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波导法测量有衬底介质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应用微波网络分析仪测量有衬底介质的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的原理、方法,并给出了计算实例。该方法适用于吸波材料研究中多层介质样品的电磁参数的测量,具有样品易于制作、测量简单准确等优点,并可在较高的频率下使用。  相似文献   

2.
自校准技术是精确测量微波晶体管参数和精密校准自动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关键技术,利用信号流图和矩阵方法,分析了测量微波晶体管S参数的3种电路模型,给出了10个和8个误差参数的显式解,为各种型号的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微波晶体管S参数,提供了精确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3.
雷达吸波材料反射率的现场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吸波材料(radar absorbing material,RAM)反射率的大小是衡量吸波材料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提出一种对雷达吸波材料反射率进行现场测量的新方法.该方法将六端口矢量反射计与H面喇叭测量探头相结合,并配合现代电子计算机及Matlab软件对测量系统进行校准与数据处理,最终成功实现雷达吸波材料反射率的现场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切实可行,精度满足工程需要,又一次拓宽了六端口测量技术这一经典理论的应用领域,并且在六端口系统的校准方面提出一种简单快捷的校准方法.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校准精度上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四端口传输仪提出了改进,并建立了Kα波段的测试系统。分析了这种系统的测量原理和校准方法,并给出测量实例。  相似文献   

5.
某型微波着陆设备移相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某型微波着陆设备测试性校准时间较长,影响移相器故障诊断效率的问题,基于相控阵天线相位校准原理,通过对扫描天线阵列参数获取方法以及移相器故障诊断流程的分析,采用相位控制赋形算法计算出了扫描天线固定指向时各阵元支路的最优相移值。由于相位控制赋型算法通过测量辐射功率来调整闭合等式的权值,并且在进行每次相位寻优时都将前一次量化引入的误差计算其中,因此经过少量迭代就可得到移相器的阵列参数,缩短了测试性校准时间,进而用测试性校准所得的阵列参数与工作性校准后存入天线控制器RAM中的阵列参数相比较,快速对移相器进行故障诊断。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本对四端口传输仪提出了改进,并建立了Ka波段的测试系统,分析了这种系统的测量原理和校准方法,并给出测量实例。  相似文献   

7.
作为摄影测量关键部件的摄像机,其校准精确度直接影响了整个测量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通过对常规摄像机校准技术的研究,发现基于内参数成像模型的校准方法会因为内参数综合优化的相关性干扰和非线性求解的不确定性使校准的畸变参数不稳定,且无法修正由镜头透镜组制造中的曲率变化非连续平滑等造成的非模型化畸变.结合航空摄影测量光学实验室方法与垂线法,以摄像机的成像原理为依据提出基于非成像模型的校准方法,以实现逐像元(甚至亚像素级)畸变的细化修正.实验表明,该校准方法的角度测量精度为±5″,系统不确定度为10×10-6,并可适用于所有的相机和镜头.  相似文献   

8.
钻井液综合参数的测量在地质勘探、油气钻采等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针对此需求,介绍并解析了钻井液的粘度、密度、p H值等重要参数的在线测量方法,并实现了在线测量的自动化,着重介绍了新型六速粘度变送器、测量系统集成一体化及测量参数的无线传输,用现场实验及试验室测试的对比结果说明了此装置的可靠性,最后根据目前钻井液测量技术的发展情况,提出了迅速开展钻井液自动化在线测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为简化水质传感器传输线路,提高传感器电导率参数和pH值参数的测量精度,分别采用单芯电缆结构、六层板堆叠方式和单端输入模式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单芯电缆结构可以在为传感器直流供电的同时,通过电源线传输数据。六层板堆叠方式具有更加优异和稳定的噪声抑制能力。采用单端输入模式时,pH传感器工作电极需接高阻抗输入端,其校准方法应采用等电位点校准法。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测量腐蚀性液体的复介电常数并扩展微波能的工业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传输/反射法的非接触式斜孔脊波导介电常数测量装置。在2.45 GHz频率和室温条件下测量了甲醇和乙醇及其混合溶液的散射参数,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以散射参数为输入,反演得到相应溶液的介电常数。测量结果与文献一致,验证了测量的准确性。待测物以试管为容器,避免了液体对测量装置的腐蚀。该系统还可测量固体及固体粉末的常温和高温介电特性,在微波能的工业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六端口技术的创始人G.Engen提出了最佳六端口电路的设计准则,但漫能提出符合设计准则的实际电路。本文按照G.Riblet的五端口电路的设计思想,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的波导型六端口电路,它符合最佳电路设计准则。文中给出了设计公式和在三厘米波段的数值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设计制作了一种微带型宽带、匹配、对称互易的五端口网络,这种电路结构简单、体积小,加工容易、频带宽,把它用于六端口网络分析仪,测试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六端口反射计参数及检波功率动态范围的计算方法。发展了六端口反射计测量误差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评估六端口网络性能的方法。并用这种评估方法对几种六端口结进行了充分的比较,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在现有关于六端口反射计校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六端口接收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校准方法.该方法将经过调制的本地参考信号与本振信号的比值作为校准所需的标准.根据给出的条件来选择调制方式和相应产生标准的状态,将会使校准过程大大简化.采用该方法进行校准,计算量小,无需进行迭代运算,而且广泛适用于各种六端口结的校准.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平面对称结构的微带六端口用来测量微波复反射系数,对测量的原理进行了分析,获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软件无线电可配置射频接收机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毫米波的一些优良特性,使它成为了将来高速数据传输的研究热点.对设备可重构性的要求又希望能有一个通用的,软件可配置的硬件平台来支持修改和升级.提出了两种毫米波领域的接收机结构:欠采样和六端口结构,通过各自原理与性能的比较,指出他们在软件无线电方向上的用途.  相似文献   

17.
针对Ka频段的宽带信号解调给出了基于射频直接解调的高速解调器设计方案。通过六端口直接变频,以及FPGA的并行载波恢复、时钟同步、信道均衡实现Ka频段高速信号解调。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在28 GHz实现了2 400 Mb/s高速信号解调,解调损失小于2 dB。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单六端口反射计测试可逆与不可逆二端口网络散射参数的方法。并用八毫米波段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微波测量中的去嵌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微带型微波功率器件的测量问题,运用LRL(Oine-Reflect-Line)法对测试夹具去嵌入,待测件的散射参量可表为测量值的单值 函数,消除了嵌入网络参量相位不确定性引人的误差。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微波两端口网络特性,一般采用散射参数表示。端口输入反射系数和负载反射系数一旦测得,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数据处理就可以求出该网络的[S]参数。为测定[S]参数,经典法通常有“三点法”及“多点法”。前者需选择特定的负载——短路、开路及匹配负载,负载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S]参数的精度。后者不仅可避免由于负载不准确引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