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9 毫秒
1.
考察了乘客流量、车站公共广播等因素对广州地铁一、二号线的车站环境噪声和列车车厢内部噪声的影响,探讨了车站环境噪声的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地铁列车高速运行是地铁车站环境噪声的主要噪声源,地铁车站环境噪声还与车站的广播次数、广播音量、客流量、车流量等因素有关;地铁列车车厢内噪声除了与地铁线路质量、列车运行速度及地铁列车结构有关外,还与车厢内广播次数、广播音量有密切联系;屏蔽门能有效降低噪声;地铁噪声的频率特性是以中高频噪声为主,属宽频带噪声。  相似文献   

2.
噪声污染作为世界四大污染之一,是影响人们生活与工作的主要因素.沈阳地铁一号线是中国东北地区第一条开通运营的地铁线路,沈阳地铁二号线是在沈阳地铁一号线之后中国东北地区开通运营的第二条地铁线路.对沈阳1号线,2号线地铁内各站站台,车厢内噪声做了检测,结果表明地铁列车高速运行是地铁站噪声的主要来源,地铁站环境噪声还与车站的广播次数和广播音量,客流量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交叠车站与区间隧道列车振动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车站下穿既有地铁2号线区间隧道为背景,研究了上下交叠地铁区间隧道与车站在列车同时通过时,其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根据5号线崇文门车站与2号线区间隧道的空间相对位置,建立了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采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得到作用于道床底部的列车动载;根据各种可能的列车荷载组合,分别研究了15种动载组合情况下地表振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地铁环境空气的污染和热舒适状况及乘客对热环境的感知,选取了6条人员相对密集的北京地铁线路,并对其污染状况和热环境进行了调查研究,测量了地铁高峰时段列车车厢和站台空气中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PM1.0,PM2.5及PM10)和CO2质量分数以及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速,运用单因子分析法和预测平均投票指数-不满意率(predicted mean vote-predicted percentage dissatisfied,PMV-PPD)热舒适评价法对客观和主观结果以及二者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车厢内PM2.5在PM10中占比范围为63% ~83%,相比于燃烧源场所和住宅环境占比较小,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在地铁高峰时段,地铁1号线、5号线车厢内PM2.5平均质量浓度超标,地铁10号线车厢内PM10平均质量浓度超标;②高峰时段各地铁线路车厢和站台的CO2质量分数高于低峰时段;高峰期4号线、5号线、6号线CO2质量分数平均值超出标准值(0.15%),影响因素主要为人员密集度;③车厢内空气平均温度范围为25.7~28.52℃,平均湿度范围为相对湿度41.32% ~58.13%,车厢热环境PMV在-0.71~0.53,PPD在5% ~16%,说明热感觉和不满意率较小程度偏离热舒适范围-0.5≤PMV≤0.5及PPD<10%,其中高峰时段4号线和6号线不满足热舒适要求,低峰时段1、2和10号线不满足热舒适要求,影响因素主要为人员密集度和空调调节温度;④主观问卷得到的热感觉投票占比与客观分析结果一致,主客观相关联,PMV-PPD指标适用于对地铁空调列车热舒适的研究.研究成果可为改善地铁环境空气质量和热舒适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地铁对周围环境的噪声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检测了沈阳一号线地铁列车运行时车厢内、站台上以及地铁站外环境噪声最大值.结果表明,除站外环境对乘客影响较小外,各个时间段的噪音均明显超过国家城市四类环境噪声标准(70分贝)的10%~15%.并进一步分析了噪声的主要来源,提出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为后续的沈阳地铁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南昌市地铁1号线和2号线车站内氡浓度水平进行监测,初步掌握南昌市地铁重点区域的氡浓度水平,并分析其对工作人员和公众人员带来的辐射危害.采用《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检测方法》(GB/T14582—1993)中的径迹蚀刻法进行采样及测量,并根据《室内氡及其子体控制要求》(GB/T 16146—2015)中的公式进行相关人员年有效剂量评估.结果:南昌市地铁车站内氡浓度范围是8.30~23.72 Bq/m3,均值为14.45 Bq/m3,监测结果均低于400 Bq/m3的参考水平.车控室、站台、客服中心不同类型监测点氡浓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号线和2号线2条不同线路车站内氡浓度水平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铁车站内氡所致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年有效剂量均低于标准规定的限值要求.南昌市地铁车站内氡对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危害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采用火灾动态模拟软件FDS对地铁站台上列车车厢内部火灾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着火车厢车门关闭和开启时车厢内部烟气温度、扩散速度、质量分数和能见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车厢门关闭和开启时,烟气充满两相邻车厢的时间分别为68 s和70 s;车厢内1.5m高处烟气质量分数最大值分别为0.00 034和0.00 003;着火车厢内1.5m高处的能见度分别为14 m和18 m.对站台上列车车厢内部着火时的烟气扩散规律进行研究,对于指导人员疏散、保证乘客安全和改进地铁列车火灾应急处置预案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列车每站减速、停车、加速所花费的时间几乎占据了期间列车行驶总时间的一半,这些时间可以进行优化利用。地铁每站上下列车的乘客数量远远少于车厢内等候的乘客数量,列车整体乘客的无效等待时间比较长。实现地铁列车过站不停车、同时站站可以换乘,能够显著提高地铁整体运营效率,节约地铁乘客的整体时间。经过对三种地铁列车不停车模式的比较分析,同时对侧面可分离列车车厢模式的列车进行概念设计研究,认为此模式可以实现对现有地铁系统改造较小,同时地铁列车站站不停、乘客站站可以上下车换乘。  相似文献   

