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pH2.3的磷酸-1.18×10(-5)mol/L桑色素底液中,钨在-1.14V(vs.SCE)有一灵敏的极谱波,可用于微量钨的测定.线性范围4.35×10(-10)~2.18×10(-8)mol/L,检出限4.14×10(-11)mol/L.直接应用于钼精矿中钨的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
依诺沙星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诺沙星在Britton-Robinson缓冲液(pH2.0~11.0)中产生两个极谱还原峰。两峰强烈地受溶液pH值的影响,峰Ⅰ(-1.IV~-1.5Vvs.SCE)对应于吡啶环的双电子还原,峰Ⅱ(1.5伏~-1.7伏vs.SCE)对应于羰基的还原。实验表明电极过程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并测定了n,a和D0的值。当PH=2.2时,峰Ⅰ的峰电流与依诺沙星的浓度在4.0×10-8~6.0×10-6mol/L之间有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5×10-8mol/L,可用于依诺沙星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介绍测定痕量钴的一种方法。在0.01mol/L NH3·H2O-NH4Cl和1.0×10^-6mol/L酸性铬兰K(ACBK)溶液中,Co(Ⅱ)产生很灵敏的还原波,其峰电位是-0.52V(vs、SCE).Co(Ⅱ)的浓度在2.0×10^-8 ̄5.0×10^-7mol/L的范围内与峰电流成直线关系,检测限是5.0×10^-9mol/L。这一方法用于测定水中痕量钴,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在pH为8.50的Briton-Robinson缓冲体系中(BR),Ni(Ⅱ)与酪氨酸形成的配合物于-0.95V(vsSCE)产生灵敏的阴极波.其二阶导数波高与酪氨酸浓度在1.0×10-6~8.0×10-5molL-1内呈线性关系,该波可用于酪氨酸的分析测定.实验中对配合物波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pH2.1的硫酸-2.96×10-6mol/L桑色素-0.172mol/L氯酸钾底液中,钼在-0.43V(SCE)有一灵敏的极谱催化波,可用于测定微量钼.线性范围1.04×10-9~2.50×10-8mol/L,检出限1.88×10-10mol/L. 极谱催化波法直接应用于三氧化钨光谱标样中微量相的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在0.36mol/LNH4Cl-0.04mol/LNH3H2O(pH8.31)支持电解质中,溶菌酶(LE)产生一个极谱催化氢波,峰电位为-1.80V(vs SCE).该极谱催化氢波二阶导数峰电流与LE浓度在 1.2 × 10-8-5.6 × 10-8mol/L范围内有线性关系.用于鸡蛋清中LE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铜—肌苷的极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0.025mol/L H3BO3-NaOH和0.1mol/L KCL支持电解质中(pH6.5),Cu(Ⅱ)-肌苷的络合物在-0.52V产生灵敏的极谱波,据此建立了测定肌苷的新方法,该波波高与肌苷浓度在8.0×10^-7~2.0×10^-5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此法已成功地用于药物中肌苷的测定,对极谱波的性质和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钯与钨酸钠和丁基罗丹明B(BRB)反应形成的有色离子缔合物用于痕量钯的光度法测定.最佳条件为:[H2SO4]=1.2mol·L-1,[WO2-4]=9.1×10-5mol·L-1,[BRB]=3.0×10-5mol·L-1.缔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57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7.98×107L·mol-1·cm-1.钯量在0~10n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体系至少稳定140h,检测限(3σ)0.048μg·L-1(n=10),对0.40μg·L-1Pd(Ⅱ)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39%(n=11).缔合物的摩尔比为Pd∶BRB=1∶4.考察了5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本法已用于炭基和铝基钯催化剂中微量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报道一种经亚硝化后用极谱定量二苯胺的极谱测定方法。在0.2mol/LHAc-0.025mol/LH_2SO_4-4×10 ̄(-6)mol/LNaNO_2底液中,二苯胺的亚硝化产物有一良好的极谱还原波,峰电位为-0.61V(vs,SCE),峰高与二苯胺浓度在2×10 ̄(-7)~1×10 ̄(-5)mol/L范围内有线性关系(r=0.9999)。  相似文献   

10.
锰(Ⅱ)—芦丁极谱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4.7的醋酸盐缓冲体系中,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可获得灵敏的Mn(Ⅱ)——芦丁(Rt)络合吸附波,锰浓度在1.0×10-7~1.0×10-5mol.L-1范围内与二阶导数波峰高有正比关系,检测限为8.0×10-8mol.L-1。测得电活性络合物组成为Mn(Ⅱ):Rt=1∶1,条件稳定常数β=2.3×106。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锌-色氨酸-硼砂体系的吸附伏安特性.在0.01mol/L硼砂底液中(pH=9.5),锌-色氨酸配合物在-1.15V(VS.SCE)出现一灵敏吸附还原峰.通过对该峰的性质及反应机理的研究,确认此峰为配合物吸附还原峰,吸附反应物为锌与色氨酸形成的1∶2配合物,电极反应为二电子还原,在合适的条件下,该还原峰峰高与锌浓度在1.0×10-7~7.5×10-6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1.5×10-8mol/L,用此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微量锌,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2.
