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6 毫秒
1.
奇云 《科技潮》2003,(4):17-19
横空出世,中国首例女性“数字化虚拟人”诞生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10年左右的时间里,在人体模型、人体信息的数字化领域,世界上以美国为主导出现了或者正在酝酿着几个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计划,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如:美国可视人体计化、虚拟人体计划、数字化人体项  相似文献   

2.
从生理系统建模与仿真的角度回顾了基于可视人计划(visible human project,VHP)的计算医学研究进展。以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代谢为例介绍了物质代谢的房室模型,以及基于VHP的FDG代谢的可视化实现方法。讨论了基于VHP的有限元分析在生物力学和生物电传导的应用研究。概述了基于VHP的人体辐射计算模型和辐射剂量评估的研究。因此,数字人是源于VHP的新研究领域,而计算医学是完成数字人研究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广东科技》2006,(5):46
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国家光电实验室的科技人员携手,共同完成了国家863课题“数字化虚拟人体若干关键技术”的相关研究,其成果“中国数字人男Ⅰ号”高分辨率三维解剖结构数据集,入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评出的“2005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相似文献   

4.
将人体结构实现数字化,通过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交叉融合而提出的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得到了国家“863”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的支持。数字化虚拟人是将一个看似真实的模拟人体,在电脑屏幕上,通过操作者的调控,提供视、听、触等直观而又自然的实时感,数字化虚拟人在医学教育及医学临  相似文献   

5.
我国虚拟人体研究也将建立人体中医信息学与气色、经络、脉象等科学机理与生理模型。 “虚拟人体研究对于人体生命和智能的认知、医疗研究、药物研发等领域具有重大推动作用,近年来正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2014年中国计算机大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对虚拟人体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植物三维形态虚拟仿真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形态结构及生命属性的数字化、可视化表达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研究内容,开展数字植物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提出数字植物三维形态虚拟仿真技术体系框架,按照数据-知识-模型的逻辑关系,从三维数据获取、几何建模、场景显示和交互应用4个层次论述和总结了数字植物三维形态虚拟仿真关键技术,系统介绍了相关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前景.重点阐述了数字植物三维形态虚拟仿真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数字植物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广东科技》2010,(23):86-86
<正>数字人"数字人"也称"数字化虚拟人",即在电脑里合成的三维人体详细结构,全部数据来自真实人体。"数字人"能模拟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病理生理变化等。当面对复杂的高风险手术时,医生可通过螺旋CT、核磁共振等影像技术,提前对病人进行扫描,然后在计算机中对人体结构进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建筑的三维信息数字化是三维建模、三维重建技术研究的重要应用场景,也是古建筑文物保护、虚拟仿真模拟、数字娱乐开发等应用领域的基础工作。随着近几年测绘技术和几何数据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古建筑三维数字化方法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针对中国古建筑体量大、部件多、结构复杂等问题对三维建模工作带来的具体影响,学术界已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文总结中国古建筑三维模型数据类型和特点,学术界和工业界对中国古建筑三维模型数据的要求,深入分析现有古建筑三维数据获取方法和理论技术基础,对比不同技术研究现状与应用场景,提出针对中国古建筑三维建模方法的发展方向,可为古建筑数字化保护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传统物流业向数字物流方向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深入研究数字物流技术的国际竞争态势和前沿热点,从而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前瞻性布局与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采用Logistic模型、专利计量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从时间发展、主要竞争国家对比、技术分析等3个角度,对数字物流领域技术生命周期、国际竞争态势、前沿热点领域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物流技术的前沿热点集中在信息通信、数据图像处理、机械分拣、无线传感等领域;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德国在全球数字物流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其中,中国数字物流技术研究起步较晚,但后发优势较强,近十年专利申请量呈“指数”爆炸式增长。但是,与美国相比,中国在数字物流前沿与核心技术领域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建议围绕“数字+物流”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数字物流技术的“软硬”自主可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参考人数字体素体模及其在辐射防护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内辐射剂量的精确模拟计算需要建立精确模拟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人体模型。该文依据中国数字人项目的人体彩色切片照片数据,建立了中国参考人数字体素体模。它采用数百万至上千万个立方体体素描述了79种组织和器官,满足ICRP(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2007年建议书中组织权重因子的技术要求,并反映了中国人体貌特征,为得到适用于中国人的剂量学参数提供了技术基础。该文详述了中国参考人数字体素体模的建立过程,并将中国参考人男性数字体素体模分别应用在外照射剂量学和内照射剂量学的研究中。该研究对于促进我国人员辐射剂量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分布式联合虚拟参考咨询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虚拟参考咨询系统的重要性已日渐显现 ,而作为集团化工作的联合虚拟参考咨询也为国内外团体所接受 ,联合虚拟参考咨询通过图书馆网络为用户提供不受地区、时间限制的专业咨询服务 .介绍了联合虚拟参考咨询的国内外情况 ,并重点介绍了分布式联合虚拟参考咨询系统的建设设想  相似文献   

