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07,(13):60-60
滴灌是我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一项重要配套技术,在灌水方法由传统的地面灌溉向滴灌转变的过程中,蔬菜栽培技术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尤其是水肥管理,研究滴灌条件下蔬菜水肥管理技术是我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面临的重要任务。2003~2005年,银川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  相似文献   

2.
保护地栽培是指玻璃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栽培的总称。目前,我国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保护地蔬菜生产基地之一。随着各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流转步伐的加快,保护地蔬菜面积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3.
该课题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园艺作物与设施农业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课题之一,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持。课题针对我国北方地区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设施结构不够优化、低温弱光逆境及亚适宜温光环境、大肥大水栽培方式及土壤退化、工厂化育苗高能耗等严重影响生产效益等问题,以高效节能为目标,研发出结构合理、透光率高、保温性好,适于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专用的日光温室及其蔬菜优化栽培模式、设施蔬菜逆境管理和亚适宜环境下的高产技术、设施蔬菜主要根区土壤理化性状优化的水肥精准管理技术、主要根区土壤环境优化及土壤健康保持技术、以日光温室为核心的集约化育苗技术,集成建立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高效节能设施蔬菜生产技术体系,并进行示范推广,促进北方地区设施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增富  李洋 《中国科技成果》2014,(15):F0003-F0003
大地之子 潜修农学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有一位致力于设施蔬菜优质高产高效栽培和日光温室结构优化设计研究领域长达30年的农业科学家。30年来,他始终秉承着一位科技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深入农村,把新理念、新知识、新成果播种在农民的心田,使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他就是2009年,作为人才被引进并任命为栽培与采后技术研究室主任、蔬菜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于贤昌。  相似文献   

5.
一、主要研究内容 "山东新型日光温室蔬菜系统技术工程研究"系2001年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2001100304.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高寒地区冬季日光温室生产中存在光照弱、棚内温度过低等问题,如果不进行辅助加温,于元旦前就不能生产出喜温蔬菜,阻碍了日光温室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3,(6):25-26
本项目重点在宁夏园艺产业园(包括蔬菜、果树、花卉)的日光温室及2个设施蔬菜示范园区、2个设施果树示范区、1个设施花卉示范区的100座日光温室进行本成果的转化应用。每个园区可以种植不同的蔬菜、果树、花卉品种,控制系统根据园艺植物的特点来设计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04,(20):48-50
国外名优鱼类由于其易饲养、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而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推广国外名优鱼类,先后从国外引进罗非鱼、斑点叉尾(鱼回)等十多个品种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08,(20):53-53
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采用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理论和技术,开发蔬菜(白菜、甘蓝、番茄、甜辣椒、黄瓜等)和果树(苹果、柑橘、梨、桃、甜樱桃等)重要功能基因的分子标记;对蔬菜和果树高产、优质、抗病、耐逆、雄性不育等重要性状基因/主效QTL进行定位,完善分子育种技术体系;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小孢子培养、大孢子培养、原生质体融合和染色体操作等细胞工程技术,提高细胞工程技术效率,加速蔬菜和果树品种创制速度。通过项目研究,取得如下重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该项目针对安徽水产转型发展期,名优水产品养殖技术缺乏,无标准可循的关键共性问题,开展名优水产品标准化养殖技术研究,以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养殖实践,起草、制定、发布标准,使名优水产品养殖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11.
由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承担完成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高原地区名优果蔬气调贮藏保鲜技术与设备中试”项目,在课题负责人王志明、徐文娟、万勇等人的带领下,对气调保鲜贮藏技术在高原地区的适应性和贮藏工艺参数与海拔高度的相关性进行中试验证,从而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果蔬保鲜问题。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验证气调贮藏设备能否适应高原地区高海拔、  相似文献   