芦荟甙的伏安行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芦荟甙在0.05mol·L^-1硫酸溶液中出现一灵敏的吸附伏安峰,峰电位为0.23V(vs.Ag/Cl)。峰电流与芦荟甙的浓度在2.0×10^-8~4.0×10^-7mol·L^-1和4.0×10^-7~6.0×10^-6mol·L^-1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9mol·L^-1(富集时间为150s)。用线性扫描和循环估安法研究了体系的电化学行为,并应用于芦荟原胶中芦荟甙的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对抗坏血酸增强钙黄绿素-CU(Ⅱ)-NH4SCN体系荧光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抗坏血酸的浓度在1.0×10-6~8.0×10-6mol/L范围内与体系的荧光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0×10-6mol/L.方法已用于测定蔬菜样品中的微量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14.
在0.020mol/LNH_3-0.035mol/LNH_4Cl-0.005mol/L柠檬酸钠-0.030%5-[6-溴(2-苯并噻唑偶氮)]-8-羟基喹啉体系中,镍有一灵敏的配合物吸附波,峰电位为-0.82v(对SCE),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四烷基吡啶(TPB),可提高灵敏度,改善波形。测定镍的线性范围是0.002~50μg/ml,检测限为0.002μg/ml,方法的这择性好,用于水和食品中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和厚朴酚在0.1mol·L^-NH3-NH4Cl底液中,出现一灵敏吸附伏安还原峰,Ep=-0.23V(vs.Ag/AgCl)。当富集时间为3min时,峰电流与和厚朴酚浓度在1.0×10^-8 ̄1.0×10^-7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0×10^-9mol·L^-1,可用于中药厚朴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半胱氨酸在室温下与磷钼杂多酸的反应,产物在pH=9.8的氨-氯化铵缓冲溶液中有一灵敏的导数阳极吸附波可用于半胱氨酸的定量测定。半胱氨酸浓度在1×10 ̄(-8)mol/L~5×10 ̄(-5)mol/L与导数波高有线性关系,检测限为5×10 ̄(-9)mol/L。对混合样品中半胱氨酸的测定,回收率在94.5%~99.3%之间变化,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4%和0.3%。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4-(8-氨基喹啉-5-偶氮)-苯横酸钠(SAOABS)的极谱行为。在0.02ml/LNH_3·H_2O-0.36mol/LNH_4Cl的缓冲溶液中,SAQABS产生两个明晰的阴极化极谱波,其二次导数波的峰电位分别为-0.52V和-1.30V(Vs.SCE)。用SAQABS的第一个波作为定量分析的基础,其线性范围为1.0×10 ̄(-6)~8.0×10 ̄(-5)mol/L。氧不干扰SAQABS的测定。还研究了SAQABS的电极过程及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8.
拟定了测定微量锌(Ⅱ)的新方法,研究了锌(Ⅱ).水杨基荧光酮-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显色反应,实验证明,在pH(9.0~9.7)的H_3BO_3-H_3PO_4-HAc-NaOH缓冲体系中,锌(Ⅱ)与水杨基荧光酮生成1:2的配合物,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存在下生成1:2:3的蓝紫色三元配合物,λ_(max)为57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7.7×10 ̄4L·mol-1·cm-1,可在水相中直接测定锌(Ⅱ);并且详细研究了最佳实验条件,锌(Ⅱ)含量在(1.0~8.0)μg/25mL,范围符合比耳定律,锌(Ⅱ)的检测限为0.04μg/mL,用于快速测定食品中的微量锌(Ⅱ),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在pH4.6的醋酸盐缓冲底液中,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可获得灵敏的Fe(Ⅲ)—槲皮素络合吸附波。铁浓度在1.0×10-7~1.0×10-5mol/L范围内与二阶导数波峰高成正比关系,检测下限为7.0×10-8mol/L。测得电活性络合物组成为Fe(Ⅲ):Qu=1:1,条件稳定常数为1.7×106。  相似文献   

20.
在0.05mol/LNH4Cl溶液中。环丙氟哌酸与Cr(Ⅲ)发生络合反应,产生一个灵敏的还原波,峰电位为-1.640V(vs·Ag/AgCl),还原峰导数峰高与Cr(Ⅲ)在1×10-7~1×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文还用多种电化学方法和技术详细研究了Cr—CPFX的极谱伏安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波为络合吸附波。本文还测定了络合物的络合比和稳定常数,提出了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