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股骨干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所在在治疗方法上也较多,有手术切开复位固定及非手术疗法,又可分为手法复位后管型石兰外固定及牵引疗法,加手法复位、功能锻炼和内服外用中草药治疗牵引疗法。目前,又可分为两种做法,一种是先行手法,复位夹板纸垫外固定,然后维持牵引,另一种先行超重滑动牵引夹板纸垫外固定,使骨折自动复位或稍加手法复位的方法,1986年以来,采用了超重骨动牵引,小夹板纸势外固定和功能锻炼,配合中草药冶疗股骨干骨折6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一)从1986年以来,先后对治疗的64例股骨干骨折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51例胫腓骨干骨折的临床分析,从胫腓骨干骨折的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讨论,重点强调在条件较差的农村医院,对诊治胫腓骨干骨折应注重对病员来诊时的详细检查,如对皮肤肌肉、肌腱、神经、血管等软组织的损伤要仔细检查,急诊摄X片检查骨折情况明确诊断后,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如采用石膏固定、小夹板固定、牵引切开复位内固定和"有限手术"及半环槽式支架外固定等方法,在治疗过程中还要注意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实用的手部无创动态牵引外固定架在治疗指关节骨折的初步应用效果,探索手指关节部位骨折的简便有效的无创治疗方法。方法:无创动态指骨牵引架应用于拒绝手术的单手指关节部位闭合性骨折患者,以患指指甲为牵引着力点,行无创牵引治疗的同时早期关节屈伸锻炼,在电视X—ray透视下监测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结果:跟踪随访应用无创动态指骨牵引架治疗指关节骨折患者30例,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3.5个月,平均2.2个月。配戴牵引架的时间为1.5-3.0个月,平均2个月。患者对此牵引架的接受程度及手指功能恢复情况为,满意23例,基本满意5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93.3%。结论:无创动态指骨牵引架行指骨关节部位骨折的无创牵引治疗,方便、实用、固定稳定、操作简单,轻巧舒适,对指骨关节部位的骨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超关节夹板固定加悬垂石膏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干中下段骨折后的保守治疗,夹板或石膏固定,均骓于维持稳定者较多,常有引致再移位或骨折不愈合,甚则手术骨不愈合率尚高,我们设想用夹板固定,加悬垂石膏治疗,达到国定、牵引之目的,从而提高骨折愈合率,即是一些复杂难治性病例,以此方法治疗,有保守成功者,方免除手术之痛苦,经27例病人的治疗及随访观察,效果满意,故此方法尚有一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胫腓骨由于其在小腿所处的位置、功能及血循环的特殊性,导致了该部位骨折难以愈合。为探讨胫腓骨骨折在临床的有效治疗方法,经过48例胫腓骨中下1/3骨折病人采取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牵引、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分析表明:该方法治疗胫腓骨中下1/3骨折,只要熟悉解剖,手法适中,对闭合性及开放性骨折都能起到愈合快疗程短、功能恢复好、合并症少的作用。保守治疗平均治愈时间比手术治疗缩短11周,达到了经济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牵引固定架的结构及设计原理,对该架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架设计符合弹性固定准则和人体生理特点。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显著的疗效,是目前值得推广使用的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医疗器械之一。  相似文献   

7.
脊柱牵引的生物力学分析初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脊柱牵引的生物力学原理,总结脊柱牵引的生物力学特点,为临床牵引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选择托马氏架按皮牵引程序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26例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1年以来,对18例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采用三棵针经皮双夹板外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显著。临床资料一股资料:本组18例中,男12例;女6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14岁,平均年龄35岁。闭合性骨折10例;开放性骨折8例;多数为螺旋型,斜行型骨折。器材及固定方法固定器材:三合或五合胶合板2块,规格40X80。mZ。斯氏外2根,石膏绷带2卷。固定方法:在局部麻醉下,于胜骨结节及跟骨牵引点,各打入一根直径《毫米粗的斯氏针。在X光下复位后,术者把持患肢,保持骨折对位,助手迅速在木夹板两端相应部位,钻直径4毫米的孔。针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坐式石膏裤固定治疗32例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体会。方法:2002年1月-2003年2月对32例儿童股骨干骨折,男25例,女7例,平均年龄5.6岁。其中12例于伤后24h内,10例经3-4d皮牵引,8例经i-2w的骨牵引后在C臂X线机透视下,全麻后闭合复位,双下肢坐位石膏裤固定。结果:27例获得随访,骨折坚强愈合关节功能正常,无跛行。结论: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石膏裤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符合简单、损伤小、又能取得较佳疗效的治疗原则。对5岁以前骨折短缩小于2cm的股骨干骨折可以即刻或早期石膏裤固定为首选治疗。5岁或以上骨折稳定者即刻石膏裤固定。大龄儿童或骨折不稳定者视具体情况骨牵引1-2w后石膏裤固定。治疗标准以公认的骨折短缩在1-2cm,冠状面成角小于20度,矢状面小于30度,旋转小于15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快速牵拉、反折法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科雷氏骨折275例,其中28例为陈旧性骨折,247例为新鲜性骨折.结果:早期优良者达263例(96%).半年后随访212例,优良者达201例(95%),占新鲜骨折总例数的81.3%.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平均272天.复位方法简单、省力、易掌握,不受特殊设备限制,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  相似文献   

