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庄财永 《科技信息》2012,(4):196-197
手势语,是一种身体语言,虽说无声,却能表达丰富的意义,它在整个非言语交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世界各国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的人民对手势语的表达形式和理解也不尽相同,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时会因文化差异而造成误解,以致交际失败。因此,学习、了解手势语,可以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从而更好的与他人交流。本文分三种情况通过举例对手势语进行探讨,以期提高人们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浅谈俄汉手势语的民族文化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手势语作为身势语言的一种,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在与外界交流信息和感情时起辅助作用。俄语手势语与汉语手势语相比,纵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总体上看,却有很大差异。这是因为手势语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民族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特点对它们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两国手势语中相同的部分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产物,而不同之处正是各民族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的结晶。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索赔管理是施工合同管理的一部分,广义的索赔管理包括索赔和反索赔.索赔是指在工程承包或者经济贸易中,合同当事人一方因对方违约、其他过错或者虽无过错,但由无法防止的外因致使本方受到损失时,要求对方给予赔偿或补偿的权力而反索赔则是为避免对方索赔  相似文献   

4.
手势语是一种重要的非语言符号,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藏英手势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藏英手势语的能指和所指,并以实例说明藏英手势语在非言语交际中所引起的短路现象,旨在使不同文化的交际者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注意并尊重不同民族的手势符号习惯。  相似文献   

5.
罗每 《青年科学》2010,(8):53-53
当别人称赞或肯定你时,你是否有时仍然半信半疑:他是真的喜欢我。还是只为了表示礼貌或有所企图呢?这时,你可以看看对方是否有如下的“高度舒适小动作”。  相似文献   

6.
网络中的安全威胁,总的来说可以分成2种。一种是我们所熟知的黑客,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通过网络密码破解,远程计算机控制,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或破坏对方网站、系统。另一种是军事上所说的信息战,或者是网络中心战。一方军队通过截获对方军事信号,掌握对方信息,从而破获对方军事动向,部署情况,火力配置;或者通过发送病毒,使对方指挥通信系统全部瘫痪,或者是通过远程计算机控制,控制对方指挥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7.
在日语句子中「たい」是一种常见的助动词,它常常表示说话人的某种希望或愿望。根据人称的不同,「たい」的另一种形式「たがる」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它由「たい」加上接尾词「がる」所构成,主要用于表示第三者的希望,也可以说是表示说话人观察到的别人流露在外表或行为上的愿望。一般情况下所出现的误用现象的原因是:我们对于第二人称或者第三人称所涉及的句子语气不能整体把握,本文主要通过实例来说明「たい」和「たがる」的用法差异以及第一人称和其他人称所涉及的语气特征。  相似文献   

8.
王毓  黄蔓玲 《科技信息》2007,(2):151-152
日语中有很多用于表示确认的句末表现,起到向听话一方确认其同意、共同感受、共同认知等作用。本文中笔者从中选择了“だろう”和“よね”两种表示确认的句末表现,来试着探讨其各自的使用特征和互换使用的可能性,以及可互换使用时的语意差别。总的来说,当说话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发表看法,并向对方征求同意时,日语中通常使用“だろう”来“表示推测”的意思;这时若使用“よね”则表示说话人对自己的判断有十足的把握。而当说话人判断对方应该会与自己抱有相同看法或作出相同判断,并在此前提下向对方进行询问时,如果使用“よね”,则表示“向对方或第三方征求确认”的意思;一旦使用“だろう”则带有很强烈的责备的意味。  相似文献   

9.
李琴 《科技信息》2009,(17):238-239
授受动词中的"授"表示授予、给予、"受"表示接受和得到,在汉语中,我们给别人东西,或者从别人那里得到东西,都只用一个"给"字,然而,用一个日语动词就很难表达上述的意思。在日语里,别人给我,我给别人,我从别人那里得到,在表达这三种关系时,使用的动词不一样,学习授受动词和搞清接受关系,是日语学习中又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0.
非语言交际的跨文化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晓 《科技信息》2008,(4):276-276
非语言交际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它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表达的含义因文化而异。本文通过对非语言交际的手势语、目光语、沉默、体距行为的跨文化对比,揭示中西文化背景下非语言交际之间的差异,突出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在A3这款网络游戏中,PK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要想玩好这款游戏,好好地玩出乐趣你就不得不多多参与PK。现在奉献四大职业PK心得一篇,这对你肯定非常有用哦! PK制度解析 A3中PK被分为PVP和PK两种,在别人允许的情况下开始的战斗叫做PVP,而无区别的攻击则是PK。在游戏中,每个人都可以向其他人提出战斗申请,若对方允许的话,即可以展开PVP。若别人拒绝,你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选择放弃PK对方的想法,二就是选择强制  相似文献   

