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Liu系统的混沌同步问题,基于小增益定理,采用线性反馈控制方法,给出了系统实现同步的条件并给出了控制参数的取值范围.数值仿真验证了这种方法对混沌同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对于四维的超混沌Lü系统,在参数已知的情况下采用非线性反馈控制的方法实现了混沌系统的同步,接着在参数未知的情况下,采用自适应的方法实现了混沌系统的同步,选取李雅普诺夫函数,从理论上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又用Matlab对同步的系统进行数值仿真,数值仿真的结果表明这种同步方法是快速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朱红兰 《佳木斯大学学报》2009,27(4):622-625,628
近年来,混沌同步问题是混沌控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参数未知的情况下,通过设计最优控制器和参数自适应律实现了新的四维混沌系统与超混沌吕系统的反同步,接着根据Lyapunov稳定性原理和Hamilton-Jacobi-Bellman方程,选取Lyapunov函数和合适的性能指标函数从理论上证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理论证明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控制器能使性能指标函数取得最小值,是最优的.最后又通过matlab软件对反同步系统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驱动系统与响应系统能够很好地达到了同步,说明这种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主要应用一步耦合法对分数阶超混沌Lü系统的同步进行研究和设计.利用拉格朗日终值定理证明了同步的有效性,并用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同步的可行性.这种同步方法实现了分数阶超混沌系统初值不同的耦合同步.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确定Chen系统的自适应同步和参数识别,讨论了一种参数可调节的自适应同步设计方法.设计出了可以使两个同结构的Chen系统状态渐近同步的自适应控制器,其参数调节律由Lyapunov稳定性理论来确定.最后进行数字仿真,结果表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在驱动—响应系统的框架下,提出了一种新的混沌同步形式——混合追踪同步.这种同步要求响应系统的维数大于驱动系统的维数,它实现了响应系统的部分变量与驱动系统的同步,同时其余变量追踪到指定的状态函数.基于非线性反馈控制技术研究了超混沌Liu系统的混合追踪同步.运用Lyapunov稳定性定理从理论上证明了结论,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给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Liu系统的跟踪控制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Liu混沌系统的追踪控制和同步问题及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Liu混沌系统的基本特性.基于Lyapunov稳定性原理,设计出非线性控制器,实现了混沌系统对任意具有一阶导数的参考信号的追踪,并且用这种方法追踪混沌系统的输出信号,实现了2个异结构混沌系统的同步.用混沌掩盖的方法将该同步方法应用于保密通信,用混沌系统的状态变量对信息信号进行加密后,与混沌信号的输出信号一起传送到接收端,发送和接收系统同步以后,在接收端解密恢复出信息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单调快速同步,应用于保密通信可以达到掩盖有用信号的目的,并且可以无失真地恢复有用信号.  相似文献   

8.
由于混沌运动的不稳定性,及其长期发展趋势的不可预见性,控制和利用混沌就成了混沌研究的关键.文章以Lorenz系统为例研究了混沌系统的同步问题,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滑模变结构的控制器,使用该控制器,混沌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同步.利用Simulink仿真工具进行数值模拟,从驱动系统和响应系统的同步曲线和误差曲线上证明这种同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自适应同步方法,采用单向链式模型,线性耦合函数连接方式,构造Lyapunov函数,确定耦合强度.通过二次型的正负定判别法确定各参数所满足的条件,实现了Lorenz混沌系统的同步.仿真模拟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机内励磁同步发电机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考虑多种因素影响的电机参数计算方法。对具有P绕组的凸极同步发电机进行了实验和仿真研究,证明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对具有P棒的隐极同步发电机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指出了这种系统运行性能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唯一稳态消谐法是近年出现的消除非线性系统谐振新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如果非线性系统存在一个非谐振的正常解,并且该系统具有唯一的稳态,则此时对应的条件就是系统不发生谐振的条件.本文将这一方法应用在中性点接地电力系统铁磁谐振的分析中,通过引入一个参变量λ构造出多个新的矩阵为工具,得到了相应的消谐条件.本文的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 Dynamic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systems have been studied for many years. Under seismic excitations the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system is infinite, and there exists energy exchange between the superstructure and the foundation[1]. The m…  相似文献   