12.
对于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的损伤机制,在国内尚无统一的认识.本文运用调查法和资料查阅法,对所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对原损伤机制的应力学说和肌肉牵扯学说进行质疑,并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方法,对骨膜炎的损伤机制,进行解剖学的分析.认为导致骨膜炎的这种局部骨组织过度负荷的外力,来源于炎症部位肌肉组织不同的拉力角度所产生的牵扯合力,以及局部肌肉对骨膜组织的直接磨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腓骨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的特点。方法 32例胫腓骨中、下1/3不稳定性骨折,采用腓骨内固定、胫骨闭合性手法复位外固定方法治疗。32例中胫前皮肤条件较差的闭合性骨折26例,开放性骨折6例;其中粉碎性骨折15例,斜形、螺旋形骨折17例。腓骨采用钢板螺钉或髓内针固定。结果 32例均达临床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4个月,骨折位置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皮肤坏死及感染发生。结论 腓骨固定适合于胫前皮肤条件不好的闭合性或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和胫骨下1/3粉碎性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锥环式牵引传动装置能够进行自助力变速的机理,分析了锥环式牵引传动稳态工况与变速工况内、外接触区油膜卷吸速度与自旋速度方程,构建了接触区弹流润滑模型,推导了沿变速方向的牵引力表达式,并研究了接触区油膜沿变速方向牵引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 研究表明:变速时,由于变速角θ的存在,使得接触区油膜存在沿锥轮母线方向的侧向速度,从而在接触区产生沿变速方向的牵引力,在此力的作用下,锥环将沿变速方向运动,实现自助力变速;且变速角θ越大、滑滚比s越小,输入锥轮转速越高以及接触载荷越大,沿变速方向的牵引力也越大,变速越省力.   相似文献   

15.
从非线性断裂力学模型的角度,开展准脆性材料(混凝土)裂纹过程区的有效模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扩展比例边界有限元法(X-SBFEM)兼有扩展有限元法(XFEM)和比例边界有限元法(SBFEM)两种方法的优势,利用SBFEM求解裂尖段应力奇异性问题,利用XFEM模拟非裂尖段位移场不连续.为在X-SBFEM中增加非线性断裂模型,提出采用sideface力的形式,基于黏聚力模型,通过线性叠加迭代法来模拟准脆性材料(混凝土)裂纹过程区.最后,以数值算例——单边缺口的三点弯曲梁和四点剪切梁——模拟裂纹过程区能量耗散影响,验证了所提方法的精度与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振宇 《黑河科技》1999,(3):20-20,21
本文介绍了对30例尺桡骨双折的患者采用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内服,外用中药,中期功能锻炼,并进行了临床观察随访,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中微型钛钢板固定及用带钩铝丝夹板联合应用之优点.方法:对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72例下颌骨骨折病人采取下颌骨内微型钛钢板内固定及用带钩锅丝夹板联合应用.结果:骨折线对位对线及咬合关系良好,并损伤牙齿无脱落反而对外伤后松动的牙有固定的作用.结论:微型钛钢板固定及用带钩铝丝夹板联合应用可为病人有利于骨折愈合及骨折线上牙齿愈合,痛苦少,并节省费用.  相似文献   

18.
为使捕获到的信号估计参数可以更加精细化地初始化跟踪环路,在基于锁频环的牵引方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根据卫星信号的特点,通过在一定时间内去除最值求平均的方法,消除了卫星信号中比特跳变对鉴频器的影响,扩大了鉴频器的鉴频范围。首先分析了鉴频器的鉴频方法和鉴频范围,重点分析了比特跳变对鉴频器的影响。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锁频环的牵引方案,最后通过MATLAB仿真测试了牵引方案的性能。算法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牵引方案扩大了牵引范围,提高了牵引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