12.
手势略谈     
手势是人类最早使用且至今仍广泛运用的一种交际工具。有些具有非确定性,可以被多重解读;有些则具有特定含义,能配合语言,使表达更精准。一根手指古时候,三个书生一起赴京赶考,在路上遇见一位老者,恭恭敬敬地请他算卦。老者没有说话,仅伸出一根手指。  相似文献   

13.
世上万物都经历着变化,外交语言似乎也不例外。古典外交使用的是“极为有礼的特别语言”,对方一听即明其含义。如今则不同了,连粗俗的语言有时也登上了大雅之堂。  相似文献   

14.
徐华 《奇闻怪事》2008,(1):90-92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汉语中的“信”字,本义是指“言语真实,诚实不欺”。在古典文献和一些辞书中常以“诚”、“实”、“不欺”等来解释“信”的含义。另一方面,“信”又可作“相信”、“信任”解。用在人际关系中,前一种含义的“信”常以“忠信”、“诚信”表示;后一种含义是指给予他人信任和对别人信任,不怀疑他人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5.
杨丽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1):224-225
手势语是一种身体语言,虽说无声,但表达的情感却是极其丰富的,其作用有时是口头语言所替代不了的。手势语是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文化背景导致了不同国家的人民对手势语的形式和理解也不尽相同,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因文化差异而引起误解。本文从手势语的三个方面分析了中西方(主要是说英语的国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以期提高人们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常常不知该如何说服别人吗?要怎么样才能让人开口说“好”呢?在开口说服别人之前,你知道对方的决策风格是属于哪一种类型吗?  相似文献   

17.
“吃了吗?”在中国,随处都可以听见。它有时是实义的,有时是虚化的,即作为问候用语出现。可是外国学生则不完全明白它的虚化义,因此,他们听到“吃了吗”这样的问话,往往误解为别人要请他们吃饭。然而,当他们知道“吃了吗”可以作问候语时,则又可能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不分对象,见面就把它当专门问候语用,这就可能导致“吃了吗”在外国学生嘴里随意乱用。为了使外国学生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这句中国习语,应当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文化习俗,以及这句习语的多项语义功能。“吃了吗?”可以表示问对方吃饭了没有。它是一个省略了主语和宾语的问句。它的主语和宾语虽然都省略了,但是因为表达的是实义,不会引起误解,这种交际是在吃饭时间前  相似文献   

18.
信号是一个变化的量,它的数值可以测量,而且它传递信息。信号处理涉及从一种信号到另一种信号的传输,并且自始至终用数学表示。在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中,将信号表示为在计算机上或者在硬件上的一系列数字。信号处理原理是日常电子产品工作的基础,例如数码像机、数字机顶盒、调制解调器、移动电话及数字音频、播放器。  相似文献   

19.
<正>建设工程索赔通常是指在工程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当事人一方因对方不履行或未能正确履行合同或者由于其他非自身因素而受到经济损失。通过一定的合法程序向对方提出经济或时间补偿要求的行为。索赔是一种正当的权力要求,是一种以法律和合同为依据的合理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多媒体是全面的综合性的信息资源,它常常指信息表示媒体的多样化,常见的形式有文字、资料、图形、影像、动画、视讯、声音、特殊效果,再经由电脑表现出来,它能用来达成信息传播中的任何媒体资源,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的一种,它同样是来存储、传递教育和教学信息的,只是在信息领域,"多媒体"中的"媒体"的含义不同于"教学媒体"这一教学媒介,无论是"多媒体计算机"还是"计算机多媒体",这里的"多媒体"在信息领域都有其自身的特定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