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食荚型豌豆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豌豆子叶、茎、真叶为材料进行外植体筛选及组织培养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豌豆带节茎段是最佳试验材料;在MS附加1 mg/L BA和1 mg/L NAA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中未分化出芽;带节茎段在MS附加2~3 mg/L BA和0.1 mg/L NAA培养基中,腋芽和丛生芽产生率达100%,芽增殖系数3以上;不定芽在MS附加3 mg/L NAA上生根率86%;试管苗移栽成活率85%左右.  相似文献   

2.
环草石斛(D.loddigesii Rolfe.)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环草石斛的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通过形成丛生芽的形式快速繁殖试管苗,改变了过去通过原球茎诱导途径进行繁殖的方式,简化了操作步骤。结果表明:芽诱导、芽增殖与继代培养基、壮苗与生根培养基分别以MS NAA0.1mg/L 6-BA1.0mg/L、MS NAA0.1mg/L 6-BA3.0mg/L、1/2MS NAA0.7mg/L为最好;移栽最适基质以碳酸盐小石子:杉木屑=1:2,上面铺盖1cm厚的苔藓为最好,幼苗的成活率达95%;取材的位置不同对环草石斛出芽也有一定的影响,茎尖部位明显要高于其它部位,茎中部次之,而茎基部几乎不能萌发;茎段外植体苗比种子苗成株快,茎粗,苗壮,易成活;外植体苗分段增殖时基部茎段的增殖系数比上部茎段大,生长速度快。继代增殖苗段比野生植株增殖快。同时还总结了环草石斛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过程,并对其工业化生产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3.
银杏茎段的组织培养及其植株再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银杏无菌苗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在含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以MS+NAA 2.0mg.L^-1 6-BA 0.1mg.L^-1 LH2.0g.L^-1为最适宜培养基;在1/2MS+6-BA 2.0mg.L^-1 NAA 0.2mg.L^-1 多效唑(15%可湿性粉剂)8.0mg.L^-1AC0.5gL^-1培养基上,由带腋芽的茎段分化芽,分化出的芽再在White 根多壮2(50%吲.奈粉剂)2.0mg.L^-1培养基上分化根,并形成试管苗,芽的分化率为53.1%,生根率为90.3%,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8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适合大丽花离体快繁和再生的外植体类型和激素配比.方法以D6大丽花品种为试材,比较不同类型外植体愈伤组织和芽的分化情况,以及不同激素配比对腋芽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顶芽和带腋芽的茎段在MS+6-BA 3 mg/L+NAA 0.1 mg/L培养基上容易形成丛生芽;刚萌动的腋芽在MS+6-BA 1 mg/L+NAA 0.2 mg/L培养基上出芽率达到81.3%,平均芽数为3.8;叶片在MS+6-BA 3 mg/L+NAA 0.1 mg/L的培养基上不定芽的分化率为37.5%,平均芽数为4.2.结论顶芽和带腋芽茎段是进行离体快繁最适合的外植体,适合刚萌动的腋芽生长和分化的激素配比是6-BA 1 mg/L+NAA 0.2 mg/L,适合叶片分化不定芽的激素配比是6-BA 3 mg/L+NAA 0.1 mg/L.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元宝枫外植体灭菌方法和培养基配方的筛选,建立元宝枫快速繁殖体系,为开展元宝枫优良种苗繁育推广研究奠定基础,并为元宝枫后期优良种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以元宝枫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消毒剂处理方法、不同基本培养基类型(1/2 MS、MS、1/2 NN69、NN69)以及不同浓度外源生长调节剂(IBA)对腋芽诱导、生根等过程的影响。【结果】元宝枫茎段在体积分数75%乙醇中处理30 s和0.1%HgCl2灭菌180 s时,成活率最高,但外植体不宜在9月前后采集。在NN69培养基中添加0.2 mg/L IBA时,腋芽诱导率最高(97.2%),且用时最短(10~15 d)。在1/2 NN69中添加0.4 mg/L IBA时有利于生根,生根率可达87.8%。【结论】元宝枫带芽茎段适宜的灭菌方法为75%乙醇处理30 s,再以质量分数0.1% HgCl2处理180 s;腋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NN69+IBA(0.2 mg/L);适宜元宝枫茎段生根的培养基为1/2 NN69+IBA(0.4 mg/L)。以泥炭、珍珠岩、蛭石体积比为7:2:1的混合基质为移栽基质时,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5.0%。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金玉’猕猴桃离体快繁体系,以‘金玉’猕猴桃嫩枝顶芽、带腋芽茎段、叶片、叶柄为材料进行离体培养诱导,获得无菌苗.以获得的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质量浓度组合对不定芽诱导形成的影响,并对组培苗不定根诱导作出初步探究.结果表明,资源离体保存最佳外植体为茎顶端.无菌苗叶片不定芽再生最佳培养基为MS+TDZ(2.0 mg/L)+IAA(0.5 mg/L),不定芽平均再生率为74.68%.不定芽经过伸长生长,取2~3 cm高幼苗进行生根诱导,不定根再生率达85.1%,平均根数为4~5条.本研究成功对‘金玉’进行了离体保存,并初步建立其再生繁育体系,为今后新优猕猴桃品种培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菱叶菊(Chrysanthemum rhombifolium)幼嫩茎尖为材料,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表面消毒后,以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通过不定芽的诱导、继代和生根建立离体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幼嫩茎尖的表面消毒以洗涤剂浸泡10min,自来水冲洗20min,75%乙醇消毒10s,0.1%HgCl2消毒5min的效果最好,成活率为75.15%.最适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3 mg/L)+NAA(1 mg/L),茎段的不定芽诱导率为82.2%,叶片的不定芽诱导率为66.6%;最适不定芽继代培养基为MS+6-BA(3mg/L)+NAA(1mg/L),增殖系数为4.63;最适不定芽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0.5mg/L),生根率达98%.120株试管苗移栽到蚯蚓土和腐殖土(V(蚯蚓土)∶V(腐殖土)=1∶1)营养钵中,30d成活109株,移栽成活率达90.83%.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带腋芽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雷公藤的离体快繁技术。结果表明:附加2.0mg/L BA和0.1mg/L IBA的MS固体培养基可诱导腋芽萌发,诱导率达95%;附加3.0mg/L BA和O.1mg/L IBA的MS固体培养基为适宜的芽苗继代增殖培养基,增殖率可达5.21。  相似文献   