12.
(接上期) 三、现代农业科普观光园的功能评价 (一)引进开发和示范推广功能 现代农业园区凭借其较高的科技水平和良好的研究开发能力,通过自主研究、引进-消化-吸收-利用、联合开发等方式,使之成为农业高新技术的聚集地和开发源,通过引进、试验、开发,选择适宜高效的种养品种和栽培技术并进行示范,使先进适用新产品、新技术的效果直接在园区展示出来,从而有力促进了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形成、推广和转化.以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为例,到2002年2月止,该中心已从国内外引进果树、蔬菜、甘蔗等品种500多个,并经过试种观察,成功地筛选适合广西栽培的一批果树、蔬菜、甜瓜新品种,该中心的生态农业和有机栽培技术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07,(17):61-61
甘肃省临洮县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利用技术,是针对该县以往冬季沼气池难以越冬、农业废弃物未能充分利用、农民冬闲以及农村厕所不卫生等一系列问题,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以沼气为纽带,将日光温室、畜牧业、种植业等科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优化农业整体资源,使农业生态系统内做到能量多级利用,物质良性循环,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是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创造出的一种新模式,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山葵(又名山嵛菜)为十字花科山嵛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强烈的香辛味,作为一种高级调味品已风靡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地区.山葵最早在日本栽培,近几年,作为香辛出口创汇蔬菜,我国大陆的很多地方开始从日本或者台湾引进部分品种,作为高山蔬菜生产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07,(17):58-58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持、全国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联合攻关的“十五”国家863计划“蔬菜高效育种技术及优质、多抗、专用新品种选育”课题(编导2001241121),从蔬菜作物育种技术、育种材料创新和新品种选育3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2003-2005年,通过上百名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选育和创新优良的育种材料41份;培育新品种34个,申报植物新品种保护4个;获奖成果2项,发表论文共81篇,其中SCI收录5篇。课题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技术足存不影响菜籽产量的基础上增加收获一次菜薹做蔬菜食用,实现”一种两收”的技术。通过设计品种、播栽期、种植密度、摘薹高度、施肥方式等·系列的比较试验进行产业化技术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11,(20):66-66
山东省设施农业生产优势突出,尤其是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由于其为新兴产业,气象服务技术既无前期积累,亦无经验借鉴.为此,“现代农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研究”项目围绕设施农业气象保障服务需求,建设了设施小气候观测站网、设施农业生产基地自动观测站网、设施蔬菜长势实景观测站网三网合一的设施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基于日光温室小气候要素观测,将能量平衡方法与统计方法有机结合,构建了设施小气候预报模型,建立了设施农业气象指标库和决策服务信息库;研发了设施农业小气候预报服务系统;构建了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制作技术与流程;制定了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业务规范和服务产品内容与板式;利用GIS技术,基于GIS技术,采用B/S架构,集成气象信息实时采集、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业务产品制作等技术,实现了温室内外气象要素实况显示与基于3G技术的蔬菜长势实景监测,研发了监测、预报、产品制作与发布于一体的省市县三级共享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业务平台.构建了县、乡、村三级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信息传播体系,在服务模式与“点对点”服务手段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7):9-9
该课题主要取得的重要进展如下:(1)研发了适合寿光及其周边地区园艺作物栽培的新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2种,集约化育苗专用日光温室1种,工厂化育苗专用的连栋温室1种,建立了日光温室和现代化温室配套使用的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保护地黄瓜,番茄、芹菜等蔬菜安全生产上,应用以平衡施肥,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土壤消毒、生物和物理防治、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等技术为核心的综合集成技术,蔬菜综合集成技术管理与农民常规管理比较,产量提高20%,亩增经济效益1043元,肥料成本下降22%,减少农药用量45%,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效果达85%以上,蔬菜产品质量达无公害蔬菜标准.  相似文献   

20.
本项目针对当时四川名优绿茶新品种少,茶树品种单一,特色不突出,茶园良种化程度不高的突出问题和茶树品种选育一味强调产量指标等弊病,率先提出和系统开展了茶树特色新品种的选育和引进研究。其主要内容和取得的主要成绩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