13.
对Duffing混沌系统进行非线性反馈控制,设计出一种含参控制器,使得受控Duffing系统的某一状态变量与任意给定的参考信号同步.利用Lyapunov函数方法证明在此控制器作用下该系统的此状态变量按指数速率收敛到参考信号.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该受控混沌系统的自同步和异结构同步问题.数值仿真结果说明了此控制器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双电机同步联动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电机同步联动以获得大功率驱动必须研究多电机同步联动的控制性能。以双电机同步联动控制系统为例,提出了一种“差速负反馈”同步联动控制方案。结合PI控制策略,分析了双电机同步联动控制系统的稳态精度和动态性能。仿真研究表明所提同步联动控制方法性能优良,该方法已获成功应用。该文的研究结果还为实现高精度伺服系统的电消齿隙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线性系统动态仿真的键合图法,给出了线性系统状态方程的统一表达式,利用该方法,对于具体问题按照键合图理论输入系统的结构参数及结型矩阵,就可以由计算机自动地以格式化的方式生成系统的状态方程并求解。同以前类似的方法相比较,本文所给出的系统状态方程的统一表达式,考虑了独立贮能场,非独立贮能场能的能量变量和共能量变量间关系存在耦合时的更一般情况,对前人的工作做了一些补充。  相似文献   

16.
Chua''s系统的追踪控制与同步   总被引:5,自引:8,他引:5  
为对Chua’s混沌系统进行控制,设计出一种含参控制器,使得受控系统的某一状态变量能追踪任意给定的参考信号.利用Lyapunov函数方法证明在此控制器作用下,该系统的状态变量按指数速率收敛到参考信号.在此基础上,研究受控Chua’s混沌系统的自N步和异结构同步问题,数值仿真结果说明了此控制器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唯一稳态消谐法是近年出现的消除非线性系统谐振新的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如果非线性系统存在一个非谐振的正常解,并且该系统具有唯一的稳态,则此时对应的条件就是系统不发生谐振的条件。本文将这一方法应用在消除中性点接地系统的铁磁谐振分析中,以冻结系数法为工具,得到了相应的消谐条件。本文的结果表明,消除谐振的条件可以用一个简单矩阵的稳定条件来决定,并用数值模拟进行验证,表明结果正确,同时也说明唯一稳态消谐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Petri网理论和专家系统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详细阐述了基于引出线诊断模型和鉴别故障元件的方法,包括故障元件和其保护的关联度。通过对保护的方向性、区域性以及关联度的分析,增加了模型的拓扑适应能力。这种方法克服了专家系统难于用数学方法描述的缺点,增强了Petri网在该问题上的推理能力,利用Petri网建立数学模型,提高了故障诊断速度。诊断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大大减少响应时间,并且比之前的方法更能适应电网配置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发电机励磁系统及调速系统的交迭分解分散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交迭分解方法对发电机励磁系统及调速系统进行交迭分解,设计了发电机励磁系统及调速系统的交迭分解分散控制系统。为了提高分散控制系统的动态品质,引入二次反馈系统的概念,在不改变原分散控制系统结构的前提下对一次反馈增益进行修正。通过具体的分散控制系统设计及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改善了交迭分解分散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并保持了交迭分解分散控制的一切优点。同时本文的工作还表明将发电机励磁系统及调速系统进行分解控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Pecora和Carroll提出的驱动-响应同步方法中,响应系统是直接复制驱动系统的稳定子系统。但是,这种方法对有些系统是失效的,因此提出了实现混沌系统驱动-响应同步的另一种方案。在此方案中,响应系统不是直接复制驱动系统的稳定子系统,而是由驱动系统中的多个变量组合。同时在响应系统中,引入了驱动函数,提出了构造驱动函数的方法,以实现Pecora和Carroll方法所不能实现的混沌同步,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