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钢包精炼炉微机监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思想及实现方法 .本控制系统采用二级监控 :下位机选用德国西门子SIMATICS5系列可编程控制器 (简称PLC)实现对钢包炉冶炼过程的自动控制 ;上位机选用工业级微机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画面监视 .操作人员通过计算机屏幕观测各设备运转状况及冶炼参数瞬时值 ,可及时操纵控制钢水精炼过程 ,实现了钢包炉精炼过程的全自动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弧炉冶炼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弧炉炼钢日渐成熟,电弧炉和钢包精炼LF炉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钢包精炼LF炉作为电弧炉的一个分支,本文以钢包精炼LF炉为基础共同探讨钢包精炼LF炉的控制系统开发和优化。  相似文献   

3.
由于某钢厂品种钢冶炼及炉外精炼手段的普遍使用,导致钢包工作环境恶劣,尤其钢包包壁工作层熔损加剧,钢包的使用安全面临着考验,钢包包龄随之大幅度下降。为了满足炼钢生产需求,本文介绍了通过改进和优化钢包包壁工作层维护技术,提高了钢包使用炉龄和使用安全系数,确保了炼钢生产顺行。  相似文献   

4.
以某炼钢厂180 t钢包炉为原型,根据相似理论,通过水模型实验,分别考察了精炼过程中底吹位置、加料位置及底吹气量等操作参数对钢包内钢液混匀状况的影响,得出了各参数对钢包混匀状况的影响规律.综合考虑水模型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其他因素,得出180 t钢包炉最佳操作参数:最适宜底吹位置在0.3R附近,最适宜的加料位置在底吹喷嘴正上方,正常精炼时的底吹搅拌气量为40~90 m3/h;钢包炉精炼及微调成分后,最佳取样位置在钢包炉加料部位,取样前应至少搅拌2 min.  相似文献   

5.
简述炉外精炼的发展及LF炉的设备组成;针对LF炉喂丝机喂丝系统和钢包车驱动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优化改造,改造后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钢包炉(LF炉)是目前炼钢主要的炉外精炼设备之一,LF炉通过电孤加热、炉内还原气氛、气体搅拌等手段。强化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使钢水在短时间内升温、成份调整、脱硫、脱氧、去夹渣、均匀钢水成份和温度,扩大产品品种;并作为转炉,VD/RH与连锋机的中间环节,使钢包精炼炉、VD/RH,连铸协调生产实现多炉连浇,确保连铸机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7.
感应加热钢包炉是国外新发展的一种二次精炼及加热设备,具有高效、低能耗、无污染的特点,本文在感应加热钢包炉电磁与结构分析工作的基础上,用电磁场数值模拟方法对感应加热钢包炉的电磁设计和包壳结构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8.
用中档镁砂作骨料,电熔镁砂作细粉生产的镁碳砖在江西省新余钢铁有限公司特钢公司LF-40t精炼钢包渣线上使用,实现了与钢包包壁衬砖使用寿命同步,平均使用寿命71炉次,完全可以取代原渣线部位使用的价格昂贵的高档镁碳砖,大大降低了钢包用耐火材料的消耗及费用。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国产汽车板用钢在冶炼过程中因钢水增硅导致的钢板性能下降的问题,本文对钢板冶炼各阶段Si含量的产生及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影响各阶段钢水增硅的原因主要包括钢包渣碱度、钢水Al含量、中包渣和中包绝热板的材质等,通过选用Si质量分数小于1.5%的脱氧剂、采用钢包渣改质剂提高钢包渣的渣碱度、选用全碱性中间包或不含硅的大包保护渣等控制措施,能够将精炼-连铸过程中钢液增硅质量分数控制在0.01%以下。  相似文献   

10.
采用STD总线微机配备新型交流大电流测量装置构成电石炉控制系统。可取得显著的节能效果。给出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及I/O接口电路,论述了冶炼大电流检测环节的特点及程序设计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榆钢炼钢作业区钢包内衬砌筑工艺的研究和分析,结合国内外钢包内衬的发展趋势,提出并试验了刚玉质预制块包壁砖和低碳铝镁质包底砖复合砌筑工艺,对砖型尺寸重新设计,使榆钢130t精炼钢包龄由86炉水平提高至108炉。  相似文献   

