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国著名作曲家舒曼的《幻想曲集》是其大量音乐作品中浪漫主义创作的优秀范例,选取《奇幻的梦境》(作品12之7)为研究重点,对该部作品的结构特征、音乐材料发展手法等方面,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其音乐作品的浪漫主义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2.
威尔第是19世纪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他在世界歌剧艺术史上有着非一般的杰出地位。威尔第在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歌剧作品。《这美好的夜晚多寂静》就选自威尔第的中期代表作之一《游吟诗人》。这首咏叹调真挚地表达了女主人公莱奥诺拉对曼里科的爱慕之情,同时在声乐演唱技巧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对后世的歌剧创作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储望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他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领域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他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不仅富于强烈的时代感,而且还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储望华先生创作的部分代表性钢琴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论述了其钢琴创作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臧琳佳 《科技信息》2008,(17):175-175
罗西尼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浪漫乐派,喜歌剧大师,其作品《塞尔维亚的理发师》是意大利剧作家斯太尔比尼根据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戏剧《费加罗三部曲》中第一部的故事编成歌剧脚本。本剧是一部意大利传统风格的二幕喜歌剧,成为歌剧创作中有代表性的精品之一,艺术魅力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5.
歌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包含着诸多方面的艺术因素,其中的咏叹调则集中表现了剧中人物的情感和个性,也是形成作曲家创作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作曲家歌剧咏叹调作品的艺术特征,无疑对表演者演唱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歌剧《梦游女》是意大利作曲家贝利尼的代表作品之一。剧中人物个性鲜明,富有戏剧色彩。文章试图结合女主人公阿米娜的角色定位,对其著名咏叹调《啊,满园鲜花凋零》的艺术风格及演唱作出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活尔夫罔·阿玛杜斯·莫扎特(1756—1791)是著名的奥地利古典乐派作曲家,被誉为“音乐神童”.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主要题材有:交响曲、歌剧、钢琴协奏曲、钢琴奏鸣曲和室内乐等.莫扎特创作的钢琴奏鸣曲共有18首,它们大多旋律优美,情绪明朗乐观,和声简洁,结构规整,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但也有少部分是表现悲怆性的,如著名的A小调奏鸣曲(作品310号),不过在  相似文献   

7.
朱文琪 《科技信息》2007,(21):176-176
贝内特是英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四首夜曲》便是其所创作的众多音乐作品中的一首。乐曲中,作曲家娴熟地运用了大量的现代音乐技法,并使其与原始风格相契合。该作品共包括四首篇幅较为短小的夜曲,本文将从乐曲演奏及音乐表现角度来探讨作品所蕴涵的独特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西洋歌剧中 ,重唱艺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 ,其表现形式、作品结构和规模多种多样 ,起到了展开剧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同时传达出作曲家的审美理念。从巴洛克时代到古典、浪漫直到近现代的一些大作曲家 ,有许多影响深远、脍炙人口的精美的歌剧重唱。分析歌剧重唱的审美特征、表现类型、基本结构 ,探究歌剧重唱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其丰富的表现手法 ,从中发掘其特有的艺术价值和美的实质 ,可以为我国的歌剧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肖斯塔科维奇,前苏联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一生创作有大量重要的音乐作品,如十五首交响曲、十五首弦乐四重奏、歌剧<麦克白夫人>、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钢琴曲集等.本文从<24首前奏曲与赋格>中选例<升g小调前奏曲>为研究对象,从作品的曲式结构、音乐材料及发展手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以期能窥其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他的著名歌剧作品<艺术家的生涯>入手来分析普契尼歌剧的艺术特色,他的作品有着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富有浓郁抒情色彩的旋律、对人物内心世界细致入微的描绘以及对歌剧整体风格的把握,都为他在世界音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他的著名歌剧作品<艺术家的生涯>入手来分析普契尼歌剧的艺术特色,他的作品有着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富有浓郁抒情色彩的旋律、对人物内心世界细致入微的描绘以及对歌剧整体风格的把握,都为他在世界音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
歌剧咏叹调《姑娘的秋波》出自意大利著名的歌剧作曲家多尼采蒂的歌剧作品《唐·帕斯夸莱》,是整部歌剧中最受欢迎且极为经典的一首作品。这首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深入人心,艺术价值也非常高。本文将从咏叹调《姑娘的秋波》的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两方面探讨《姑娘的秋波》这一经典曲目。  相似文献   

13.
“柳儿”是普契尼在其未竞的“天鹅之歌”——歌剧《图兰朵》中成功塑造的歌剧形象,也是闻名世界的经典歌剧形象之一。《图兰朵》采用多种艺术手段对歌剧形象的塑造,完成了柳儿歌剧人物从卑微的柔弱女子上升为生动、鲜明、感人的歌剧形象,赋予了歌剧作品长久的艺术价值和魅力,使该歌剧作品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莫扎特是欧洲音乐史上伟大的作曲家,他是 18世纪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开创者之一.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体裁几乎涉及了音乐的所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后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莫扎特最重要的成就是歌剧,本文通过对莫扎特的最重要的几部歌剧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他的歌剧创作及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歌剧《原野》是中国歌剧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一部巨作,是第一部被搬上国际舞台并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中国歌剧。我们说它是中国对西方歌剧艺术探索的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典型意义,代表了中国对舶来艺术通过早期的模仿移植,到中期的交融借鉴,再到最后与本民族文化艺术特点高度融合之后的歌剧创作水平。值此《原野》上演20周年纪念之际,本文从《原野》创作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将本民族的因素与西方创作技法巧妙的融合,以期为中国歌剧创作、发展提供一份有意义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对威尔第歌剧音乐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性进行分析,探究作为歌剧史上划时代的歌剧大师所展现的艺术特性。以歌剧《奥赛罗》中第二主人公雅戈这一反面人物作为研究对象,以雅戈在歌剧中的音乐作为载体,从音乐主体、曲式结构、和声色彩等方面的分析入手,从中找到歌剧艺术在其创作和舞台演绎过程中的艺术“经脉”,为今天的歌剧艺术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斯美塔那是"世界性"的作曲家,他将民族主义深刻地渗透在他的作品中间,他的作品是他的精神、生活以及艺术追求的真实写照,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在交响曲创作上,斯美塔那在旋律写作、标题音乐、配器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我的祖国》交响诗套曲是斯美塔那非常重要的标题音乐作品,这部作品从曲式结构、配器手法、乐曲规模等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莫扎特在歌剧创作上体现了格鲁克的改革意图,并且他的成就又超过了格鲁克。他的作品总结了歌剧在二百年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西方歌剧是否可以翻译成本族语演唱一直是音乐界和翻译界共有的热门话题。由于歌剧翻译必须跨越不同文化的障碍,文化调适理论也因此对其具有重要阐释力。德语歌剧《快乐寡妇》中的著名二重唱《默默倾听》已有的德英汉三语文本显示,在歌剧翻译过程中,译者在语义、旋律和节奏的多重作用下采用文化同化、文化整合与文化涵化三重调适策略,实现音乐作品的跨国旅行,助推世界音乐文学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柴科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是其音乐作品中现实主义创作的优秀范例,选取《六月——船歌》为研究重点,从该部作品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典型的复三部曲式结构特征以及把俄罗斯民族传统音乐与高度的专业创作技巧很好的融合等方面,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其钢琴作品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