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为寻找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本研究以4株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分别测定了18株分离自青稞白酒糟醅菌株的抑菌活性。运用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活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筛选到活性菌株JZ1-4-10和JZ1-1-9,均对4株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有不同程度抑菌活性,且均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青9A-2-6抑菌活性较高,抑制率分别为74. 12%和69. 22%。(2)经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菌株JZ1-4-10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菌株JZ1-1-9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本试验研究表明菌株JZ1-4-10和JZ1-1-9对马铃薯干腐病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有望开发为马铃薯新型微生物抑菌剂。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中度嗜盐菌及其有机溶剂萃取物对马铃薯干腐病的抑制作用,以从青薯9号病薯分离出来的镰刀菌为指示菌,利用对峙培养法和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及其有机溶剂萃取物对镰刀菌的抑制活性;经由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该中度嗜盐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菌株A10201对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正丁醇相的萃取物对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抑制率为78.57%。菌株A10201经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菌株A10201对马铃薯干腐病具有显著的生物防治效果,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分离自青稞白酒糟醅的菌株JZ2-1-12进行鉴定,研究其发酵液乙酸乙酯及正丁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运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菌株JZ2-1-12进行鉴定分析;采用牛津杯法,以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为指示菌,测定菌株JZ2-1-12发酵液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菌株JZ2-1-12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ubsp.subtilis);(2)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可使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菌丝出现畸形、分叉、断裂及粗细不均的现象,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孢子萌发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可为微生物来源的马铃薯干腐病生物防治制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对分离自江西东乡野生稻根部的3株内生放线菌进行鉴定和抑菌活性研究,根据菌株的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FRo1、FRo2和FRo3分别鉴定为委内瑞拉链霉菌、娄彻氏链霉菌和肉质链霉菌.采用管碟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分析菌株拮抗病原细菌与病原真菌的活性.结果表明:菌株FRo1发酵液对所有测试细菌均有抑制作用,显示较广谱抑细菌活性; 菌株FRo2显示出较强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7种病原真菌的活性,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直径为22.33 mm,对小麦赤霉、水稻纹枯病菌、车前草核盘菌及胶胞炭疽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0;、45;、58;和65;; 而菌株FRo3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及伤寒杆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除车前草核盘菌外对所测试的病原真菌均有抑制活性,但抑制率均低于50;,这些菌株抑菌效果良好,显示出较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5.
线虫共生菌对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菌块移植法初步测定了38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对水稻纹枯病菌和稻瘟病菌的抑菌活性,从中选出9株对纹枯病菌,7株对稻瘟病菌有较强抑菌作用的菌株,再用稀释平板法分别测定了这2组菌株的发酵液对纹枯病菌和稻瘟病菌菌丝生长、菌核或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筛选出对纹枯病菌和稻瘟病菌都有较强抑菌活性的YNa111和YNd173等菌株.YNa111菌株的发酵液对纹枯病菌的生长有强烈的抑菌活性,稀释40倍的发酵液24 h的抑菌率为100%,160倍时为82%.菌株YNd173的发酵液对稻瘟病菌的生长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稀释5倍和10倍时的抑制率分别为88%和76%.  相似文献   

6.
6株拮抗细菌对致病疫霉抑制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在前期获得的明显抑制致病疫霉菌丝生长的6株细菌的抑菌性能及其防病潜力,为开发生防制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提供依据.采用对峙培养法和打孔法测定6株细菌活体、菌液和无菌体发酵液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利用块茎切片法评价拮抗菌菌液对晚疫病的离体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株菌的菌液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均明显优于活体和无菌体发酵液,抑菌带宽度均在27mm以上,且均可引起菌丝体畸变,其中以WL2菌株的抑菌作用最强,活体、菌液和发酵液的抑菌带宽均在26mm以上,致畸作用也最强;此外,6株菌的菌液在离体块茎切片上的防病效果也以WL2菌液处理最好,病情指数最低(13.7),相对保护率最高(80.5%).这表明菌株WL2比其他5个菌株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方面有更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从河西走廊盐碱土壤中分离得到的256株放线菌对马铃薯干腐病菌的抑菌效果.采用平板对峙法、生长速率法及活体组织法筛选拮抗菌,对其进行形态及分子鉴定.结果显示:菌株XA06225对靶标菌表现出强的抑制作用,平板初筛抑菌带为5.03cm,发酵滤液复筛抑菌率为54.45%,发酵液处理可有效抑制马铃薯块茎病斑直径扩散,对马铃薯干腐病的防效为65.45%.结合其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初步鉴定为球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isporus).  相似文献   