9.
伊兴芳  张春雷 《甘肃科技》2009,25(2):123-125
针对上海市轨道交通12号线某地铁车站,运用SAP84有限元结构,分析程序模拟计算各个工况下的结构内力。通过对车站主体结构模拟计算分析,得出合理的结构受力体系,保证地铁车站的安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地铁车站火灾疏散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地铁车站的火灾疏散情况,首先探讨了影响人群疏散的一些因素,包括温度、毒害气体和能见度;并通过安全疏散演练实验,得到了人群在紧急状况下撤离火灾车厢的时间及B型地铁列车的车门通过能力,针对安全疏散时间进行了探讨。接着利用元胞自动机理论创建了地铁车站火灾疏散仿真模型;并分析了疏散人数、出口数量、出口宽度对疏散时间的影响,得出了出口数量的增加与出口宽度的加大有助于缩短疏散时间、在起火列车进站前应先疏散站台乘客等结论。  相似文献   

11.
大中城市地铁已由点线状发展成网状,常会出现既有地铁车站密贴增建形成换乘车站的情况.为了保证既有地铁车站的正常使用,开展新建地铁车站密贴下穿既有地铁车站变形控制研究.依托北京地铁6号线苹果园站零距离下穿既有地铁1号线苹果园站工程,结合具体施工方案,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两层三跨地铁车站密贴下穿既有结构变形控制技术,探究注浆抬升...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地铁线网也在不断地深化,地铁车站的数量与日俱增,因此,该文以上海地铁14号线与15号线换乘车站-铜川路站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为例,介绍了换乘车站围护结构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校机械工程系承担的铁道部科研项目《我国铁路环境噪声控制研究》,经过一年的努力已于1988年4月按期完成.这一项目包括十个分课题,基本覆盖了铁路环境噪声的产生、控制以及综合治理的各个方面. 《运行列车稳态辐射噪声分布规律及其分析》、《关于北京、广州、上海三市市区铁环噪声传染典型区域噪声级时间——面积分布规律的调查与分析》、《铁路车流噪声研究与预报》等课题属于铁环噪声基础理论研究.通过大规模现场测试、理论分析.初步得出我国客货列车稳态辐射噪声空间声场分布;我国大城市市区铁环噪声时空分布状态;根据列车和线  相似文献   

14.
汪沛 《科技咨询导报》2010,(19):102-102,104
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空调系统不仅要满足温度的调节,并且要通过对空气的净化,提高空气品质,保证乘客健康。本文针对地铁车厢内的空气质量问题,结合深圳地铁三号线工程,对城市轨道车辆空调系统的空气净化方法进行探讨,并对深圳地铁三号线空调系统要求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持续建设,地铁轨道交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根据地铁线路规划和线路间换乘的需要,新的地铁线路在施工中将不可避免地会穿越既有运营线路.通过南京地铁2号线车站下穿1号线既有运营车站施工实例,对车站下穿设计、施工工艺及其关键工作等的详细论述,为在复杂施工环境和地质条件下进行新建地铁车站下穿既有运营车站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直线电机轮轨交通车辆通常车厢底板高度低,车体尺寸小,与传统地铁车辆相比,具有车辆限界小的特点.目前地铁车站站台边缘与车体间空隙过大,导致乘客上下车时经常发生踏空受伤事件.本文针对广州地铁4号线直线电机轮轨交通系统,采用车线动力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直线电机轮轨车辆侧向动态偏移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线路状态、不同运行速度等条件下车辆各方向运动情况,计算了站台面高度处车体的横向最大侧移,并以该值作为车辆限界确定站台与车辆间空隙.研究表明:广州地铁4号线站台与车辆间隙还可以缩小20 mm.  相似文献   

17.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地铁列车的进站、出站过程进行了瞬态模拟,得到了不同工况下地铁车站内的气流场分布,分析了列车的运行对车站内流场的影响,并讨论了活塞效应在车站自然通风中的作用.模拟结果表明,列车运行形成的活塞风对车站内的气流组织影响显著,同时也起到了通风换气的作用.站端设置活塞风井能够有效加强车站的自然通风,并降低站内的气流速度.  相似文献   

18.
在过渡季节,乘客是地铁车厢内部主要污染源和热源.为了解上海地铁城郊线路车厢空调系统的控制状况,以上海市轨交系统9号线为城郊线路代表作为实测对象,在以国庆节为代表的过渡季假日,对车厢内空气温湿度、CO_2浓度和人员密度进行了连续测量.实测结果表明,假日车厢内人员密度在0.3~3.0人/m~2范围内波动;当空调系统运行时,车厢内部空气温度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几乎不受人员密度影响;车厢内CO_2浓度随着人员密度增大而明显升高,但80%的时间CO_2浓度低于0.15%,通风排污效果基本能够满足假日地铁运行状况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杨琳 《科技信息》2010,(28):122-123
本文介绍了地铁车站大客流的分类,分析了影响地铁车站大客流组织的因素,结合深圳地铁1号线客流组织实例,简析了车站在应对大客流时采取的组织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新建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宋家庄站和7号线双井站为例,对新建地铁车站深基坑紧贴既有地铁车站特级风险采用FLAC3D和Midas-GTS两种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并结合10号线二期宋家庄站现场变形监测结果对比研究,总结降水、基坑开挖等不同阶段引起既有车站的水平、竖向变形规律,并提出风险预警及施工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