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不同的烤烟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有所差异。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新品系C2在龙岩烟区适宜的播栽期。结果表明,C2品系在11月中旬播种,2月上旬移栽,在株型、叶型、烤后烟叶外观质量以及烟叶内在品质上均较好,能够较好体现当地清香烤烟特色。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烤烟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有所差异.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新品系C2在龙岩烟区适宜的播栽期.结果 表明,C2品系在11月中旬播种,2月上旬移栽,在株型、叶型、烤后烟叶外观质量以及烟叶内在品质上均较好,能够较好体现当地清香烤烟特色.  相似文献   

3.
研究烟叶采收方式、成熟度和凋萎时间互作处理对烟叶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烘烤时间推移,烟叶淀粉含量降低;烟叶分片采收时淀粉降解量在烘烤36h内最大,而带茎采收却在烘烤24—60h最大,且降解持续时间长;采收方式、成熟度、凋萎时间均影响烤烟上部叶淀粉含量,以成熟度影响最大,采收方式次之,凋萎时间再次。烟叶成熟时带茎采收、适当延长凋萎的互作处理组合(A1B2C2)淀粉含量最低,有利于提高烤烟上部叶可用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间实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探究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络合微肥对烤烟产量及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有机络合微肥的施加,促进烤烟中后期的生长发育,也提高了烤烟生育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 T4(9/10常规处理+有机络合微肥)处理下烤烟产量、产值和上中等烟比例的提升幅度最大,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9.34%、33.05%和6.24%;增施有机络合微肥后,B2F、C2F和X2F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淀粉、氯含量降低,烟碱、钾、总氮和锌含量提高,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均在适宜范围内更接近优质烟叶水平.因此施用有机络合微肥能促进烤烟的生长发育,提高烟叶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优化烟株的内在品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弱了化肥对土壤的不利影响,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湖北K326烤烟多酚类物质含量特征及其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湖北烤烟多酚类物质总量平均为37.63mg/g,随叶位由上而下逐步增加.(2)相关分析表明,C3F和X2F等级烟叶多酚物质总量随海拔升高显著增加.(3)聚类分析将海拔高度与烟叶单宁类物质含量、莨菪亭、黄酮类物质含量、多酚类物质总量共5项指标分为3类.海拔高度为1050~1200m左右时,各等级烟叶多酚类物质总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
随着烤烟生产的发展,研究并解决烤烟打顶抹芽上的一些实际问题越显重要,本实验旨在筛选1-2个较好的抑芽剂供生产使用,达到减轻烟农工作量,减少养分损耗,提高烟叶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对楚雄烟区87个烟叶样品为供试材料,对烤烟中13种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对因子得分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烤烟主要化学成分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因子分析提取了5个主因子代表了13个化学成分87.23%的信息量;等级为C3F的烟叶综合得分的平均值要高于B2F和X2F.  相似文献   

8.
湘西主产烟区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6年湘西2大主产烟区(桑植烟区和龙山烟区)202个烤烟样本的5种常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与云南烤烟的常规化学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大主产烟区烤烟总糖含量略高于优质烟叶范围,但均低于云南烟叶总糖含量;烟碱含量大多在适宜水平偏高区域,且大都高于云南烟叶烟碱水平;氯和总氮含量多在优质烟叶化学含量指标范围内,糖碱比和钾氯比大小基本适宜,但糖碱比大都低于云南烟叶糖碱比;氮碱比值低于优质烤烟含量范围.说明要进一步提高湘西地区烟叶的化学品质,需改善生态及栽培条件,运用复烤调制技术,降低总糖及烟碱含量,提高含钾水平.  相似文献   

