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深部构造与震旦纪裂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盆地是一个发育在塔里木反块中部的大型克拉通盆地,它位于一近东西向展布的地幔隆起之上,其地壳厚度为41~50km。盆地基底结构复杂,由太古界—下元古界深变质岩系和中上元古界浅变质岩系经800Ma前的热构造事件拼合固结而成。基底四周被深大断裂切割,控制和影响着盆地的形成与演化。震旦纪,岩石圈伸展分裂,塔里木盆地南北缘均为被动大陆边缘,其裂谷作用具有北强南弱东强西弱的特点。因此,在盆地部形成夭折裂谷,盆地西南则表现为克拉通内坳陷  相似文献   

2.
巴彦浩特盆地沉降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回剥分析技术对巴彦浩特盆地的沉降史作了定量方面的研究,认为巴彦浩特盆地是在早古生代的古隆起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共经历了两个隆升期和三个沉降期,两个隆升期是:三叠纪—早侏罗世、晚白垩世;三个沉降期是:志留纪—二叠纪、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及第三纪—第四纪.相应地形成了四种类型的盆地,即志留纪—二叠纪前陆盆地(南部坳陷带)、石炭纪—二叠纪裂陷槽(东部坳陷带及其以东地区,为贺兰裂陷槽的一部分)、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断陷盆地及新生代的坳陷盆地.晚古生代时,沉降主要发生在盆地的南部坳陷带及东部坳陷带内,侏罗纪时,南部坳陷带隆起,西部坳陷带及东部坳陷带为主要沉降区,受断陷活动控制,其间为中央隆起带分隔.早白垩世盆地全面下沉,成为统一盆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东部海域高精度的船测磁力数据的二阶小波逼近结果采用功率谱法,计算得到该区域的居里面深度特征。中国东部海域居里面深度16.8~36.6 km,在构造环境稳定、地壳厚度正常的区域,如苏北—南黄海盆地、东海陆架盆地,居里面深度在28 km以上且起伏变化平缓,可能与相对较弱的中、新生代构造活动有关;在构造活动区边缘或者中、新生代造山系,如渤海盆地、千里岩隆起区及冲绳海槽,居里面则以上隆为特征。其中南黄海中部隆起居里面深度西部下凹而东部相对上隆,可能是古陆核与岩浆侵入的综合反映;而东海的居里面深度则呈现与构造区划相一致的"东西分带"特征。另外,区内居里面深度与热流、地温梯度的自相关系数(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389 6与-0.516 0,显示出居里点深度与热流值间的弱负相关性及其与地温梯度间的中等程度负相关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前震旦-石炭纪构造演化与地层组合特征的分析研究,将该盆地构造和地层系统划分为2大组合系统5个构造-地层组合.前震旦系为混合片麻岩、浅变质岩组成的地台基底,震旦纪发生板内裂陷形成坳拉槽,早寒武世-奥陶纪和石炭纪是盆地两次大的海侵期,沉积了富含烃类的碳酸盐岩建造,志留-泥盆纪为克拉通边缘隆升阶段,发育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建造.  相似文献   

5.
在对南海东北部陆缘的磁场资料展开多尺度分析处理的基础上,结合中生代深度资料,反演求取了前中生代基底的视磁化强度分布.通过对现有综合钻井和地震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论述了基底视磁化强度分布,推测研究区视磁化强度高值带北段可能受制于陆壳,而南段特高值则可能是受次洋壳的改造作用,研究区西部的视磁化强度低值区是一套古生代浅变质岩系,视磁化强度负值区的潮汕坳陷及其东南部基底具有洋壳或准洋壳性质.  相似文献   

6.
沙雅隆起白垩系卡普沙良群层序地层与沉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白垩系卡普沙良群进行了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沙雅隆起处于库车前陆盆地的前隆带和隆后坳陷,卡普沙良群对应于一幕逆冲构造活动,其内细分的3个层序(SQ1-SQ3)对应前陆盆地的不同演化阶段。SQ1处于逆冲构造活动的初始期,低位体系域占主导,前隆带中部剥蚀,其两侧斜坡发育来自该剥蚀区的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隆后坳陷则发育来自前隆带及盆地腹部的三角洲沉积;SQ2处于逆冲构造活动增强期,湖侵体系域相对发育,前隆带整体沉降至水下,以滨浅湖沉积为主,隆后坳陷则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SQ3处于逆冲构造活动减弱期和停滞期,以高位体系域的相对发育为特征,前隆带和隆后坳陷成为一体,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相似文献   

