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是山东聊城联通的GSM全向基站的传播模型校正实例,通过本文,可以基本了解无线传播模型校正的基本流程.本文还对无线传播模型的种类和校正原理进行了基本介绍.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加合理地规划公共无线局域网(PWLAN),需要对公共无线局域网的射频传播模型进行校正.根据各种典型无线环境下连续波的测试数据和数字地图,对传播模型进行校正,得出在不同环境下传播模型的校正公式.讨论了单变量和多变量的校正法,给出了一个传播模型的校正实例.实践证明,该校正模型在某市公共无线局域网的规划和布网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WCDMA移动通信网络,讨论了传播模型校正的单变量校正方法和多变量校正方法,基于Matlab/Simulink图形化仿真工具,采用模块化动态分析组合方法,提出了对传播模型建立标准模型库的设计思想.利用图形化界面分析,对典型的传播模型进行对比,所建立的Simulink图形化仿真工具包能满足实测、分析校正的要求.以某地实测为例,结合Planet网规软件,详细阐述了无线传播模型参数校正的操作流程、结果分析,并给出了校正后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实现了无线传播模型的校正和网络优化.  相似文献   

4.
刘蕾蕾 《科技信息》2011,(31):54-54
研究无线信道的传播特性并建立信道模型,是构建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础。本文介绍了无线信道建模的研究方法及其分类,并介绍了几种经典的信道模型。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数字无线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讨论了数字无线移动通信的信道模型,介绍了数字无线移动信道传播特性的测试方法和实测数据,并提出了数字移动通信传播特性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6.
首先分析超宽带通信的无线传播环境,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针对各种室内模型的优缺点,提出采用室内传播统计模型,对室内UWB(超宽带)通信的无线链路进行预测,能够比较精确地反映室内特点,并利用该模型对室内UWB无线信道的容量进行了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室内环境下,在短距离内(<10 m)实现低功率,高速率(超过100 Mbps)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对固定监测站覆盖范围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为监测网建设的科学规划、统筹配置提供技术依据。过去,用传统的方法评估无线电固定监测站的覆盖范围,得出的结果往往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评估固定站覆盖范围新方法基于无线传播模型校正,通过移动信号源发射和固定监测站接收的相关数据来校正固定站所处位置的传播模型参数,得出的结果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多斜率传播模型(包括双斜率和三斜率传播模型)的实用性,以及无线网络规划中传播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CW(Carrier Wave)测试的多斜率传播模型校正方法。该算法通过多斜率传播模型迭加街区损耗及地物损耗分量将模型扩展,整理成为线性的形式,并将每个分段划分为本地中值分量和随机分量两个部分,采用迭代式线性最小二乘法,在每次迭代中依次求解出两个分量中的各项系数,并引入系数有效性控制以保证校正后模型能够有效使用。通过实验和仿真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为无线网络规划工程中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移动通信中无线信道特性和电波传播规律,本文对距基站2.5km处8个不同的测量点接收的信号电平进行了实测与研究.结果表明:在2.5km测量出的接收电压电平值是正态分布,且电波传播表现出明显的慢衰落特征.过往车辆越多,建筑物密度越大,接收电压电平越低,反之亦然;用传播模型Hata和COST231-Hata拟合得到的地形校正因子集中在-1dB~-8 dB范围.该结论可为城市移动通信工程设计和无线网络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脉冲无线通信信道特性与建模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脉冲无线通信传播信道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介绍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和脉冲无线通信技术的背景之后,分析了描述脉冲无线信道特性的常用参数。分别对脉冲信道的成簇现象和成簇特性,多径分量的幅度统计特性,信道参数的频率依赖特性,以及脉冲信号波形在无线信遗传播过程中的失真等问题的研究内容及其最新进展进行详细介绍。针对脉冲无线信道的传播特点,介绍了与信道建模有关的主要方法,同时还详细介绍了脉冲无线信道路径损耗模型和多径传播模型的研究现状和一些主要研究成果。最后对脉冲无线信道建模研究进行展望,指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1.
张军伟  李嘉 《河南科学》2006,24(6):817-820
描述了色散介质本构模型和色散介质的FDTD基本算法,建立了路面雷达电磁波在色散介质FD TD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电磁波在色散介质中的传播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无线接入承载(RAB)重建过程是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数据传输的一个重要过程。介绍了TDSCDMA终端协议栈结构,详细阐述了终端RAB重建过程的设计和实现。并用TTCN测试工具对终端中RAB重建过程的开发软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此过程完全符合TDSCDMA标准。   相似文献   

13.
在移动通信中,无线信道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立起无线信道模型对于移动通信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对于实践应用与理论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对于移动通信信息系统而言,能够了解移动信道的特点,以便在规划移动通信网时能够综合各方面的通信特点,确定无线设备的最终参数。所以,本文将会重点介绍移动通信信道的特点及其电波传播与信号传播的损耗类型传播效应,探析飞行器的通信无线信道的模型设计难点,以及其大致研究内容与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从平面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无线共享通信及安全机制等固有特征出发,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上的恶意软件传播动力学进行研究.首先,使用随机几何图建立平面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然后,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建立恶意软件SI(Susceptible-Infected)传播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无线传感器网络固有特征和传播特征,模型建立引入MAC机制和随机密钥预分布方案.分析和仿真表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空间局域化结构特征、无线信道共享机制和安全管理应用主导了传播增长效果,限制了恶意软件传播速度,降低了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大规模流行恶意软件的风险.文中提出的模型能够描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恶意软件传播行为,为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防御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无线接入承载(RAB)重建过程是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数据传输的一个重要过程。介绍了TD—SCDMA终端协议栈结构,详细阐述了终端RAB重建过程的设计和实现。并用TFCN测试工具对终端中RAB重建过程的开发软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此过程完全符合TD—SCDMA标准。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危害传播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危害传播模型.针对随机图模型存在的不足,利用随机几何图来构造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危害传播,并与随机图构造的网络拓扑下的危害传播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随机几何图拓扑网络比随机图拓扑网络能够更有效地减缓整个网络的危害爆发.  相似文献   

17.
准确地测量或预测路径衰减是无线局域网(WLAN)分布设计过程中关键的一环.本文通过对路径衰减经验模型的研究,在OPNET上仿真实现,替换了OPNET提供的自由空间传播模型,为OPNET进一步精确模拟研究室内环境的无线传播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华东快讯     
《华东科技》2011,(9):52-52
上海:张江将成首个四网协同无线高科技园区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近13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公司签订《关于共同推进张江高科技园区“TD—LTE四嘲协同无线园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2011年-2013年)》,争取成为TD—LTE研发及业务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19.
针对授权的电力系统230 MHz频段,对高层居民楼电竖井内无线传播信道特性进行研究。在仿真软件中建立应用场景模型,提出射线追踪与室内几何散射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无线信号传播路径、到达角、信号强度等进行仿真计算,分析无线信号通过不同数量楼层时的传播特性,并在实际居民楼中对无线信号传播特性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每层楼平均传播衰减8 d B,最大均方根时延扩展17.28 ns。传播特性研究结果为在高层居民楼电竖井中部署230 MHz电力无线通信网络并进行网络性能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通信协议中,由于引入了无线承载(Radio Bearer)的概念,使得系统的通信协议能够很好地同时满足传统话音和未来高速数据传输要求。以我国提出的3G标准TDSCDMA无线接入系统终端为例,在介绍无线承载管理基本过程的同时,也介绍了如何根据协议原理在实际开发中使用SDL工具和C语言实现无线承载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