8.
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土壤分离到一株能产生杀菌活性物质的菌株ZY105,其代谢产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抗菌谱较广.其中对烟灰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和黄瓜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达到85%以上,通过稳定性的研究,无论是在连续传代过程中,还是不同温度条件保存下,培养特征和抑菌活性基本没有变化.发酵液中抗菌物质对热及酸、碱也都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9.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103)发酵产物对4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链霉菌Streptomyces sp103的发酵液及其菌丝体的乙醇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病菌、苹果轮纹病菌、苹果炭疽病菌、油菜菌核病病菌4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发酵液对4种病原真菌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100%,86.7%,82.9%和100%,而其菌丝体的乙醇提取物对3种病原真菌的相对抑制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0.
为了从察尔汗盐湖分离到的中度嗜盐菌中寻找具有抑草活性的新型生防菌株。以野燕麦、自生油菜为受体,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测定21株中度嗜盐菌发酵液的抑草活性。结果表明:21株中度嗜盐菌中有3株具有抑草活性。其中,菌株D30101的发酵液对野燕麦的芽长具有中度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40.79%。菌株D30202和C30101对自生油菜的根长具有中度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54.4%和43.22%。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活性菌株D30301和D30202为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菌株C30101为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表明菌株D30301具有开发为禾本科新型天然除草剂的潜力,菌株D30202和C30101具有开发为十字花科新型天然除草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蛇床子等中药提取物对几种病菌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蛇床子、野菊花和白芷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5g/mL时,蛇床子提取物对8种供试菌中的6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效果最好,抑制率均在65%以上,野菊花提取物抑菌活性次之,对其中3种供试菌抑制率均在65%以上;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g/mL时,野菊花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效果较好,抑制率为92.5%.蛇床子和野菊花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一株茶树内生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茶树内生真菌芒果球座菌(Guignardia mangiferae)的菌落表面分离获得1株放线菌菌株BF-01,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及抗菌活性测定,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卡伍尔链霉菌(Streptomycescavourensis).对其代谢产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发现该菌发酵产物对除1株木霉外的7株茶树内生真菌及6株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发酵液氯仿萃取物对供试的5种病原细菌、1种白假丝酵母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孢子萌发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表明菌株BF-01及其代谢产物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结合涂布平板法和温室盆栽植株法,测定了41株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对灰霉病病原菌及黄瓜灰霉病的抑制效果,以此筛选出针对灰霉病的生防菌株.结果表明,抑菌效果最好的枯草芽孢杆菌为BS01和BS03.采用涂布平板法研究了菌株BS01和BS03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抑菌效果均为50%时,BS03比BS01的菌体浓度低,得到抑菌效果最好的菌株BS03.采用温室盆栽植株法测试了菌株BS03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菌悬液比发酵滤液的抑菌效果好,并且在菌悬液处理黄瓜苗后的第3天抑菌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4.
小麦纹枯病生防放线菌株筛选及其防效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小麦根际和土壤中分离到161个放线菌株.经平板抑菌测定,发现有7个菌株对小麦纹枯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抑菌作用活性.菌株发酵液抑菌测定结果表明,S024菌株抑菌活性最好,菌丝生长抑制率达78.6%.室内盆栽试验S024菌株发酵液对纹枯病的防效为45.38%,田间小区防效达到63.21%,并能提高小麦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以山鸡椒为植物材料,测定其乙醇提取物不同组分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 表明,在供试浓度为1 mg/mL时,各个组分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尤其对番茄灰霉病菌和杨树溃疡病菌的抑制效果较为明显,特别是组分2对所有供试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中对苹果霉心病菌抑制率达到90%以上.有望从组分2分离得到抑菌活性强的有效成分.山鸡椒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北海竹林盐场极端嗜盐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采用高盐培养基分离盐场饱和盐度采样点的可培养真菌,并基于ITS基因序列进行菌株鉴定;使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SA)和海豚链球菌(Strepstococcus iniae,SI)作为指示菌,利用96孔板法评价真菌发酵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本研究分离得到可培养极端嗜盐真菌16株,鉴定为6科6属12种,其中枝孢菌属(Cladosporium,3种)、黑孢霉属(Nigrospora,3种)和镰刀菌属(Fusarium,3种)是优势属。菌株F.incarnatum GXIMD00527和F.chlamydosporum GXIMD00541的发酵产物对4种指示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90%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90)<6.25μg...  相似文献   

17.
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出一株拮抗作用强而稳定的坚强芽孢杆菌(B-305),经对扣试验证明,其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腐皮镰孢菌、腐霉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43%、9.89%、5.59%;其发酵液中存在抑制立枯丝核菌、腐皮镰孢菌、腐霉菌3种病原真菌生长的非挥发性物质,在第3天或第2天(镰孢菌)的发酵滤液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上述3种病原在含有这些发酵液的培养基中培养64 h后,其抑制率分别为64.04%、29.58%、99.99%;扫描电镜观察表明:B-305菌株的非挥发性代谢产物抑制了立枯丝核菌的生长,其中菌丝端部和中部明显膨胀,呈椭球状和球状,部分菌丝有断裂现象,许多菌丝皱缩干瘪发生折叠,内含物外泄.  相似文献   

18.
山鸡椒提取物不同组分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鸡椒为植物材料,测定其乙醇提取物不同组分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1mg/mL时,各个组分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尤其对番茄灰霉病菌和杨树溃疡病菌的抑制效果较为明显,特别是组分2对所有供试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中对苹果霉心病菌抑制率达到90%以上。有望从组分2分离得到抑菌活性强的有效成分。山鸡椒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以山鸡椒为植物材料,测定其乙醇提取物不同组分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1 mg/mL时,各个组分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尤其对番茄灰霉病菌和杨树溃疡病菌的抑制效果较为明显,特别是组分2对所有供试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中对苹果霉心病菌抑制率达到90%以上。有望从组分2分离得到抑菌活性强的有效成分。山鸡椒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采用含毒介质培养法及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2株人参生防真菌FSR-74和FSR-97发酵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2株生防真菌发酵液的热稳定性较弱,其发酵液在低温下(≤40℃)抑菌活性稳定,在中高温下(40℃)抑菌活性逐渐下降乃至失活;2株生防真菌发酵液的酸碱稳定性较差,在pH5或pH9的条件下其抑菌活性逐渐减弱;生防真菌FSR-74发酵液具有较强的紫外稳定性,但生防真菌FSR-97发酵液的紫外稳定性较弱;生防真菌FSR-74和FSR-97发酵液具有较好的低温储藏稳定性,室温下随储藏时间的延长对人参病原菌的抑菌率均显著下降;2株生防真菌发酵液抗胰蛋白酶稳定性较差;生防真菌FSR-74和FSR-97均具有良好的传代稳定性.生防真菌FSR-74和FSR-97的代谢产物有较强的低温储藏稳定性,具有一定开发价值,在不同植物病害防治应用中应在合理的温度、光照及pH范围内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