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他说,随着沿海发达地区有些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大量的农业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农业劳动力转移到新兴的小城镇和乡镇企业,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他还说,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小城镇,应当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考察江苏乡镇企业时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一个长期的根本方针,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要从战略高度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讲话精神,感受很深。苏州是我国乡镇企业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五、六十年代破土萌芽,七十年代曲折发展,八十年代异军突起,九十年代开始进入调整、发展、提高的新阶段。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苏州乡镇企业要实现再创辉煌的目标,必须加速推进两个根本性 、转变,加大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力度,努力再造新的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3.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长期的中心任务与奋半目标,全面实施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三大战略”是现阶段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三大战略”联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和根本措施,“三大战略”联动体现了“三大战略”之间的辩证关系,符合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三大战略”的相互关联性是联动的内生机制(内在驱动因子),农业现代化建设则是“三大战略”联动的外生机制(外在驱动因子)。全国各地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要进一步深化“三大战略”联动的认识,积极探索和大力推广“三大战略”联动的工作思路;要进一步强化“三大战略”联动的措施,全面启动和整体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已明确指出,要"继续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的战略重点,努力提高乡镇企业素质和水平。"但有些乡镇企业的厂长经理们还觉得不够味,认为国家没有像重视和加强农业、国有企业那样来关心、支持乡镇企业。显然,这是一种浅层认识。国家把发展农业和搞活国有企业放到重要位置上,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点,要求各级领导抓紧、抓好、抓出显著成效来,这是正确的决策。明智的乡镇企业家,不仅不会感到这样做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反而会感到这是对乡镇企业最大的关心和支持。农业是乡镇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乡镇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的坚强后盾。乡镇企业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和水平,形成"半壁江山"的格局,与农业的推动和国有企业的拉动是分不开的。我们不能忘记,如果没有农业哺育和国有企业的支持,乡镇企业是不可能从改革开放大潮中创造出今天这样辉煌的。对于这一点,应当充分加以肯定。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实现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索质。改善生活质量;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初期,怎样将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中国共产党人所要承担的一个严峻而重大的任务。对于贫穷落后而又有悠久农耕文明历史的中国来说,这个任务不仅仅是走向工业化,更是如何从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的战略上走出中国自己的农业现代化之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通过合作化奠定农业现代化的制度性基础、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乡村经济实现城乡一体发展等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思考。这一系列思考的独特贡献在于,始终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立足点,将农业现代化置于国家工业化的大战略中,并从两者协调发展的意义上确立了中国的现代化方案。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我国农村正在由自给半自给生产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要实现这个转化,就必须打破小农经济的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观念。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对于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引导亿万农民致富,建立新型城乡关系,缩小三大差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振兴我国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阐明过在农业合作化和大规模农业生产的条件下,组织被排挤出农业的  相似文献   

8.
进入农业新时期,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农村产业结构呈现多样化格局,农业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应是适应于社会最优和社会利益最大化这一要求。因此,新时期农业发展战略目标应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经济增长,优化结构,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一、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水平低是我国农业落后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制约农业进一步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因素。特别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由于确立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而引发了两次革命性进展。其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农业一个“破题”、 “两个飞跃” 的论断,指出了科技和教育对农业的破题以及实现第二个飞跃的根本关系。现在我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可望通过全面启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争取2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再次更大的飞跃。这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世界性新的农业革命正在兴起,对我国是新世纪的挑战和机遇。本文解读世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趋势的同时,着重阐述了我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和再次振兴农村经济的特点、紧迫性、可能性和理论基础,认为只有依靠科技,实施新的产业科技革命,才能跟上世界发展潮流,实现我国农业新的历史性跨越,进而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使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是中国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两个重大战略,而二者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它们的协调发展对启动农村市场,实现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应坚持保护农业和农民利益、市场化、法制化等原则,从宏观和微观方面采取得力措施,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委组织实施的星火计划,是一项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的计划,是我国科技计划和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是把科技星火撒向广大农村,指导亿万农民依靠科技振兴农业,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推动农村发展以科技为支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苏南是乡镇企业的“发祥地”。由于发展了乡镇企业,所以较好地解决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建设的“三农”问题,创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道路,曾被誉为经济发展的“苏南模式”而闻名遐尔。目前,苏南乡镇企业的情况究竟如何?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后,进入农业信息化建设,这是历史的长期发展过程.与农业现代化类似,世界各国进入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时期、方式、速度和类型也是各不相同的,各国对于农业信息化水平的判断指标也各具特色.必须加快研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律,掌握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走中国式的道路,这是项十分艰巨复杂的任务,而现在我们在这方面的经验还很缺乏。为了广泛地组织科学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上弄清楚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它的概念、内容、标志是什么?怎样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如  相似文献   

15.
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当前社会的客观要求: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呼唤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的基本条件;是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需要;是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及缓和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农村经济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可以说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面宽量大,前景广阔,有着完全现实的社会基础和必要性。那么在我国目前现阶段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未完全建立和完善的初级阶段,如何搞好农村现阶段社会的保障制度呢,作者立足中国国情的实际,从八个方面就我国实行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建设性的构想与对策。这或许有一定客观参考作用,现实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农业信息化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民经济信息化是加速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动力和支柱。农业信息化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方向,也是促进农业向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三农问题、数字鸿沟和信息不对称三个方面论述了用信息化改造农业的重要性,提出了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正在兴起另一场意义同样深远的变革,即农村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与此相随的农村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我国,要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必须解决一个很大的难题,这就是使大量过剩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1983年,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2.1%,农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为70.7%。①农业劳动力潜在过剩的问题异常突出,究竟有多少劳动力是过剩的并无精确统计,如果按三分之一估计,就有大约一亿以上的农业劳动力是过剩的。②如此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业,非但农业的现代化不能实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也不能实现,要想大大提高农民以至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只能是一种奢想。出路何在?在城市发展工业和其他产业,使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是一个途径。但在农村人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农业人口占80%、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邓小平十分关注。邓小平认为,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一是要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二是要坚持工业支持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三是要大力发展科技,依靠科技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发展无公害生产,是当前蔬菜工作的一个热点、难点这是推进苏州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必然,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建设蔬菜无公害基地,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更是当前蔬菜业的重要任务,它是应对我国加入WTO后的基本措施,只有抓紧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促进蔬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显示出勃勃生机,对推动我国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然而,人们对乡镇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作用的认识有一个深化的过程。江泽民总书记1998年5月在考察江苏乡镇企业时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搞现代化,发展乡镇企业是一项重大战略,是一个根本方针。各级领导一定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认识乡镇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真学习江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