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城镇水厂污泥处置及资源化方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国内外给水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对中国小城镇给水污泥处置及资源化方向进行了分析:建议小城镇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污泥就地处置、合并处置以及联合处置3种方式,并应因地制宜地开发污泥资源化利用方向,提出给水污泥的土地利用是一种比较适合大多数小城镇实际的污泥处置策略.  相似文献   

2.
陈见 《科技信息》2012,(7):140-140,207
城市污泥既是污染物又是一种资源,污泥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相结合才是其最好的出路。污泥化学调理机械压榨干化+焚烧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充分利用淮北当地的有利条件。符合因地制宜的污泥处置原则。  相似文献   

3.
危险废物是指具有腐蚀性、急性毒性、浸出毒性、反应性等一种及一种以上危害特性的废物.国家将危险废物划分为47种.根据我市1999年对所辖6个地区的不完全统计,厦门市危险废物有31种.其中电镀污泥、各种重金属污泥、表面处理废物污泥及新上项目所产生的活性赤泥等工业污泥年产生量为11 000多吨.  相似文献   

4.
陈见 《科技信息》2007,(29):320-320
城市污泥既是污染物又是一种资源,污泥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相结合才是其最好的出路。几种主要的污泥处理方法:1、堆肥;2、碱性稳定化;3、热干化;4、焚烧;及简述了污泥利用方案选择时需考虑的因素等。  相似文献   

5.
我国污泥农用资源化的处置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污泥的处置方法主要有填埋、焚烧和农用,前二者由于场地有限、费用昂贵等原因在应用上受到限制。污泥中富含N、P、K及有机质,是天然的有机肥料。因此,把污泥的处置与农用资源化相结合将成为最好的选择。我国污泥农用资源化的方法主要有:自然风干后直接施肥、干燥和造粒后施肥、污泥堆肥后施肥和污泥制复合微生物肥,前二种方法由于不能有效去除污泥中的有害物质,而在应用上受到限制,后二种方法通过众多学者田间试验,表明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污泥资源化处置方法,但重金属离子易在土壤和植物体内积累是限制污泥大规模土地利用的最重要因素。本文结合实例阐述了我国污泥农用资源化处置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陈芳 《科技信息》2014,(11):262-263,268
造纸污泥是一种具有利用价值的潜在资源,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对于循环经济和环保经济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某造纸厂污泥处理工艺的改进方案,重点从细小纤维的回收、降低污泥的含水率,污泥的干化这三个技术关键点展开介绍,以期更大的实现造纸污泥的资源化处理。  相似文献   

7.
合肥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土地资源化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合肥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研究对象,结合合肥市郊区的土壤性质等,对污泥中的部分重要重金属进行全量和有效态质量比分析,并对其营养成分及病原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市污水厂的污泥重金属含量基本符合我国污泥农用标准要求,污泥中的营养成分也很丰富,将污泥进行土地资源化利用可以作为合肥市污泥处理处置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污泥烧结页岩砖抗冻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污泥掺量对污泥烧结页岩砖抗冻性能的影响;并且找出一种新的准确评定砌体抗冻性能的指标,对不同污泥掺量的污泥烧结页岩砖进行15次、25次、35次与50次冻融循环试验,以研究其外观质量损失、强度损失和质量损失;并使用热线法测得其冻融循环后的导热系数。通过描绘出四种不同污泥掺量下对应的质量损失率与强度损失率变化曲线,得出污泥掺量对污泥烧结页岩砖冻融破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污泥掺量的提高,污泥烧结页岩砖的抗冻性能降低。建议根据不同地区建筑用砖的抗冻性能指标使用不同污泥掺量的污泥烧结页岩砖,同时建议把饱水状态下材料的导热系数作为砌体抗冻性能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城市污水污泥产量巨大且污泥成分复杂.若污泥处理处置不当,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目前,污泥处理处置问题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难题.本文介绍了城市污水厂污泥来源与组成、污泥危害、污泥处理与资源化的基本方法、处理技术和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进而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污泥处理和处置的建议,使污泥的产生、处理、处置和环境保护之间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污水处理是一个运行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的非线性过程,一旦发生污泥膨胀,会影响泥水分离效果,导致出水水质恶化.为了实现污泥膨胀的在线准确检测,提出一种基于 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的智能检测方法(AFNN-ID),实时获取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膨胀的动态特性;设计一种基于检测模型误差的多指标评价策略,实现了污水处理过程污泥膨胀状...  相似文献   

