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加东莨菪碱治疗对吗啡依赖大鼠十二指肠5-羟色胺( 5-HT) 免疫反应( IR) 细胞的影响。方法本试验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自然戒断组( 简称戒断组) 、东莨菪碱治疗组( 简称西药组) 、穴位埋线治疗组( 简称穴位埋线组) 及穴位埋线加东莨菪碱治疗组( 简称穴位埋线加西药组) 。腹腔注射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经不同的方法干预后,观察戒断症状,并于干预后7d 和14d 分别取材。观察十二指肠5-HT-IR 细胞形态特点,并比较各组十二指肠组织匀浆中5-HT 的含量。结果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明显,其十二指肠黏膜5-HT-IR细胞数和组织匀浆中5-HT 含量均明显增加( P < 0. 01) ; 治疗7d,与自然戒断组比较,各治疗组均有明显效果( P <0. 05) ,并以穴位埋线加西药组改善最为显著( P < 0. 01) ,几乎恢复到正常水平; 治疗时间延长至14d,除自然戒断组外,各治疗组的检测指标均接近正常组( P > 0. 05) 。结论西药治疗与穴位埋线治疗对吗啡依赖所致大鼠的戒断症状及十二指肠分泌5-HT 的功能均有逆转作用,两种方法结合可缩短治疗时间,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电针刺激对大鼠吗啡依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利用观察电针刺激对大鼠吗啡依赖的影响。给大鼠连续注射递增量吗啡8d,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停药后第2 d开始给于强度为2 mA,频率2-100 Hz混频刺激。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脑组织内β-内啡肽含量。观察电针足三里(ST36)和三阴交(SP6)穴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和血液、脑组织中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电针刺激可明显抑制大鼠的戒断症状,4次电针组效果优于一次组(P<0.05)。且4次电针组下丘脑β-内啡肽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效果优于一次电针组,说明针效有累加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环丙羟丙吗啡催促吗啡依赖小鼠戒断为模型,观察了四氢原小檗碱同类物对其戒断症状的影响。结果表明:l-四氢巴马汀(l-THP)、l-千金藤啶碱(l-SPD)和dl-四氢巴马汀(dl-THP)3种药物采用15、30、60mg·kg^-1剂量腹腔注射,均可显著抑制小鼠跳台反应,降低跳台次数,减少体重下降,l-THP和l-SPD的上述作用具有剂量依赖关系(P〈0.05或0.01)。提示该类药物可缓解吗啡依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 per基因直接参与阿片类精神依赖性药物的心理和生理成瘾作用机制和寻找一种治疗心理和生理成瘾的基因戒毒新方法 .方法 针对小鼠mper设计锤头状核酶基因序列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mperribozyme的表达载体 ,并直接导入小鼠脑内 .以剂量递增法形成吗啡依赖模型 ,用纳洛酮催促戒断 .结果 重组质粒组小鼠的刻板跳跃 ,湿狗样抖动和打洞次数与空质粒组 ,生理盐水组相比明显减少 ,但并不抑制小鼠的体重下降 .结论 mperribozyme的表达载体能在小鼠脑内产生mperribozyme ,并发挥酶切作用 ,切割mper ,抑制大部分吗啡戒断症状 .意义 导入重组有mperribozymeDNA的质粒于体内阻断mper表达 ,从而达到治疗药物成瘾的方法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并值得深入研究的戒毒疗法 .  相似文献   

5.
专家笔谈皮肤肿瘤及瘤样病变的病理诊断 (上 ) (李维华 ) ( 4) :5……交界性血管肿瘤 (邓仲端 ) ( 4) :12……………………………基础医学卡马西平对吗啡依赖小鼠戒断症状的影响(叶少剑 ,等 ) ( 1) :5…………………………………………“更可宁”治疗绝经期综合征作用机理的部分实验 研究 (张 涛 ,等 ) ( 1) :7……………………………………黑曲霉对实验动物耐低温和提高耐力作用的研究(艾永循 ,等 ) ( 1) :10………………………………………“更可宁”防治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 实验研究 (张 涛 ,等 ) ( 2 )∶5…………………  相似文献   