12.
“人权派”的表达自由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 9年-193 1年,胡适、罗隆基、梁实秋等“新月社”部分成员组成“平社”,以《新月》为阵地,发动了著名的“人权运动”,抨击国民党的“训政体制”,要求宪政民主人权,发表《人权论集》。在这次“姗姗来迟,软弱无力,以妥协而收场”的中国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运动“迟到的人权宣言”中,胡适等人从人权的角度提出了表达自由权利的思想,大体可以说是中国思想家与西方思想家的第一次直接接轨。但由于他们的思想与活动不能见容于国民党政府,最终以胡适受到了教育部的申斥并于193 0年被国民党政府撤销其中国公学校长一职而终结。  相似文献   

13.
以突发事件下意外受扰的虚拟人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其平衡保持与摔倒的行为控制机制及演化过程的动画仿真,探索现有工作尚未涉及的科学难点和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具体包括:视觉、听觉受突发刺激扰动时,虚拟人主动避险中的平衡保持行为的动画合成技术;复杂、动态环境下,虚拟人受突发性外力作用而失衡后的反应式平衡恢复行为的动画合成技术;虚拟人平衡恢复失败后所采取的保护性摔倒行为的动画合成技术.  相似文献   

14.
光动力学疗法(PDT)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激光医学技术,它在治疗人体的局部病变,特别是肿瘤方面,有着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是,由于人体自身及其病变的复杂性,PDT在医学中的应用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可视人计划(VHP)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人体解剖的完整的图像和数据库,从而达到精确反映人体组织的目的,也为PDT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5.
1998-2008年人因可靠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因可靠性研究是系统可靠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美国工程索引Ei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人因可靠性为主题词,检索了国内近10年有关人因可靠性研究论文.根据发表时间、作者国家、应用领域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发现,目前人因可靠性研究主要侧重于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的研究,而人因可靠性研究范围主要侧重于核电业、航空航天业、石油化工业及军工业等领域.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也处于世界前列,但同美国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最后综述了人因失误理论和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展望了未来人因可靠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自动测试系统的通用性能,将自动测试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相结合,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PXI模块化仪器 程控仪器 连接器-适配器"结构的工程装备通用自动测试系统.系统根据各待测单元的信号频率和功能特征设计标准阵列接口连接器ICA(interface connector assembly);在仪器控制方面为了弥补可互换虚拟仪器ⅣⅠ(interchangeable virtual instruments)规范的不足,采用ⅣⅠ类仪器模型的基本思想,建立了系统的"ATS(automatic test system)资源模型",利用IVI规范配置仪器无关性系统;软件平台让用户根据待测单元的测试需求完成TPS(test program set)的开发,使在此软件平台上开发出的TPS完全独立于测试资源.工程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WEB的虚拟系统为研究数字信号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采用虚拟系统对数字信号的频谱分析及语音编码进行研究,通过ASP和ActiveX技术实现系统的动态交互和实时传输,初步实现了信号在网上的实时交互处理,该系统的研究成果已开始应用于教学,科研中。  相似文献   

18.
基于虚拟人的人机交互是人与虚拟现实环境中的虚拟人进行交互的技术。虚拟人是一种具有自主智能的看上去像人,并且具有人的部分特征的智能体。首先论述了虚拟人模型的构建技术、虚拟人的行为控制方法和虚拟人表情的构建和控制方法,然后论述了虚拟人在智能人机交互中的应用,最后探讨了虚拟人心智系统模型及虚拟人技术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和人类视觉系统的稳健数字水印算法,首先将宿主图像进行小波分解,根据人类视觉系统求出重要小波系数,然后将灰度水印图像通过Arnold变换进行置乱,最后将置乱后的水印信息加入到宿主图像的重要小波系数中.提取水印信号需使用置乱密钥.置乱密钥的使用提高了置乱算法的安全性,使水印的安全依赖于密钥.在小波域中利用人类视觉系统使嵌入水印的图像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数值实验和理论分析表明,该算法针对各种攻击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虚拟现实(Vinual Reality,VR)技术作为数字城市的支撑技术之一,对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从虚拟现实的概念出发,论述了虚拟现实的3个基本特征及其技术系统的构成,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的优势,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关键技术,并以珠江新城为例,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的实施步骤,最后还针对珠江新城虚拟现实系统进行了评价,同时提出了关于VR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的几点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