9.
鸡蛋枣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鸡蛋枣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芽的诱导和成苗的研究.结果表明:在MS+ZT1.75mg·L-1+KT2.0mg·L-1培养基,茎段可以分化不定芽.低浓度的NAA促进不定芽的形成,在MS+ZT1.75mg·L-1+KT2.0mg·L-1+NAA0.05mg·L-1中培养基芽的增殖系数达到4.2倍.在1 2MS+IBA0.8mg·L-1培养基中,试管苗的生根率达到95.0%.试验还就外植体的消毒和组培苗的移植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红叶李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培养红叶李的不同外植体,建立适宜的组织培养条件和快繁技术,为红叶李的组培繁殖提供技术参考。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以茎尖、腋芽、茎段和叶片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结果表明:茎尖和腋芽既能诱导芽的生长又能诱导愈伤组织,且诱导效果较好,而茎段仅能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叶片的诱导效果不明显。BA1.0mg/L 2,4-D0.5~2.0mg/L组合的诱导效果最佳,单芽在BA1.0mg/L IBA0.5~2.0mg/L培养基中继代培养都能诱导产生丛芽,诱导率达70%。  相似文献   

11.
蓝桉超级苗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桉超级苗茎段为外植体,分别采用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和两因素全因子试验逐一探讨蓝桉外植体消毒、外植体采集时期、腋芽诱导、不定芽增殖和生根培养等组培快繁主要环节中各自的最佳处理,构建蓝桉超级苗组织培养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联合消毒的最佳处理为75%酒精消毒20 s,3%洁尔灭消毒1 min和0.05%升汞消毒6.5 min;外植体适宜采集时期为10月份,污染率和褐变率均最低,且存活率和萌芽率均最高;腋芽诱导的最佳体系为改良的MS培养基、0.5 mg/L的KT、0.4 mg/L的6-BA和0.5 mg/L的NAA,可极显著提高腋芽萌发率且诱导效果稳定;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处理为改良的1/2 MS培养基、0.3 mg/L的6-BA和0.5 mg/L的NAA,可极显著提高增殖系数,使20 d的增殖系数达2.75;生根培养的最佳处理为改良的1/2 MS培养基、0.2 mg/L的NAA,0.5 mg/L的IBA和0.8 mg/L的ABT,可极显著提高生根率和单株生根数量且结果稳定,使生根率达64.38%,单株生根数量达2.70.  相似文献   

12.
珍奇园艺植物珠帘藤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珠帘藤带芽节段和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以节段外植体诱导丛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2 mg/L BA,以叶片外植体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1 mg/L BA+0.1 mg/L NAA;茎段外植体成芽时间较短,数量较多;最佳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1.5 mg/L KT,繁殖系数达5.5,苗壮、长势好;最佳不定芽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 mg/L iBA+0.6 g/L AC,生根率达96%.平均生根7.5条,根粗壮;最适试管苗移栽基质为腐质土+珍珠岩+椰糠(1:1:1),移栽成活率达92%.  相似文献   

