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白花丹参是一种珍稀的中药材,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本文针对白花丹参进行了多项实验,采用MTT法检测白花丹参浸出液对INS-1细胞的凋亡的抑制作用,并且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白花丹参对血糖和胰岛素释放的影响,取实验大鼠的胰岛做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白花丹参抑制胰岛B细胞凋亡的效果和胰岛组织中抑制凋亡的Bcl-2蛋白和促进凋亡的Bax蛋白的分布.实验结果证明,白花丹参能促进Bcl-2蛋白的产生,削弱Bax蛋白促进凋亡的能力,抑制了胰岛B细胞的凋亡,从而使胰岛素的释放增加,最终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二甲双胍与白花丹参浸出液联用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本文采用MTT法检测联合用药对INS-1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并采用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联合用药对血糖和胰岛素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甲双胍与白花丹参联用具有抗INS-1细胞凋亡的作用.在糖尿病大鼠治疗过程中,检测血糖和胰岛素含量可知二甲双胍与白花丹参联用能有效控制血糖,效果比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明显.HE染色也显示联合用药能抑制胰岛细胞凋亡,且比二甲双胍或白花丹参单独使用的效果好.免疫组化染色中,与糖尿病对照组和二甲双胍组相比,联合用药组的Bcl-2蛋白量增加,Bax蛋白量减少.二甲双胍与白花丹参联用具有抑制胰岛B细胞凋亡,增加胰岛素释放的作用,同时促进血糖摄取和利用,能起到很好的降血糖作用.白花丹参作为治疗糖尿病的辅助药物能有效提高二甲双胍的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3.
采用MTT法研究了中华补血草根多酚提取物对HL-60细胞的抑增殖效果;AO/EB染色、DNA片段化检测和Annexin V-FITC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了多酚提取物对HL-60细胞诱导凋亡结果.Western blotting检测HL-60细胞株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中华补血草多酚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诱导HL-60细胞凋亡并具有质量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经药物处理的细胞内Bax蛋白显著升高,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凋亡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蛋白、上调Bax蛋白表达量相关.  相似文献   

4.
检测陡脉冲电场作用下Wistar大鼠在体瘤细胞的Bcl-2和Bax基因编码蛋白表达,探讨陡脉冲诱导在体瘤细胞凋亡的机理.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分别检测18例荷有Walker-256瘤株的Wistar大鼠瘤细胞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和凋亡细胞百分率.结果表明:1)陡脉冲电场对在体瘤细胞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治疗组可见大量肿瘤坏死组织,对照组瘤细胞呈弥漫性密集分布,浸润性生长;2)TUNEL检测结果:治疗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Bcl-2、Bax蛋白表达:陡脉冲电场作用后,Bcl-2蛋白表达减弱,Bax蛋白表达增强.陡脉冲电场能诱导瘤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是下调Bcl-2蛋白表达,增强Bax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五味子酯甲(Schisantherin A,SCA)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ON)和SCA 25、50、100μmol/L 3个浓度组.给药48 h后,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epG2细胞Bcl-2、Bax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Hoechst染色观察上述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CON组比较,SCA各组HepG2细胞存活率均显著降低(P<0.01);Bax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Bcl-2蛋白及Bcl-2/Bax比值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Hoechst染色显示HepG2细胞出现明显的核浓缩及核碎裂形态.结论 SCA能够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该作用可为开发利用SCA的相关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垂盆草乙醇提取物(EESS)对HEK293T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和机制.方法:利用CCK-8法检测垂盆草乙醇提取物对细胞增殖影响,用Hoechst33342染色法及Annexin V-FITC染色流式细胞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以Western blot检测其对NF-κB信号通路蛋白及凋亡相关通路蛋白Bcl-2, Bax, Bcl-xL等表达的影响.结果:EESS对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能促进其凋亡呈剂量依赖性,并显著上调NF-κΒ磷酸化水平及凋亡启动蛋白线粒体细胞色素C(Cyc)蛋白和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P<0.05).结论:垂盆草乙醇提取物能诱导HEK 293T细胞的凋亡,其作用机制与NF-κΒ信号途径及其介导的凋亡启动蛋白Cyt c和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裕丹参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Wistar大鼠50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裕丹参组。后三组分别以15、30、60 mg/kg/d的剂量灌胃给药,前两组相同量的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取颈动脉血液,测定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MB(CK-MB)、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A_2(TXA_2)的含量。