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空气和SO2或NO混合而成的模拟烟气、手烧炉产生的真实烟气和脉冲电源,研究脉冲电晕对这两种烟气中SO2和NO的脱除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正脉冲电晕对模拟烟气中SO2和NO的氧化脱除很有效,但对真实烟气中的SO2和NO的氧化脱除效果较差;正、负脉冲电晕对模拟烟气中SO2的氧化脱除效果差别较大,但对真实烟气的效果较接近;在投入不过量氨的情况下,有助于电晕放电对模拟烟气中的SO2脱除.分析还表明,两种烟气脱硫脱硝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真实烟气中存在大量的CO2和水蒸气.  相似文献   

2.
脉冲电晕对燃煤烟气中NO和SO_2的脱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手烧炉燃煤所产生的烟气和高压脉冲电源,研究脉冲电晕放电对真实烟气中NO和SO2的脱除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脉冲电压和脉冲重复频率的增大,电晕对NO和SO2的氧化脱除量增大,但随烟气流速的增大(即处理时间缩短)而变小;负脉冲电晕对NO和SO2的氧化脱除量比正脉冲电晕的低;当氨浓度为SO2浓度的4~5倍时,氨本身对SO2的脱除效率可达到88%,但氨本身对NO没有脱除作用;在氨本身对NO和SO2脱除的情况下,脉冲电晕放电促使了NO脱除,但若氨不过量(能完全被SO2吸收),则放电对SO2没有进一步的脱除作用。  相似文献   

3.
脉冲电晕放电是一种能同时脱除烟气中SO2,NOx和飞灰颗粒的新方法,然而在一个电晕放电试验装置上的试验首次发现,在脱除NOx的同时产生了一定量的N2O,而且随着电压和停留时间及NOx初始浓度的增大,N2O量也增大。试验还发现,电晕放电对N2O无分解作用,空气中的氮气在电晕中不生成N2O,脱硫及喷氨脱硫不生成N2O,SO2和NH3对N2O的生成元影响。讨论了脉冲电晕放电脱硝中N2O生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脉冲电晕放电是一种能同时脱除烟气中SO2,NOx和飞灰颗粒的新方法。然而在一个电晕放电试验装置上的试验首次发现,在脱除NOx的同时产生了一定量的N_O,而且随着电压和停留时间及NOx初始浓度的增大,N_2O量也增大。试验还发现,电晕放电对N_2O无分解作用,空气中的氮气在电晕中不生成N2O,脱硫及喷氮脱硫不生成N2O,SO2和NH3对N_2O的生成无影响。讨论了脉冲电晕放电脱硝中N2O生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在常温常压下测量了正脉冲电晕放电SO2产生的SO发射光谱,该实验为脉冲电晕放电烟气脱硫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脉冲电晕放电SO2产生的SO(A^3П→X^3Σ)发射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温常压下测量了正脉冲电晕放电SO2产生的SO发射光谱,该实验为脉冲电晕放电烟气脱硫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含水烟气脉冲放电脱硫脱硝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模拟烟气的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活化法脱除SO2和NOX的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表明:SO2和NOX的脱除主要依靠物理分解和化学反应两个脱除过程;化学反应脱除是提高脱除效率的主要过程,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于在电晕场中自由基O,OH和HO2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正窄脉冲电参数对脉冲电晕脱硫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自行研制的毫微秒级超冲电源,研究了电源放电回路参数和超窄脉冲电参数对脉冲电晕等离子体脱硫的影响,研究表明,脉冲上升时间是脉冲电源的一个主要参数,上升时间对SO2脱除影响比脉宽的影响大,增加脉冲电压上升时间和减小脉宽,都将降低脱硫量,在综合考虑脱硫效率和能量利用率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脉冲供能对窄脉冲电参数的要求和窄脉冲电泳的设计特性指标。  相似文献   

9.
对脉冲电晕放电烟气脱硫脱硝反应器结构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胍应器对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有比较明显的效果。NO脱除率提高5%以上NOx(NO+NO2)脱除率提高12%以上。  相似文献   

