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旭 《科技信息》2012,(18):304-304
音乐鉴赏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校学生感知音乐、审美音乐的良好手段。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会提高大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同时对培养大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反叛、另类、边缘既是现代舞的重要特征,也是现代舞者追求的艺术创新取向。提高师范院校舞蹈专业学生对现代舞蹈的认知、领悟和鉴赏能力,是提高学生专业水平、艺术素质和美育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学生舞蹈编导和表演水平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袁峰 《新余高专学报》2011,16(6):146-148
在对当今中学生音乐心理现状进行调查及中学音乐教材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原因,由此提出中学老师应该慎重地、有选择性地将流行音乐引进课堂,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鉴赏能力,使学生真正领略到音乐艺术所带给他们的乐趣。  相似文献   

4.
“艺术是塑造完美人生的基石,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校园文化中的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现象,其根本意义在于教育的、文化的、理性的、道德的审美价值判断。音乐文化教育可以实现对青少年学生的先天素质的开掘和后天素质的培养,促成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艺术素养完善。根据校园文化中音乐教育的特征、功能和主要内容,来制定我们的目标,充分运用艺术教育的特殊功能来促成青少年学生素质的提高,使他们从音乐自娱升华到人格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王桂平 《科技信息》2007,(4):130-130
提高学生音乐审美、鉴赏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音乐欣赏课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课程。本文从实际出发,对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程设置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作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去创造生活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充分体现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题作用。从而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自身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音乐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音乐理论与技能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的音乐学科。计算机音乐技术与多媒体结合的教学方式,给高校的音乐专业教学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它从根本上更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抽象的音乐理论变得生动活泼而富于感性。它开阔了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了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活跃了学生的艺术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成为音乐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与完善自身素质的有效手段。因此,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具备应用现代计算机音乐教育技术的能力,成为高校音乐教师素质优化的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任占忠 《科技信息》2009,(36):I0251-I0251
音乐是一种有一定节奏组织的、通过时间而展开的艺术。节奏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节奏感,本文主要从几方面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科学依据的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与训练,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9.
高师音乐系科作为培养中师、中学音乐教师的摇蓝 ,其培养目标、对象与音乐院校相经均有较大的差异。作为以培养表演人才为目的的音乐院校 ,合奏、重奏课普遍受到师生的高度重视。因为它对训练、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和实践能力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 ,如何提高、培养高师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笔者在经过实践观察、思考、体会到 ,合唱课对培养高师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能起着明显的功效。一、有益于音乐分析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的提高合唱课是一门集体艺术 ,需要全体成员相互了解 ,互相倾听和整体配合。因此 ,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可以给人类带来听觉上的享受,提高人们的音乐素质.音乐有很大的魅力,它对于人类有着神奇的功能作用.本文主要从音乐的德育功能、智育功能、审美功能和治疗功能四个方面来阐述音乐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利君 《科技资讯》2014,(1):150-153
在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了首位.期望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本文在多年的音乐欣赏教学实践过程中收集了一些教学案例,通过创设音乐情景、反复强化聆听、调整教材教法、寓教于情等四个方面就如何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强化高中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音乐的鉴赏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音乐欣赏课是一门最富情感的艺术课程,通过情感的体验,使学生更广、更深、更自然地接受音乐艺术的熏陶,它具有推动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13.
舞蹈艺术不仅靠肢体语言表达作品内容,更重要得是依靠音乐——那种充满感情的音响激励来烘托作品。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舞蹈表演者的自身素质。音乐教育为提高舞者的艺术素质,以音乐特有的个性特征,运用节奏,旋律和人体肌的律动有共同的内在的联系,加深舞蹈艺术的感情色彩,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所以,对舞蹈专业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是寻找情感变化的最佳依据。  相似文献   

14.
音乐欣赏是中学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是提高学生音乐修养、培养音乐感受能力、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音乐教师,就应把音乐审美渗透到教学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发展学生的审美想象,深化学生的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校对非音乐专业大学生进行音乐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提升他们的艺术品味。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教育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依此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对各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公选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音乐中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职业,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和热爱,每年报考音乐学院的人数之多,就是明证.现代社会对歌手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现代歌手普遍重专业、轻素质,必须引起全社会重视,努力加强现代歌手的自身修养,提高他们的素质.以适应社会和观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音乐欣赏公选课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欣赏公选课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开设的,是提高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利用音乐欣赏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能够有效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8.
林彦君 《海峡科学》2009,(9):54-54,59
合唱作为声乐的一种演唱形式,是音乐、文学与演唱的结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教育功能。这种艺术形式能充分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培养受教育者的心智、理智,并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健康,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伍荣  黄华 《科技知识动漫》2009,(21):122-122
合唱教学,它是一种集体性很强的声乐艺术,它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高雅的音乐艺术表演形式,本身就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它能给人们以旋律美、和声美和情感美等美感的熏陶。它又能使学生受到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20.
音乐欣赏公选课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开设的,是提高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利用音乐欣赏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能够有效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