7.
平庄盆地北部地温场ANSYS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地温场特征。通常采用钻孔系统测温的方法。依据平庄盆地北部地温场的特征,采用先进的ANSYS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基底和盖层内的大地热流传导和地温场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可视化的模拟结果直观揭示了在盆地基底坳陷充填盖层、盆地外围基底秃顶配置的条件下.大地热流自盆地基底至盖层内重新再分配的特点,地温等温线受此影响在剖面呈上凸状,根据得到的地温数据计算并绘制了盆地北部基底顶面地温等值线图。  相似文献   

8.
中苏门答腊盆地基底潜山类油气藏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而南苏门答腊盆地基底潜山油气藏已经取得了勘探突破,在总结中苏门答腊盆地油气地质条件和对中苏门答腊盆地基底岩性、基底断裂展布及应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南苏门答腊盆地基底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对中苏门答腊盆地基底油气藏进行分析,认为中苏门基底油气藏主控因素主要为烃源岩、基底岩性及断裂系统。中苏门答腊盆地发育良好的湖相烃源岩,基底油气藏烃源供给充足;盆地基底岩性主要为石英岩、千枚岩及火山岩,石英岩是最利于形成裂缝型储层的基底岩性;另外,剪切应力集中区是裂缝型储层发育的有利区。根据上述分析,认为Sembilan隆起东南部及Minas高地东南部(Bengkalis坳陷西南部)不仅位于剪切应力集中区,而且位于基底石英岩发育区,是最有利的基底油气藏勘探区。  相似文献   

9.
大港探区中生代原型盆地恢复及成盆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大港探区中生代残留盆地进行原型盆地恢复.原型盆地可分为:早中侏罗世坳陷型盆地,晚侏罗至早白垩世断坳共存盆地及晚白垩世热坳陷盆地.中生代原型盆地分布方向为NE-NNE向,分布范围有限,且沉积厚度较小,这与中生代中国东部受伊泽奈崎板块斜向俯冲和华北与扬子板块碰撞所致的挤压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0.
南海潮汕坳陷前第三纪盆地结构地球物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珠江口盆地潮汕坳陷地质、地球物理条件的分析,采取针对性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方法,对地震资料难以解决的前第三系盆地结构及中生界的分布进行了综合物探研究,确定了盆地的重力和磁性基底深度,首次获得了全区中生界的分布,并对盆地内的断裂、火成岩分布及构造区划作了推断,提出了该坳陷为弧前盆地的认识,为该区勘探部署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塔里木盆地古近系虽然沉积厚度较小,但沉积相类型丰富(包括河流相、湖泊相、三角洲相、冲积扇相和碳酸盐岩台地相等),综合野外露头资料、测井资料以及地震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古近系可识别出5个层序界面,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除第1层序分布较局限外,其他层序在塔里木盆地均有分布;塔里木盆地古近系层序的分布特征受到古地貌的控制,塔里木盆地内部地势相对平坦,沉积期水体浅;宽浅型湖盆层序内部以低位体系域和湖侵体系域为主,局部发育高位体系域;在盆地边缘的坳陷区,各层序体系域发育齐全,沉积厚度较大;与一般陆相三级层序不同的是,宽浅型湖泊层序低位体系域最发育,湖侵体系域沉积厚度小,且沉积物粒度细,高位体系域发育不全,多被剥蚀。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前震旦—石炭纪构造与地层组合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前震旦-石炭纪构造演化与地层组合特征的分析研究,将该盆地构造和地层系统划分为2大组合系统5个构造-地层组合。前震旦系为混合片麻岩、浅变质岩组成的地台基底,震旦纪发生板内裂陷形成坳拉槽,早寒武世-奥陶纪和石炭纪是盆地两次大的海侵期,沉积了富含烃类的碳酸盐岩建造,志留-泥盆纪为克拉通过缘隆升阶段,发育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建造。  相似文献   