12.
采用STD总线微机配备新型交流大电流测量装置构成电石炉控制系统,可取得显著的节能效果.给出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及I/O接口电路,论述了冶炼大电流检测环节的特点及程序设计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炉-机匹配"模式对炼钢-连铸过程多工序运行的影响,以国内某无精炼跨中型炼钢厂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Plant Simulation软件构建考虑天车运行约束的炼钢-连铸过程多工序运行仿真模型,并阐述天车作业冲突的消解策略;其次,针对不同连铸机停机的"四炉对三机"生产组织模式,归纳4类"炉-机匹配"模式,并应用基于"炉-机匹配"模式(改进的和未改进的)启发式算法求解不同连铸机停机的4个实际生产计划的调度方案;最后,运用仿真模型对所得调度方案进行仿真,得到天车运行约束下的调度方案,并与实际人工调度方案进行对比。选取生产计划总作业时间、钢包总周转数量、工序间传搁时间以及浇次开浇时间最大偏离量作为调度方案的评价指标,并提出评价指标优劣的综合判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未优化的调度方案和实际调度方案,基于"炉-机匹配"模式优化的调度方案中生产计划加权总作业时间分别减少13.6 min和4.5 min,炉次从转炉工序到LF精炼工序的加权平均传搁时间分别减少1.3 min和1.2 min,炉次从LF精炼工序到连铸工序的加权平均传搁时间分别减少1.5 min和0.4 min,所有炉次的工序间传搁时间处于合理范围内,此外,4个生产计划的开浇时间最大偏离量也处于可接受范围内,某一生产计划的钢包总周转数减少1个。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个自行开发,用于冶金反应器过程模拟的三维计算软件TPS-3D的基本设计原理、构成和求解技术及在吹氩精炼钢包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基于核主元分析与支持向量机的监控诊断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及时反映密闭鼓风炉冶炼过程状态,实现对密闭鼓风炉炉况的监控与诊断,提出核主元分析和多支持向量机分类的相结合的过程监控与故障诊断方法.其原理是:首先,用核主元分析方法提取过程数据特征,建立核主元分析的监控模型;然后,将代表过程特征的核主元送入多支持向量机分类器中,利用"一对其余"算法对故障进行诊断与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与传统的主元分析方法相比,整个样本集的可分性变大,分类正确率提高,能更准确地诊断炉子的各种故障,可有效地用于密闭鼓风炉冶炼过程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6.
以3种冶金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配制LF炉精炼渣,并在某钢铁厂LF炉精炼生产中进行脱硫试验,分析新配制的LF炉精炼渣在冶炼过程中的脱硫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原用渣相比,新配制的精炼渣在出钢过程中的平均脱硫率明显提高,其中配加铝渣后的精炼渣脱硫效果最优,出钢过程的平均脱硫率可达57.6%,平均冶炼时间缩短20.7 min;铝渣中的铝能还原渣中的FeO,降低渣的氧化性;当精炼渣的碱度(R)为2.3、渣指数(MI)值在0.28~0.5范围内以及渣中w(FeO)0.65%时,可使渣钢间硫的分配系数LS100,从而取得良好的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CSP流程超低碳钢钢水的冶炼与精炼操作实践。通过对比分析,对不同精炼工艺路线后选择了LFRH双联工艺路线,实现了C、N、Si等元素的稳定控制,提高了钢水的纯净度和可浇性,实现了多炉连浇。  相似文献   

18.
31Si2MnCrMoVE钢是用于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超高强度钢.鉴于国内31Si2MnCrMoVE钢的生产现状及装备条件,提出了一种冶炼工艺,即“电弧炉偏心炉底出钢、钢包精炼、真空脱气和电渣重熔”.对于采用新冶炼工艺生产的31Si2MnCrMoVE钢,通过金相组织分析、化学成分、常规力学性能、延性断裂韧度以及表面裂纹断裂韧度测试,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表明该工艺可行.从而使该钢种在没有双真空冶炼设备的情况下得以生产,以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19.
以钢包炉外精炼过程中的喂线工艺为对象,利用商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和生死单元法,建立了钙芯线喂入钢液过程中的温度场仿真模型,解决了钙芯线喂入及其与钢液接触传热的动态过程建模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喂入速度、钙芯线包覆层厚度等参数对钙芯熔解气化深度的影响规律,结合钙的蒸汽压和钢包熔池内静压力关系,对喂线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方法对稀土及其他合金包芯线的喂线工艺分析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研究炼钢厂多台连铸机间钢包产生互用的条件及影响因素,以H炼钢厂的钢包为研究对象,简要解析了钢包运行过程及运行时间。分析了钢包周转次数、周转数与浇铸炉次数之间的关系;运用甘特图模拟出两台连铸机浇次重叠时间为50min条件下的钢包运行过程。研究表明:钢包产生互用的前提条件为钢包在先停浇连铸机不再承担运输任务,且先停浇连铸机的钢包空包结束时间应在后开浇连铸机钢包的重包开始时间之前。分析了浇次重叠时间对钢包互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浇次重叠时间内连铸机浇铸的钢包数少于围绕连铸机周转的钢包数时才能产生钢包互用。研究了连铸机单炉浇铸时间与钢包周转周期对钢包互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科学控制钢包周转周期和连铸机单炉浇铸时间,合理匹配二者关系,可使浇次最后不需要周转的钢包数增加,提高钢包的互用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