11.
好氧颗粒污泥是一种全新概念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介绍了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理论基础,包括好氧污泥形成机理及理化特性研究,探讨了影响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因素以及工业应用的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12.
城市污水厂污泥土地利用可靠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污泥土地利用的可行性以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选取了上海市曲阳污水厂污泥和潮滩沙土的混合土壤做土地种植试验 ,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的植物在污泥和潮滩沙土混合土壤上能够存活 ,并生长良好 .初步论证了污泥用于改良潮滩沙土及应用于园林绿化种植土的可行性 ,认为将污泥进行土地资源化利用将成为我国污泥处置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 .  相似文献   

13.
在超声破解污泥实验中,研究反应器形状和换能器位置对污泥滤液的COD、NH3-N、TP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符合较好,从而说明反应器形状和换能器位置是影响污泥破解效果的重要因素,也说明超声是一种有效的破解污泥的方法,进而对超声处理污泥的规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超声处理污泥实验中,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温度、控温与否、作用时间、超声功率、超声频率)对污泥滤液COD、NH3-N、TP及浊度的影响,探索超声破解污泥的基本规律,为超声破解污泥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是一种有效的污泥破解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新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剩余污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大勇  徐建平  裘秀群  宋珍霞 《河南科学》2012,30(11):1638-1642
剩余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主要副产品和有机废物,它的处理与处置是污水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6个月的实验室模拟,研究了一种新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剩余污泥的脱水和渗滤液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停留时间的增长污泥含水率和挥发性固体呈下降趋势,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为40%,挥发性固体去除率达48.2%.在实验期间,共有392 L新鲜剩余污泥得到处理,获得10.3 L干污泥,污泥体积减小97.4%.湿地床表面污泥以平均每月0.87 cm的速度增厚,到试验结束时为5.23 cm深.组合系统以20.0 L(/m2.d)的污泥负荷间歇进泥方式运行,其污泥渗滤液的TN,TP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75.2%,97.3%和78.4%.结果说明该垂直流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可以作为传统污泥处置的一个替代方法,是一种建造简单、维护成本低的生态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置研究中重金属测定的前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金属问题是城市污水厂污泥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障碍之一,准确测定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对于评价污泥的利用价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污泥样品的前处理对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影响很大,文章对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几种前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其测定结果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重金属的测定结果与所加酸的性质有关,酸的氧化性越强,消解能力就越强.在同时测定Cu,Zn,Pb,Cd,Cr,Ni 6种元素时,王水 HClO4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污泥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给出一种代数预处理器的构造方法,并用Weyl不等式对该预处理器和分块对角预处理器进行理论分析.理论分析和数值算例均表明,所提出的预处理器优于分块对角预处理器.  相似文献   

18.
石化行业污水处理构筑物排出的污泥含水率高、乳化充分且难以自然沉降,如不加以处理而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而且对污泥中所含的油类物质也是一种浪费。鉴于上述原因,本文主要就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和含油污泥的综合利用两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对于提高石油化工污泥处理利用相关技术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景峰  陈莉玲 《甘肃科技》2011,27(21):47-49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大量的污水处理厂不断建成投入运行,随之而来的城市污泥产量越来越大.污泥是一种特殊的垃圾,如不及时处理将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因此,污泥处置十分紧迫.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针对城市污泥的性质及处置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及有效利用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国内外一直没有很好解决,如何将这些大量污泥无害化并进行有效利用是全球共同重视的一个问题.文章探索了城市污泥脱水、污泥稳定两种较为简捷的处置方法,并探讨了污泥有效利用的几种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