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意大利是声乐的故乡,意大利语音有自己的特点,对于美声歌唱艺术,语言中的语音是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在声乐学习中,学习者要准确地掌握发音规则,将意大利语音与歌唱技巧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了解美声歌唱追求的语音特征,从而提高自己的声乐演唱水准。  相似文献   

2.
美声歌唱追求的语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大利是声乐的故乡,意大利语音有自己的特点,对于美声歌唱艺术,语言中的语音是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在声乐学习中,学习者要准确地掌握发音规则,将意大利语音与歌唱技巧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了解美声歌唱追求的语音特征,从而提高自己的声乐演唱水准。  相似文献   

3.
美声唱法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已经为大众所接受。该文简要分析了学习美声唱法的音乐素质和演唱能力,并结合自身学习及实践经历,对如何运用美声唱法中的技巧,如何处理美声演唱技巧与情感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17-18世纪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是人类声乐宝库中珍贵的经典作品,其不仅受到中外歌唱家的追捧,并且被如今世界各国音乐学校所喜爱,将其列入声乐专业必修课程,为学生学习美声演唱法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重点探究了17—18世纪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在我国声乐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声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美声唱法演唱作品与西方美声唱法作品既有共通之处,又各具特色。本文基于历史的视角审视美声唱法的发展历程,结合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与西方早期美声作品的比较研究,论证美声唱法演唱作品"中西兼顾"的可行性,为中西美声唱法演唱作品的相互碰撞与融合提供可能性,同时汲取西方演唱作品的精华,推进中国美声唱法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鄂菊 《科技信息》2010,(23):I0066-I0067
古典主义时期声乐是世界声乐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声乐(美声)演唱与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放松、自然、优美、柔和是那时"美声唱法"的演唱风格。这些作品中的自如的运用呼吸、准确的吐字发音、技巧的灵活性、音乐修养及情感表达等方面对声音训练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具有流畅优美的歌曲旋律、易于发声的语言特点和丰富人文思想内容的意大利艺术歌曲,一直被声乐教育界当做学习美声唱法的必修曲目。从意大利歌曲的语言、旋律、结构、内容等多方面,分析其各种有利声乐教学的特点以及体现在教学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声乐艺术是音乐艺术中音乐与语言有机结合的产物,语言和音乐旋律共同构成声乐的基础。中国语言的韵类十分丰富,语音的构成极其细致又独具特色,很有表现力。因此,掌握好汉语语音的特点,深谙声乐演唱中吐字咬字的方法和要求,了解地方方言的一些特色语言,对于演唱好中国歌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美声唱法是意大利文(belcanto)中文直译为美好的歌唱,也译为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是产生在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在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意大利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成立了佛罗伦萨创作小组,并以希腊悲为剧榜样创作出歌剧。为了用独唱去取代人数众多的合唱,就需改进歌唱的演唱方法,因此,美声唱法也可以说是歌剧的产物,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美声唱法作为一套传统而科学的声乐歌唱法及训练体系,已经越来越为我国声乐教育界所认同和接受,并成为广大音乐院校声乐训练的基础课程,而与此同时,语言、文化的诸种差异也使得吸收和借鉴美声唱法演唱中国作品时,存在一些相应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美声唱法的科学性、提出美声唱法演唱中国作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借鉴美声唱法唱好中国歌曲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地阐述。  相似文献   

11.
闽西民歌是闽西民间艺术的一个部分,是中国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己独特的音乐特征真实地反映了闽西人民的生活情趣及艺术追求,是闽西人劳动智慧的结晶,是闽西人民人文精神的展现,是闽西地域性声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师声乐教育地域性声乐文化的应用实践,有利于闽西民歌的传承。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在传统的民族音乐中,民歌更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其他音乐形式的基因。皖西民歌已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高校在保护和传承发展这份珍贵的精神财富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声乐教学对传承和发展皖西民歌有着极大的专业优势。  相似文献   

13.
歌曲的情感处理在声乐演唱中占重要的地位,训练学生唱歌时的情感处理,应从熟悉歌曲风格、理解歌词、掌握歌曲旋律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演唱技巧和丰富的感情对歌曲进行艺术再创造。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变声期具有独特的生理特征,在对其进行声乐教学时,应运用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方法引导学生发声,协调其呼吸、腔体,注意歌曲的艺术再创造,使青少年的声乐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歌曲演唱的整体布局是对歌曲演唱各种技巧、各种因素的总体把握和综合调度。培养学生演唱的整体把握能力是提高声乐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有效途径。整体布局的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熟悉歌曲内涵,把握风格特点,正确运用情感,恰当使用演唱技巧,对演唱进行宏观布局和构思,指导学生加强实践锻炼,培养整体布局的习惯,提高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钢琴伴奏作为一门专业的音乐表演艺术形式,在声乐、器乐、舞蹈等方面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弹好艺术歌曲伴奏的方法,以及舞台运用的三个方面,并结合实践,分析了与高等音乐院校教学和钢琴专业演奏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徐生波 《山西科技》2006,(4):55-55,60
在声乐教学中,应把审美性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在教学内容上,除学习艺术歌曲,掌握科学发声方法外,还应增设唱歌教学和合唱队训练。  相似文献   

18.
施咏 《皖西学院学报》2011,27(3):142-144
从"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传播中国音乐文化、融会贯通中西声乐"三个方面分析了周小燕的声乐表演艺术特点;从"注重语言的结合、攻克技术难题、教学中的真善美"三个方面总结了周小燕的声乐教学成就。  相似文献   

19.
高师声乐教育作为我国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旧的教学模式在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社会要求,本文从高师声乐教学必须明确新时期努力方向、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束缚、构建新型声乐教学体系三方面,论述了高师声乐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0.
孙军立 《科技信息》2009,(23):I0227-I0228
歌唱艺术的魅力就在于用音乐化的语言为载体,把人们生活中的各种思想感情直接抒发出来,达到听者与歌者心灵的共鸣。要实现这种共鸣,歌者必须有良好的歌唱心理,掌握扎实的歌唱技巧的基础上,还要对所演唱的声乐作品进行分析处理,抓住声乐作品感情色彩,声请并茂地去演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歌者与听者之间心灵的沟通,产生强大的艺术震撼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