6.
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的体内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改良寇氏法检测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 (3∶1和 5∶1)的抗菌活性 .结果表明 :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对产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埃希氏大肠杆菌感染的小鼠体内抗菌活性(ED50 )分别为 4 .0mg·kg- 1、4 .3mg·kg- 1和 0 .0 0 5 6mg·kg- 1、0 .0 0 6 8mg·kg- 1,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 (2∶1)的ED50 值分别为 6 .6mg·kg- 1和 0 .0 1147mg·kg- 1,单组分头孢曲松钠的ED50 为 10 .3mg·kg- 1和 0 .0 6 4 9mg·kg- 1;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对绿脓杆菌感染的ED50 为 8.2mg·kg- 1和11.2mg·kg- 1,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的ED50 为 16 .1mg·kg- 1,单组分头孢曲松钠的ED50 为 35 .4mg·kg- 1.提示 :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对产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埃希氏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感染的小鼠有明显抗菌作用 ,且明显优于头孢曲松钠单组分和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口服 3种形式眼镜蛇毒的急性毒性及对肝癌的在体抑瘤作用。方法 :按Bliss法设计急性毒性实验 ,蛇毒兔血清、原毒和经酸热处理后蛇毒分别一次性给小鼠灌胃 ,观察其急性毒性。移植小鼠腹水型肝癌于小鼠右腋皮下 ,应用以上 3种形式蛇毒连续灌胃 9d ,每天给药量以最大耐受量 (LD1)的 1/3,计算其抑瘤率。结果 :小鼠口服上述 3种形式蛇毒的LD50 及 95 %可信限分别为 5 4 10mg·kg- 1(46 5 0~ 6 2 90mg·kg- 1)、5 2 94mg·kg- 1(42 0 7~ 6 6 6 3mg·kg- 1)和 97 4 5mg·kg- 1(83 6 2~ 113 5 6mg·kg- 1)。 3种形式蛇毒 2次抑瘤实验的抑瘤率 :蛇毒兔血清冻干粉为35 5 %、32 9% ,原毒为 2 2 9%、2 0 3% ,经酸热处理后蛇毒为 2 5 3%、2 1 3%。结论 :眼镜蛇毒原毒的抗肿瘤作用在蛋白变性或消化吸收后仍然得以保留 ,蛇毒兔血清冻干粉的毒性较其他两种低但抑瘤作用强  相似文献   

8.
以D 半乳糖致衰小鼠为研究对象 ,灌服火麻仁提取液 6 0d ,测定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器官质量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结果发现 ,火麻仁提取液 (2 0 g·kg- 1)对小鼠学习记忆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能显著增加致衰小鼠的脾指数 (P <0 .0 0 1) ,并且显著降低脑组织中丙二醛的质量摩尔浓度 (P <0 .0 5 ) .  相似文献   

9.
小儿康冲剂的急性及长期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小鼠和大鼠灌服小儿康冲剂所产生的毒性反应 ,以确定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按《中药新药研究指南》的毒性试验要求对其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小儿康冲剂急性毒性实验以灌胃和腹腔注射给药的半数致死量 (LD50 )分别为 2 0 .4 9g·kg- 1和 9.78g·kg- 1;大鼠长期毒性实验灌胃给药分别为 12g·kg- 1、6g·kg- 1和 3g·kg- 1,连续 6周 ,各组动物无死亡 ,动物一般症状、体重增长、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各脏器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脏器病理组织检查试验期和恢复期未见明显病变 .提示小儿康冲剂临床口服用药毒性小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注射用头孢他啶他唑巴坦钠(3∶1和5∶1)对小鼠和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笔者按《新药研究指南(西药)》的毒性试验要求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注射用头孢他啶他唑巴坦钠(3∶1和5∶1)急性毒性试验以静脉注射给药的半数致死量(LD50),小鼠分别大于5.45g·kg-1和6.0g·kg-1,大鼠分别大于4.26g·kg-1和3.84g·kg-1,提示注射用头孢他啶他唑巴坦钠临床用药毒性小.  相似文献   

11.
研究淫羊藿总黄酮(TFE)对双侧卵巢摘除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将50只昆明种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雌激素对照组(0.3 mg·kg-1),淫羊藿总黄酮(40、80、160mg·kg-1)3个剂量组,采用背部切除双侧卵巢,另取10只小鼠作为假手术对照组,建立卵巢功能减退小鼠模型,术后各治疗组进行灌胃给药治疗3个月,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均给予0.9%NaCl.给药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生化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脑组织中AChE活性和ChAT活性;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液中雌激素的水平;HE染色光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病理形态.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ChAT活性、血清雌激素水平和皮层及海马区神经细胞数量均显著下降,而脑组织中AChE活性明显升高;与模型对照组相比,TFE 40、80、160mg·kg-1剂量组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均显著增强;小鼠脑组织AChE活性下降明显,而ChAT活性却显著增加,血液中雌激素水平上升显著.TFE可能是通过升高血中雌激素水平,增强乙酰胆碱(ACh)合成酶ChAT的活性,抑制ACh水解酶AChE活性,提高大脑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含量,延缓和改善内分泌系统和大脑胆碱能系统功能,从而促进卵巢去势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鸡蛋枣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鸡蛋枣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芽的诱导和成苗的研究.结果表明:在MS+ZT1.75mg·L-1+KT2.0mg·L-1培养基,茎段可以分化不定芽.低浓度的NAA促进不定芽的形成,在MS+ZT1.75mg·L-1+KT2.0mg·L-1+NAA0.05mg·L-1中培养基芽的增殖系数达到4.2倍.在1 2MS+IBA0.8mg·L-1培养基中,试管苗的生根率达到95.0%.试验还就外植体的消毒和组培苗的移植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大岩桐叶柄诱导再生植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大岩桐叶柄作为外植体,分别对试管苗诱导、增殖和生根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宜诱导培养基以MS+6-BA2 0mg·L-1+NAA0 2mg·L-1+3%蔗糖+0 7%琼脂最佳,35d其诱导率为1 324,增殖培养基以MS+6-BA2 0mg·L-1+NAA0 1mg·L-1+3%蔗糖+0 7%琼脂为最好,30d其增殖倍数可达5 3倍。生根培养基以1/2MS+NAA0 6mg·L-1+3%蔗糖+0 7%琼脂为最好,生根率可达89 7%。  相似文献   