处死大鼠,取心尖部心肌组织,一半做石蜡切片,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TUNEL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数量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另一半制作成组织匀浆,检测心肌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及Caspase-3蛋白、B细胞淋巴瘤-2蛋白(Bcl-2)和Bcl-2关联蛋白(Bax)的表达水平。结果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证实,各剂量裕丹参治疗组均可明显升高大鼠心脏的左室收缩压、左室内压曲线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血清酶学结果表明,各剂量裕丹参治疗组均可明显升高血清中的PGI_2浓度,降低血清中的LDH、CK-MB、TXA_2浓度。HE染色、TUNEL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证实,各剂量裕丹参治疗组均可明显改善心肌组织的紊乱形态,显著减少凋亡的心肌细胞数量,下调心肌组织中的Caspase-3蛋白表达。心肌组织检测结果表明,各剂量裕丹参治疗组均可明显上调心肌组织中的SOD含量和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组织中的MDA含量、Caspase-3和Bax蛋白的表达。结论裕丹参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裕丹参具有抗氧化、抗凋亡的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Bcl-2蛋白家族由一类含有特征性的Bcl-2同源结构BH、且主要调控细胞死亡的蛋白组成.Bax是一个含有多个特征性BH结构域、促进凋亡的蛋白.克隆了一个全新的Bax异构体Baxθ,其cDNA由外显子1,4,5,6组成.MTC表达谱分析显示Baxθ在人体各组织中广泛且不同强度的表达.将BaxθORF插入pEGFP-N1载体,转染HEK293细胞,观察到一个15 ku的融合蛋白,提示Baxθ编码的蛋白是与Baxβ共用同一个C端,且使用一个全新的翻译起始位点.尽管Baxθ缺乏BH3结构域,但它在HEK293细胞中过表达时能促进细胞凋亡.截断体实验分析发现Baxθ第43~69位氨基酸残基可能与其促进细胞凋亡的活性有关.BH3结构域可能不是Bcl-2蛋白家族诱导细胞凋亡的唯一功能区域.  相似文献   

9.
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肾上腺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跑台运动方式,建立大鼠有氧运动和疲劳运动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treptactividin-biotin complex(SABC)法研究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肾上腺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及细胞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氧运动组与对照组比较,肾上腺组织eNOS、nNOS、Bcl-2(B celllymphoma/leukemia-2)和Bax(Bcl-2 assaciated X protein)表达差异显著(P〈0.05),iNOS虽略有升高,差异不显著;疲劳运动组与对照组和有氧运动组比较,大鼠肾上腺组织NOS及Bcl-2、Bax表达差异显著(P〈0.05).表明运动可引起大鼠肾上腺NOS及Bcl-2、Bax表达的变化,且与运动强度关系密切;有氧运动可使肾上腺NOS适度增加且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疲劳运动导致大鼠肾上腺组织NOS均过度表达,细胞发生凋亡现象.  相似文献   

10.
HCAP1基因对Raji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 - 2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源HCAP1基因产物对Burkitt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作用。方法: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方法,把外源HCAP1基因转染到Raji细胞中,用流式细胞术和Hochest 33258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用Western blot检测外源HCAP1基因对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调节。结果:外源HCAPl基因导入Raji细胞24、48和96h后,细胞凋亡率增加。Western blot显示Bax/Bel-2蛋白表达比值明显增高。结论:转染外源性HCAP1基因可诱导Raji细胞凋亡,使Bax/Bcl-2蛋白表达比例上调可能是HCAP1诱导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不同浓度(0、0.1、0.5、1.0、5.0 g/L)的1年生、2年生丹参和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 丹参和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表现出相似的影响趋势,即低浓度时促进种子萌发,随浓度增加化感抑制作用增强,浓度为5 g/L时抑制作用强烈。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种子萌发率的化感指数绝对值小于丹参。丹参和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幼苗苗高和根长表现出相似的影响趋势,高浓度时对幼苗鲜重的抑制作用较为强烈。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幼苗苗高和鲜重的化感指数绝对值小于丹参。丹参和白花丹参对黄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表现出低促高抑的双重效应,且白花丹参对黄芩的化感潜力小于丹参。该研究比较了丹参和白花丹参对黄芩的化感效应,可为优化复合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不同培养条件对白花丹参组培苗玻璃化的影响,以白花丹参不育变异品种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KT/NAA比例、活性炭添加及琼脂浓度对防治白花丹参组培苗玻璃化现象的作用。结果表明,当KT浓度为1.5 mg·L-1、NAA浓度为0.5 mg·L-1、培养基中添加0.3%活性炭、琼脂浓度为0.8%时,白花丹参组培苗增殖系数较高,玻璃化率低,炼苗成功率最高。因此, MS+KT 1.5 mg·L-1 +NAA 0. 5 mg·L-1+琼脂0.8%+活性炭0.3%的培养基可以有效防治白花丹参组织培养中的玻璃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在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进行植被调查时发现了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SalviaL.)白花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f.albaC.Y.Wu et H.W.Li).白花丹参是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Bge.)的变型,分布于山东等地,此前在山西无记录.白花丹参的发现使山西鼠尾草属的记录变为6种1变型.  相似文献   

14.
