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在计算光合生产潜力的基础上,采用逐级订正法,分别对西乡县平坝、丘陵、山区及全县平均状况的土地生产潜力进行了计算;并依据历史产量资料。按照潜力利用率的增长趋势,对未来粮食产量作了长期预测,按照切合实际的消费水平,计算出未来各年的人口承载。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计算光合生产潜力的基础上,采用逐级订正法,分别对临汾市西、中、东部三区及全市平均状况的土地生产潜力进行了计算;并根据历史产量资料,按照潜力利用率的增长趋势,对未来粮食产量作了中长期预测,按照切合实际的消费指标,计算出未来各年的人口承载量,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四川洪雅县主要农作物生产潜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简述了洪雅县农业生产的气候资源与土地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对该县主要农作物的光合、光温与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了估算.提出了作物生产潜力指数的计算公式,并在计算农作物土地自然生产潜力与生产潜力指数的基础上,针对洪雅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业持续发展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宁夏西吉县农田作物生产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建立的作物生产潜力模型,对宁夏西吉县主要作物的生产潜力序列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影响作物现实生产力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主要作物春小麦、马铃薯、豌豆、胡麻的现实生产力分别达到了其梯田气候生产潜力的69%,89%,47%及44%,平均为62%,说明现实生产力还有较大的提高余地;在可控环境因子中,土壤因子对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水分和温度因子.  相似文献   

5.
芜湖市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计算了芜湖市气候生产潜力和主要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并与种植制度生产潜力和主要作物实际单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制度生产潜力只相当于气候生产潜力的47%-70%,主要作物实际单产只相当于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31%-62%,说明芜湖市农作物增产潜力很大;建议对种植制度进行优化调整,在土肥、育种等环节上加以改善,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6.
呼和浩特市土地生产潜力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呼和浩特市农村土地资源的特点、利用现状以及一般作物特征,建立了土地生产潜力估算模型,并把温度、水分、土壤肥力、投入水平、春旱等限制因子对土地气候生产潜力的障碍作用,进行了定量模拟分析,探讨了提高区域土地生产潜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该文在前人全省农业分区的基础上,从计算每年进入各农业区土地生态系统的太阳幅射能开始,逐步计算出各农业区土地生态系统粮食作物生产的光合潜力、光温潜力和气候潜力,进而得到全省粮食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总量.在分析江西省粮食作物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挥江西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作物气候生产潜力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作物生长动态模型,利用温度累积和生长季大于或等于10℃积温计算光合生产潜力,。并提出利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和日最高,最低温度,计算温度订正函数及根据水分平衡公式计算水分订正函数,在此基础上利用叠代法计算光合生产潜力,然后然后计算地区气候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河北省邯郸地区为例,探讨了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条件下,灌溉农业与旱作农业并存地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研究的方法。该方法在对研究区域内的土地质量、水资源、投入水平、灾害与收获损失、水土保持等多种限制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对具体作物分光温生产潜力、光温水生产潜力、扣除灾害及收获损失后的光温水生产潜力、土地生产潜力共四个层次进行潜力计算。进而在潜力总产计算的基础上,分析消费现状,制定切合区域实际的消费指标,估算未来土地的承载力。最后就挖掘生产潜力和提高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保护生态环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雅安市土地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国产MAPGIS6.0软件为平台,对雅安市1:25万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数字化叠加处理,生成16032个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单元,应用“机制法”计算土地生产潜力.研究表明:(1)雅安市大部分处于我国东部三等光温四级气候生产潜力西区,土地每年自然生产潜力在7843-17335kg/(hm^2)之间;(2)全市土地自然生产力水平为中等偏上,中低产田土占71.28%;(3)全市土地增产潜力平均为23.53%.区域潜在生产力差异的制约因素主要为土壤,次为水分;土壤限制因素为有机质、全氮,其次为速效磷和土壤质地.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RS和GIS支持,利用潜力递减法分析了陕西黄土高原台塬区农用地作物生产潜力空间变化特征,采用气候理论潜力为目标进行作物生态潜力预测。结果表明:陕西黄土高原台塬区农用地作物生产潜力差异较大,其中,光合生产潜力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光温生产潜力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气候生产潜力表现为西南部高于东北部,土壤生产潜力则南部高于北部;1985—2010年,研究区内作物生产潜力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及土壤生产潜力损失量分别为16 670.19、8 579.06、3 185.58、1 147.98 t,各占其对应级别潜力总量的2.37%、2.33%、2.33%、1.92%;建设用地的扩张对研究时段内区域作物生产潜力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因建设用地扩张造成的生产潜力损失约占农用地生态潜力损失量的50%;黄土台塬区的农用地的气候理论水平增产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3.
赤水市土地生产潜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作物产量形成理论和赤水市气候、土壤统计资料,计算了赤水市气候生产潜力和气候土壤潜力值,认为气候土壤潜力即是土地的生产潜力,计算结果为:500m以下地区,一年三熟,旱地单产(小麦+玉米)达9.87t/ha,水田(小麦+水稻)16.67t/ha;500m以上地区一年二熟,水田可达13.64t/ha,旱地8.21t/ha。与实际生产能力相比,现实生产力仅为潜力的1/3~1/2左右,尚有较大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14.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动力学模拟和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人口和土地资源的关系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本文通过建立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动力学模型,运用非线性科学理论,讨论了人口-土地资源系统的演化方向和平衡态稳定性问题.稳定的平衡态是系统发展可能达到的最终状态,在人口与土地资源自治系统中,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人口数量和生活消费水平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研究表明:(1)稳定平衡态时人口数量与土地资源生产潜力总量成正比;(2)人口数量和土地资源生产潜力总量与人类消费水平成反比;(3)人口数量和土地资源生产力与耕地面积和土地单产潜力成正比.文章对我国的土地人口承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  相似文献   