13.
东北新区二连盆地共有7个勘探区块,面积19628.031km^2,横跨乌兰察布坳陷东部、苏尼特隆起、腾格尔均陷、马尼特坳陷、乌尼特坳陷的15个凹陷或洼槽。本文通过对二连盆地勘探开发现状和东北新区勘探现状的分析,并借鉴了前人研究成果和二连盆地邻区勘探的成功经验,初步总结出了二连盆地油气藏的形成规律,应用这些规律对勘探区块分析,明确了有利区块和钻探目标。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油气勘探的突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烃源岩的发育和分布状况.基于古气候、生物发展的分析,认为早寒武世具有发育烃源岩的条件.寒武系沉积古地形分析显示,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基底存在古隆起,从台地中心到深海盆地,仍发育泻湖,这些为烃源岩的发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古地理条件,古隆起提供了泥质来源,深海盆地和闭塞海湾提供了烃源岩沉积环境,也控制了烃源岩分布.同时,围绕古隆起应该发育粗粒碎屑沉积物,是未来除白云岩和灰岩储层以外的、值得重视的另一类储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陆东部的一系列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分布于郯庐断裂两侧或位于郯庐断裂带内,显然,这些含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和分布与郯庐断裂带的活动密切相关.作者以郯庐断裂两侧主要坳陷的构造沉降历史恢复为基础,分析了郯庐断裂两侧各坳陷古热场演化的差异性、主要烃源岩发育及品质的差异性,探讨了郯庐断裂活动与两侧坳陷成烃演化的内在联系,认为郯庐断裂对两侧坳陷的成烃、成藏具有宏观控制作用,而坳陷周缘及内部的构造(断裂)活动则对其在坳陷内的分布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石炭 -第四纪概括为一次大构造旋回。盆地构造演化可分为 4个阶段 ,即克拉通边缘坳陷、前陆盆地、断陷 -坳陷、复合前陆盆地阶段。地层组合明显受构造作用控制 ,依据该盆地构造、沉积发育特征可划分出 4个构造 -地层组合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成藏条件与勘探方向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志留系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系之一,主要为一套滨岸或潮坪、滨外陆棚相沉积,在沙雅隆起、北部坳陷和塔中低凸起均有较广泛的分布,其沉积中心位于满加尔坳陷的草1井区,自西向东、自南向北地层由薄变厚,岩性由粗变细,泥岩颜色由紫变灰,笔石化石增多.志留系自下而上分为4个岩性段,下砂岩段是盆地内著名的沥青砂分布层位,构成三套储盖组合.志留系具有近源聚集油气的优越条件、良好的储集岩发育背景、多种圈闭类型和多期成藏的特征.志留系油气勘探的主攻领域应在轮南地区、环哈拉哈塘周缘地区、塔河油田南部、孔雀河斜坡、塔中隆起北斜坡以及巴楚隆起南缘地区.加强海西期古构造研究,寻找海西期以前形成的型圈闭是志留系大中型油气藏勘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库车坳陷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新近系库车组出露面积广,沉积厚度大,为客观认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新近系库车组的成矿潜力,通过对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认为,上新统库车组发育以河流相为主的一套杂(红)色陆相碎屑岩系,具有有利的泥-砂-泥结构;构造抬升控制着砂岩型铀成矿作用的发生,成为地层中铀活化、淋滤的有利通道;盆地北缘蚀源区的下元古界绿片岩,下二叠统火山岩及凝灰岩和华力西中、晚期花岗岩体提供丰富的铀源;具有完善的地下水动力系统,补-径-排体系完善;铀成矿与含油气构造具有空间上的一致性,油气参与了铀成矿,发育的深大断裂沟通了深部烃源岩与上部圈闭,盆地深部油气逸散的有利地带,为砂岩型铀矿成矿提供了还原障;同时盆地具有有利的地形地貌条件。由此推断,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较好,可作为有利的勘查目标区。  相似文献   

19.
以最新实测高精度1∶10万航磁数据为基础,综合重力、地震和地质资料,研究珠江口盆地基底断裂构造,重点分析了主干断裂F1、F2、F3、F4、F5、F6、F7、F8等。采用切线法计算盆地磁性基底深度,结合基底结构特征,分析基底断裂对沉积盆地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断裂对珠江口盆地的基底有控制作用,与后期盆地沉积坳陷的形成关系密切,NE向断裂为控盆断裂,控制前新生界盆地的沉积,NW向断裂控制次一级构造单元,通常为盆地内坳陷的边界,影响沉积凹陷的展布形态。  相似文献   

20.
西藏羌塘盆地中生代构造岩相演化及油气远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西藏羌塘盆地中生代构造岩相组合分带及特征明显,可以反映羌塘盆地的演化史。早中三叠世北羌塘构造岩组合表现为前陆盆地沉积,而南羌塘盆地为剥蚀环境;至晚三叠世除中央隆起剥蚀外,北羌塘仍为前陆盆地沉积,而此时南羌塘坳陷演化成陆缘海沉积。早侏罗早期盆地开始坳陷,千百万相对较窄沉积相的构造岩相组合特点,初步形成“两坳一隆”的格局;中侏罗世南北羌塘坳陷继续下降,“两坳一隆”的构造格局更加明显;晚侏罗世羌塘盆地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