药用植物丹参传粉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药用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在自然授粉中结实率约为8%。其花柱的授粉率较高的,可达76%,为结实率的9.5倍,柱头上的平均花粉量为3-12个,但多数为自花花粉,散粉期花粉活力较高。从不同处理下结实率实验看,丹参的有性繁殖主要依靠异花授粉,其自花授粉的结实率为0.6%。作者认为,在影响结实率的诸多因素中,异花授粉的效率以及植物对异花授粉的依赖程度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韩坤鹏  刘杨  万鹏 《山东科学》2019,32(3):23-28
分离鉴定危害栝楼和丹参的植物根结线虫,为两种药用植物根结线虫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贝曼漏斗法自采集来的丹参和栝楼根中分离根结线虫,分离后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结果发现了6种植物根结线虫,其中丹参中分离到5种,即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穿刺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penetrans)、美洲剑线虫(Xiphinema americanum)、纤毛棘刺线虫(Helicotylenchus apiculus)。栝楼中分离到2种,即美洲剑线虫(Xiphinema americanum)、假强壮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pseudorobustus)。该研究可为山东长清地区栝楼及丹参根部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对心肌梗死大鼠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血管生成素Ang1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Tie2信号通路的表达影响。通过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复制成功后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以对应药物灌胃4周。观察大鼠一般生活状态,并分别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试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结构和VEGF、Ang1、Tie2的蛋白表达。结果表明:模型组心肌结构紊乱伴有炎性侵润,VEGF、Ang1和Tie2蛋白表达较假手术对照组有所增加(P<0.05);低、中、高剂量组随着药物浓度梯度增加,心肌结构逐渐规整,内皮细胞完整、新生血管增多,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可见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可以上调心肌梗死大鼠VEGF、Ang1和Tie2的表达,促进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性状异常丹参是否具有利用价值。采用HPLC法,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026%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286 nm,流速为1.0 mL·min-1,测定各样品中活性成分含量。结果表明,患病、变色等性状异常的丹参仍含有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及隐丹参酮等活性成分,部分活性成分含量甚至比正常丹参高数倍,可以作为工业化提取迷迭香酸、丹参酮ⅡA、丹酚酸B等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18.
低光强时丹参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光强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一个新的植物叶片的光响应模型详细讨论了植物在低光强时光合速率与光强之间的关系。并用新的植物叶片的光响应模型重新拟合了丹参的光合响应数据。拟合结果显示新模型拟合的结果与实验测量值符合得很好。认为在自然条件下,在低光强时植物丹参的光合速率对光强的响应不是线性。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观察丹参对三氯化铝( AlCl3 ) 所致的阿尔兹海默病( AD) 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脑组织和 血清中乙酰胆碱酯酶( AchE) 含量的变化。方法 AD 模型组: 给小鼠每日按 400 mg /kg 灌胃 4% 的 AlCl3 溶液,连 续灌胃 60 d。正常对照组: 每日灌胃与 AlCl3 等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丹参治疗组: 每日灌胃 AlCl3 + 丹参溶液 1 mL。 丹参对照组: 每日只灌胃丹参溶液 1 mL。实验周期为 60 d。给药结束后进行 Morris 水迷宫训练,24 h 后进行学习 记忆功能测试和乙酰胆碱酯酶含量的测定。结果 丹参治疗组、丹参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小鼠的逃避潜伏 期以及其脑组织和血清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含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与模型组小鼠比较,丹 参治疗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 P < 0. 05) ,并且其脑组织和血清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含量比模型组明显降低 ( P < 0. 05) 。结论 丹参能有效降低 AlCl3 致 AD 模型小鼠脑内及血清中胆碱酯酶活性,明显改善 AD 模型小鼠的 学习记忆功能,这可能是丹参可防治阿尔兹海默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