15.
从土地资源现实生产力和潜力两个方面对福州市可承载人口进行估算,发现福州市目前仍有部分承载空间,但通过回归模型进行人口预测发现其前景并不乐观.就保证粮食安全的耕地面积与城市化问题进行探讨,得出异于传统观点的新看法, 即:耕地面积与城市化水平正相关.研究发现福州市土地资源承载压力巨大,为提高其承载能力、缓解人地矛盾,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耕地地力等级的划分为有效地保护耕地、耕地合理开发与利用、耕地的流转补偿,以及占用耕地、毁坏耕地的补偿与处罚等提供依据.根据江苏省区域差异性及相关区划,确定其耕作制度及基准作物.运用了土壤组合的概念进行分等单元的划分,以试图在耕地地力等别与自然土体之间建立联系.遵循稳定性、差异性、生产性及主导性等原则,选取了有效土层厚度、表层质地、有机质含量、剖面构型、距障碍层深度、PH、盐渍化程度以及粉粘比等分等因素,运用了Delphi法和HAP法等来确定权重.在查取基准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指数以及气候生产潜力指数的基础上,通过运算,得出江苏省耕地的地力分等结果.  相似文献   

17.
喀斯特断陷盆地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客观地评估断陷盆地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反映更深层次的人地之间复杂关系, 本文基于断陷盆地多时间序列土地利用数据和陆地植被净生产力(NPP), 阐明断陷盆地NPP时空变化趋势, 揭示多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地类层次变化特征; 运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 定量地分析土地占用和土地转化对石漠化地区陆地植被净生产力的影响, 探讨石漠化治理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 1) 2000—2015 年间, 断陷盆地大部分区域NPP变化不显著, 少部分区域变化显著, 以上升趋势为主; 2) 在6种地类中, 林地变化平稳, 建设用地增加趋势活跃且强烈, 草地减少趋势活跃且强烈; 3) 林地占用潜在植被生产力与现有NPP之间的差值由西向东逐渐增加, 与林地占用面积减少的空间分布一致, 林地分布影响林地植被净生产力水平; 4) 研究区北部植被自然生长情况较好, 东部地区六盘水市、普安县和陆良县石漠化区域林地植被存在一定程度的天然退化, 林地生态恢复工程效果不明显; 5) 研究区80%的土地转化类型使得NPP增益, 其中使NPP明显提升、有效而普遍的方式是草林转换和退耕还林; 林地转为建设用地则对NPP的损害最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综合分析了区域内的资源环境条件。采用适宜性评价方法对土地资源进行了评价,并编制了1:50万土地资源图。在土地评价的基础上,采用逐步订正的方法计算出作物土地生产力。用线性规划方法确定作物优化结构和预期内粮食等主要消费品的产量。根据人口预测与消费水平计算了本世纪末沧州地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并提出了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