9.
氮素水平对不同品种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了目前在云南种植面积较大并具有代表性的云317、K326、云85和红大4个烤烟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栽培的方式,在每667m。施磷肥(P2O5)16kg,钾肥(K2O)24kg基础上,设N1、N2、N。3个施氮处理,对4个烤烟品种烟叶的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个烤烟品种烟叶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方面存在差异.合理的施氮条件下,烟叶中的钾和镁含量较高,烟碱、总氮和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及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适中,而淀粉和氯含量降低.总多酚、石油醚提取物和总类胡萝卜素等香气物质的前体的量提高,所以烟气的香气质、香气量和余味很充足,劲头适中,杂气和刺激性较小,燃烧性和灰色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减轻烟农种植烤烟的劳动强度,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方法:通过对地膜标记等距移栽技术试验大田生长情况和烘烤烟叶质量的调查。结论:该技术实施,降低烟农劳动强度,烟叶产量较高,烟叶光照充足,烘烤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侧柏点播容器育苗和裸根苗移栽容器育苗两种方法的对比试验,总结了在实际推广应用中的育苗时间、育苗方法以及苗木的生长特点,选择出了一种最适宜在浮山的育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小麦棉花套栽种植模式为对照,设置麦棉两熟不同种植方式,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比较分析了不同种植方式的棉花产量和两熟效益.结果表明,传统的营养钵育苗麦套移栽棉产量和效益均最高;麦后基质育苗移栽棉产量和效益低于套栽棉,但略高于麦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麦后中熟直播棉产量和效益均最低,麦后早熟直播棉产量与麦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相当,但效益与营养钵育苗麦套移栽棉相当.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及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的形势下,麦棉套栽种植方式必将会被生产淘汰,麦后棉适宜于机械化与轻简化,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马尼拉草坪追播多年生黑麦草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东南地区的城市园林绿地中,进行了暖季型草坪马尼拉秋季追播多年生黑麦草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追播时间宜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追播种子用量以20-25g/m^2为宜;追播草坪春季应进行留茬高度为3-4cm的低剪方式,并且控制春季施肥.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品种、不同育苗方式、不同育种时间、不同种子质量和不同复土厚度等条件对四棱豆进行发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我省气候条件下,采用拱膜 营养缽的育苗方式,于4月下旬至5月初选用饱满而新鲜的96-13品种种子进行播种。播种后种子复土厚度为种子厚的1倍,则可大幅度地提高四棱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相似文献   

15.
对延安市绿地草坪的种植与养护技术进行了长期的定点观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有5种草比较适合当地草坪种植,可以单播、混播或分株移植。经对比分析,总结出适合当地气候、土壤和经济条件的草坪生产7个技术环节,并提出合理建议和措施,为今后大面积种植低成本、高质量草坪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千屈菜的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旸升  毕胜男  于杰  张冬艳  姜长阳 《河南科学》2010,28(10):1261-1264
以千屈菜的嫩茎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不定芽分化、试管苗生根、移栽、扦插和移植的研究,成功建立起千屈菜的无性系.结果证明:MS+BA0.2mg/L+2,4-D0.8mg/L和1/2MS+BA0.2mg/L+2,4-D0.8mg/L是诱导培养嫩茎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MS+AgNO31.0mg/L+BA0.6mg/L+NAA0.2mg/L是嫩茎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BA0.5mg/L+NAA0.1mg/L是不定芽分化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IAA0.2mg/L是试管苗生根培养和生根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炉灰渣是试管苗移栽和扦插的理想基质;移植到花坛上的试管苗生长旺盛,根系增加1倍左右.  相似文献   

17.
育苗移栽对西宁地区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了西宁地区旱地运用育苗移栽技术种植玉米的效应结果表明,采用移栽法种植玉米可以早出苗,早出叶,提前开花,还有利于籽粒的成熟,在地膜栽培的条件下育苗移某与直接 种相比较,增产效果可达2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万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8):1737-1739,1744
为了探明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设计了4个处理:新型旱直播(NDD),常规旱直播(CDD),水直播(DW)和机插秧(MT)。数据分析表明,NDD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增长效果最显著,CDD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增加效果最明显。本研究表明,新型旱直播对于土壤养分的综合提高效果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19.
以野生白筋种子为材料,研究了正交试验和不同贮存方法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播种季节、覆盖深度和基质种类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处理组合为A1B2C2,即:干藏种子进行秋季播种于配土中并覆土2cm,次年春季萌发,萌发率达58.45%,但种子出苗时间长、不整齐.不同种子贮存处理结果发现,秋季采集种子于次年春季播种前35—45d进行冬季室温湿沙层积处理显著提高白筋种子萌发率,达77.78%,出苗时间短、整齐.  相似文献   

20.
不同栽培措施对黄花蒿产量和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黄花在型93004号作材料,进行播种量,种植密度,营养条件,采收期及留种技术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黄花蒿施用鸡粪或混合肥作基肥作基以种子繁殖,于3月上撒播种量每公倾播种量为900g-1500g,留苗密度为15cm*15cm,在苗期和生长盛各追肥1次可提高花花蒿产量和青蒿纱产量;黄花蒿以初蕾期采收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