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丽丽 《科技信息》2011,(2):207-208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高职院校学生有着饱满的学习激情。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存在厌学情绪的原因既有学校的、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应对厌学情绪,要多方出击,不断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激情。本文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学生厌学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李成春 《科技资讯》2014,12(22):239-239
学生生源的减少,再加上本科的扩招,能够招生到足够的高职生已经成为学校近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有所降低,老师有时候不能得罪学生甚至顺着学生的想法办事.这直接导致高职生在学习上不用功甚至厌学.有些老师觉得只要不违反学校纪律就能拿到那份薪水,因此,教师的不思进取也间接导致高职生学到的东西少,时间长了学生定会厌学.学习的开始阶段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学生如果不能熬过这初始阶段的阵痛,那很难在学业上有所成就,这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厌学情绪.要想较好地解决学生的厌学状况,一方面要铲除学生厌学的外界条件,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好学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因为高等教育越来越广泛,开始进入到飞速发展的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因为大量的资金投入,硬件方有了稳定的提升,大量引进高学历、有高级工程师加盟到教师队伍,师资力量更为雄厚,软件方面也有了较大的进步。不过高职学生厌学的状况,反而有增无减。该文针对高职学生厌学问题,从家庭、社会、学校以及学生这4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并且基于这个前提下,探索解决方法,从根本上扭转高职学生厌学局面,帮助学生逐步地爱上学习,最终实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学习更有成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厌学心理是学生由于各方面心理压力太大而产生的一种不良心理状态。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厌学心理的案例分析,探讨了高职学生产生厌学心里的原因,提出了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引导高职学生克服厌学心理的研究,提出了高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教师怎样理解高职学生学习中的抵触心理,以及教师如何引导高职学生克服学习抵触心理的一些具体做法,对今后高职院校教学的动态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职生源的特殊性使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浓、厌学的不良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探讨高职数学课中培养学生乐学精神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拟通过对五年制高职学生厌学现状、成因及心理疏导途径的研究,引起人们对高职学生厌学问题的重视,以改善高职学生的厌学问题,进而提高五年制高职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对624名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55.1%五年制高职学生有较为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动力型、学障型和外因型原因导致的厌学显得比较突出。厌学是一个学习心理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方法来解决:运用认知疗法,形成对自我和学习的正确认知;通过积极暗示法,提高自我效能感;运用行为疗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意象对话技术,培养积极情绪;通过家庭疗法,创设积极的家庭环境;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激发学习动力,改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9.
谈向萍 《科技资讯》2009,(20):209-209
近年来,高职院校蓬勃发展。但高职学生厌学现象却越来越严重。文章通过对高职学生现状分析,从专业理论教学、实践实训教学.情感教学、职业生涯及职业规划教学等方面叙述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王春爱  成伟 《科技信息》2010,(23):339-339
在高职院校,对口学生普遍存在着英语基础差,学习兴趣低,厌学思想严重等现象。英语教师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激励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邓子文 《科技资讯》2009,(24):158-158
高职生的旷课及厌学现象客观存在,根据本人多年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经验,对学生旷课及厌学现象进行剖析,深入探讨,总结了一些改善学生旷课,消除厌学情绪的对策,探讨学生旷课及厌学现象,对高职院校抓学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浅谈PLC教学     
陈广胜 《科技信息》2008,(18):246-246
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容易出现厌学、怕学和没信心的情况。分析总结本人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种教学方法,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型和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高职大一学生中存在的失望心理、自卑心理和学习适应不良,焦虑厌学等的蔓延不利于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带学生正确认识大学生活,加强心理辅导,正确评价自己;同时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成学生的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14.
新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知识经济本应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然而在市场经济浪潮下,学生厌学的状况却不容乐观,尤其是即将步入社会,即将用知识创造财富的高职学生,厌学的现象极为普遍。探索形成这一悖论的原因,对缓解学生厌学状态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时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计算机操作技能是衡量学生文化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普遍存在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尤其对计算机课程渐渐产生厌学的思想,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16.
陈华萍 《科技信息》2008,(7):241-241
高职外语教学一方面要改变教材和教学方法枯燥乏味的状况。趣味性不仅在于教学的生动活泼,而且更要使学生感到就学内容学了就会用,并且在交际中用得上。同时,也要使学生觉得“易学”和“好用”。但另一方面,有一个我们无法逃避的事实是进入高职的学生个方面基础都比较差,学习习惯也不好,特别是在英语的听、说、读、写方面都很有问题。怎样帮助、指导学生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变厌学为乐学,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已成为每位高职英语课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肖文龙  李岩 《科技信息》2007,(13):66-67
高职院校学生底子弱,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学生视化学为“第二门外语”,怕学、厌学。只有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和努力学习的动机,才能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全晓春 《甘肃科技》2011,27(6):170-171
现在高职学生普遍学习质量较差,存在厌学、自卑的心理。到高职院校后,希望通过参与各类活动,努力学习,锻炼和培养自己的能力;但是,如果教学方法、方式不加改变,一旦碰到挫折,又容易丧失信心、自我否定。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亟待改变,高职教育必须分析高职学生的特点,讲究因人适教、因材施教的新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容易产生厌学、思想偏差、行为极端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高职院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在工作中有效应用心理咨询技术可以打开学生心扉,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该文就心理咨询技术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工作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操作作为一个现代人的基本技能,是每个高职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高职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科学技术方面较普遍存在厌学情绪或倾向,学习的自觉性、自信心差、没有学习的热情,有的学生则表现为时冷时热,即学习的积极性维持时间不长,反映在学习中表现为厌倦、逃避学习尤其是对计算机这样的基础理论课学习。要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就应该高度注重在引起学生兴趣方面的注意,及时更新知识和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考核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