14.
淮河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各小流域支流,因此研究支流污染物质输出特征对淮河的污染物质减排和水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选取淮河支流西淝河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1—12月期间对流域出水口断面水量、水质[高锰酸盐指数(permanganate index,CODMn)、总氮(total nitrogen,TN)和总磷(t...  相似文献   

15.
氟哌啶醇与吗啡合用对醋酸导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测阈下镇痛剂量的吗啡与氟哌啶醇合用后对醋酸导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小鼠腹腔注射(ip)药物20min后,再ip0.7%醋酸致痛,记录注射醋酸后小鼠出现扭体的时间和20min内的扭体次数。结果 阈下镇痛剂量的吗啡(1.25mg/kg)与氟哌啶醇(0.625mg/kg)合用后,显著地抑制醋酸导致小鼠扭体次数和延长扭体出现的潜伏期。结论 氟哌啶醇与吗啡合用后可产生明显的协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造纸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为处理对象,利用硫铁矿催化H2O2降解废水中生物难降解有机物.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水初始pH值为4、矿物投加量为1g·L-1、H2O2投加量为50mg·L-1、反应时间为1h,使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从初始136.0mg·L-1降低到44.8mg·L-1.结果表明:硫铁矿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能提高H2O2的利用效率,并且可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7.
在甲醇溶剂中,锌试剂与锌离子生成稳定的蓝色络合物,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能够测定室温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中锌离子的含量.在波长639 nm处,锌离子的浓度在0.324~0.891 mg.L-1之间与吸光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线性回归得方程:A=0.307 61 C(mg.L-1)-0.018 25,R=0.998 6,摩尔吸光系数:2.01×104L.mol-1.cm-1.该方法重现性良好,误差<3.31%,相对标准偏差:1.92%,平均回收率:99.55%.  相似文献   

18.
采用缩足反射观察椎管内注射感觉神经元特异性受体(SNSR)激动剂牛肾上腺髓质8-22肽(BAM8-22)对吗啡耐受的影响.结果表明,椎管内注射BAM8-22(0.1nmol)后,吗啡抗伤害作用的半数有效剂量由耐受时的80.99μg恢复至12.38μg(P<0.001);隔天混合给予BAM8-22后,能显著延缓吗啡耐受,第6天吗啡抗伤害作用的半数有效剂量为14.84μg,与吗啡耐受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01);但这两组动物吗啡的抗伤害作用没有达到正常吗啡组水平(P<0.05和P<0.01).连续椎管内单独注射BAM8-22 6d后,吗啡抗伤害作用的半数有效剂量为12.23μg,明显高于正常吗啡组(P<0.01),但又明显低于吗啡耐受组(P<0.001).而椎管内连续6d混合给予BAM8-22和吗啡,并不能阻止吗啡耐受.研究表明,椎管内注射BAM8-22能部分翻转或延缓吗啡的耐受,而BAM8-22的长期作用则会部分降低吗啡的抗伤害作用,提示感觉神经元特异性受体参与了阿片受体功能的调制.  相似文献   

19.
四环素胁迫对羊角月牙藻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四环素对藻类产生的毒性效应,选择羊角月牙藻(Selenastrum capricornutum)作为受试生物,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四环素(0,0.2,0.4,0.8,1.6,3.2 mg/L)对羊角月牙藻的生长抑制情况、叶绿素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环素对羊角月牙藻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96 h半数效应浓度(EC_(50))为3.142 mg/L;四环素抑制了羊角月牙藻细胞中的叶绿素a含量;试验96 h时,随着四环素浓度的增大,羊角月牙藻细胞的S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MDA含量、ROS水平均表现为升高趋势。因此,四环素可胁迫羊角月牙藻产生氧化应激反应,损害藻体的抗氧化系统,对水生生态系统具有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