ ○SP常数和热力学函数ΔH^○f,ΔG^○f,S^○分别为2.02×10^-10,-1067.78kJmol^-1,-936.48kJmol^-51,51.90Jmol^-1.K^-1用SrSO4作参比,对所用方法的可靠性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Fe-69.7%(atom)Cr合金经500℃时效4年后,获得单一α'相结构,并测定了它在低温下合金的穆斯堡尔谱。结果表明:在室温300K穆斯堡尔谱为一单线洛仑兹线型,降低温度其半宽度也随着展宽,在77K时超精细场达3072.20kA/m;超精细场数值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其变化规律与顺磁体模型理论值变化曲线相似,说明α'相在77K以上为一顺磁质,从1200℃至室温通过变温热循环加速了Cr句晶界扩散以及顺磁α'相在Fe-24.6%Cr-5.0%Al合金中析出,并导致合金脆化。  相似文献   

15.
铝对Fe—25Cr合金在H2S—H2混合气氛中高温硫化腐蚀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5%Al,10%Al对Fe-25Cr合金在H2S-H2平衡混合氛中700~900℃下高温硫化腐蚀行为。发现加Al能显著降低Fe-25Cr合金的硫化速度并改变其硫化层的形貌、成分及结果。加Al合金的硫化动力学的孕育期后遵从抛物线规律。综合反应动力学、硫化层结构和成分分析。提出了Fe-Cr-Al合金的硫化机理。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光电子能谱研究催化剂表面化学状态的变化,属当前催化领域的新课题.文中用XPS和XRD技术研究了超微粒子碳化铁催化剂在F-T合成过程中表面形态和体相结构的变化.由于超微粒子催化剂表面具有极高的化学活性,尽管其体相结构是α-Fe和碳化铁.但仍有部分氧化物复盖在催化剂表面.经H2处理,体相内碳化铁被全部还原的同时,伴随烃化物的生成,而表面仍有极少量的氧和碳以各种不同的复杂形式吸附在Fe的表面.再经CO和H2混合气处理,体相内得到F-T合成过程中具有稳定化学结构的α-Fe,碳化铁和γ-Fe2O3,其表面则是大量碳和氧以及碳氢化合物、羰基化合物以固定形式吸附在催化剂Fe的表面.然而这种形式又是一个动态平衡。伴随着烯烃、烷烃及含氧的碳氢化合物从催化剂表面脱附下来形成产物;然后再解离吸附CO和H2,再脱附,构成F—T合成催化剂表面的动态平衡.文中进一步论证了F-T合成的碳化物机理.  相似文献   

17.
合成和表征了三个以草酰胺为桥的新型杂四核配合物Cu3(oxae)3Ln(ClO4)3[其中,oxae为N,N’-二(2-氨乙基)草酰胺根阴离子;Ln为Eu,Gd,Pr]。基于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电导测定、电子光谱、ESR谱以及磁性测量认为这些配合物具有草酰胺桥联结构。测定了Cu3(oxae)3Gd(ClO4)3·H2O的变温磁化率(4~300K),求得交换积分J(cu-Gd)为2.72cm-1.结果表明,Cu(Ⅱ)和Gd(Ⅲ)离子间有弱的铁磁性超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5%Al、10%Al对Fe-25Cr合金在H2S-H2平衡混合气氛中700~900℃下高温硫化腐蚀行为。发现加Al能显著降低Fe-25Cr合金的硫化速度并改变其硫化层的形貌、成分及结构。加Al合金的硫化动力学在孕育期后遵从抛物线规律。综合反应动力学、硫化层结构和成分分析。提出了Fe-Cr-Al合金的硫化机理。  相似文献   

19.
所获主要结果是:设G是n≥3阶几乎无桥的简单连通图,G≌K1,n-1,若对G中任何互不相交的三条边e1,e2及e3有d(e1)+d(e2)+d(e3)≥2n+1则G有一个D-闭迹,从而L(G)是哈密顿图,此结果推广了Benhocine A等人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添加Dy和Nb对纳米复合Pr2Fe14B/α-Fe永磁合金形成,组织结构及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r9Fe85B6非晶带的晶化过程,在α-Fe相初始晶化之后,出现Pr2Fe23B3亚稳相,最终形成Pr2Fe14B+α-Fe两相组织,而添加Dy或同时添加Dy和Nb后晶化过程中不出现亚稳相,添加Dy和Nb元素显著地提高了纳米复合永磁合金的磁性能,最终获得了磁性能为Hci=702.4kA/m,B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