10.
SO2和NO在脉冲电晕放电中氧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SO2和NO与空气的混合物作为模拟烟气,研究了SO2和NO在正,负脉冲电晕放电中的催化氧化及模拟烟气湿度对氧化的影响,结果发现,正脉冲电晕放电对SO2和NO的氧化很有效,远优于负脉冲电晕放电;湿度对SO2的氧化有较大的影响,但滑有观察到湿度增大和添加加氨水对NO的氧化有明显的影响;温度对SO2和NO的氧化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SO2和NO与空气的混合物作为模拟烟气,研究了SO2和NO在正、负脉冲电晕放电中的催化氧化及模拟烟气湿度对氧化的影响。结果发现,正脉冲电晕放电对SO2和NO的氧化很有效,远优于负脉冲电晕放电;湿度对SO2的氧化有较大的影响,但没有观察到湿度增大和添加氨水对NO的氧化有明显的影响;温度对SO2和NO的氧化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CO在脉冲电晕场中氧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CO在脉冲电晕场中的氧化脱除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采用高压超窄脉冲流柱电晕放电可使CO的氧化脱除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电晕放电自由基注入提高烟气脱硫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脉冲电晕放电烟气脱硫效率,利用脉冲电晕放电脱硫反应器,采用自由基注入技术,研究氨气和水蒸气对电极放电特性的影响,以及氨、羟基自由基注入和一氧化氮存在对脉冲电晕放电烟气脱硫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氨气注入时,电晕电流略有增加,水蒸气注入时,电晕电流降低.采用电晕放电氨、羟基自由基注入系统,能耗增加约0.36 W·h/m3,但可提高脉冲电晕放电烟气脱硫效率约14%,总脱硫效率达到90%;NO将促进SO2的热化学反应脱除,烟气中注入体积分数为125×10-6NO,二氧化硫脱除率可提高约15%,能耗小于2.4 W·h/m3时,SO2脱除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14.
基于自行研制的毫微秒级超窄脉冲电源,研究了电源放电回路参数和超窄脉冲电参数对脉冲电晕等离子体脱硫的影响.研究表明,脉冲上升时间是脉冲电源的一个主要参数,上升时间对SO2脱除影响比脉宽的影响大,增加脉冲电压上升时间和减小脉宽,都将降低脱硫量.在综合考虑脱硫效率和能量利用率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脉冲供能对窄脉冲电参数的要求和窄脉冲电源的设计特性指标.  相似文献   

15.
雾化电晕放电除尘原理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了一种新型静电除尘器结构和原理,采用新的电极结构,通过雾化电晕放电和水的循环利用,实现长期、高效并且无污水排放的静电除尘,解决了烟气污染源中黏性的微米及亚微米颗粒对传统除尘器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对雾化电晕放电静电除尘的构造、放电特点、雾化电晕放电伏-安特性、雾化状态、温度的影响和电极清洗效果均进行了实验研究,为采用雾化电晕放电净化黏性粉尘的烟气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必要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多个电厂省煤器出口和SCR出口烟气中SO3浓度进行了测试,并对两个典型超低排放1000MW机组50%、75%和100%负荷烟气中SO3浓度进行了全流程现场实验,主要研究典型燃煤电站中三氧化硫的生成和全流程分布特性。结果表明,三氧化硫炉内生成率一般在0.145%-0.785%之间,SCR装置内SO3生成率为0.165-0.86%。空预器后SO3浓度降低,降低幅度为18.3-28.1%;传统静电除尘器和低低温静电除尘器对三氧化硫的脱除率分别9999为7.5-10%和20.2-31.4%。传统湿法脱硫装置和高效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对SO3的脱除率分别为22.2-29.5%和26.2-36.7%。采用湿法脱硫+湿式静电除尘器的组合方式实现超低排放的燃煤电站对SO3的总脱除效率为61.2-76.4%,最终排放浓度为2.48-3.36mg/Nm3。采用高效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的燃煤电站三氧化硫总脱除效率为59.3-62%,最终排放浓度为6.8-8.6mg/Nm3。  相似文献   

17.
该文研究光滑型电极电晕放电催化烟气脱硫在不同条件下的脱硫效果,在反应塔中进行电晕液相催化氧化烟气脱硫实验,分析了供电电压、进水量、pH、催化剂、脉冲和直流电源等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催化脱硫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10^-9s高压脉冲将CO2部分分解为CO,使用具有选择性的催化剂,由脉冲放电产生的部分高能电子提供反应所需能量,将烟气中的SO2还原为单质硫,在常温下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气体流量为700L/h时,脱硫率达90%以上,而能耗只有2.7W.h/m^3左右,脱硫率随脉冲电压频率的增加而增加, 在一最佳值,脱硫率随气体流量的增加而减小,当流量大于某一值时,这一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流化床煤燃烧N2O,SOx及NOx的消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一台循环流化床实验台,研究了石灰石脱硫过程中N2O/SOx/NOx浓度的变化,并在空床上进行了再煤燃烧脱除N2O的实验,结果表明,石灰石脱硫全吏NOx少量增加,再燃烧法可以在不增加NOx的同时使N2O大大降低,再燃燃料的挥发含量越高,N2O的消减率越高;气体停留时间越长,N2O的分解率越高;低氧量对现燃烧法消减N2O有利。  相似文献   

20.
脱除SO2和NOx用高压脉冲电源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一种脱除烟气中SO_2和NO_x用高压脉冲电源的电参数特性,形成脉冲的电参数为上升时间30ns,脉宽330ns.其特点是自然形成基压.讨论了电源的脉冲成形电容C_i和负载的匹配关系,给出了最佳匹配电容的经验公式.比较了自带基压电源和无基压情况下对脱除率的影响,该电源具有明显的优点.该电源的效率大于70%,可较大幅度提高能量利用率,并使脱除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