13.
盾叶薯蓣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 H. Wright)无菌苗的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适于盾叶薯蓣再生的外植体类型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建立了一个高频的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以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在2.0~3.0 mg·L-1 6-苄氨基腺嘌呤(BA)作用下可诱导产生致密的胚性愈伤组织;转移到含2.0~3.0 mg·L-1 BA和0.2~0.5 mg·L-1 α-萘乙酸(NAA)的分化培养基上可迅速分化出大量的丛生芽,分化率达90%以上;无根苗在1/2 MS+NAA 0.1~0.2 mg·L-1的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率超过90%,移栽成活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4.
迎春樱组培无菌外植体获得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迎春樱种子具有休眠作用,赤霉素处理可有效打破迎春樱种子的休眠作用,促进其快速萌发;三种无菌外植体获得方法中,以光照培养箱培养30~40 d的迎春樱沙床苗作为外植体最为理想,平均诱导率为65.0%~68.3%;其次为不同浓度GA处理的MS培养基诱导形成的无菌苗,由此种方法形成的无菌苗进行芽的诱导,诱导率在90%以上,污染极少,但无菌苗诱导困难,浪费种子及培养基;当年生带腋芽茎段不适宜作为外植体进行芽的诱导,诱导率极低且后期外植体污染严重,可采用当年生带顶芽茎段进行芽的诱导;前期高浓度的BA刺激,后期适当减少培养基中BA的含量可有效诱导迎春樱丛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15.
银杏茎段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自银杏(Ginkgo biloba Linn)雌雄株上当年抽出的幼嫩茎梢,剪去叶子,把嫩茎切成约0.5—0.8cm的具节小段,分别接种在十种培养基上。3天后切口处膨大;7—10天后,出现愈伤组织,节上的腋芽开始生长;30天左右培养于N_6+MS微量+kH_2PO_(4100)+2.4-D_3+BA_1+NAA_1PPm的培养基上的部分腋芽基部长出根,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6.
以华南可爱花(E ranthem um austrosinensis)茎段、腋芽为外植体,M 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6-BA,TDZ,NAA和糖在华南可爱花离体培养中,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及NAA,IBA对不定芽生根和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BA 0.6 m g.L-1 NAA 0.1 m g.L-1和M S 6-BA 0.4 m g.L-1 NAA 0.1 m g.L-1 TDZ0.05 m g.L-1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较好;1/2M S IBA 0.2 m g.L-1和1/2 M S NAA 0.4 m g.L-1对促进华南可爱花不定芽生根效果较好,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为给驱蚊草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打下技术基础,本实验以驱蚊草茎段为外植体,在添加不同种类、浓度植物激素处理组合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然后利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确定适合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实验结果如下:以驱蚊草幼嫩茎段为外植体时,茎段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NAA1.0mg/L+BA1.0mg/L,15天之后开始形成不定芽,诱导率达75.12%.  相似文献   

18.
以银杏成熟胚诱导的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探讨稀土[La(NO3)3]对其茎段顶芽高度、叶面积及芽苗不定根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处理对芽高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增加叶片的面积;而稀土对芽苗不定根的发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银杏的芽苗生根在附加1/2 MS 0.5 mg/L IBA的条件下,最高生根率仅33.3%(44号品种);而以1/2 MS 0.5 mg/L IBA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5~5.0 mg/L的稀土则能显著促进不定根的发生,其中以1.0 mg/L稀土处理的79号品种及0.5 mg/L稀土处理的28号品种生根率最高,分别为66.7%,58.3%,效果极显著,而且生根时间比对照提前7d,根数也明显多于对照。高浓度的稀土(10~20 mg/L)则抑制银杏芽苗不定根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栀子腋芽丛生离体繁殖及开花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茎尖和腋芽为外植体进行腋芽丛生离体繁殖以及开花诱导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基MS 6-BA 1.0 mg/L IBA 0.2 mg/L中,腋芽丛生效果最好,平均每个外植体可得到8~10个丛生芽,每个茎尖可得到15~20个丛生芽;在培养基MS 6-BA 1.0 mg/L NAA 0.1 mg/L GA3 1.0 mg/L 中,有花蕾的形成,且最终能够开花并形成果实;生根培养基为:1/2 MS IBA 0.5 mg/L GA3 0.5 mg/L,生根率可达98 %,生根培养4周后移栽,移栽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20.
杉木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杉木试管苗靠近茎尖的茎段为外植体,通过不同预培养时间及不同浓度6-BA、TDZ、头孢霉素、卡那霉素等处理,分析诸因素对茎段再生芽的影响,建立了以杉木茎段为外植体的高频再生系统。结果表明:DCR+6-BA(1.0mg/L)+TDZ(0.001mg/L)+NAA(0.1mg/L)最适干杉木茎段诱导芽发生,预培养时间为2d时,芽诱导频率、平均芽数和芽形成能力最高。切片观察发现,茎段发生的芽多起源干茎段表面,是农杆菌容易抵达的位置,说明茎段附着农杆菌的细胞与再生芽的部位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